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处理方法、临床表现和治疗,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度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28份,借助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涉及药品86种,其中抗感染药物30种,占药品总数34.9%,占病例总数的44.5%;中药制剂8种,占药物品种数9.3%,占病例总数的6.3%;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5%;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占6%。结论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老年患者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 不良反应;用药监护;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3-152-03
  
  Analysis of report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in our hospital
  LI Guofeng  ZHAO Ningmin  ZHANG Lei  HU Mengnan   ZHANG Haifeng  MA Ailing  WANG Yimeng FAN Pengli
  Department of Pharmacy,Hena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 450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treatment,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Methods 128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carried out in our hospital in 201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with statistical methods. Result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lated to drugs 86 species including 30 kinds of anti-infective drugs, accounting for 34.9% of the total number of drugs, accounting for 44.5% of the total cases; eight kinds of Chinese medicine, accounting for 9.3% of the number of varieties of drugs, accounting for 6.3% of the total cases; intravenous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infusion, accounting for 75%; common adverse events were skin and its appendages injury;seri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ccounted for 6%. Conclusi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re related to multiple factors, more susceptibly in elderly patients; ADR monitoring should be attached importance in clinic to reduc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conducively.
  [Key words] Adverse drug reaction;Administration monitoring;Rational drug use
  藥物作用具有广泛性和两面性,在减轻患者痛苦使其康复的同时也可对机体产生新的危害,在减轻病理过程、治愈疾病,改善机体生理、生化状态的同时,也破坏机体的生理、生化平衡,一定程度上损害机体功能,严重的可使患者致残或死亡,对患者的损害已成为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我国住院患者中ADR发生率约20%,位列心脏病、癌症、脑卒中死亡率之后,居第5位[1]。本研究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的128份ADR报告进行分析,探讨ADR的发生特点、处理方法、临床表现和治疗,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8份ADR报告,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类别、给药途径、ADR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等采用通过统计学回顾性研究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对数据进行合理统计分析。
  1.2 ADR评价标准
   依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年9月共同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ADR程度评价分为轻度、中度、重度;ADR与药物的关联性评价分为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待评价和无法评价;ADR转归分为治愈、好转、加重、死亡。
  
  1.3 统计学处理
   对资料中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类别、给药途径、ADR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等资料录入计算机,用Excel进行统计,并对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
  在128例ADR报告中,年龄最大的95岁,最小的1岁,其中20岁以下的患者有17例(13.3%),20~29岁患者10例(12.8),30~39岁16例(12.5%);40~49岁25例(19.5%),50~59岁27例(21.1%),60岁以上患者33例(25.8%)。
  2.2 ADR在不同性别的分布
  128例ADR报告中,男性63例,占49.2%,女性65例,占50.8%。
  2.3 发生ADR的用药途径分布
  对128例ADR进行分析,静脉滴注用药为96例占75%,口服用药28例占21.9%,局部用药1例占0.8%,皮下注射3例占2.3%。
  2.4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
  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7版的分类方法[2],将128例涉及ADR的药品进行分类统计,涉及药物12大类共86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57例占44.5%,其次为变态反应和免疫功能的药物引起13例占10.2%。见表1。
  
  2.5 引起ADR抗感染药物类别
  抗感染药引起57例ADR报告中,头孢菌素类引起的报告例数为29占50.9%为最多,其次是喹诺酮类引起16例,占28.1%,抗病毒药引起的报告例数为3占5.3%,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引起的报告例数均为2例均占3.5%,β内酰胺类、氨基苷类、抗真菌药、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引起的报告例数均为1例均占1.8%.
