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江西改革开放的深情赞歌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以其长期、丰富的生活阅历,敏锐而又独特的视角,深厚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文学修养,通过对有理想有抱负、勇于开拓创新、吃苦耐劳而又品德高尚的青年农民江兆南,有知识有文化、市场意识强、富有经营头脑、敢于同命运和世俗顽强抗争的大学毕业生肖海君,思想开放、思路开阔、充满活力和干劲的退伍军人、村支书林一凡,脚踏实地、敢想敢闯、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优秀干部杨大任,坚决贯彻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思想解放、政策水平高、从县委书记成长为市委书记的梁光含等人物的生活、工作和命运的刻画和描写,以及用文学的笔触对南江市及其所辖前山县白“文革”结束前夕的1976年初春开始至1990年代中期这一20来年特殊时期的发展进程所进行的全景式展现,塑造了一组江西改革开放弄潮儿的鲜活群英像,反映了江西改革开放在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历程、生活历程和奋斗历程,揭示了改革开放是江西发展不可阻挡、勇往前行的强大动力,描绘了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给江西革命老区所带来的城乡深刻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这部作品是作者对江西改革开放的热情謳歌,是对改革开放中成长进步并做出贡献的优秀江西老表的热情讴歌。
  作者以亲历者和参与者的深邃洞察力,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事件发生和细致入微、慢镜头切入式的文学描写,让读者领略了江西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筚路蓝缕、步履艰辛的历程,看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深度社会变革,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这一历史轨迹。虽然这是一部文学作品,但让我们这些经历了这一历史过程的人,充分感受到作者写作的严谨和客观。人物和故事是虚构的,但其反映的生活和历史却是那么真实!我们既佩服作者在文学创作中敢于挑战重大现实题材这一难题的勇气,又为作者准确把握这一题材的能力而白内心赞叹。
  作者通过对江西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深度思考,从更高的站位和广阔的视野出发,通过对南江市和广东省及其所属源口市,乃至深圳市、广州市的比照,对江西改革开放历程中在人文和投资环境上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文学描写的形式,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揭示了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阵痛,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江西传统文化中的陋习。由于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当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并逐步迈向市场经济时代之际,当广东大地大踏步地推进改革开放之时,江西老表当时的改革步伐却迈得那样沉重,甚至有些踉跄。该作品发人深思之处,就是要告诉我们:江西老表要在中国的版图上重新崛起,就必须彻底冲破旧的传统观念和“左”倾思想的束缚,彻底改造自身的一些劣根性。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江西老表正在努力改造和重塑自己的人格结构,一个新时代江西老表的新形象正日益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其他文献
任何叙事都面临一个如何结束的问题,如何将已经展开的叙事内容进行一个合理的、恰到好处的收束,这一直是一切艺术作品的难题。但比之于篇幅短小一些的中短篇小说、诗歌、戏剧等,在长篇小说这里,我们会发现如何结束这一问题好像更加突出一些。不夸张地说,尽管人们经常津津乐道于某某“世界著名”长篇小说结尾的可圈可点之处,但要说它果真完全解决了长篇小说结尾的困难,也不啻于空谈。可以说,完美地解决长篇小说这一“从何结束
期刊
