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文学导师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孩子上文学课》不是张学青老师第一次谈文学教学。多年前她所著《张学青讲语文》一书已经收入很多文学作品教学案例。这些年,她对此有了更深的思考与实践,即以“文学教学”为观照,以“给孩子上文学课”为主题,以不同文体为例给出阐释和回应。当一切美好的课堂从文字中、书籍里流淌出来的时候,作为读者之一,我,醒来了。
  儿童语文
  醒来之后的我,从这本书里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呢?也许,还不全是文学,而是另一个存在——“儿童”。张老师给学生上的文学课是最好的儿童语文。让我们先来看看张老师文章或实录的标题,从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儿童的情意,听到儿童语文的声音。
  “让童年重临我们的心头”“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天”“一颗星的光辉”“残酷与温情:一匹马眼中的战争”“只是因为停不了”……
  无需再引,标题的背后,有灵性,有梦幻,有向往,有温情,有纯真,都是童年的味道。由此可见,这些文学课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首要的是它们契合儿童成长的规律,切合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
  这一点,最突出地体现在书中的第二辑《童话都是真的》。在《擦亮童话》一文中,她将童话的阅读与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发展联系到一起。有一处,她说得特别干脆,也特别让人感动:
  如果儿童只能在一个逼仄、狭隘的所谓“语文味”的空间里学习童话的话,那么他们一定会抵抗的——他们身上有一种奇异的不知道疲倦的天性,谁和他们的这种天性作对,他们绝不会轻易就范。
  她提到的“一种奇异的不知道疲倦的天性”,道出了书中所有课堂的底线与背景,那就是她的“儿童立场”。正是基于这个儿童立场,她才乐此不疲地用变幻无穷的文学课——多文体、多策略、多形式——“捍卫儿童生命中珍贵的欢乐时光”。毫无疑问,只有能够捍卫儿童生命、带给儿童欢乐的语文,才是最好的儿童语文。
  张老师的主旨是“文学课”,故而就语文学习与课堂教学的阐述,多从“文学”着眼,倘若再延展一点,可以发现,很多情况仍然可以归结到儿童语言学习这一角度。如,散文的学习,张老师举出汪曾祺先生的句子:
  罗汉堂外面,有两棵很大的白果树,有几百年了。夏天,一地浓荫;冬天,满阶黄叶。
  张老师稍分析了这一句的语言特色,通俗凝练有节奏。事实上,这般文白相间,有节奏、有韵律感的文字,包括她课堂使用到的古诗词、儿童诗、儿歌等,不仅好在文学性,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这些具音乐感的文字是符合儿童精神发展的。我歌唱,故我在;我阅读,故我在。“最高的诗意的努力,是在儿童想成为他所理解的那种东西、想用某种外在的形式来表达他那种知识的努力中开始的。”(布约克沃尔德语)使儿童高兴的那些活的文学文本正是他们的心灵游戏。
  张老师给孩子们所上的文学课,作为最好的儿童语文,最重要也最珍贵的,恰恰是它们来自儿童的心灵,又去往儿童的心灵,最终,养护并成长了儿童的心灵。
  文学课堂
  对文学教学,张老师早已有了清晰而具体的认识:目标、内容;路径、方法;作品选择与解读,并已在她实践里落地生根。本书基于她的教学现场,从散文、童话、小说、图画书、诗歌以及文学微创作等六个层面,梳理、整合、讲述、引领、解惑,“为一线教师开设儿童文学课勾画了一幅行走地图”。用著名教育学者成尚荣先生的话说:这幅学习地图具有情境性、开放性、综合性,其中有学生学习文学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方式,课程、教学、学习三者就这么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给孩子上文学课》可以让我们在文学国度里,以适宜的姿态,自如地行走;以恰当的方式,驻足流连,欣赏瞻望。张老师慷慨地将地图上行走的秘妙和盘托出,教法是读法,读法是学法。
  美国文学教授托马斯·福斯特在《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里讲过一个故事:
  小时候我常跟爸爸去采蘑菇。我总是看不到蘑菇,可他会说“那里有朵黄色的松菇”或“那边有几朵黑色的尖顶菇”。文学教授做的事与此相似:在遍地都是蘑菇而你看不到的时候,提醒你一下。
  “提醒”什么?是提醒阅读者文学作品“是怎么说的”。用特里·伊格尔顿的说法,文学阅读是“高度警觉”的阅读,“警觉于它的口吻、气氛、速度、体裁、句法、语法、肌理、节奏、叙事结构、标点、多义性——乃至一切可归为‘形式’的东西”。
  举个例子,《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中,学生领悟到作者是“童眼看骆驼”,不觉得白沫脏。這时张老师提示,作者写的不是“白沫”。学生发现了是“白沫子”。于是,张老师说:“加了一个‘子’,那种小小的细细的感觉就出来了。真是漂亮!”
