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前测” 探准数学“学路”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NG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情前测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起点,定位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学情前测能够找准学习起点;把握教学关键;改变学习方式,从而从整体上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情前测;优化教学
  在“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下,基于学生的学情开展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有效发展。学情前测就是指在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做一些综合测试,从而基本了解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为高效化的课堂教学进行“摸底”。数学知识具有紧密的联系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学情前测十分重要,这样,才能为他们在课堂上进行高效化的数学学习探准“学路”。
  一、基于学情前测,找准数学起点
  (一)基于“前概念”,找准学习起点
  通过学生的前情测试结果,可以有效把握以下方面的信息,如他们对前概念的认知情况,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对学生基础概念的掌握和对学生前情测试,我们就能更好的了解学生,以此来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起跑线上更加轻松。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前,对于学生是怎样认知三角形的,我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三角形的看法,他们对概念性的问题还能一知半解,但是对于三角形是如何用小棒搭建的,他们就显得有点模糊,所以在制定教学方针时,就要从两个方面着手:①做中学,分层次。②拓思维,有坡度。先进行三角形的搭建,既对三角形有了定义和认知之后,再对三角形的延伸知识进行拓展学习,比方说,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如何等等,并且鼓励学生动手去搭建三角形,以此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知。
  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学情安排要做到恰如其分,突出层次性,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课堂的目标要足够明确,体现出教学的层级性;第二,注意使用适当的方法予以指导,并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要充分把握其教材深度,对其中的相关思想要进行渗透。
  (二)基于“疑惑点”,找准落脚点
  对学生教学的重点,应该有一个切入口,对于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和不解,应该站在“会”“有点会”和“不太会”的角度,对于他们一知半解的或者含混不清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教学,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进入教学的盲区,促进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曾經,我通过借班的形式,上了一堂课——《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在一些老师的协助下开展了学情前测活动,测试后的结果总结如下:
  从前测的比对结果来看,学生不怎么熟悉画图技巧:一般都要耗费较长时间来画出长方形图形,对于其中的标注信息也不怎么熟练,更不用说那些长度与宽度不断改变的画图方法就显得有点术手无策。最初我的想法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亲身体验画图操作来进行,这样的话,我就需要大量去查阅以往的教案,于是后来我就改变了策略,找了一些老师来进行协助,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对学生的画图学习进行指导。
  ①对细节进行商榷,对要点进行梳理。在学会熟悉画图之后,对图形的要点和概念进行解析,充分解答学生心中疑虑之处,重点把握对细节的理解,才能充分处理好条件和问题的关系。②在多次对比的过程中不断对其中的价值进行深刻体会。对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加倍重视,知道他们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做出具体的总结,只有不断进行积累和总结,才能真正让学生明白画图技巧有何重要价值,对于问题的解决也会比较灵活。③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探究,学会从本质上来解决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基本上都很难掌握面积变化的图形画图技巧,基于学情调查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并对其中暴露的问题做出更好地解决,并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思考,对于思维灵敏的学生,还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些反向的诱导过程,这在他们空间思维的形成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运用上是相得益彰的。
  二、基于学情前测,把握教学关键
  (一)基于学情前测,把握教学重难点
  学情前测对于教学方式的敲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学的方式发生了转移,由静态到动态,因此教学目标就更加容易实现。
  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例,我设计的前测题是“428÷2和534÷2”。学情前侧的结果让我大跌眼镜,因为学生在计算方法上出错率较高,具体表现在对于每一位数都除2,对于商之后的余数不做处理,之后就是三位数并做两位数,乱除一通,学生不会对知识的运用做到举一反三,所以归根究底,就是对运算的法则运用不够到位,熟练程度也不够,熟能生巧也能对知识点起到熟练的效果,口算即使在心里很熟悉,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小数点的移位书写却成了重难点,需要运用算理的知识加以解决。
  1.对核心知识的把握,应该要学会调整,不应该偏离重点。在学情前测以后,我将教学的重心改变了一下,首先引入了6÷3、60÷3、600÷3这一系列除法口算,然后引申至666÷3,初步让学生感受算法的算理和几位数除法的运用规则,通过运算,在得出计算成果的时候,对结果进行辨析,在学生心中形成比对,并充分将竖式计算方法运用到小方块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进行总结归类,在潜移默化中,化解了学习的重难点问题。
  2.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要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提问环节应该要落到实处,发挥其实际功效,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形成新的教学资源优势。举个例子来说,学生在提出“0为什不移动下来”,“为什么个位要写0”,等等一些问题时,对于问题的提问诠释都很到位,这样就不禁会让听课教师有所惊叹,只有学生表现得精彩那才能真正说明教学效果的实现。
  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多多观察学生,不仅仅是性格特征,也要观察他们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反思,学生的差异对话题的敏感度也是不同的,话题的设计不仅仅有助于学生的成绩提高,也对学生的思维开拓能力大有裨益,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训练实践中,应当要多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严丝密缝的安排好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些也都是学情前测的要义所在。   (二)基于学情前测,把握教学关键点
  曾有位数学名师认为,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学生,以学科视野的高度来指导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情前测的观点正好和学科知识的理论不谋而合,着重抓好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的实效,充分掌握学生的个人已有能力,并从数学本质出发来对学生的困惑进行体会,从长远的角度来将教学的思想与发展理念进一步进行落实。
  三、基于学情前测,改变学习方式
  基于学情调查的开展,学生的思考可以变得更为理性化,通过反思可以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相关特点,更好地让学生获得广泛的发展空间,使得原先的那种毫无个性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
  (一)指向学生发展,促使能力提升
  课堂的学习指标注重对学生情感系统的建立,在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学生情感体验的建立,是建立在學习习惯培养的基础之上的。如,在教学《分米和毫米》时,学生对于两者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更别说是两者之间的换算,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实物的比对,从表象上来区分一毫米与一分米之间的区别,获得感官上的不同体验,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积累大量的经验。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应产生一种主动参与的情绪。通过对身高的猜想,让学生可以进一步复习米和厘米的相关知识,以叠小方块的形式引申出分米,度量本子厚度引出毫米的概念,将实践与真知相结合,让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加活跃,并产生强烈的知识获取欲望,逐渐打破思维方式的定势。
