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一种理想的存在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李响,教育硕士,美学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科研型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先后发表专业教学论文八十余篇,出版专著三部,其中诗集《短歌集:爱 歌颂》《你好,亲爱的小孩》(被推荐为2019年南京市民阅读书目)。是“美学语文,理想课堂”体系的倡导者,其语文课堂葆有激情和诗性的光辉,充满美学特质和文学张力。

  福柯的生存美学的重要意义:人生的最高价值,人类生存的真正本质,就在于它的审美性。是的,人世间唯有审美活动,才使日复一日的平庸生存过程和有限的语词符号,变成富有诗性魅力和充满创造性的奇妙的力量,带领我们永不满足地追求和超越,鉴赏与沉潜人生及其独具魅力的审美意蕴。
  ——题记
  语文是哲学,是美学,是文学,更是生命的言说。我想,如果将语文看作生命在场,那么,她就有她的温度。语文这一学科博大厚重,国际化的视野,社会责任与社会化的身份定位,家庭伦理和脉脉亲情,自我的生命体察、价值诉求以及情感宣泄,都是语文。当然,如果只有这些,还构不成完整的语文,而文学的纤巧、思维的灵动、情感的细腻、表达的多样,同样存在于宏大的生命叙事中。

一、生命的言说和文本的张力


  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梁晓声的小说《慈母情深》这两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处理的。这两个教学案例,虽体例不同,角度各异,秉承的宗旨却一以贯之——以“人”为本。我以为,《匆匆》讲的是人之于时间,《慈母情深》讲的是“我”之于母亲。前者属于“人”与现实,后者属于家庭与亲情。
  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匆匆》,读出的是“我的逝者如斯中自我的反省”与“朱自清的自我的省知”,这样的文本觉解,不是凭空杜撰出一两个名人名言的答案,而是真正深入作者以及文本的内核中,从“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等哲学层面感知文本的巨大张力。
  教学《慈母情深》,首先让学生认真查阅资料,详尽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讲读中既关注具体文字中的细节与场景,又补充大量的数据材料,帮助学生深层次地思考母爱情深。这样的读与教,远远超越功利化的学科学习,既种植了真善美,又树立起理性的旗帜,让学習真正成为一种思维活动,成为对生命、社会等内容的深情关注和积极沉潜。这样的阅读与教学,显然是一种贯通。

二、美学的存在与性灵的放飞


  母语是唯美的。语文教育就是要在语言、文章、文学中彰显汉语言文字文化的美学存在,弘扬受教育者的独特个性,激起情感波澜,点燃思想火花,让受教育者置身于生命存在之中、美学的存在之中,去体验世界的活力、丰富和美,鼓励受教育者去创造和追求价值多元的人生。
  语文教育是一种审美的教育,促进个体生命去享受一种诗意的栖居。语文课堂更要重视文本的美学维度,从自然视野、心灵视野、文化视野、艺术视野、人性视野中去发现美、创造美,让情趣变得纯粹而高雅,让生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自身教学经验与学生成长诉求,使得我生成这样的教学智慧,又以这样的智慧引导着教学实践,相辅相成中,将自身的生命语文理念不断推向唯美的诗性。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充满了朗读的美、思辨的美、哲学的美以及自然的美,美无处不在。
  还以《慈母情深》的教学为例。讲读一开始我就深情地范读课文,用声音把学生的注意力代入故事的情境之中,然后由孟郊的《游子吟》引发对母爱的讨论,开篇便凸显出阔大的文化视野。紧随其后的教学流程中,又以作家梁晓声的成长背景,引出对母爱的探究,对文本中相关的细节场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品读文本,发现文本中的思想之美。我想,置身具体课堂教学现场的学生,又焉能不由此而收获来自语文的思考之美、发现之美、顿悟之美?在教学的最后,我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诵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结尾处竟有学生流下了眼泪……

