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学生会学数学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f3440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给予教师新的考验:如何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會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才是我们的主战场。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数学课堂要从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对此,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要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
  建立知识关联,引发学生提问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新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然而,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大多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学生只是被动地解决问题。对此,通过阅读《我与小学数学》一书,我找到了答案: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提出问题,因为主动提问正是需要学习的开始。
  要想让孩子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应努力为她们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敢想敢问的积极性,为学生搭建提出问题的平台,即使开始提出的问题有些幼稚可笑、不着边际,也不要一言否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要想让孩子善于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关键是教师的引导,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同学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中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并在数学实践中学会了提出问题和尝试着解决问题。
  积累活动经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原有“双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把原来课程总目标的“双基”扩展为“四基”。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经验。由于数学学习中的很多经验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因此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动手操作,积累操作经验 行为操作是进行抽象的直接素材,学生在实际的外显操作活动中可以获得来自感官、知觉的直接感受、体验等经验。在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技术都会需要精心设计和引导,让学生能通过操作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自主地运用操作方法解决数学,积累行为操作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为了使操作活动有效进行,在操作前教师必须先提出要求,告知学生基本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保持安静,边操作边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带着思考进行操作,经过思考后再交流,此时的交流对于学生而言更具有意义,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积累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
  自主探究,积累探究经验 探究是指围绕已有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数学活动。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而积累探究经验不是通过简单的活动和思考就可以完成,它更强调的是一种真实的情境,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体验。因此,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多样化的信息,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探究经验的获得是一个不断猜想、验证和思辨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开放性的探究情境,引领学生在广阔的数学背景下自由驰骋,学生所积累的探究经验将更科学、更丰富。
  积极思考,积累思维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直观地、合情地获得一些结果。数学活动经验并不仅仅是实践的经验,也不仅仅是解题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思维的经验,是在数学活动中思考的经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最重要的是积累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的经验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归纳、比较得出结论,从而丰富数学学习方法,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经验,使他们能明白:数学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通过解决问题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
  总之,数学教学需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最具数学本质的、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平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和技能技巧,有什么好的经验……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种经历生成的思想经验才是最具有价值的。
  通过实践我深深的感受到: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的提出问题,并且积极的尝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那么我们的学生不但能学会,而且还可以会学。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1.立足儿童立场,联系儿童生活,唤醒学生的真实体验,引发言语动机。  2.体现四年级习作先写后教的理念,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自主地真实表达。  3.借助绘本,指导学生发现并学习直接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并主动进行习作的修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选择一件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事情。  2.能写清楚 “心儿怦怦跳”的事情的经过
写话是写作的基础,是初步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安排了三次“写话”,下册安排了四次“写话”。而统观低年级四册教材,“写话”的元素无处不在,作为写话基础的“读一读”“说一说”“记一记”占有大量比重。立足教材,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记一记,再写一写,是符合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语言建构过程的。  一、说一说:说出语言的千变万化  不论从人类语言发展的历史,还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规
我原本不喜欢语文,进入师范学校注定当教师后,也没想当语文教师。1998年,我走上三尺讲台,领导阴差阳错地非让我教语文,这一教就是20年。  2000年8月,我进入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面对个个业务水平过硬的同事,我的心里没底:我能胜任这里的工作吗?现实是残酷的,第一次语文教研组常规听课活动,我讲的是三年级课文《“你们想错了”》。面对10多位同事和学校领导,我心里十分紧张。我觉得学生是那样不配合,课下
导读实录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激发阅读兴趣。  2.简单梳理情节,认识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人物形象;了解语言特色。  3.尝试“用少爷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眼睛看少爷”,指导阅读  实践。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師:说到日本这个国家,你想到什么?  (生说。略。)  师:要了解一个民族,最好的方式是读它的文学作品。今天我带来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和他的《少爷》,让我们—
我发现,小學生阅读测试越来越难!难,应该说是可喜的进步,首先源于大家对测试的重视,对考题的研究。国际知名的几个阅读测试系统在中国引起巨大的反响,瞬间被中小学阅读测试命题研究者学习借鉴,在面对小学生的测试中大量运用。注意,教学没有改,测试已经改了,所以难度加大源于这一落差。  从原先的随意命题到如今的国际标准化测试命题格局,这个变化是好的。但我们发现,三到六年级,各年级题型、考查内容、考查的能力等几
2014年7月28日,我在“2014年全国第一次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执教了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导入课,受到了与会专家与教师的一致关注。其焦点在于之前在全国的大型语文教学研讨会上还没有人就综合性学习上过公开课,大家都是带着一种期待与一种思考在“观望”。面对压力与挑战,在课堂结束后,我感到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思考,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一、挑战,源于特级教师的责任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多年来
叶圣陶先生坦言,他的儿童文学创作一来受到西方儿童文学作家格林、安徒生、王尔德等人的影响。而中国亟需专为儿童所作的文学,“身为小学教员,对这种适宜给儿童阅读的文学形式当然会注意,于是有了自己来试一试的想法”。(叶圣陶《我和儿童文学》)二来受人所托,为好友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供稿。  一、叶圣陶儿童文学的教育意义  叶圣陶编著小学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出版),将儿童文学编写为小学教材。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作者盼望穿上雨衣的迫切心情。  2.体会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  意思写的。  3.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玩具吗?(出示陀螺图片)  2.为了玩转这个陀螺,下面给大家提供一根小棒和两根绳子(出示两根绳子图片,一根10厘米,一根50厘米),请问你会选择哪根绳子?为什么?  3.这个习作单元,我们主要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
教材解读  这是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第一篇想象作文,要求聚焦有趣的题目,展开无穷的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本单元两篇精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畅游在想象的世界里感受着想象的神奇,并从阅读中习得表达方法。再经过交流平台进行归纳梳理,提炼方法:大胆想象能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大胆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初试身手中,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展开想象,接龙编故事。经过层层学习与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识“可怜、挪动、笨拙、灵巧挣脱、轻盈、色彩斑斓、九牛二虎之力、尽心竭力”等生词。会写“整、怎”两个生字。  3.体会小毛虫变化的过程。  4.积累词语,运用词语。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齐读课题。  生:《小毛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  师:同学们之前已经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