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历史教师的语言技能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gend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新的教材内容,作为担负传授知识和培养爱国情操双重任务的中学历史教师,掌握良好的语言技巧、技能,有利于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中学历史课教师的语言,应该努力做到声情并茂、妙趣横生、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和高度的激励性,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目的。从一个课程改革实践者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一个成功的中学历史教师他的语言技能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要通达流畅,舒展自如
  
  新课程改革以后的中学历史教材,图文并茂,并穿插许多活动内容,学生非常喜欢。我发现在新课本发下来之后,每位学生几乎都把教材中的插图和有关的活动,故事浏览了一遍,这说明学生对新教材的设计很感兴趣。但若教师稍不注意便会沦为为看图而看图、为活动而活动。虽然学生们看起来、做起来非常有趣,但目的是什么并不清楚。教师若没有流畅而运用自如的语言是不容易将知识传授到位。如在讲七年级上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时,首先让学生对它们进行相互的比较,然后教师用流畅的语言加以小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还可以得出在体貌上人类不断演进的过程。使学生一听就明了。由于活动的开展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又由于教师经过精辟的分析讲解,这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松弛有度,快慢相宜,幽默恢谐
  
  教学语言技能是指运用口头的、书面的或者体态的语言形式传递知识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启迪学生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课堂的教学行为。教师讲课的语言应当有一定的速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凭借“自我感觉良好”的教学经验,一厢情愿地把课讲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根本不去考虑学生是否能听懂或是否能跟得上。那么教师讲课的语速应达到什么程度呢?我认为成功的课堂要求教师用舒展大方的教态、抑扬顿挫的声调、寓意深刻的说理、生动幽默的语言、旁征博引的讲解、深入浅出的分析、真情实感的流露、饱含深情的激励来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引起他们心灵的碰撞和激荡,让他们在“鼓舞与鞭策”中呈现出一条“求知若渴、主动学习、争先思考、相互策应”的学习风景线。当然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速既不能快得使学生感到精神紧张,也不能慢得使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又困又累。一般说来,对内容比较浅显易理解的知识速度可快一些;对内容比较深奥、难理解的知识要慢一些。如在讲高一年级“戊戌变法”一节的时候,这节的内容基本上都属于重点和难点,这对学生来说是不易掌握的知识,对此我讲得较慢,原本教材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而我却用了三个多课时。首先分析了变法思想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及其特点,其次分析变法思想的传播及内容,最后分析了变法的结果及历史意义和教训。层层深入,使学生在脑海里有一个清晰的线条轮廓,同时我还将戊戌变法与前面所学过的林则徐组织的禁烟运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和洋务运动进行比较,使学生把前后所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明白一个道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他们的宗旨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的腐朽统治,这注定他们不能引领中国走向富强;农民阶级又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能代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无法担当历史负于的重任;民族资产阶级兴起的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它的失败进一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行不通.虽然用了三节多课时,但学生牢固地掌握了这一知识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语速应有明显的变化体态、表情应是爱憎分明,既启迪心智又能调控学生的情绪.
  
  三、抑扬顿挫、融情于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信息、指导学生、发布活动指令的载体。教学语言不但要清晰流畅高亢激昂,而且要轻重合理,高低相宜,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讲到重要的地方加重语气,讲到成就的地方时要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教育学生的觉悟时要亲切充满希冀;讲到坏人时要表现出愤慨和仇视;特别是小结概括或讲结论性观点时,语调要稍稍缓慢,给学生以思考和回味的余地。如在讲到“中法战争”时,对战争中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局,原本就是我们国家的耻辱,可有个别学生在下面偷偷的笑。当时我非常生气,一方面批评了在笑的学生,另一方面用激昂的语气讲到,面对世界激烈的科技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记住这一国耻。同时加重语气说“历史证明一个国家落后了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使学生明白了要历史不重演就必须发奋发图强,使我们的国家更繁荣富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而增强了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所以这种语调起伏的变化伴随着感情的抑扬顿挫成为有力的表达手段,会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
  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作用的发挥都要以教学语言为中介,教学双方任务的完成有赖于教师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既生动又形象而通俗易懂的语言,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还调节了课堂气氛,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用语规范、突出特点;精炼准确合符逻辑
  
  规范的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它包括教学用语的规范化如词汇丰富、口齿清楚、语言流畅、逻辑性强,杜绝口头禅等。精炼的语言可以节约学生的很多时间,恰当的适当点拨可以帮助学生思维实现认识的飞跃,对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须准确,不能错误或含混不清。只有做到语言准确、合符逻辑,才能做到以理服人。
  总之,有了良好的语言技能,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为了历史课的教与学,中学历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
其他文献
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要想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就要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因为记忆力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感官的作用,在传入大脑后,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活动,形成一定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在大脑皮层上保存下来,便产生了记忆。下面我就谈一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一、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前提条件。     在历史
春雨丝丝绵绵,正如您为我们操劳的心。老师,我要谢谢您。半年前,您接手教我们,在您的课堂上我爱讲小话,有时会惹您生气,但是您一直都在包容我,理解我的任性和淘气,您是不是时常因为我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多媒体计算机这种集文本、图形、影像、动画、视频、声响、音乐等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的功能,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他的魅力,促进了语文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从而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
导语:十月一日,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你是否还记得历史上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铸造了辉煌!他们,就是永垂不朽的英雄!英雄,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大家都有妈妈,但我的老妈是一朵“奇葩”,不,更准确地说,老妈就像一道菜,今天就让我带大家来品尝一下吧!
经过协同人的共同努力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帮助,协同通信集团于四月十八日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份编号:1613。上市成功后,协同通信将继续加大在专业通信网络方案、数字集
幼儿期是孩子身心成长的奠基期,是教给幼儿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理想时期,若能在幼儿期建立正确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避免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一日生活中,经常教育幼儿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提高警觉,增强安全意识;教师要破除“少活动,少出事”的观念,让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可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的学习渗透到教学和日常活动中,通过创设一些情境(如模拟、演习等),让幼儿在相应的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
本文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自身魅力、群众基础几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武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现代社会中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
国庆期间,一位从事平面设计的朋友为电脑添加了一块120GB硬盘。虽然他每天对着电脑工作10小时以上,通过Photoshop“化腐配朽为神奇”,但他却不懂得如何为硬盘分区。在经过多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