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的重点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改造前后的居住人口的生活状况的比较,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论文通过多点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重点对安徽省省会城市——合肥市一环内九华山路段存在的城中村现有居民的生活状况予以调查,整理出现有居民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对未来生活模式的期望,分析生活状况构成因素以及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可实施性对策。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 固有模式 研究型模式
Abstract:The main point of this paper is tha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urban village resident changed a lot, the reconstruction of village in the city had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society.In this paper,we focus on the capital city of Anhui-hefei.By means of multi-point observation,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we investigat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existing inhabitants who live in the sections of Jiuhuashan.Now ,we are aware of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residents and their expectations of future life mode .This paper concentrat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and problem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villages so that to provide feasible measures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
Key words: the reconstruction of village in the city,the inherent mode,the research mode
中圖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背景:
在中国城市化浪潮下,城市建设不断向外拓展,昔日的城乡结合部已成为城市中心区域,这就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关系。本论文探讨的城中村案例位于安徽省省会城市——合肥市一环九华山路段,目前正在拆迁改造中的九华山路城中村是具有城乡二元结构的地域实体,居民构成有原村民、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底层人员等多类;居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依靠出租屋的出租经济、简单服务性劳动工资收入、无固定职业收入来源等。其存在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住处、并可以在其内部进行简单的经济循环。但是由于以往城中村改造的模式过于粗枝大叶,期间总产生着各种矛盾,改造后对原居民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据此,城中村改造前后的变化对居民产生的影响,对周边城市环境的影响,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望是此次的探索重点方向。
2 现状调查:
2.1九华山路城中村的基本状况:
2.1.1 地理位置:
调查区域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在合肥市南一环与南二环之间。属于九华山路段----宁国路与徽州大道之间区域(图1)。
2.1.2 周边环境:
此次研究地块的东侧为宁国路----合肥市龙虾美食餐饮一条街及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南侧为九华山路----在宁国路的东侧为具有徽派传统特色的“土菜馆”餐饮一条街;西侧靠近徽州大道,多为20世纪末新建住宅与办公楼;北侧为合肥工业大学附中、附小。此次研究地块周边多为本世纪初新建的现代化建筑群,与调查区域建筑群建筑质量反差巨大。
2.1.3 研究区域内的人群性质构成:一部分原来的村民(30%)、一部分为非本村的长期居住居民与大部分流动人口(70%)。
2.1.4 研究区域的界限、用地面积及人口总数:此次研究的地块界限现状总平面图(图2)及模型示意(图3),用地面积约2.95万平方米,人口总数约3000人。建筑面积3.54平方米,容积率1.2,人均建筑面积11.8平方米。建筑层数不超过6层,建筑用途多为住宅,沿街一层多改建为临街商业门面。
2.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2.1 调查时间:2011年9 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2.2.2 调查群体:合肥市九华山路城中村居民与在此经商的个体户,从研究区域中随机抽取100户家庭,每户中随机取一名成年人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
