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v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作家杨志军的名字,总是要与青藏高原这片神秘的土地联系在一起。他的《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大悲原》《失去男根的亚当》以及《藏獒》三部曲、《伏藏》《西部的战争》等几十部长篇小说、纪实文学,一直在探索着青藏高原这片精神圣地;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涉及对自然生态的重视以及漫游在荒原上对信仰的求索体悟,始终保持着一种超脱凡尘俗世的自然情怀,显示作家对自然、对生命的关照与尊重,时刻不忘向世人传达“万物有灵”的生态理念。
  读罢杨志军最新的儿童文学力作《巴颜喀拉山的孩子》(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8),我们依然能从中感受到他对藏地割舍不断的情怀和贯穿作品始终的人文关怀,读之令人熟悉与亲切。不同于他在以往作品中倾注了自我在现实与理想的猛烈撕扯下的痛苦与挣扎、人与自然在对抗斗争中两败俱伤的戏剧式张力,《巴颜喀拉山的孩子》的笔调舒缓,如同一个历经成长磨难依旧饱含希望的少年在娓娓道来,不露一丝刻意的痕迹。为了能让更多的儿童借着作家的笔飞向广阔苍茫的西部高原,杨志军采用了儿童视角叙述故事,以主人公喜饶回忆式的语言记叙了一个普通藏区游牧家庭的生活变化。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喜饶一家经历了哥哥德吉出走、迁居新牧场、遇见央金阿妈、前往各姿各雅城定居等种种事件;文本中还穿插了奶奶转山撒盐、德吉性格转变等故事情节。最后,成年后的喜饶从城市回归,接替父辈守护通往草原的路。在展现藏地风情的同时,作品渗透了人与自然、理想与信念、生命与救赎的深层话题,既流畅可读,又给人思考警示。
  主人公喜饶,由一个六七岁的孩童,成长为日后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的画家。伴随着他成长的,是巴颜喀拉草原从青翠繁盛退化为黄沙覆盖的沙漠、经过有效治理又重新长出牧草的形势变化。喜饶说:“我知道我生活在地球上,也知道从我们黄河源头的巴颜喀拉草原出发,绕地球一圈,就又能走回到巴颜喀拉草原。”作品记叙的主要有三件大事:牧民进城、转山撒盐、保护草原。牧民进城,反映了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的艰难状况下牧民辗转流离各大牧场,还是不可避免要改变原有生活方式。转山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一个重要的祈福仪式。喜饶的奶奶便是这种宗教信仰中爱与善的象征,她一辈子坚守这个信念,不知疲倦地转山撒盐,将藏民珍惜的盐巴撒在陡峭的公路上,保护路过的司机们不出意外。草原的珍宝被更多人发现,猎人们跟随着某些只为钱的牧民在草原上猎杀动物;而以德吉哥哥为代表的新一代牧民建立了草原保护站,为保护草原不受侵犯时刻坚守着。
  作品涉及了一个复杂深刻的主题,即现代化进程下不可避免的草原牧民的变迁。在草场退化、牛羊激增的严峻形态下,牧民不得不放弃他们坚守了几千几万年的生活。他们失去的是自我,是灵魂,是生命原有的意义。然而文明的演进就必须面对这样悲伤的事实,原有的游牧文化会被现代社会一点点蚕食。但作家的态度显然不在批判,而是对这种文明的书写和记录。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藏地少年的成长历程,在他的描述中还原游牧民族的草原生态,领悟藏文化的精神信仰,感受牧民之问真挚的情谊和质朴的人格品质,以及爱与善的坚守、诗性与纯真的表达。
  作家浸透在作品的那份对新一代牧人、新一代青少年的无限憧憬与期待,其实是杨志军近些年来创作的新思考、新转变。或许我们能从这些转变入手,走进巴颜喀拉,去探寻巴颜喀拉之外的意义价值。深入文本探究,其转变主要有三:人与自然关系、人与动物关系、人与他人关系。
  回顾杨志军以往的作品,写到了人与自然关系,更多是一种难以协调、无法解决的对抗关系。在人拼命想要征服大自然的同时,也会遭到自然几乎毁灭性的回击,隐性呈现出现代人与自然的断裂关系。比如《失去男根的亚当》,故事背景发生在战乱饥荒的特殊年岁,人们被征集到一起,修护“立体长城”。人人都带着昂扬的信念试图改造山河、开拓荒地,不顾对生态环境造成多大的破坏,最终自食其果,一次山体滑坡带走了许多基地建设的工作者。反观《巴颜喀拉山的孩子》,草场承载不了越来越多的牛羊,喜饶一家在经历寻找牧場、分家、进城等节节败退的打击后,最终放弃了牛羊、放弃了牧人的身份。但经过有效的治理,牧场重新长出了翠绿的牧草,消失的雪线和冰峰又出现在雪山上。牧人们在无休止地索取后,终于懂得和自然和谐相处,终于知道共同保护他们的生存家园。在书中,喜饶一家离开草原不到三年,草原就回到了原来的模样。这也给读者传递了一个充满希望的信息:保护自然这一举措其实并不难,但这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
