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教学中的文化文学知识渗透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th_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翼,但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对“语用训练”趋之若鹜的当今语文课堂,教师“谈文色变”,生怕被批缺少“语文味”。殊不知,浓浓的匠气使语文课变得味同嚼蜡,语文课,真正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牙口”渐好时,引领学生进行适当、适度的文化阅读,是必须也是必要的。散发出知性和意趣诱人芬芳的语文课堂,才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生长养料。
  语文课上如何兼顾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传承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格律严谨、意蕴深远、经过千百年积累沉淀的古诗词无疑是最佳入口,古诗词的课堂应该氤氲着语言文字的芬芳。笔者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渔歌子》一词教学为例,试论如何实现古诗词教学中的文字、文学和文化的整合。
  一、明意——夯实文字训练
  初读古诗时,重视古诗中字的读音,给学生明确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读明意时,让学生试着用准确、通顺、生动的文字说说诗句表达的意思,对全诗有个大概的印象。初读,再读,赏读,层层的朗读中,完成字词句练习和朗读训练的任务。
  《渔歌子》一词短小,27个字,但生字不少,要读好并非易事。在初读时可布置简单的任务:自由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暗示学生将所有注意力放在生字词的学习上。之后朗读反馈中,相机进行“箬笠、蓑衣、鳜鱼”等生字教学时,仍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出发,提示学生看注释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猜测汉字的意思,落实字词的教学。
  张志和是山水画家,通过景物的叠加,寥寥几笔简单的勾勒,仅仅用27个字,便将一幅明丽又空蒙的水乡春汛图展现在我们眼前。“青山前,白鹭飞翔;碧水间,鳜鱼嬉戏;斜风中,粉红的桃花轻轻摇曳;细雨里,一位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的渔翁在江边垂钓……
  再读“举象”时可以思考问题“这首词勾勒了哪些景物?想一想这些景物的样子”,比比谁说得美,谁说得生动,引导学生细致描述,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活色生香美景。赏析画面后,再让学生想象画面读,“不归”的理解水到渠成。这时的读,带上理解和感悟后,学生的读已经是“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越读越出滋味。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
  朗读,圈画,借助注释,根据字形,联系插图和上下文静思默想,自由表达,诵读。既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又克服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片面性,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能读进诗中,到诗中去寻去解去感去悟,达到“言意兼得”境界。
  二、欣赏——渗透文学常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古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小学阶段的古诗词通常是五言或七言,大多为绝句,偶有律诗。它们平长仄短,合辙押韵,对仗工整,极富音乐美,有一种“言尽而意无穷”的语言效果。丰富的想象结合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创造了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学生必然要了解一些与古诗词相关的简单文学知识。
  简单不只是告诉。古诗词之美美在节奏,在教学中,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对读、跟着教师的手势读、叠读等各种形式练读,虽没有刻意告诉学生古诗的节奏及韵律之类,但学生能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感受节奏和音韵之美。
  同样,学生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自己去发现其他的文学知识:
  《渔歌子》是一首词,是小学阶段接触第二首词。将之前的《忆江南》和以往所学的格律诗进行对照,学生便能发现词和诗的不同在于:诗每行字数相同,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此时教师便可相机引出:所以,词还叫“长短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虽然没有深入讲解,但中国古典诗词的相关知识一点点种上了学生的心田。
  三、意蕴——了解中华文化
  诗言志。古诗词博大精深,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国人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认知渠道和丰富的情感藏在诗行里。
  《渔歌子》这首词流传千古,不仅是因为词中景、词中情,更在于“不归”这一词心。“青箬笠,绿蓑衣”这一词中人更成了中国文学上的经典形象,是中国隐者文化的最佳诠释。
  在不少学生的认知中,张志和的不归是贪恋美食或是流连美景,怎样帮助学生理解他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呢?教学中可先破后立:若春天过去,美景消失,还会不归吗?在学生的心湖上扔下一颗石子,荡起层层涟漪,学生疑问未解或是未得到肯定的答案时,链接张志和的相关资料和另外几首《渔歌子》。在朗读中,学生心头的疑惑也渐渐消失,答案成竹在胸。此时,设置一个劝答书写,让学生置身于张志和的角度,想其所想,思其所思,言其所言,将心中的想法诉诸笔端,我手写我心,将学生内在的思维过程说出来。语言发展与情感体验同生共长。
  古诗词是一座桥,连接的是古与今,打通的是想象与现实。古诗词课堂上的语文味是由文字、文学、文化三维合力来营造的。语文教师需用语文底蕴为支撑,用教学匠心带领学生在明意时夯实文字训练,在欣赏中渗透文学常识,在意蕴中了解中华文化。随“需”潜入“课”,润“教”细无声,触摸文字的温度,呼吸文学的芬芳,撒播文化的种子,引领学生在诗词课堂肆意行走。(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豫章小学)