2.2.3 调查基本内容:问卷回收率为94%;在调查群体中,20至55岁的人占了65%;家庭人均收入状况;家庭住房状况;家庭消费状况;工作种类与区域范围;对改造后的期望;基地内道路及观察位置(图4)与商业状况(图5)等。
2.2.4 调查研究方法:这次调研采用了多点观察采样和问卷调查方式,进而进行研究、数据分析和总结。
2.2.5 调查研究目的:探索研究范围内现有居民与流动人口获取合理的居住氛围,以及合理的工作环境与生存模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建议。
2.3 城中村的现有状况:
2.3.1 经济收入来源:
在调查中发现,九华山路城中村的村民现在居住的大都是单栋楼房或者平房,每户的建筑面积在150---500平方米不等,居民的住房空间较小,多为多功能合一的单间,质量较差。全村共有房屋建筑面积大约在 3.5万平方米,出租面积大约在2.5万平方米,出租率70%左右。根据估算,平均每个家庭出租房屋的年收入在1.8万元左右。
村民与居民多以从事低端商业经营与粗放型劳动为主,人均年收入大约在一万至两万左右,收入略高于城市最低生活水平。有小部分甚至为无业游民,收入不稳定,有可能成为城市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2.3.2 职业构成:
由于原村民普遍缺乏城市就业市场中的优势和素质,再加上基本的生活已有基本保障,城中村的原村民对于从事的工作还是比较挑剔的。根据调查,村中劳动力年龄的人完全闲的人以负责房屋租赁的妇女为主,有稳定工作的人占25%,其他的人都是从事一些零散的工作,多数是在城市经济中拾遗补缺性质的职业。
在此的居民多以较低的收入形式从事各行各业的低端部分。个体户、小门面经营、小饭馆、或者三轮车和以大排档形式出现在城市中夜晚的各个角落,满足中低层次的生活与消费。工作种类复杂,工作时间较长,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精神生活比较匮乏。
2.3.3 建筑空间的使用状况:
大量的流动人员居住这里,并不存在生机勃勃的人群关系,但是相对于高档小区,人群相对认知度比较高,人与人之间并不太冷漠。但是公共空间没有人打理,并且可以随便占用,稍有宽敞的地方也时常被堆上一些垃圾。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与引导教育,以此提高改造后对建筑及公共空间的使用。
2.3.4 配套服务设施:
合肥市九华山路城中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落后,医疗设施简陋。现在居民多为外来从业人员,只有部分参加合作医疗,并没有社区医院,附近主要以小诊所为主。幼儿园为民房改造,设施简陋。
2.3.5 居民生活:
有75% 的人认为城中村的改造将对他们的生活影响较大或很大,25%的人认为影响较小或者影响很小。他们失去了廉价的栖息地以及方便的交通,环境的变化使得邻里交流减少,并且收入没有较大变化。大部分人群需要寻找价格更高的房屋进行租赁,或者远离城市中心。生活压力将会增加,带来更多的连锁反应。
2.3.6 居民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在对合肥市九华山路城中村居民的调查中显示,55% 的人没有安全感。城中村的改造,村民的居住位置将发生变化,使得村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邻里之间的交往和往常一样疏远,甚至更糟。这里住的大都是外来居民,相互间的距离感相对于高档小区较小,但是归属感比较差。
2.4 九华山路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概括而言,改造前九华山路城中村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 1)土地使用在种类上属于村镇建设用地,且受城市建设影响,分布相对集中,规模较小,形成独立的居住社区结构,但是造成管理无须状态。( 2) 违章建筑遍地开花。(3) 无消防安全意识,没有消防通道。(4) 配套服务设施匮乏。商业服务设施建设相对独立,但分布不均、服务单一且不成规模。
2.5 九华山路城中村的特殊性----寄生性:
九华山路城中村相对于一般状况下的城中村有其特殊性,它周边有国家211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及附属中小学。特殊性集中表现在 :(1)城中村的形成 、发展、演进,体现出高校对其的影响 。( 2)城中村经济结构的形成 往 往是从面向大学生群体的商业聚集开始的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规模不断扩大 ,小型零售 、小型餐饮比较突出,但是没有相关部门的引导,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与特色,比较混乱,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差。
3 城中村普遍存在的优缺点与改造模式:
3.1 城中村存在的優缺点:
3.1.1 优点:城中村在一段时间内实际上自发地对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不足进行了补充,在城市廉租房供应状况不足的情况下,有助于改善城市土地功能和效益、及时提供了廉价住房体系、丰富城市服务内容、降低外来人员在城市生活和创业成本。在一段时间内,城中村犹如城市不可缺少的下半身,它支持了城市的功能正常运作。
3.1.2 缺点:人们基本上是将城中村当作城市负面形象来看待,也许包括那些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普遍认为的城中村问题有 :形象丑、密度高、环境差、卫生糟、治安乱、公共空间不足、社区配套和市政设施缺乏、消防不符合规范,等等。
3.2 固有改造模式:(图6)