  与自然描写紧密联系的,是杨志军在作品中展现的草原上充满灵性的动物们。“这是一个动物家族的图谱,充满了荒原气息,在藏地,只有传承了粗砺坚硬而又无所不适的生命基因的动物,才会具备生存的可能。”曾多次撰文探讨杨志军老师作品的评论家张薇认为,作家笔下的这些动物们除了带有灵性感知,更多地有一种来自荒原独有的强悍与粗粝。特别是藏獒形象在杨志军的笔下成为一种带有原始神性特点的独特审美意象,“颇具武侠小说中侠客们的英雄豪气,这在獒王冈日森格身上有着突出的表现”。《巴颜喀拉山的孩子》对藏獒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公獒鲁嘎和母獒卓玛与以往笔下侧重动物的野性不同,书中更多表现的是卓玛和鲁嘎对人类的忠诚,以及它们之间真挚的感情。“我想象着母獒卓玛的奔跑,不知路途上经过了多少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我们的草原老家。它站在离帐房不远的土岗上,眺望着,吼叫着,渴望公獒鲁嘎的归来。”卓玛来了又走,来来去去地奔跑,“它不会放弃各姿各雅城里的主人,也不会放弃在巴颜喀拉草原对公獒鲁嘎的等待,尽管它等待的也许永远不会再来”。杨志军在此有意渲染藏獒身上充满人性的崇高品质,着重强调它们与人类有着不可分割的亲情纽带。还有奶奶转山路途中碰到的动物朋友:野耗牛扎西总是远远地跟在奶奶身后,一声不吭;藏羚羊扎西是一只有着漂亮犄角的头羊,它带领的藏羚羊群每年都会路过这里,但谁也不知道它们会走向何方;一只藏野驴扎西孤独地走在路上,它的驴群消失在这无边的旷野中。这些动物们自由散淡,无拘无束,与自然融为一体。
  至于人的描写,杨志军的新作蕴含着新的对生命的体悟。这主要表现在对德吉哥哥的刻画上。德吉作为新一代牧民的代表,出走牧场前往各姿各雅城寻求机遇。他希望给家人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相信用钱能买到一切。所以德吉办起了“藏家乐”,邀请拉巴哥哥搞晚场演出,甚至和阿妈一起建立了“藏獒繁育中心”,喜饶的七只小藏獒就是他偷走的。在小说前半部分的描写中,读者看到了一个被金钱玷污的德吉,他离传统牧民的信仰越来越远,甚至可以说是利欲熏心、为欲望驱使。但是,在德吉执意要求下悬崖挖掘仁青冈的珍宝,而后被尼玛活佛带上来之后,他又完全转变成喜饶曾经熟悉的那个德吉哥哥,建立巴颜喀拉保护站以守护着这片草原上的动物们。德吉哥哥的性格转变,可谓是杨志军的点睛之笔。他是奶奶那年转山途中从悬崖下捡来的孩子。那年经过仁青冈的一辆货车突发意外,德吉的父母不幸遇难,只幸存了一个小生命,尼玛活佛为他取名“德吉”。这也是为什么奶奶要年复一年地在这段公路上撒盐、一家人对德吉的关怀胜过喜饶的缘故。作者在笔间传达了对新一代牧民走出去的美好愿望,这和以往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挣扎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灵魂无处安放的苦难意识大相径庭,从书写个体的精神流亡到烘托人与人之问的同舟共济,也许和作家更为祥和、积极的心态有关。
  这三个方面的转变,共同塑造了作品中的崇高美、童心美和人性美,更让读者感受到了美好的理想主义情怀。杨志军说,他是一个于成人世界的幼稚作家,所以回过头来寻求与他同样天真幼稚的小读者们。他深受俄罗斯文学的浸润,那些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儿童文学的写作却不持批判态度,而是在其中充满了理想情怀,树立起了精神标杆。杨志军写《巴颜喀拉山的孩子》的目的也在此。不同于成人文学揭露社会不公和人性丑陋,表述方式多隐性批判或直面对抗,杨志军于儿童文学的感情更多保持了一种纯粹,洋溢着诗性的美好与温暖。这正是《巴颜喀拉山的孩子》这部作品的独特价值所在。
  杨志军曾谈及自己今后的创作可能会有的新想法,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说在精神层面上,你是一个信仰者;在写作层面上,你一定又是一个知识分子,有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情怀。”《巴颜喀拉山的孩子》是给孩子的书,字里行间既带着对孩童的希冀,为生活在城市不曾看过大自然的青少年们展现另一方广阔天地;又展现了作家对自然、人与自然关系、人格信仰的全新理解,把深奥变得浅显,在平淡中孕育崇高。在这个意义上,《巴颜喀拉山的孩子》做到了知行合一,对作家、对读者,都弥足珍贵。
其他文献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是分不开的。只要是中国人,生活在中国,用汉语写作,那么他的文学作品中,就有中国文化的基因和中国文学传统的影子。2017年,上海举办了一次以“寻脉造山”为主题的大型美术展览,引起热烈反响。策展人从容认为:“‘寻脉’是回探东方之精神。‘脉’指属性,人的元气、天地之本,非实体的先天气象规律。‘造’是艺术者吸收、消化、整理、转换、重组艺术的支柱,严格来说没有‘造’就没有艺术!‘造山’
期刊
在当下,“80后”写作者的创作已向社会和历史的宽广与纵深全面铺展。在他们纷纷转向现实与历史之后,纵观他们的长篇小说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总惯于书写悲剧故事,又往往惯于从悲剧中升华出平和的境界和光明的前景。本文聚焦“80后”长篇小说的升华式结尾,择取描写现实与回望历史两大类型的部分长篇小说,进行症候式的分析解读,探讨这些小说结尾处的升华何以是一种必须正视的症候。  一  《水仙已乘鲤鱼去》是张悦然