其他文献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特级教师徐斌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时,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选取三个教学片段与同仁共赏。  【片段1】 学习数位顺序表  (教师让学生在各自课前准备好的空白卡片纸上分别写上“个、十、百、千、万”等。)  师:我们已经学过哪几个数位?  生:个位、十位和百位。  师:你
期刊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聚焦的热点。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的是满足个人基本生活需要,能够通过这些能力解决日常生活的基本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怎样的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呢?近日,笔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牛献礼的“植树问题”一课,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片段一】自主学习中,获取数学信息  (师出示题目:学校操场边有9棵树排成一行,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同学们又在每相邻的两棵树之间摆一盆
期刊
作者简介  王建荣,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校长。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文章近20篇,先后主持了八项省、市级规划课题,出版了个人专著《绿叶对根的情意》。  提到小学数学,常听到一些学生说不喜欢这门功课,追问原因,他们大都回答道:数学太枯燥,没意思!没味!数学还有味道?如何让儿童眼中的数学有味道,常常让笔者思考再三。风靡全国的《舌尖上的
期刊
去年10月,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中小学美术教师汇聚沈阳,参加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观摩培训活动”。三年一届的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现场优质课竞赛可算是美术教育界的“奥林匹克”,也是全国各地课程改革十几年来最新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近几年来,“欣赏·评述”课在众多的一线教师眼中,由最初的“不敢触碰的美丽”逐渐变得炙手可热,在各级的评优课、公开课都能看到其身影,教师们也逐渐摸索出这个学习领域的教学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伴随着教师的职业生涯,直到现在仍没能得到一个明确答复的问题: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关于好课的标准,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即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上好一节课,老师有时在课堂上绞尽脑汁却未必然能达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润物细无声”“春风吹又生”的课应该是一堂好课。  “润物细无声”  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者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教
期刊
幼儿园的生活教育主要在进餐、盥洗、如厕、喝水、睡眠、整理、来园、离园等日常生活环节中实施,强调做中培养,真实情景中练习,以此帮助幼儿不断积累共同的生活经验,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笔者所在园结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理解,通过实践研究认为:喝水环节作为生活教育的重要环节,其理想状态应集中体现在“科学”两个字上,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幼儿知道喝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喝水的基本常
期刊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打在脸上,温暖留在心头,轻轻翻开《周国平论教育》,纸质的粗糙伴随原始的书香滑过指尖。“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周国平鞭辟入里的话一如往常,直指教育的实质。  让我不禁想起顾城的诗:“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这也是我所憧憬的教育美好。把生长还给孩子,我们只是“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教育是座远离尘嚣的山谷,我憧憬孩子
期刊
为了给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搭建一个专业引领、交流探讨、共同成长、实现价值的平台,建设内涵丰厚、形式活泼的现代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久负盛名的中国教育名刊——《教师博览》杂志社特成立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  联盟由全国中小学内具备一定专业基础和足够成长热情的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自愿组成,属于群众性社会团体。联盟倡导新理念——以专业指导专业,以名师成就名师。依托《教师博览》《江西教育》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期刊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忽视了课文教学的整体性。所谓整体性,就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重视其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想有计划、高效率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课文的整体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久而久之,势必使阅读教学陷入枯燥、机械的境地,学生对语文学习就会失去应有的兴趣和热情。  这几年,我一直在用“批注式阅读”来上语文课,在我
期刊
师:这篇文章写于上世纪70年代末,所反映的生活与我们有较大的差距。虽然课前作过预习,但作品中也许有一些大家不太理解的地方。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生:我有一个问题:那些姑娘嫁给了她们不满意的男人,为什么说“她们自己也不会过分地悲伤”?  师: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对于女人来说,婚姻的不幸是最大的不幸,也是最可悲的事。但她们为什么“不会过分地悲伤”?  生:因为在那个时代,包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