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我做主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269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喜欢也生烦恼
  陈小南 19 岁 女大学生
  
  我一进大学就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师兄,每当我有需要帮忙的事情,他总会全力以赴,看到我的脸色不好就马上询问怎么啦;学习上遇到困难,他就找来一大摞资料耐心辅导。后来,我一看到他充满期待的目光,就本能地把脸转向一边,不想和他目光对视,哼哈几句敷衍过去。
  内心里我是感激他的,但是真的从来没有爱上他。直到有一天,我不再岔开话题,明言告知“我们不可能”时,他的脸上不显一丝恼怒,竟然十分真诚地表示“没关系,我们还是好朋友”。按说离家外出上学,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关照你其实挺好的,但和他在一起,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反而觉得沉重。就连拒绝他的帮助,似乎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怎么被人喜欢也会这么苦恼呢?
  点评:
  被人喜欢也会招致不快乐?说来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还是蛮有道理的。此种不快乐的关键是那个“被”字,于是在一切被关照的幌子下,个人意愿被忽视了,体会到了太多的不自主、不随意、不情愿不说,最要命的是不能婉言谢绝别人的好意,甚至连表示心中不满情绪的机会都没有,面对师兄的客气和礼貌……
  通常,我们以为只有当不满足时才会不快乐,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凡事不是出于自己的愿望,有被强加之感时,都会让你心生厌烦和不满,不易识别的是在爱的前提下被他人剥夺了快乐。在人际关系中,爱也是一种控制手段,当自己的意愿被束缚、情感的触角不能自由伸缩时,怎能快乐得起来呢?
  
  懂得界限,情绪才不至于“连体”
  薛慕秋 27 岁 新闻记者
  
  要说当今社会最了解民情的,当属我们这些每天奔忙穿梭在人群中的新闻记者。由于采访接触各行各业人士,熟悉他们的苦恼和艰辛,也见惯了一些事情给当事人带来的无奈和悲哀。
  采访中,我经常被深深地吸引和触动,甚至不得不承认,我的感情在各类被采访的事件中有时焦虑,有时愤怒,有时怜惜,有时忧伤……我的生活已经完全融入职业中,情绪就像一个被人牵着的木偶,随线而动。我的感觉哪去了?记者需要的是及时、客观和理性,而我这样的状态显然不对劲,这样的生活让我感觉不快乐。
  点评:
  记者需要敏锐的职业感觉,而世象万千的社会好似一个旋转不停的万花筒,当你捕捉到信息甚至将自己的情绪完全融入其中时,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将生活和职业混淆在一起( 不仅仅是时空上),可能会分不清那喜忧悲怒诸多的情绪来自何方——你的,还是他人的?
  我想这似乎不能被称为敬业精神,也不是值得推崇的职业行为,这种盲目的情绪投入是因为当事人模糊了自己与被采访者的界限,模糊了职业内的共情和自己生活本身的界限。世界上有些东西是可以共享或者说是分享的,但人的内心感受不完全是,尤其是当自己有“找不到北”的感觉时,勿忘找回自己的身份,找到自己的感觉,找回自己心灵的宁静,找回那为自己所独有的品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受到命运眷顾≠被赐予快乐
  乔家焕 32 岁 公司副总
  
  我一直以为只有出人头地才能有好日子过,所以我从来都不敢倦怠。我努力做着自己想做的一切,在旁人看来,我能平步青云做到现在的位置上,真像是一个受到命运眷顾的宠儿……
  说心里话,我过得一点也不轻松,每天华灯初上时才能回家,那个只有我一个人的家。虽然也有让我动心的女孩,但我总觉得那像个奢侈品一样的爱情,不是现在有时间可以享受的。
  好像总认为在努力获得众人的认可之后,才是我可以开心采摘丰收果实的时候。每当我开车穿过这流光溢彩的城市,总觉得孤单和寒冷,我真羡慕那飘出油烟味的破窗户里的温暖,可惜那不属于我……
  点评:
  不敢倦怠的内心,忙碌的行为换来了令人羡慕的、光鲜的社会位置,平步青云说明当事人的努力被承认,由此获得一种心理满足,但不能由此推论生活中其他东西都会“顺势而来”。
  当事人似乎是这样想:一切已经得到的东西是属于我的,而那些未到的东西则需耐心等待,比如爱情、温馨、还有快乐……
  说不清楚精神层面的享受是否真的会和物质财富的积累“同步”,即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快乐和幸福就会骤然降临,是冥冥之中已经安排好的。其实,命运的宠儿不一定是一个懂得享受快乐的人,不一定懂得追求快乐的过程比追求实效性的东西来得容易。不要冷落了我们内心对快乐的期待,或者因为种种借口不留意与快乐为伴,冷清、孤单的感觉正是提示着这样一个信号……
  
