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学科在每一个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学习数学可以锻炼多方面的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关联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在初中阶段中,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首先对影响初中学困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有效的提高策略,望采纳。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困生;数学能力;提升
对于学困生在初中阶段数学能力较差的问题,必须认真的探讨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从源头上加以努力。相信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耐心的研究,一定能够克服这一困難,提升初中学困生数学能力。基于此,加强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数学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影响初中学困生数学学习的因素
1.1教师因素
教师对学生底数不清,课堂上忽视了数学学困生的存在。教学时不能因材施教、急于求成,对学困生的要求超过了他们的适应能力,讲课的内容和速度让学困生适应不了。教师对学困生缺乏情感交流,有时忽视了学困生的感受和尊严,甚至于冷落学困生。部分学生智力因素偏弱,观察力不敏锐,记忆力不强,思维力薄弱。
1.2学生因素
数学学困生基础差,缺乏兴趣,对数学学习有强烈的畏惧心理。数学学困生中的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就怕学数学,甚至有个别学生10以内的加减都不会。当然这部分学生进入初中要想学好数学,困难就很大了。学困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走神,课后抄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找最优解答的科学学习方法。还有的学生不注意数学的理解,只偏重于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定理机械记忆,对于所学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知识松散凌乱,经常做题时丢三落四,影响数学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学习数学力不从心。初中阶段的学困生正是豆蔻年华,情绪波动较大,且易受外界和他人评价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学困生的总体性特点是抗挫力比较差、爱面子、自信心不足等。
学困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甚至作业也不完成,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分析综合的能力较差。跟随老师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只是听课,不记老师讲课的要点,对存在的问题不及时弄清,更谈不上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对概念性质、定理一知半解, 课后赶做作业,乱套题型,机械模仿,于是形成学习的障碍。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数学能力提升策略
2.1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想要改变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与热情,首先要让其从思想方面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数学并不是一门无法掌握的学科,改变他们过往对数学不好的印象。思想的源泉即是实际,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和理论时应充分联系现实,从生活中取材,将其简化成精美的案例,运用于课堂,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的玄学,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帮手。同时教师应多引导同学去真正地专研某些数学问题,而不是囫囵吞枣,被局限在知识的表面。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心,同时加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为快速的提升对数学的学习能力做好充足的准备。;
2.2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窍门,加强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地关爱他们,多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要充分挖掘学生在学习上的闪光点。做到因材施教,要使学生不断看到成绩,看到进步,不断强化“心理优势”。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成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成绩在上升,因而逐步就有了信心,就有了学习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就肯学习。肯学习,成绩必然会提高。成绩进步了,心理优势就得到加强,形成良性循环。
学困生更具有依赖性,不能独立、持久地坚持学习,遇到困难时更多地求助于教师和同学。所以,教师必须更多地鼓励学困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各种活动中都要特别注意培养学困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
学困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慢一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困生课前预习,通过预习使学困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课。除此之外,教师要以启发式思想为指导,循循善诱,积极鼓励,使他们具有更多的独立性。
2.3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学困生常有的一种心态是破罐子破摔,这是一种自尊心没有得到尊重或受到挫伤,导致心理失衡,而向相反方向一一自卑发展的一种心理反应。因此,我们做转化工作时,首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讥讽、不挖苦、不训斥,对学困生,应按他们的实际,进行激励性评价,使评价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进步,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某些长处。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提出恰当的要求,安排难度适当的练习和考试,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体验战胜困难后的愉悦,从而增强自信。在听课过程中要对学困生每一个点点滴滴的进步都给予表扬。例如,掌握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等,都给予鼓励与赞赏。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困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进而体验成功。学困生的感情丰富但脆弱,老师对他们要多加关心,多与他们交流、谈心,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使之乐于跟数学老师相处,对老师产生亲近感,这样,有利于克服学习中的障碍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初中阶段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困难问题,但只要教师能够及时的发现,对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以便于提升针对性的策略,从学困生兴趣入手,扬长避短,扫除心理障碍,帮助初中学困生提升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爱兰.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7,12(8):32-33.
[2] 于福源,刘鑫.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7,25(8):54-55.