期刊
汉高祖刘邦回长安时,途经他的故乡沛县,设宴招待家乡故交父老,欢饮十数日。一日酒酣,刘邦击筑而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歌罢起舞,伤怀泣下。大汉的气壮山河、风起云涌皆在他的盈盈泪光中。南昌作家褚兢所著的历史长篇小说《大将韩信和他的时代》,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多元的空间流程发展,采用尋找叙事理念,以及“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对比写作手法,打开了不同维度的历史空间。
期刊
雪莱曾把诗歌称为神圣之物,说它是“知识的圆心”,同时又是“知识的圆周”。意思是说要写好诗歌,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及开阔的视野,通过一定的为诗技巧,才能将掌握的“知识”凝结为“诗歌”这一智慧产物,成为知识的圆心。同时,一个人的综合知识、文学修养附于诗歌小巧的身形上,通过艺术化处理,词语之间无尽的张力,就能构成尽可能大的圆周,撑开一个立体的、圆外圈触及面无限广阔的智识天地。  我深以为然。诗学观念隐匿
期刊
文学评论家阎晶明曾在一次由海南省作协、文艺报社和海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新世纪长篇小说研讨会上指出:“长篇小说在当前中国文学的各个门类中是最为繁盛的,可能没有任何一种文学体裁像长篇小说一样在今天受到这么多的關注。即便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长篇小说在出版机会、传播途径、改编机会等方面都依然占有很大优势。”[1]新世纪以来,各路名家纷纷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向这个时代来呈现个人创作的某种姿态或创作动能,尤以
期刊
非虚构写作就是大地写作  自十年前《人民文学》开设“非虚构”作品专栏以来,呼吁作者离开书斋与二手经验、直面大地的写作正在成为常识。非虚构写作逐渐成为汉语写作中不可忽视的现实力量,它被人誉为“非虚伪写作”。由于远离历史进而歪曲历史、远离真实进而伪造真实的写作,长期以来成为汉语写作的意识形态,“非虚构写作”对真实历史的大面积进逼已经造成了某种临界尴尬:真实事物的复杂性已经不再是以往的任何一种文体能够从
期刊
孙小娟,女,江西樟树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文刊于《诗刊》《星星诗刊》《散文诗》《星火》等,著有诗集《自由带我飞翔》。  波及  谷雨时分,手机屏幕上  一条条信息冒出来  像秧苗,在清晨泛出新绿  那幽光蕴含的能量  不断向周边辐射,波纹状  ——他又读了不少好书  我回复“一起加油”  如同一个农人  习惯于给秧苗浇水  我继续驾驶车辆  驶进迷雾  在旁人看不见的地方  我的正前方,有一条
期刊
作者以其长期、丰富的生活阅历,敏锐而又独特的视角,深厚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文学修养,通过对有理想有抱负、勇于开拓创新、吃苦耐劳而又品德高尚的青年农民江兆南,有知识有文化、市场意识强、富有经营头脑、敢于同命运和世俗顽强抗争的大学毕业生肖海君,思想开放、思路开阔、充满活力和干劲的退伍军人、村支书林一凡,脚踏实地、敢想敢闯、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优秀干部杨大任,坚决贯彻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思想解放、政策水平高、
期刊
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史上,地域特色或者说地方性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自鲁迅充满浙东风情的短篇小说起,至沈从文笔下神秘辽远的湘西世界,我们已经欣赏了诸多充满地方风土人情的短篇小说。写景或是描人,川西或是黔北,阅读小说的过程有如跟随作者游历了一番,这种“绕室旅行”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年代更是别有意趣。改革开放40年来,文学的体例日益丰富,内容渐次多元,地方性在短篇小说中的分量有所下降,反而是在长
期刊
近年来,小说的地方性问题成为学界讨论热点。显然,仅仅从你写“北方”我写“南方”、他写“乡村”她写“城市”,或者地域文化、地域风格、方言土语等内容来探讨小说的地方性,未免蜻蜒点水、难逃窠臼。于是乎大家继续掘进,深挖小说地方性的建构语境、书写机制及其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盘根错节,乃至与民族国家的互动关系。地方性成为文学研究大戏里的重要角色。这背后的导演不只是学者们,还有激活它的另一个庞然大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