  快乐无“定义”,只要我喜欢
  贾岩 高中生 16 岁
  
  我这个人可能天生就是当厨师的材料。在同班同学对诸如电脑、武器、名车等高谈阔论的时候,我宁愿自己一个人看看有关厨艺的书。在大家眼里喜欢厨艺对于一个高中男生来说是很少见的事情,但这却是我闲暇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我因为这个原因失去了很多结交朋友的机会( 因为他们都对这项看起来更应该是女生做的事情不感兴趣),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
  在高一的新年联欢会上,老师让大家尽量展示自己的才艺。而我就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完成了我的才艺展示——一盘美味的腰果虾仁。这个“节目”为我赢得了阵阵喝彩,而以前那些略带嘲讽的目光也从此不见踪影。可以说,这是我坚持信念的结果,因为厨艺对于我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
  点评:
  为己所好,展现厨艺,小伙子的得意之作是否算得上是美味佳肴味并不重要,值得一提的是那份由此带来的好心情。未谙世事的年轻人在这件事情上轻易地就抓住了快乐的本质:感觉告诉我,只要我喜欢,快乐是可以创造的……
  漫长的社会化过程,让不少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了人所公认的那种越来越规范的生活,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越来越从众入流,顺应时尚的风潮;难道不同人的人格以及他们的生活之路也需要被一一格式化吗?人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快乐,不同的人呈现快乐的方式不同,对快乐的感受亦不同。
  
  你会“点击”快乐吗?
  