三、文学的拯救与生命的体验


  语文中的文学是语文这一学科作用于学生生命的最丰盈的滋养物。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无视文本的文学属性,只将其作为相关汉语知识教授;主观地解读文本,随意地曲解文本,教学实践无力进行真正的文学鉴赏,只从考试需要出发,任意舍弃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缺乏必要的引领点拨。作为一名长期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一直高扬起文学的旗帜,让语文教材中的大量经典文本,回归到文学的路径中。我的《慈母情深》《匆匆》《长相思》《军神》《祖父的园子》《落花生》等课文的教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价值诉求。
  关注文学形象的情感维度,以文本的深度解读,发掘出文学形象的独特审美价值。我们要善于捕捉文学形象中隐藏着的丰厚意义,并在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启迪学生不断变换鉴赏的视角,全面客观地认知形象意义。比如由《军神》中刘伯承与德国军医的对话以及行为细节,渐次引出人物身份的质疑、军医态度的变化,到最后发出“军神”的赞叹等思考与探究;由《慈母情深》中“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个细节,品读出“这个如同电影慢镜头一般的桥段,真实地再现了母亲工作的辛劳与不易,从而表现对母亲的体恤”;这样的深度,迫使着学生不得不深入文本的文学世界中,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汲取,不断地吸收,从而使静态的文本,转化为动态的、审美的生活,转化为他人的和自己的共同生命体验。
  表达并唤起学生潜伏的真情,用文学滋养学生的生命。没有学生的真情体验,便没有真正的学习,而学生的真情体验,又只能来自主动的学习。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原初体验总是得到充分的尊重,而这样的尊重,又必然要随着文本的深入阅读而逐步修正。我在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课时,同时引入了余光中的《乡愁》和于右任的《望大陆》,三篇诗文一同教学,学生们由开始时对文本的陌生与拒绝,到最终能够读懂文本,读懂每一首诗中隐藏着的深邃的家国情怀与生命感悟,读出“故园无此声”以及三首诗的真实教学价值,很好地落实了“文学的拯救”的教学思想。
其他文献
俄罗斯作家冈察洛夫说:“我只写我熟悉的、体验过和思考过的事物。”可以说,每一位作家笔下耕耘的都是自己的日常生活或者与此紧密联系的东西。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对生活进行艺术体验。这种体验从接触客观生活的一刹那开始,直待创作欲望萌發即结束。审美表象在艺术构思和传达的过程中,通过审美意象、艺术形象的表现达到圆满。而这种体验有时候是在作家自觉情况下实现的,包含艺术构思的成分;有时则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实现,没有明
期刊
【教学设想】  在2017版新课程标准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总而言之,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都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如何保持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弘扬这种文化,是文学作品需要表现和阐释的重大主题,也是现代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另外,笔者在现代文阅读传统文化专题复习中,发现学生的此类文本知识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如对“传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明确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部编版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围绕“要素”和“人文”双线组织单元,加强不同年段和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板块内容形成合力,把握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发展梯度,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所以对部编版教材进行大单元整合是最适宜的。所
期刊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一、二年级规定识字1600个,占小学识字量的一半。农村很多低年级教师面对大容量的识字教学和识字能力较弱的学生,觉得识字教学费时费力,味同嚼蜡,学生也学得兴味索然,有的学生甚至会出现厌学情绪。笔者长期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汉字的构字特点出发,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有了一些促进农村低年级学生高效识字的教学体会。一、以“
期刊
部编版语文对于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培养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更加深入地致力于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套好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教书育人,而部编版教材在确定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界定时,将德育教育和智力教育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以语文教学的目标就十分明确了,语文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也要
期刊
一、存在问题及概念辨析  “整本书阅读”本不是什么新奇事物。从2001年开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极力倡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广大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是对“整本书阅读”的概念认识模糊,教学及测评方式陈旧。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村的教师缺乏对“整本书阅读”的理论认识,也缺少相关方面的实践培训,因此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容易陷入误区,很难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  关于“整本书
期刊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语言精练,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由于语言文字和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差甚远,加上传统的串讲模式单调枯燥,学生学习无趣,教学效果减半。在小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效果,提升课堂效率,值得我们深思。一、抓字词句,反复诵读,理解意思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办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组织学生正确地诵读文言文。首先,文言文中有很多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要指导学生读准
期刊
古诗词以优美的韵律、丰富的情感闪现出无穷的魅力,陶冶着代代华夏儿女。唐代诗人王维在《渭川田家》一诗中,用自然清新的笔墨展现了一幅春末夏初恬淡的乡村画面,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避世退隐的心境。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去感受诗词的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凸显古诗词的价值和意义呢?一、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朗读是给予诗歌情感和生命力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
期刊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自古以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课外阅读则是学生成长的跳板。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迈入课外阅读的世界,让阅读变为“悦”读呢?笔者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为例,简要谈谈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一、课前读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一本足够有趣的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恰好就是其中一本。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和姐姐在
期刊
严歌苓的小说《床畔》讲的是名叫万红的女护士,护理一名已被医学界判定为植物人,但在她看来却是一个有知觉、有情感、有表达而不能简单归为植物人的病人的故事。这个危重病人原是一名铁道兵连长,在排险时为救两个小士兵而被落石砸中成为植物人,他的名字叫张谷雨。  在這篇小说中,严歌苓塑造了一个美丽善良、忠于职守、坚持信念、为病人倾尽心血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护士——万红。作为专业特护,万红为自己的病人制订了详细的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