一般来说,改造前的城中村对土地的使用显然不符合城市发展标准, 九华山路城中村位于城市核心区。对于位于核心城区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如果只是把大部分城中村推倒重建成高档楼盘,不管城市乐意与否,那些原城中村的居民会转移到新的区域新的犄角旮旯中,塑造新的下半身形态和机能,因为他们和城市相互需要。
在城中村改造中,损失最大的群体就是为城市服务的底层的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心廉价的住房消失,迫使他们要么只能在原址附近选择更高租价的房屋,继续维持生活;要么就是继续迁往城市的边缘区寻找新的廉价租房源。结果往往就是,大量流动人口流动到下一个城中村或者旧公寓房。生活成本和生活压力增加,城市公共交通负担更加沉重,人们出行距离增加, 城市总消耗成本增加,带来的是一系列未经考虑的恶循环的后果。
3.3 本次研究性改造模式:
通过探索“城中村”现状、存在的优缺点以及一般改造模式,结合国外大中城市核心区域建设一定量的廉租房模式,寻找到打破“城中村”的固有改造方法,进行综合性考虑,做到真实的人性化设计,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3.1多方面利益相互协调发展:
(1)政府发挥对土地使用归属的优势,规定开发商必须留出一部分容积率(比如不小于15%)用于建设廉租房和小规模商业区域。保证原村民原址回迁,并且开发地下地上小型商业空间,采取多种收益分红的方式,保证土地权属置换的有效进行。
(2)城中村改造安置采取货币补偿、房屋产权调换两种方式,房屋产权调换以原地回迁安置为主。
(3)开发商也应考虑社会的需求和周边切实的环境,在政府要求的基础上,真正做到民生与利益结合的最大化。统一规划,有序开发,高档住宅、写字楼、廉租房和青年公寓分区域开发的方式,从而做到多样性开发,降低风险,保证收益的同时,保证区域内可持续发展。
(4)村集体和村民应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响应新的生活模式,保留原有的商业经营模式,维持该区域的生产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对自己生活的区域应加以保护。提高原住民的生活技能,就近就业,与开发商协调保留部分职业分给原住民,保证其发展的有序性。
(5)策划与设计部门应进行科学的扩容挖潜专题研究,按照法定程序调整原有规划中的不适宜之处,城市的改造与更新工作量大、建设期长、风险大、涉及面广,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对经济、社会、政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应综合考虑。增加生活配套设施与社区公共空间,为将来居民沟通搭建更好的平台。
(6)城中村改造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城中村改造的意愿和改造方式都要达到2/3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同意后才可进行改造。而包括补偿标准在内的改造方案更需要经村集体经济组织80%以上成员同意后方可通过。
(7)改造过程要纳入监管,鼓励村集体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合作开发商,或者通过集体表决的方式选择,如1/10以上有选举权的村集体成员对结果提出异议并经查实,应当提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重新表决。
3.3.2构建合理生活空间,建议发扬徽派文化
(1)九华山路城中村在改造前,形成由沿街底层住宅出租为小商铺形式的小型商业街,并且附近有美食一条街与特色餐饮区域。在改造后可考虑建成有一定文化特色的步行商业街,既继承原始文化特色,也满足居民工作、经济、情感的需求,也可以为开发商创造可持续性效益。
(2)在改造后的空间区域和环境设计应考虑改造前原住民的工作、生活及对周边的影响,形成人们心目中共同的认知场所,增进邻里交往,重建邻里网络,使人们在心理上真正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先进文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3)配套服务设施一定要按比例进行设计实施,否则将会影响此区域的长期发展。
(4)建议发展传统风貌街区,促使传统建筑空间及形式的重塑。创新思路,以发展的方式在允许大程度开发的基础上发展有价值的传统建筑空间及街区,塑造具有一定规模的徽派建筑街区,形成具有皖南韵味的文化长廊。
4 结论:
经过研究得出结论是:(1)九华山路段此区域应该建设相当量的保障性住房,保留部分原住民及流动人口的居住空间;(2)结合宁国路与九华山路附近其他路段,配套设置较大的集散广场,有利于生活与交通状况的改善;(3)注重地上地下同步开发建设,地下规划建设停车场和部分地下商业空间,将对此区域交通有着较大的改善;(4)政府应鼓励此区域原有的商业模式,有利于周边居民与合工大学生的生活及消费,便于营造更好的商业氛围;(5)开发商应做到科学策划与开发,不能盲目建设高档住宅、大商业,应做到多样性开发,有序分区进行,尽量降低风险。由此可见,改善现状是有保留性的改造,既能保持它的生活状态与存在模式,又能维持城市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做到人文关怀,达到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值,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科学出版社,2004.
[2] 王洋.城市中心区旧城更新实施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洪春光.“城中村”改造的模式与对策.浙江建筑,2011(8)
[4] 秦小东.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中村”现象解析———以包头市为例.四川建筑,2011(10)
[5] 黄伟文.城市规划与城中村 :谁来改造谁?.
[6] 赵娟&UweAltrock SoniaSchoon.城中村的场所营造与城市升级——以深圳下沙村为例.