  2.6 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在上报的128例ADR病例中,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占6%。ADR损害的主要器官或系统为皮肤及附件,其次为神经系统。见表2。
  
  2.7 ADR评价、治疗及转归
  本组ADR判定结果为:“ADR可能有关”有32例,“很可能有关”有95例,“肯定”有1例。药依据ADR的程度来判断临床上是否应该停药,如出现休克、抽搐、高热、大面积丘疹等危急症状,立即对患者停药,严密观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记录更像指标变化,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相对轻度的ADR只需选择合适的药物对症治疗,如出现局部皮疹、静脉炎、轻度恶心等,可适当减低滴速、加强护理,即可暂缓停药。本组ADR转归:ADR好转107例,治愈20例,死亡1例。
  3 讨论
  3.1 ADR与年龄、性别
  表1显示>60岁患者发生ADR比例比较高。据报道,老年人ADR发生率较年轻人高2~7倍[3]。这可能与老年患者生理机能衰退有关,如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小管分泌功能逐渐下降,肝肾等脏器血流量减少,胃酸减少,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等,这些退行性变化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会导致药物作用时间过长,药物易在体内蓄积,血药浓度逐渐升高。另外,由于老年患者对药物的作用或者用法用量不甚了解,本身又易多种疾病并发,常联合用药,多种药物的药效相互作用是引起老年人ADR多发的重要原因。还与部分医生对ADR发生原因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有关,因此,在给老年患者用药时,不仅要考虑药效、用量等问题,还要注意预防药物引发的ADR,增强医务工作者对ADR知识的深入掌握。
  笔者所在医院ADR报告中,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女性的耐受性一般比男性略差,在月经期、妊娠期、分娩期和哺乳期时,某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比较特殊。临床医生在用药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特殊人群的生理特点,不仅要掌握药物的适应证,更要熟悉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4]。
  3.2 ADR与给药途径
  静脉滴注给药相对于其他给药方式更易发生ADR,究其原因由于静脉滴注使药液直接入血,进入体循环,无吸收过程,同时注射液中少量的不溶性微粒、pH、渗透压、内毒素等也是可引发ADR[5]。本研究中的ADR显示,有75%的患者通过静脉滴注给药,该ADR报表主要来源于住院患者、且静脉滴注的给药途径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有关。
  因此有必要提倡医生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能口服给药的尽量不要注射给药。在使用静脉滴注给药时,特别是某些中药注射剂或复方制剂等发生药品不良反应频率较高的药物时,要注意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患者风险。
  3.3 ADR与药物种类
  本研究结果显示,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居首位,占全部ADR的44.5%。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抗菌药物的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用药广泛且时间过长,用药剂量或者种类不规范、不合理,种类过多或者劑量过大等,这些问题与发生ADR密切相关[6]。因此,为减少ADR的发生,为强我国抗菌药物的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和水平尤为重要。我国中医事业近年来不断发展和创新,中药饮片及其制剂的开发应用迅速增加,临床中由中药制剂引发ADR也日益增多[7]。由于中药的品种广泛及其药理作用的多样性,不同产地、厂家、批号的中药在药物质量上也存在差异,加上中药的制备工艺相对单一落后,导致中药注射液不宜提纯且成分复杂,稳定性不佳,许多注射剂与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极易引起ADR,而且当传统医药和植物药与其他药物混合用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制剂引发的ADR占6.3%。此外,部分药品说明书存在说明简单、含糊其辞、只说不明的现象,给患者用药造成坤荣,不利于正确指导临床用药的同时也是引发ADR的因素之一,可见,规范和完善药品说明书尤为重要。
  3.4 ADR与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表2中,ADR主要引起皮肤及附件损伤,临床表现主要有全身或局部皮疹、红斑疹、荨麻疹、瘙痒等。原因有2个方面,一是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较为直接,易于观察和判断;二是很多药物及降解产物对人体来说都是抗原或半抗原,容易引起以皮肤过敏反应为主的ADR。
  3.5 ADR的评价
  研究显示,ADR的发生中,“可能有关”和“很可能有关”患者所占比例较大[9],因为通常为规避医疗纠纷,临床一旦怀疑发生ADR,常规的处理方法是立即停药,一般不会再次给药。本组研究中ADR判定为“可能” “很可能”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5%和 74%,这与上述中的研究结果相符。ADR报告中居首位的是因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引发的,发生率占47.7%,与阎索英等[10]报道的排序基本类似;位居第2位的是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占24.2%,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嗜睡、昏迷等。
  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虽然不能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也不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但利国利民、造福人类。我国有13亿人口,是用药大国,也是用药比较不合理的国家之一,药害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不能让药品安全警报总是在国外首先响起。
  [参考文献]
  [1]高清芳.临床药师工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2.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14.
  [3] 陈锦珊.1998~2002年药物不良反应报道综合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 2003,12(12):1046-1047.
  [4] 赵宁民, 李晓天, 秦玉花,等. 100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5(4):412-413.
  [5] 王瑞彩,王树庆.静脉滴注给药应因病慎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13):1526-1527.
  [6] 陈燕敏,曹丰.笔者所在医院34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2):37-39.