众所周知,江西籍的戏剧家熊式一在现代中外文化交流上厥功至伟,虽然近年对他的研究逐渐增多,却依然存在较大的学术空间。笔者在日常阅读中汇聚了一批史料,多为其他研究者所未论及,特加以揭橥并敷衍成篇,以对拓展和深化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关于译作《佛兰克林自传》  192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创设“万有文库”,熊式一名列著译人名单,负责《佛兰克林自传》(Franklin:Autobiography)
期刊
献礼片电视剧是近年来为庆祝中国周年重大历史事件如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而流行的一种新的电视剧类型,是展现和宣传中国形象、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和说明性的鲜活影像记忆载体,具有间接达到文艺影像思政的政治功能、传达中国主流价值观的文化功能,以及增强民族认同感、社会凝聚力的效果。2019年恰逢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出品制作了
期刊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是分不开的。只要是中国人,生活在中国,用汉语写作,那么他的文学作品中,就有中国文化的基因和中国文学传统的影子。2017年,上海举办了一次以“寻脉造山”为主题的大型美术展览,引起热烈反响。策展人从容认为:“‘寻脉’是回探东方之精神。‘脉’指属性,人的元气、天地之本,非实体的先天气象规律。‘造’是艺术者吸收、消化、整理、转换、重组艺术的支柱,严格来说没有‘造’就没有艺术!‘造山’
期刊
在当下,“80后”写作者的创作已向社会和历史的宽广与纵深全面铺展。在他们纷纷转向现实与历史之后,纵观他们的长篇小说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总惯于书写悲剧故事,又往往惯于从悲剧中升华出平和的境界和光明的前景。本文聚焦“80后”长篇小说的升华式结尾,择取描写现实与回望历史两大类型的部分长篇小说,进行症候式的分析解读,探讨这些小说结尾处的升华何以是一种必须正视的症候。  一  《水仙已乘鲤鱼去》是张悦然
期刊
汉高祖刘邦回长安时,途经他的故乡沛县,设宴招待家乡故交父老,欢饮十数日。一日酒酣,刘邦击筑而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歌罢起舞,伤怀泣下。大汉的气壮山河、风起云涌皆在他的盈盈泪光中。南昌作家褚兢所著的历史长篇小说《大将韩信和他的时代》,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多元的空间流程发展,采用尋找叙事理念,以及“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对比写作手法,打开了不同维度的历史空间。
期刊
雪莱曾把诗歌称为神圣之物,说它是“知识的圆心”,同时又是“知识的圆周”。意思是说要写好诗歌,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及开阔的视野,通过一定的为诗技巧,才能将掌握的“知识”凝结为“诗歌”这一智慧产物,成为知识的圆心。同时,一个人的综合知识、文学修养附于诗歌小巧的身形上,通过艺术化处理,词语之间无尽的张力,就能构成尽可能大的圆周,撑开一个立体的、圆外圈触及面无限广阔的智识天地。  我深以为然。诗学观念隐匿
期刊
文学评论家阎晶明曾在一次由海南省作协、文艺报社和海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新世纪长篇小说研讨会上指出:“长篇小说在当前中国文学的各个门类中是最为繁盛的,可能没有任何一种文学体裁像长篇小说一样在今天受到这么多的關注。即便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长篇小说在出版机会、传播途径、改编机会等方面都依然占有很大优势。”[1]新世纪以来,各路名家纷纷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向这个时代来呈现个人创作的某种姿态或创作动能,尤以
期刊
非虚构写作就是大地写作  自十年前《人民文学》开设“非虚构”作品专栏以来,呼吁作者离开书斋与二手经验、直面大地的写作正在成为常识。非虚构写作逐渐成为汉语写作中不可忽视的现实力量,它被人誉为“非虚伪写作”。由于远离历史进而歪曲历史、远离真实进而伪造真实的写作,长期以来成为汉语写作的意识形态,“非虚构写作”对真实历史的大面积进逼已经造成了某种临界尴尬:真实事物的复杂性已经不再是以往的任何一种文体能够从
期刊
孙小娟,女,江西樟树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文刊于《诗刊》《星星诗刊》《散文诗》《星火》等,著有诗集《自由带我飞翔》。  波及  谷雨时分,手机屏幕上  一条条信息冒出来  像秧苗,在清晨泛出新绿  那幽光蕴含的能量  不断向周边辐射,波纹状  ——他又读了不少好书  我回复“一起加油”  如同一个农人  习惯于给秧苗浇水  我继续驾驶车辆  驶进迷雾  在旁人看不见的地方  我的正前方,有一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