[7] 郑义.高校周边城中村特点及改造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1(19)
[8] 张欣.天津市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生活状况调查研究——以东丽区万新街小王庄为例.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 固有模式 研究型模式
Abstract:The main point of this paper is tha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urban village resident changed a lot, the reconstruction of village in the city had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society.In this paper,we focus on the capital city of Anhui-hefei.By means of multi-point observation,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we investigat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existing inhabitants who live in the sections of Jiuhuashan.Now ,we are aware of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residents and their expectations of future life mode .This paper concentrat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and problem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villages so that to provide feasible measures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
Key words: the reconstruction of village in the city,the inherent mode,the research mode
中圖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背景:
在中国城市化浪潮下,城市建设不断向外拓展,昔日的城乡结合部已成为城市中心区域,这就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关系。本论文探讨的城中村案例位于安徽省省会城市——合肥市一环九华山路段,目前正在拆迁改造中的九华山路城中村是具有城乡二元结构的地域实体,居民构成有原村民、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底层人员等多类;居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依靠出租屋的出租经济、简单服务性劳动工资收入、无固定职业收入来源等。其存在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住处、并可以在其内部进行简单的经济循环。但是由于以往城中村改造的模式过于粗枝大叶,期间总产生着各种矛盾,改造后对原居民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据此,城中村改造前后的变化对居民产生的影响,对周边城市环境的影响,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望是此次的探索重点方向。
2 现状调查:
2.1九华山路城中村的基本状况:
2.1.1 地理位置:
调查区域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在合肥市南一环与南二环之间。属于九华山路段----宁国路与徽州大道之间区域(图1)。
2.1.2 周边环境:
此次研究地块的东侧为宁国路----合肥市龙虾美食餐饮一条街及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南侧为九华山路----在宁国路的东侧为具有徽派传统特色的“土菜馆”餐饮一条街;西侧靠近徽州大道,多为20世纪末新建住宅与办公楼;北侧为合肥工业大学附中、附小。此次研究地块周边多为本世纪初新建的现代化建筑群,与调查区域建筑群建筑质量反差巨大。
2.1.3 研究区域内的人群性质构成:一部分原来的村民(30%)、一部分为非本村的长期居住居民与大部分流动人口(70%)。
2.1.4 研究区域的界限、用地面积及人口总数:此次研究的地块界限现状总平面图(图2)及模型示意(图3),用地面积约2.95万平方米,人口总数约3000人。建筑面积3.54平方米,容积率1.2,人均建筑面积11.8平方米。建筑层数不超过6层,建筑用途多为住宅,沿街一层多改建为临街商业门面。
2.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2.1 调查时间:2011年9 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2.2.2 调查群体:合肥市九华山路城中村居民与在此经商的个体户,从研究区域中随机抽取100户家庭,每户中随机取一名成年人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
2.2.3 调查基本内容:问卷回收率为94%;在调查群体中,20至55岁的人占了65%;家庭人均收入状况;家庭住房状况;家庭消费状况;工作种类与区域范围;对改造后的期望;基地内道路及观察位置(图4)与商业状况(图5)等。
2.2.4 调查研究方法:这次调研采用了多点观察采样和问卷调查方式,进而进行研究、数据分析和总结。