[3] 李岩.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探讨[J].都市家教,2018,11(30):17-18.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困生;数学能力;提升
对于学困生在初中阶段数学能力较差的问题,必须认真的探讨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从源头上加以努力。相信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耐心的研究,一定能够克服这一困難,提升初中学困生数学能力。基于此,加强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数学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影响初中学困生数学学习的因素
1.1教师因素
教师对学生底数不清,课堂上忽视了数学学困生的存在。教学时不能因材施教、急于求成,对学困生的要求超过了他们的适应能力,讲课的内容和速度让学困生适应不了。教师对学困生缺乏情感交流,有时忽视了学困生的感受和尊严,甚至于冷落学困生。部分学生智力因素偏弱,观察力不敏锐,记忆力不强,思维力薄弱。
1.2学生因素
数学学困生基础差,缺乏兴趣,对数学学习有强烈的畏惧心理。数学学困生中的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就怕学数学,甚至有个别学生10以内的加减都不会。当然这部分学生进入初中要想学好数学,困难就很大了。学困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走神,课后抄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找最优解答的科学学习方法。还有的学生不注意数学的理解,只偏重于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定理机械记忆,对于所学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知识松散凌乱,经常做题时丢三落四,影响数学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学习数学力不从心。初中阶段的学困生正是豆蔻年华,情绪波动较大,且易受外界和他人评价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学困生的总体性特点是抗挫力比较差、爱面子、自信心不足等。
学困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甚至作业也不完成,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分析综合的能力较差。跟随老师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只是听课,不记老师讲课的要点,对存在的问题不及时弄清,更谈不上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对概念性质、定理一知半解, 课后赶做作业,乱套题型,机械模仿,于是形成学习的障碍。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数学能力提升策略
2.1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想要改变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与热情,首先要让其从思想方面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数学并不是一门无法掌握的学科,改变他们过往对数学不好的印象。思想的源泉即是实际,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和理论时应充分联系现实,从生活中取材,将其简化成精美的案例,运用于课堂,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的玄学,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帮手。同时教师应多引导同学去真正地专研某些数学问题,而不是囫囵吞枣,被局限在知识的表面。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心,同时加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为快速的提升对数学的学习能力做好充足的准备。;
2.2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窍门,加强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地关爱他们,多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要充分挖掘学生在学习上的闪光点。做到因材施教,要使学生不断看到成绩,看到进步,不断强化“心理优势”。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成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成绩在上升,因而逐步就有了信心,就有了学习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就肯学习。肯学习,成绩必然会提高。成绩进步了,心理优势就得到加强,形成良性循环。
学困生更具有依赖性,不能独立、持久地坚持学习,遇到困难时更多地求助于教师和同学。所以,教师必须更多地鼓励学困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各种活动中都要特别注意培养学困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
学困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慢一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困生课前预习,通过预习使学困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课。除此之外,教师要以启发式思想为指导,循循善诱,积极鼓励,使他们具有更多的独立性。
2.3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学困生常有的一种心态是破罐子破摔,这是一种自尊心没有得到尊重或受到挫伤,导致心理失衡,而向相反方向一一自卑发展的一种心理反应。因此,我们做转化工作时,首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讥讽、不挖苦、不训斥,对学困生,应按他们的实际,进行激励性评价,使评价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进步,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某些长处。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提出恰当的要求,安排难度适当的练习和考试,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体验战胜困难后的愉悦,从而增强自信。在听课过程中要对学困生每一个点点滴滴的进步都给予表扬。例如,掌握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等,都给予鼓励与赞赏。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困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进而体验成功。学困生的感情丰富但脆弱,老师对他们要多加关心,多与他们交流、谈心,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使之乐于跟数学老师相处,对老师产生亲近感,这样,有利于克服学习中的障碍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初中阶段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困难问题,但只要教师能够及时的发现,对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以便于提升针对性的策略,从学困生兴趣入手,扬长避短,扫除心理障碍,帮助初中学困生提升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爱兰.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7,12(8):32-33.
[2] 于福源,刘鑫.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7,25(8):54-55.
[3] 李岩.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探讨[J].都市家教,2018,11(3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