  快乐在哪里?其出现的高频处当属各种场合一声声的祝福,祝生日快乐! 祝心想事成! 被祝福的人那一时刻被快乐情绪环绕着、烘托着,接受祝福的时刻是快乐的,是令人难忘的,至于美好的祝福是否能实现则另当别论了。
  要说生活中是否真的有很多值得我们快乐的事情,可能少有人会骄傲地认为自己是那种持续的、长久的快乐者,因为生活的艰辛是现实的,受挫的境遇是不可逃避的。如果我们仅仅希望快乐来自外部世界,来自命运的恩赐,来自他人的赞许,来自被公认的各种各样的标签,不知我们会不会更加不快乐,甚至会感到失望和悲哀?因为我们由此发现自己并不是快乐的主人,获得快乐的那根线没有牵在自己的手中。尽管某些刺激或条件会给我们带来快乐,让我们感到应该快乐,有权力快乐,但这却违背了快乐的本质,因为快乐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有时候不一定要依赖于什么。
  快乐在哪里?它真实地存在于人们的内心里。我们都由衷地体验过快乐情绪,它可能是一抹希望的感觉,是一种振奋的体验,是一次难忘的彻悟,一次悄然的感动,也可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每个人对生命的感悟和体验不同,怎样理解和看待事物,决定了有的人能营造好心情,会“催生”快乐;而有的人则不善于掌握,与快乐感受失之交臂。我在想:懂得捕捉快乐、适时创造快乐、尽情享受快乐、将快乐传播给周围的人,这究竟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能力?抑或两者均有?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酝酿快乐的时机无所不在。引发快乐之情的可能只是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个司空见惯的情景,一点小小不言的成就感,一个刻意奖赏给自己的小礼物,一段重复经历唤起的回味,一次不期相遇中的触动或震撼……生活中那许许多多的偶然和必然,都会留给我们真切的感受,也就有可能酝酿出快乐来。
  记不得听说过多少种与快乐有关的提法,我个人比较欣赏的描述有:
  快乐是无条件的,它不取决于任何身外之物,谁都有资格享受快乐,与快乐结伴而行。快乐不需要等待,不要忽视瞬间的小快乐,莫等待有朝一日轻松下来再品味快乐,快乐不该“明日复明日”。
  快乐是可以创造的,它需要被发现、被激活,“点击”快乐需要智慧、品位,还有健康的人格。
  愿更多的人拥有快乐的能力,并享有快乐的人生!
其他文献
我有一个朋友具有名校的博士学历,毕业后他持高学历寻了不少工作,皆因纸上谈兵,不能胜任,他只有去大学教书,可是他不想教书。  他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社会上许多形式的学习班仰慕他是名校的博士来请他,他在外面讲学的收入远远高过工资。他对数钱的兴趣远远大于教书育人。  学历并不是区分人才高下的惟一标志。  让我们看看我们的蓝领。当前社会上蓝领技术工人紧缺,一些企业花数十万年薪也招聘不到一位高级技师,而有实际
期刊
在面试中,招聘主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肯定或许会成为你能否获得这项工作的关键所在。那么,在面试时,除了应具备的能力外,怎样才能赢得主管的“心”呢?  用家乡情结套近乎。一家合资日化公司通知小魏去面试。到了那家公司后,小魏从那个招聘主管“蹩脚”的普通话中辨出了家乡话的尾音。于是,小魏及时调整了说话的语速,有意地“泄露”出了几句家乡话。招聘主管听了,神情大悦。两个人用家乡话一对,果然是正宗的老乡,
期刊
我父母之间没有爱情。爸爸是在上世纪70 年代把母亲娶回家的。结婚不久,妈妈便怀上了姐姐,后来又生下我和弟弟、妹妹。在磕磕碰碰的生活中,父母经常为生活琐事争吵。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10 岁那年。一天,父母又吵了起来。爸爸为了躲避妈妈唠唠叨叨的责备,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闷头抽烟。妈妈满肚子的气没处发泄,几次三番地敲门,要爸爸出来应战。门被爸爸反锁着。性情急躁的妈妈抡起凳子,啪的一声把门砸开了,两人在屋
期刊
本期策划:职业选择与心理定位  应届大学毕业生已经开始频频出击,四处求职了。本期策划特意为这些即将走上职场和已经走上职场却感到不尽如人意的年轻学子们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看别人、悟自己。    专家论去: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  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对健康的全面追求,人们对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的认识和了解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远远不够,在这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的
期刊
中年是什么?“30 年的岁月,能把水变成酒,把乌丝变成白发……”  一位中年女作家写道:“中年就是发现第一根白发,赶快拔掉,第二天就钻出了10 根,你正犹豫还要不要拔,仿佛就在一夜之间,一头乌发就被白雪点染。”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形容中年人是“被约束的一代”——他们的角色游移在子女与父母、上司与下属之间的狭缝中,随着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因而面临着的是“角色危机”与“健康危机”。  中年时的
期刊
当我的日子在世界的闹市中度过,  我的双手捧着每日的赢利的时候,  让我永远觉得我是一无所获──  让我念念不忘,  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  泰戈尔的这段诗句中描述的是一种若有所失的迷惘和痛苦。这样的感受,在我们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时也会有。职业选择并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我们常常发现,一个人可以从所从事的职业中获得许多深切的情感体验。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艺术家为了追求美,不
期刊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为保护年幼的后代而战的母亲,都是特别勇敢无畏的。美国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哺乳期的雌性动物之所以具有非凡的战斗勇气,可能是因为体内一种激素的含量很低。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的报道,这种激素称为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它由下丘脑分泌,会在机体内引起一系列复杂反应,并刺激脑部感知恐惧与焦虑的区域。科学家已经发现,在啮齿类动物和人身上,过量的CRH 激素会引起抑郁症症
期刊
我是一个心气很高、性格内向的女孩,从小就不甘人后。2004 年我拿到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在故乡我的学历算是最高的,从别人的眼中我看到的是对我的羡慕和尊重。但是没有想到,这种美妙的感觉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几乎丧失贻尽。几个月过去了,挫折感使我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我的感觉糟透了。  因为我是外地户口,学的专业又不太实用,在北京找工作很难。我原来以为凭着我的学历和长相,找一个高薪的工作不成问题,可是现实中
期刊
有时,人在职场就像是飘忽不定的小船。一些高学历、高智商的人,经常会处于这种境地:他们时而处于事业的顶峰,时而又跌入低谷。在大起大落中,人们为他们感叹,为他们惋惜,也同他们一起思考。  A 博士很小就考入某名牌大学少年班,后来又读了管理学的博士。毕业后,分到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因为是管理学博士,所以这家公司的老总很器重他,不久,就让他主持日常工作,做起了这家公司的CEO。A 的确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他
期刊
“……许多的电话在响/ 许多的事要备忘/ 许多的门与抽屉/ 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如此的慌张/ 我来来往往我匆匆忙忙/ 从一个方向到另一个方向/ 忙忙忙,忙忙忙/ 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 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 盲盲盲,盲盲盲/ 盲得已经没有主张,盲得已经失去方向/ 忙忙忙/ 盲盲盲/ 忙得分不清欢喜和忧伤/ 忙得没有时间痛哭一场”。大约在五六年前,台湾歌手周华健曾经在一首歌中这样形容一个人是怎样忙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