2.2.5 调查研究目的:探索研究范围内现有居民与流动人口获取合理的居住氛围,以及合理的工作环境与生存模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建议。
2.3 城中村的现有状况:
2.3.1 经济收入来源:
在调查中发现,九华山路城中村的村民现在居住的大都是单栋楼房或者平房,每户的建筑面积在150---500平方米不等,居民的住房空间较小,多为多功能合一的单间,质量较差。全村共有房屋建筑面积大约在 3.5万平方米,出租面积大约在2.5万平方米,出租率70%左右。根据估算,平均每个家庭出租房屋的年收入在1.8万元左右。
村民与居民多以从事低端商业经营与粗放型劳动为主,人均年收入大约在一万至两万左右,收入略高于城市最低生活水平。有小部分甚至为无业游民,收入不稳定,有可能成为城市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2.3.2 职业构成:
由于原村民普遍缺乏城市就业市场中的优势和素质,再加上基本的生活已有基本保障,城中村的原村民对于从事的工作还是比较挑剔的。根据调查,村中劳动力年龄的人完全闲的人以负责房屋租赁的妇女为主,有稳定工作的人占25%,其他的人都是从事一些零散的工作,多数是在城市经济中拾遗补缺性质的职业。
在此的居民多以较低的收入形式从事各行各业的低端部分。个体户、小门面经营、小饭馆、或者三轮车和以大排档形式出现在城市中夜晚的各个角落,满足中低层次的生活与消费。工作种类复杂,工作时间较长,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精神生活比较匮乏。
2.3.3 建筑空间的使用状况:
大量的流动人员居住这里,并不存在生机勃勃的人群关系,但是相对于高档小区,人群相对认知度比较高,人与人之间并不太冷漠。但是公共空间没有人打理,并且可以随便占用,稍有宽敞的地方也时常被堆上一些垃圾。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与引导教育,以此提高改造后对建筑及公共空间的使用。
2.3.4 配套服务设施:
合肥市九华山路城中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落后,医疗设施简陋。现在居民多为外来从业人员,只有部分参加合作医疗,并没有社区医院,附近主要以小诊所为主。幼儿园为民房改造,设施简陋。
2.3.5 居民生活:
有75% 的人认为城中村的改造将对他们的生活影响较大或很大,25%的人认为影响较小或者影响很小。他们失去了廉价的栖息地以及方便的交通,环境的变化使得邻里交流减少,并且收入没有较大变化。大部分人群需要寻找价格更高的房屋进行租赁,或者远离城市中心。生活压力将会增加,带来更多的连锁反应。
2.3.6 居民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在对合肥市九华山路城中村居民的调查中显示,55% 的人没有安全感。城中村的改造,村民的居住位置将发生变化,使得村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邻里之间的交往和往常一样疏远,甚至更糟。这里住的大都是外来居民,相互间的距离感相对于高档小区较小,但是归属感比较差。
2.4 九华山路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概括而言,改造前九华山路城中村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 1)土地使用在种类上属于村镇建设用地,且受城市建设影响,分布相对集中,规模较小,形成独立的居住社区结构,但是造成管理无须状态。( 2) 违章建筑遍地开花。(3) 无消防安全意识,没有消防通道。(4) 配套服务设施匮乏。商业服务设施建设相对独立,但分布不均、服务单一且不成规模。
2.5 九华山路城中村的特殊性----寄生性:
九华山路城中村相对于一般状况下的城中村有其特殊性,它周边有国家211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及附属中小学。特殊性集中表现在 :(1)城中村的形成 、发展、演进,体现出高校对其的影响 。( 2)城中村经济结构的形成 往 往是从面向大学生群体的商业聚集开始的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规模不断扩大 ,小型零售 、小型餐饮比较突出,但是没有相关部门的引导,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与特色,比较混乱,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差。
3 城中村普遍存在的优缺点与改造模式:
3.1 城中村存在的優缺点:
3.1.1 优点:城中村在一段时间内实际上自发地对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不足进行了补充,在城市廉租房供应状况不足的情况下,有助于改善城市土地功能和效益、及时提供了廉价住房体系、丰富城市服务内容、降低外来人员在城市生活和创业成本。在一段时间内,城中村犹如城市不可缺少的下半身,它支持了城市的功能正常运作。
3.1.2 缺点:人们基本上是将城中村当作城市负面形象来看待,也许包括那些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普遍认为的城中村问题有 :形象丑、密度高、环境差、卫生糟、治安乱、公共空间不足、社区配套和市政设施缺乏、消防不符合规范,等等。
3.2 固有改造模式:(图6)
一般来说,改造前的城中村对土地的使用显然不符合城市发展标准, 九华山路城中村位于城市核心区。对于位于核心城区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如果只是把大部分城中村推倒重建成高档楼盘,不管城市乐意与否,那些原城中村的居民会转移到新的区域新的犄角旮旯中,塑造新的下半身形态和机能,因为他们和城市相互需要。