  [7] 西娜,侯连兵,肖激文.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概述[J].中药材,2007,30(9):1188-1189.
  [8] 李家泰. 临床药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55.
  [9] 贾立华,刘洁,高振梅,等.笔者所在医院17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匡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9,(1):36-38.
  [10] 阎索英,程红勤,曾艳,等.笔者所在医院55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 2005, 16(18):1412-1414.
  (收稿日期:2011-09-22)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总结儿童肘部骨折所致肘关节功能障碍康复的治疗体会。 方法 选取因肘部骨折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儿童80例。予蜡疗、中药熏洗治疗、运动疗法、手法治疗、肘关节牵引治疗。 结果 优60例(75.00%),良12例(15.00%),可5例(6.25%),差3例(3.75%)。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儿童肘部骨折所致肘关节功能障碍有明显治疗效果。  [关键词] 肘关节;功能障碍;康复;儿童  [
期刊
[摘要] 卫生监督工作是卫生部门依法对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进行卫生监督检查,以防止和处理卫生安全事件的过程,卫生监督人员的表现直接代表着卫生系统的形象,只有不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精心打造和谐的卫生监督队伍,才能真正发挥卫生监督工作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 整体素质;卫生监督;队伍;和谐  [中图分类号] R197.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灰度行程统计法对脂肪肝患者超声图像的研究。方法 选择50例入院患者,分成正常组和脂肪肝组两组,使用灰度行程统计法,测算在某方向的一致灰度级别的像素的共线与连续量,对采取灰度行程统计方法在正常情况下的肝脏以及脂肪肝发病状况的图像纹理进行讨论研究。结果 在脂肪肝组中灰度非匀称的因子、短程因子与行程长度非匀称的因子显著比常规组的测量值高(P<0.05),而脂肪组的长程因子明显低于正常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医用胶加微型螺钉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方法。 方法 所有手术均采用臂丛麻醉、气囊止血带止血。14例患者采用单纯外侧入路,5例采用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大部分受损结构都可通过单纯肘外侧入路得到修复,由冠状突骨折-前关节囊-桡骨头骨折-外侧副韧带复合体伸肌腱起点受损结构依次进行修复。术后7~14 d行肌肉等长收缩功能锻炼。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本组19例患
期刊
[摘要] 肿瘤的生长转移依赖于血管新生,中医古籍记载有“行气通脉”“补气活血”“脉者血之府”等理论,为中药调节肿瘤血管新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中药调节肿瘤血管新生已经成为防治肿瘤复发转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 中药;调节;肿瘤;血管新生   [中图分类号] R73-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3-45-03  血管新生是指在原有血管结构基础上,通过血管
期刊
[摘要] 目的 总结229例全麻下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 方法 根据手术及患儿的特点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全麻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伤口疼痛、出血情况,加强饮食护理,预防伤口感染。 结果 通过对229例扁桃体切除术后的患儿进行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 结论 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促进患儿术后身体康复。  [关键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在中期妊娠、瘢痕子宫并前置胎盘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瘢痕子宫、中央性前置胎盘状态孕妇26例,口服米非司酮50 mg共6次后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100 mg。结果 患者于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后8~16 h出现阴道出血,平均(14.36±3.82)h;出现宫缩时间16~26 h,平均(20.54±4.37)h;胎儿胎娩出时间为20~30 h,平均(24.67±4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 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0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资料,采用金额排序及用药频度分析法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8~2010年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逐年增加,年增长率分别为28.44%和10.32%。心脑血管用药和抗肿瘤用药金额和排序均分列前2位。结论 中药注射剂使用量增长较快,使用时应注意合理用药。  [关键词]
期刊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在北京会议中心的全国政协委员驻地,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教授。初见周良辅院士,他那矫健的步伐、阳光的神态,以及敏捷的思维和逻辑清晰的表述,让记者钦慕不已。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周良辅院士的话题围绕着“专科医生教育”、“医务人员的考评体系”、“医学实习生的执业资格”以及医学专业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专科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 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选用北京产半导体激光治疗机对18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58条肢体)采用手术联合腔内激光技术治疗。 结果 随访2~4个月,270条肢体曲张的静脉全部消失,25条肢体皮肤色素沉着消失或明显减淡。4例大面积溃疡患者溃疡完全愈合。隐神经损伤3例,皮肤烧灼伤15例,曲张静脉残留2例。 结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