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每一位孩子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ma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时期,每个人都有一些难以忘怀的事情,其中与学校相关的更是不少,因为学校占据了儿时的大部分时光。与学校相关的诸事中,好的可能难以忘怀,但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记忆会更深刻。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学生学业不好,家长总会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学生心知无辜却也无所适从。但是,很少有人会向学校甚至教师问责,大部分人也不会想到或者很少想到“学校会伤人”。
  在柯尔斯滕?奥尔森所著的《学校会伤人》一书中,可以看到学校“伤人”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着共同的名字——“问题学生”。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学生日后成了大众眼中的成功人士,例如,14岁的流浪男孩伯纳德成为纽约城公立学校负责人;从小叛逆得令所有人头疼的托德后来却成为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一名博士;被诊断出注意力机能亢进紊乱的学生已经是一名活动家,并且已经创建了一个国际性指导项目……这些孩子甚至这一群体何以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引人深思。遍读文本,我们试图从中找寻答案。
  一、无奈与伤害
  一些学校以“传统”著称,不论外形建筑还是内在课程内容及看待学生的观念,都无法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发挥,学生不得不机械地死记硬背,无奈地接受评价制度给自己贴上的标签……这些都使学生们不自由,给他们营造了一种“监狱”的感觉。
  如书中所说,几乎所有的“问题学生”都成为班级或学校的另类,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区别对待。一旦“罪名成立”,即使犯一些小错误也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如关禁闭、停课乃至退学;即便是无辜的,也会被当成“偷斧子的人”;甚至当他们决心改变,交出令人满意的作品时,也会被轻而易举地认定为“抄袭”。这些尖酸的字眼犹如针刺一般,伤害了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可怕的是,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到15岁以后,他们的情绪很容易被愤怒与叛逆占据——因为这是他们找到可以保护自己的唯一方法。
  在亟须得到教师、同学甚至周围人认同自己时,如果受到伤害,后果会加倍。其中最长远的消极影响则是自我否定。他们会接受自己平庸、缺乏勇气、无力改变现状的现实。轻者自卑,重者自暴自弃,更有甚者最后走向极端。对他们来说,学校是不相干的,失败是普遍的,生活是粗鲁的,打架是经常的。任何事、任何人都会成为他们发泄怒火的对象。学校教职员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学生的愤怒。最终,他们常常就只是用惩罚、停学、等措施来回应他们……这些都有违教育的宗旨。成人们给这些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可怕的、混乱的环境,在这一环境当中学生们不可能取得成功。
  所有的伤害都化作细针刺进了学生们柔嫩、幼小的心灵。在懵懂的年岁,即被打上“失败”“无用”“胆小”等的烙印,可能会对他们带来长久的伤害,而这些伤痕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愈合。
  二、孩子们的疗伤之旅
  很多“问题学生”彻底否定自己,难以自主进行改变,如果改变,比较可能的是受到外界影响。准确地说,即有一个人的存在,会令他们产生改变的想法。
  首先,需要有能对其诉说且愿意倾听的人。“问题学生”容易感到孤独,对人有防备却又渴望被人温暖。这种温暖哪怕只是简单的倾听,也能让他们放松心情,感受童年的快乐。
  其次,需要心怀善意之人的充分信任。不戴有色眼镜与任何偏见地与这些学生交流非常重要。在意学生们的幸福感,努力和他们建立联系,真正帮助他们才会让其慢慢消退反感与排斥心理,真实显示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
  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占据着重要位置。教师不应该单纯地以分数否定学生,也不应该小题大做般惩罚学生,更不应该将对他们的恶意与偏见看成理所当然。同时,辅导员也至关重要。每个班可以试着配备一到两名辅导员,当任课教师实在是无能为力时,辅导员可以对学生进行单独陪同,前提是辅导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切忌一味地说教,这样不但不会奏效,反而只会适得其反。
  再次,对学生自身而言,他们需要一次成功的经历。治疗学校造成的“伤害”始于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之时——有时是很久以后的第一次体验,有时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次体验。其实大多数的“问题学生”并非真正有问题;相反,很多人心灵美好且纯净,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改变和坚持的理由,比如一个信任自己、真正想帮自己的人。当觉得自己是被关心的、独一无二的存在之后,他们也会努力地实现 “飞跃”。中国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无疑为继续走下去提供可能性。
  未成年人对许多事物还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教师、辅导员、家长的行为时时刻刻影响着他们,运气好的学生碰到他的“贵人”,也许会就此“逆袭”,因此,学校与家长应该携起手来,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幸运的人。
  三、学校应该改变
  有人曾经将学校比作一座“工厂”,学生只是它生产出来的“产品”。这种说法略显悲哀,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存在的若干问题,必须改革。
  学校可以尝试“自定义”的发展模式。就像电脑、手机的设置中可以选择自由需要的功能一样,学校也应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愉快地发展。比如,学生上课的时间可以灵活一些,学校课程的设置可与大学接轨。