在城中村改造中,损失最大的群体就是为城市服务的底层的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心廉价的住房消失,迫使他们要么只能在原址附近选择更高租价的房屋,继续维持生活;要么就是继续迁往城市的边缘区寻找新的廉价租房源。结果往往就是,大量流动人口流动到下一个城中村或者旧公寓房。生活成本和生活压力增加,城市公共交通负担更加沉重,人们出行距离增加, 城市总消耗成本增加,带来的是一系列未经考虑的恶循环的后果。
3.3 本次研究性改造模式:
通过探索“城中村”现状、存在的优缺点以及一般改造模式,结合国外大中城市核心区域建设一定量的廉租房模式,寻找到打破“城中村”的固有改造方法,进行综合性考虑,做到真实的人性化设计,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3.1多方面利益相互协调发展:
(1)政府发挥对土地使用归属的优势,规定开发商必须留出一部分容积率(比如不小于15%)用于建设廉租房和小规模商业区域。保证原村民原址回迁,并且开发地下地上小型商业空间,采取多种收益分红的方式,保证土地权属置换的有效进行。
(2)城中村改造安置采取货币补偿、房屋产权调换两种方式,房屋产权调换以原地回迁安置为主。
(3)开发商也应考虑社会的需求和周边切实的环境,在政府要求的基础上,真正做到民生与利益结合的最大化。统一规划,有序开发,高档住宅、写字楼、廉租房和青年公寓分区域开发的方式,从而做到多样性开发,降低风险,保证收益的同时,保证区域内可持续发展。
(4)村集体和村民应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响应新的生活模式,保留原有的商业经营模式,维持该区域的生产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对自己生活的区域应加以保护。提高原住民的生活技能,就近就业,与开发商协调保留部分职业分给原住民,保证其发展的有序性。
(5)策划与设计部门应进行科学的扩容挖潜专题研究,按照法定程序调整原有规划中的不适宜之处,城市的改造与更新工作量大、建设期长、风险大、涉及面广,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对经济、社会、政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应综合考虑。增加生活配套设施与社区公共空间,为将来居民沟通搭建更好的平台。
(6)城中村改造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城中村改造的意愿和改造方式都要达到2/3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同意后才可进行改造。而包括补偿标准在内的改造方案更需要经村集体经济组织80%以上成员同意后方可通过。
(7)改造过程要纳入监管,鼓励村集体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合作开发商,或者通过集体表决的方式选择,如1/10以上有选举权的村集体成员对结果提出异议并经查实,应当提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重新表决。
3.3.2构建合理生活空间,建议发扬徽派文化
(1)九华山路城中村在改造前,形成由沿街底层住宅出租为小商铺形式的小型商业街,并且附近有美食一条街与特色餐饮区域。在改造后可考虑建成有一定文化特色的步行商业街,既继承原始文化特色,也满足居民工作、经济、情感的需求,也可以为开发商创造可持续性效益。
(2)在改造后的空间区域和环境设计应考虑改造前原住民的工作、生活及对周边的影响,形成人们心目中共同的认知场所,增进邻里交往,重建邻里网络,使人们在心理上真正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先进文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3)配套服务设施一定要按比例进行设计实施,否则将会影响此区域的长期发展。
(4)建议发展传统风貌街区,促使传统建筑空间及形式的重塑。创新思路,以发展的方式在允许大程度开发的基础上发展有价值的传统建筑空间及街区,塑造具有一定规模的徽派建筑街区,形成具有皖南韵味的文化长廊。
4 结论:
经过研究得出结论是:(1)九华山路段此区域应该建设相当量的保障性住房,保留部分原住民及流动人口的居住空间;(2)结合宁国路与九华山路附近其他路段,配套设置较大的集散广场,有利于生活与交通状况的改善;(3)注重地上地下同步开发建设,地下规划建设停车场和部分地下商业空间,将对此区域交通有着较大的改善;(4)政府应鼓励此区域原有的商业模式,有利于周边居民与合工大学生的生活及消费,便于营造更好的商业氛围;(5)开发商应做到科学策划与开发,不能盲目建设高档住宅、大商业,应做到多样性开发,有序分区进行,尽量降低风险。由此可见,改善现状是有保留性的改造,既能保持它的生活状态与存在模式,又能维持城市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做到人文关怀,达到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值,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科学出版社,2004.
[2] 王洋.城市中心区旧城更新实施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洪春光.“城中村”改造的模式与对策.浙江建筑,2011(8)
[4] 秦小东.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中村”现象解析———以包头市为例.四川建筑,2011(10)
[5] 黄伟文.城市规划与城中村 :谁来改造谁?.
[6] 赵娟&UweAltrock SoniaSchoon.城中村的场所营造与城市升级——以深圳下沙村为例.
[7] 郑义.高校周边城中村特点及改造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1(19)
[8] 张欣.天津市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生活状况调查研究——以东丽区万新街小王庄为例.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