  2.通过经历实际的生活,将有助于提升相关方面的能力。在生活层面运用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和课堂能力的转换提供有迹可循的依据,比方说,可以通过对吸管的描述,通过物体的观察,猜想,以及刻画等环节后,可以在心理大致建立起对一分米长度的表象意识;将长度和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充分利用好其经验的作用,建立对不同长度的具象体验,不断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的能力。
  3.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主动探索的兴趣。在学习过程当中,学习数学的方式有很多,比方说,动手操作,课堂听讲,积极探索,交流沟通等等,这些都比较重要。通过观察,动手、计算等过程,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把握,这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所做的,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是举足轻重的,逐层推进对学生的指导,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对各种单位的内化认知。
  (二)改变教学思想,回归数学本质
  学生的学习本身应该就是自己做主来学习的过程,教师一人的课堂独角戏现象应该进行改变,这也体现出了学情前测的中关于“儿童立场”的目标。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采用前情预测的方式,教师可以大致明白学生在解决问题上的一些思路与策略是怎样的,让后在课堂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也能更有兴趣和能力去参与探讨与解决,学生的学习也能达到完全放手的境界,这也正是教学模式的真正意义所在。
  总之,学情前测有助于教师更充分了解学生,也能反过来促进自己教学方式的改进,寻找到其中问题的原因,对课堂的动作进行调整,进一步深化教学的理念。一般来说,教学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但是不能使固定一成不变的方法,通过学习来讨论教学,把学生当作是教学的中心,怎样让学情的探究之路走得更远,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有待大家继续努力去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丽新.小学数学学情前测的方法与策略[J].中小学数学.2014(07)。
  [2] 杜程明.学情前测的重要作用及意义[J].数学教学通讯.2016(11)。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农村小学艺体教育还处在一个相对不均衡的层面,教师年龄结构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农村小学艺体教师专业成长的探索和研究还处在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线上”艺体教学成为了主阵地,各个学校都在探索艺体教育教学“网络课堂”的实施,艺体教师专业转型与专业成长更是备受考验,怎样提高艺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镇域内均衡的艺体教师专业体,是我们丞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目标改革的深入,小学阶段的各科教学越来越重视教学效率的提升,以求在每节课上都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必修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对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措施研究应该被早日提到教学计划中,才能促进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此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探究过程中,应该多从教学实践出发,寻找科学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效率提升  
期刊
课 题:1、队列队形练习 2、素質练习
期刊
摘 要:班级体是学校教育中的组织方式,班主任是班集体中的重要角色,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各项工作进行协调和管理。在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们一直在为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而努力工作着。对于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工作与课堂授课等同,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同样需要掌握相应的技能,才能保证班级体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班主任,顾名思义,需要关注到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
期刊
摘 要:中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不仅对中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虽然,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但是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却没有相应的提高,反而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这不仅影响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对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提升也造成很大影响,面对这一严峻问题,如何提高中学生体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下文当中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期刊
摘 要: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课堂练习,一方面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发散思维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课堂练习,可以有效巩固已学习的知识内容,同时促进师生交流。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课堂练习,探讨如何借助课堂练习来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建设,从而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课堂练习;高效课堂;数学  引言  课堂练习不仅仅是简单的做题,而是要通过解决问题
期刊
摘 要:对小学德育课程教育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德育教育的优势,认识到教师在整个教育引导中的价值,以通过教育的改革以及教育方法的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以实现小学教育创新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  伴随小学教育课程的创新,德育课程的教育指导不能盲目的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而是,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为学生营造差异性的德育环境,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小学德育教育以及情感表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完善幼儿户外游戏体系,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品质,户外游戏的开展要体现安全性等设计思路与组织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问题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幼儿园需要将游戏作为儿童发展的基本活动,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让每一个幼儿都有足够的自主选择权利和活动时间。进行户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有效促进孩子的成长
期刊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针对近些年来一些青少年出现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提出要求学生弘扬劳动精神,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通过创造性、综合性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针对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的劳动教育,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
期刊
摘 要:间歇性训练是一种相对比较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法,指的是在一组练习过后,对间歇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在学生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下一阶段练习,以此使学生的运动水平得到提升,身体素质得到增强。本文则主要对间歇性训练方法在体校学生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中长跑;间歇性训练;应用  在体校类学校中,中长跑训练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因这项训练可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