  学者林庚说“诗就是发现”,推而言之,文学就是发现。张老师的文学课之所以无限精彩,就在于她和学生在文学的国度里,求索名家作品,不断发现,终可以“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她常常做的,无非就是提醒学生一下,“那里有朵黄色的松菇”。因为张老师提醒了,所以,学生们也“醒了”。
  导师精神
  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
  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我宁愿把有这种知识的老师称为导师而不称为教师,因为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
  张老师多次重申“文学即人学”,她说“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和文学感觉,应该是文学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她还说“文学是对人的情感的熏陶……是借助作品唤醒和点燃人的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唤起人对这个世界最深切的理解和同情,以及向着美好生长的力量”。同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可曾和她一样,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看到一边是田园(汉语教学),一边是花园(文学教学)?可曾在自己的教学里,和学生一起接受语言大师、名家典范作品的熏陶,培养他们纯正的语言趣味、感觉,用文学给人生打底?
  导师,就是让学生活得更像个“人”的人,而文学教育,是让人活得更像个“人”的极佳方式。张老师的导师精神就在这里,以此身,于此地,在此时,行此事——“即使它完全是徒劳,我也要让这徒劳发生”。可是,怎么会徒劳呢?做即是得,只要做了,便有所得。
  在书的最后,张老师写道:“八年成一书,我走得很慢,也因此看了一路风景。”说得真好!八年的光阴,她陪着孩子们,还有自己,慢慢走,“看见人,看见光”,走出一条路,走成一本书,走到了注定的应许之地—— 一片无限广阔的文学天地。
  然而她是谦虚的,她说:“这个想法可能是妄念,我的力量何其有限,我能抵达的地方又何其有限!”哪里会是这样,至少,我相信,只要打开《给孩子上文学课》,你就一定能会她意、得她法,被鼓舞、被感召,和她一样,坚定地做孩子的文学导师,给他们更多“人”的塑造。
  (作者单位:江苏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导读实录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激发阅读兴趣。  2.简单梳理情节,认识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人物形象;了解语言特色。  3.尝试“用少爷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眼睛看少爷”,指导阅读  实践。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師:说到日本这个国家,你想到什么?  (生说。略。)  师:要了解一个民族,最好的方式是读它的文学作品。今天我带来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和他的《少爷》,让我们—
我发现,小學生阅读测试越来越难!难,应该说是可喜的进步,首先源于大家对测试的重视,对考题的研究。国际知名的几个阅读测试系统在中国引起巨大的反响,瞬间被中小学阅读测试命题研究者学习借鉴,在面对小学生的测试中大量运用。注意,教学没有改,测试已经改了,所以难度加大源于这一落差。  从原先的随意命题到如今的国际标准化测试命题格局,这个变化是好的。但我们发现,三到六年级,各年级题型、考查内容、考查的能力等几
2014年7月28日,我在“2014年全国第一次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执教了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导入课,受到了与会专家与教师的一致关注。其焦点在于之前在全国的大型语文教学研讨会上还没有人就综合性学习上过公开课,大家都是带着一种期待与一种思考在“观望”。面对压力与挑战,在课堂结束后,我感到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思考,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一、挑战,源于特级教师的责任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多年来
叶圣陶先生坦言,他的儿童文学创作一来受到西方儿童文学作家格林、安徒生、王尔德等人的影响。而中国亟需专为儿童所作的文学,“身为小学教员,对这种适宜给儿童阅读的文学形式当然会注意,于是有了自己来试一试的想法”。(叶圣陶《我和儿童文学》)二来受人所托,为好友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供稿。  一、叶圣陶儿童文学的教育意义  叶圣陶编著小学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出版),将儿童文学编写为小学教材。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作者盼望穿上雨衣的迫切心情。  2.体会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  意思写的。  3.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玩具吗?(出示陀螺图片)  2.为了玩转这个陀螺,下面给大家提供一根小棒和两根绳子(出示两根绳子图片,一根10厘米,一根50厘米),请问你会选择哪根绳子?为什么?  3.这个习作单元,我们主要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
教材解读  这是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第一篇想象作文,要求聚焦有趣的题目,展开无穷的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本单元两篇精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畅游在想象的世界里感受着想象的神奇,并从阅读中习得表达方法。再经过交流平台进行归纳梳理,提炼方法:大胆想象能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大胆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初试身手中,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展开想象,接龙编故事。经过层层学习与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识“可怜、挪动、笨拙、灵巧挣脱、轻盈、色彩斑斓、九牛二虎之力、尽心竭力”等生词。会写“整、怎”两个生字。  3.体会小毛虫变化的过程。  4.积累词语,运用词语。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齐读课题。  生:《小毛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  师:同学们之前已经预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给予教师新的考验:如何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會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才是我们的主战场。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数学课堂要从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对此,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要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  建立知识关联,引发学生提问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
教学篇目  《小蚱蜢》《妹妹的红雨鞋》《谁的耳朵》《月牙》《大年初一扭一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音乐,感受儿歌和儿童诗的不同韵律。  2.通过朗读,体会儿歌的节奏美和儿童诗的韵味美。  3.体会儿歌通俗易懂和儿童  诗含蓄典雅、韵味深长的语言表达特点。  4.抓住儿童诗想象的语言特  点尝试创作。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音乐区分  1.出示文本,学生朗读,要求读正确,流
教学实录  一、起—— 一曲《乡愁》蕴情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上课。考考你们。现在我这里有一首诗,这首诗有四个小节。张老师每次读一个小节,只读一遍,读完之后,看哪个同学能把张老师读的一字不差复述出来,听懂了吧?用耳朵听,用心记。现在读第一个小节。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师指名复述)  (师依次朗诵,生一一复述。最后指名一生背诵全诗。)  师:大家来看一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