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突破了“三八线”,此后在“三八線”以南还进行过多次作战。但没过多久就在一片大好形势下主动收兵,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马上打过“三八线”
1950年12月,第二次战役失利后,“联合国军”迅速撤至“三八线”以南,企图依托战争前韩军修筑的工事重新组织防御。由于连战连败,英、法等主要参战国根据自身利益需要,主张战争在“三八线”停下来。
这一提案对志愿军非常“及时”。当时连续作战的志愿军各部伤亡超过8万,还有大量冻、饿等非战斗减员,而且已入寒冬,部队急需补充弹药、粮食、被服。
不过,中共中央认为如果眼下在“三八线”以北转入休整,正是美国所希望的,而且如果当时在“三八线”停止进军,等于是默认了“三八线”作为界限,将来可能会陷入被动。所以中央于12月13日致电彭德怀:要求志愿军克服和忍受一切困难,协同朝鲜人民军打过“三八线”。
1951年1月4日,志愿军39军、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各一部攻入汉城。1月7日,志愿军50军攻占水原,次日人民军攻占仁川。中朝军队全线进抵“三七线”附近才结束此次战役。
志愿军进占汉城,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疑是个重大事件,是志愿军辉煌胜利的标志。胜利的消息传到国内,顿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鞭炮烟花彻夜不绝。
为什么第三次战役只持续了7天
然而,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却在这种氛围下依然保持着足够的冷静。彭德怀后来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总结此次战役时说:“我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害怕过,可当志愿军打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三七线’时,我环顾左右,却感到非常后怕。”
第三次战役志愿军歼敌1.9万,但绝大部分是韩军,而“联合国军”主力基本完好。志愿军从“三八线”到“三七线”,基本没有遇到大的战斗,志愿军战士都说“三八线”并不是打过去的,而是迈着腿走过去的。由此分析,“联合国军”是在有计划后撤。
出于军人特有的直觉,彭德怀于1月6日命令志愿军各军结束战役,转入休整。至1月8日,志愿军全线停止追击。
彭德怀在战局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鸣金收兵,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但后来证明,这一决定充分体现了彭德怀在军事指挥上的深谋远虑。
当中朝两国都还沉浸在解放汉城的喜悦之中时,时任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李奇微组织专门的研究小组,通过收集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与美军交战的全部战斗记录,发现了一组至关重要的数字:从1950年年底到1951年年初,志愿军三次大规模攻击持续的时间都是8天。
这是因为志愿军的后勤补给主要依赖单兵携带,而随身携带的物资往往只能支撑一周的作战行动。一旦粮食和弹药消耗殆尽,攻势只能被迫停止。李奇微随即形成了对付志愿军的有效方法:当志愿军“礼拜攻势”接近尾声时,“联合国军”再将强大的反击力量投入一线,向弹尽粮绝的志愿军展开反扑。设想一下,如果志愿军没有果断停止追击而是继续南进的话,将会遇到怎样严峻的局面。
(摘自《世界军事》 周明/文)
为什么要马上打过“三八线”
1950年12月,第二次战役失利后,“联合国军”迅速撤至“三八线”以南,企图依托战争前韩军修筑的工事重新组织防御。由于连战连败,英、法等主要参战国根据自身利益需要,主张战争在“三八线”停下来。
这一提案对志愿军非常“及时”。当时连续作战的志愿军各部伤亡超过8万,还有大量冻、饿等非战斗减员,而且已入寒冬,部队急需补充弹药、粮食、被服。
不过,中共中央认为如果眼下在“三八线”以北转入休整,正是美国所希望的,而且如果当时在“三八线”停止进军,等于是默认了“三八线”作为界限,将来可能会陷入被动。所以中央于12月13日致电彭德怀:要求志愿军克服和忍受一切困难,协同朝鲜人民军打过“三八线”。
1951年1月4日,志愿军39军、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各一部攻入汉城。1月7日,志愿军50军攻占水原,次日人民军攻占仁川。中朝军队全线进抵“三七线”附近才结束此次战役。
志愿军进占汉城,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疑是个重大事件,是志愿军辉煌胜利的标志。胜利的消息传到国内,顿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鞭炮烟花彻夜不绝。
为什么第三次战役只持续了7天
然而,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却在这种氛围下依然保持着足够的冷静。彭德怀后来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总结此次战役时说:“我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害怕过,可当志愿军打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三七线’时,我环顾左右,却感到非常后怕。”
第三次战役志愿军歼敌1.9万,但绝大部分是韩军,而“联合国军”主力基本完好。志愿军从“三八线”到“三七线”,基本没有遇到大的战斗,志愿军战士都说“三八线”并不是打过去的,而是迈着腿走过去的。由此分析,“联合国军”是在有计划后撤。
出于军人特有的直觉,彭德怀于1月6日命令志愿军各军结束战役,转入休整。至1月8日,志愿军全线停止追击。
彭德怀在战局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鸣金收兵,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但后来证明,这一决定充分体现了彭德怀在军事指挥上的深谋远虑。
当中朝两国都还沉浸在解放汉城的喜悦之中时,时任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李奇微组织专门的研究小组,通过收集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与美军交战的全部战斗记录,发现了一组至关重要的数字:从1950年年底到1951年年初,志愿军三次大规模攻击持续的时间都是8天。
这是因为志愿军的后勤补给主要依赖单兵携带,而随身携带的物资往往只能支撑一周的作战行动。一旦粮食和弹药消耗殆尽,攻势只能被迫停止。李奇微随即形成了对付志愿军的有效方法:当志愿军“礼拜攻势”接近尾声时,“联合国军”再将强大的反击力量投入一线,向弹尽粮绝的志愿军展开反扑。设想一下,如果志愿军没有果断停止追击而是继续南进的话,将会遇到怎样严峻的局面。
(摘自《世界军事》 周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