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为本看“数点”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苏教版必修一的课文《我的四季》中,作者在描写冬季的时候有这样一句:“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备课时候也并未觉得这句话有什么值得商榷的地方,直到听学生朗读时候,才发现学生对其中“数点”的读法存在两种分歧,有将近半数的学生将其理解为动词,读成“shǔ diǎn”,而另一半的学生则认为这应该是一个量词,需要读成“shù diǎn”,双方学生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于是有了一场激烈的讨论。以下列举几位较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言:
  学生1:因为前面是看雪花、落漠的田野,后面的寒鸦也应该是“看”的宾语,“与雪花”、“落漠的田野”并列,所以“数点”做量词,修饰“寒鸦”。
  学生2:宋代诗人秦观在《满庭芳》中这样写:“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可见古人就有用“万点”这样的数量词去形容寒鸦,而文中作者描写的是冬日树枝上只有很少的几只寒鸦,所以用“数点”这样的量词去形容,其实也是沿袭了古人的用法。(学生鼓掌!)
  学生3:理解为动词更吻合意境。作者在这里描写的是老年时候,不应该有的一种状况,就是那种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样子。试想一个老人,站在冬日温暖的室内,只是看雪花和大地或许还不足够悠闲,无聊到一只只地去清数那枝桠上仅有的几只寒鸦,就更好地突出了老人的那种状态,更吻合作者要否定的那层意思。这里的“或者”肯定是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并列!
  学生4:如果“雪花”“落漠的田野”和“寒鸦”是并列地做“看”的宾语,那么为什么“雪花”和“落漠的田野”之间是用“、”隔开,而与“寒鸦”之间却用“,”隔开呢?显然“寒鸦”与前两者并非是并列关系,也就不可能成为“看”的宾语之一。(学生惊呼,原来还有标点这个细节可以作为依据啊!)
  ……
   在激烈的讨论之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赞同此处“数点”应为动词,读成“shǔ diǎn”更合适。那之前为何会产生分歧呢?
  近年来阅读教学中一直强调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这一积极接受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完成教材的再创造任务。但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一项很简单的操作,不是只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阅读,自己分析交流,然后教师总结一下就可以了。生本的基础是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技巧,对文本有较强的把握能力。而阅读的根本应该是文本,学生只有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把自己的阅读建立在以文为本的基础上,一切依托文本,从文本中来,回到文本中去,并且具有较强的文本整体意识,懂得关照全文,才能有效地去阅读、思考、分析、深入探究,也只有如此才可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以生为本。
  在《我的四季》阅读过程中,部分学生错误地将“数点”理解为名词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懂得阅读必须以文为本的道理,而更多地去关注“数点”在句子内部承担的作用,单独分析这一句可能有的意境,这就容易产生断章取义的危险,从而得出并不十分切合文章本意的结论。而将“数点”理解为动词的学生除了懂得关注标点的作用,利用定语的顺序帮助判断之外,更注意把句子安放在文本中去阅读,有较强的文本整体意识,紧密联系上下文,准确地揣度出作者写这句话的真正意图——借此描绘老人那种悠闲到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晚年生活。以上学生3的分析就是非常充分到位的,他的阅读才是真正有效的阅读。
  通过这一次对“数点”的讨论分析,学生更清楚地意识到了阅读过程中文本的重要性,一切分析、思考与探讨都必须植根于文本,并且必须关照全文,有文本整体意识,只有如此才可能进行准确的阅读,有效地成为课堂的主体。
其他文献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有很多时候,教师和学生的精力都花在了做题上,但却事倍功半。所以,把握好这一环节很重要。  一、精心选题  不能随便找一套题就给学生做,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去选择,给学生印题前要看好题的内容和难度适合不适合,最好是自己先做了再确定用不用,有没有做和讲的必要。  二、有选择地讲  不能所有的选题都讲,没有重点,流于过程,既费时间又没有效果。较简单的题完全可以不讲,目的就是督促学生自学
期刊
李白的《蜀道难》,该如何进行问题设计,我有一点体会。  从“难”字入手,展开讨论、分析。“难”字是本诗的诗眼,把它分析、理解透彻,就抓住了本诗的关键,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作者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表现“蜀道之难”的?作者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突出“蜀道之难”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主旋律似的句子,在文章中出现三次,有何作用?三个问题,紧扣“难”字生发开来。  第一问:  “蜀道难,难于上
期刊
网络媒体的出现,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舞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下面,笔者就利用网络媒介开辟作文教学新路径谈谈自己的管窥之见。  一、激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造成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浓,不喜欢作文课,不喜欢写作文。“作文难,作文繁,见了作文就犯困,见了作文就头疼。”成了学生的一句口头禅。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作文教学的手段有限,形式单一。日久
期刊
一、江苏高考题  从近三年江苏卷的命题特点来看,话题作文已经衰微,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给定材料的命题作文依然是主流,新材料作文虽有上升趋势,但因其开放性而不被人看好,只在全国卷等部分地区使用。从江苏卷的命题习惯以及多方反馈的信息,2010年的江苏卷作文依然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  从命题内容来看,所有作文题都指向了新课程规定的人文话题三个向度,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纵观江苏
期刊
游过长城的人,在一起谈论长城。有的说“长城真雄伟”,有的说“长城真古老”,有的说“长城真奇妙”。这些看法都是人们游长城后的感受。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感受,这是因为人们的兴趣不同,阅历不同,认识能力不同。在作文中,如果能把自己最真切的那一点感受写出来,这样的作文就有了个性,就显得真实、深刻。  那么,我们怎样去获得真切的感受呢?  一、感受人的真情  与人交往,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总能感受到某种思
期刊
众所周知,文章的生命贵在真情。作为语文老师就要意识到并做到,还学生以真诚,还作文以真实,让真情成为作文永恒的魅力。那么,学生怎样才能写出真挚情感?怎样才能写出真挚情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想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作要饱含丰富的情感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情真。”唯有情真、情深,作者才能思路通畅,文如泉涌,读者才能为之动容,受到感染,引起共鸣。真情是文章的生命源泉,没有真情,这泉就会
期刊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载体。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而且可以从中吸收有生命力的语言,感受流动着的思想,借鉴古人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然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些老师过分强调字、词、句的认读,力求字字落实、句句解说,将千古名篇拆成了一堆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久而久之,学生觉得文言文僵化、无趣、呆板、枯燥。要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最有效的途径是把读与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与实施,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方式也经历了理念与教学行为的革命,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在文言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把课堂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对文言文的讲解释义上,而忽视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可见,把诵读作为突破口,才能使文言文教学取得实效。下面,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文言文诵
期刊
作文“绿色”评价,就是在评价学生作文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立足学生发展,弘扬学生个性,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绿色评价——淡化文本,关注学生   学生社会阅历少,观察事物较片面,布局谋篇往往也不尽人意。教师批改学生作文时,必须进入学生的世界,体会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的情感,用学生的眼光观察生活,用学生的语言表现生活,用学生
期刊
“最爱说的说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我认为这几句质朴的歌词是语文课堂的生动写照,语文课既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一条根本规律。  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决定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应该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文以载道”,语文以其学科的特殊性,更加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育人这一使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