  学校应以挖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在信息化的今天,许多知识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获取,因此,学校教育不应该以让学生死记硬背为中心,而应从实际出发,以挖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宗旨,激发学生内在的天赋,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别样的体验。这种学习态度和方法对他们的整个人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论怎样的学校都无法保证学生的成绩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因此,学校要正确看待“学习差异”。学校要认识并接受每个人都有所擅长的现实,避免以课业评估水平衡量、评估学生。不能只重视重要科目获得好评的学生,更要关心主科差强人意其他方面突出的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把每个学生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公平地对待他们。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问题学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人们发现这一小群体的重要性,另一部分原因可能在于这些人成年后取得的成就令人震惊。很多曾是“问题学生”的人,将来可能成为教师或者校长,他们利用自己的这段经历,巧妙地处理各种关系,促进教育的良心发展。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做研究、做教师、做校长。
  他们犹如开在山间的百合花,虽没有玫瑰艳丽妖娆,身段也不似柳树般婀娜多姿,但却静静结成骨朵,开出令人惊叹的纯洁之花。
其他文献
田贺书  河北省名师田贺书工作室主持人。唐山市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  我的语文教育观念是:超越“教学”,实现“教育”。超越,是经过,不是抛弃。语文课程,是语文教学,又不仅仅是语文教学。一、语文课要教语文  1.语文课,当然要教语文  这是为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规定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
【摘 要】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有一支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有专业水平的思政教师队伍。需要在专业情感与专业责任的维度上思考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价值,并且把价值转化为专业精神与专业习惯,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形式转化与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中,提升专业化水平,实现思政课的目标。  【关键词】专业发展 专业精神 自我反思 实践形式 共同体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办好思想政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凝聚之学、兼容之学、经世之学、致用之学。在儒学与孔子热的背景下,过度演绎孔子故事与传奇已让孔子面貌有些失真。中学历史教育有责任和义务基于家国情怀向学生传播一个真实的孔子,让孔子回归成一位可敬可爱、可亲可近、可圈可点、温柔敦厚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让学生感悟“至圣”也是在困厄与磨砺中产生与成熟的。把孔子定位
种子教师研究项目,让笔者想到《论语》中的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种子教师要在做好本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主动研究、不断学习,并实践于教学工作中,难道不是愉快的事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教师之间开展互动研究是没有边界的,可以随时随地,可以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有了这种研究意识和实践活动,不就有助于造就一个个优秀的教师,一个个优秀的团队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想做一个优秀的
2017年12月20日,惊悉王策三先生辞世的噩耗,与先生接触的点滴记忆浮现在眼前。惯常性地以为老人家依然住在北京师范大学对面的小楼里,依然会站在家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依然会用和蔼的笑容和亲切的语调招呼我们:“你们来啦!快进来!快进来!”直到一纸讣告将思绪拉回残酷的现实,心里难以转变、难以接受、难以适应!  2007年,我在北师大师从郭华教授攻读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从《教学论稿》和《教学认识论》等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这一建议明确了语文课要基于“学”来开展教学,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于漪老师曾说,教师要从习惯的从“教”出发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考虑他们想学什么,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碰上哪些
编者按:《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重塑教育形态,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时代的巨变要求教育做出积极的回应,这种回应也呼唤和亟须从教育理论、教育哲学到教育实践、教育技术的积极响应。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时,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讯飞”)与它在人工智能助力教与学变革的10多年的深耕实践立刻跃入我们的
李煜晖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语文)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课题组专家,北京市名师工程学术导师。著有《探索和发现的旅程—整本书阅读之专题教学》《高素质文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等。  2016年教师节,《中国教师》杂志发起一项寻找“新锐教师”的活动,其中有一篇对我的专访,经编辑整理,题目定为“学者型教师:向思想的深邃处砥砺
马 宏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校长、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首批正高级教师、首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一所历经80多年岁月洗礼、积淀下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优良办学传统的历史名校,一直用其《建校宣言》(1932)开篇的第一句话——“教育有成功的一天吗?”不断自省,在
编者按  2017年秋季,我国首次在小学1~2年级开设科学课程。这对于小学科学教师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基于学生已知、围绕主要概念、指向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核心素养开展教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林静领衔的北京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CEFA16030)团队,着重围绕以上三个教学疑难问题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期專题从该团队的课堂教学研讨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