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06075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绍斌老师执教的《雪》,以其全新的理念、互动的方式、多彩的活动、流畅的过程、精美的课件在湖北省初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的参赛课中成为一节极富冲击力的课。对谭绍斌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点评议。
  
  一、关于文本内容
  
  鲁迅先生的《雪》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其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作者在雪的背景中分离出一静一动两幅画面,一幅是江南的雪景,一幅是朔方的雪景。写江南雪景,作者着力于静态美的描绘,多用暖色调的形容词,笔致绵密、舒缓,给人以平和、安谧之感;而蜜蜂的纷飞喧闹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更渲染出田园牧歌式的恬淡气氛。写朔方的雪,侧重在动态的表现。朔方雪的“如粉、如沙”,似乎孤独、寂寞,然而其“决不粘连”,已经暗含动感和趋向,运笔大刀阔斧,粗犷、急促,这就造成了似玉龙腾空般无比壮观的艺术境界。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分别展现了江南雪和朔方雪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所倡导的独立与张扬的个性和精神。这两个审美形象虽然在构成因素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决非对立,在其根本归属中倒是同一的,都是美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体现。作者写江南雪的优美,正是为了衬托朔方雪的壮美。
  
  二、关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必然要落实到每一次课具体的教学目标上,参赛中的优质课也不能例外。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反映教师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要取得的进步与发展的期望与追求,课堂教学的一切方面、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发展阶段都必须服从它。教学目标包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目标的核心,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的基础和载体;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眼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是教学目标内涵的新拓展,其实现只能统一于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之中,而不能游离其外。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忽视知识与技能,就会使教学失去底线,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就会“底基”不牢;倘若仅仅囿于知识与技能,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也不完整、不合谐、不全面。一句话,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必须统一起来,完整把握,既不能偏废,也不能割裂。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过去课堂教学的“主宰”变成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平等的首席。课前预设教学目标虽然是教师备课的责任,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任却必须由学生来完成。因此从学生的角度来描述教学目标,不仅仅表示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促成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责任由教师独揽向师生合作过渡。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教学目标是他们课堂学习的重点,而且要让他们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实际上就是他们发展语文素养的具体指标。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和精神,谭绍斌老师把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互动与对话,体会文本精粹的文字所传达的独立、张扬的个性和精神。
  这个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了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既突出了“知识与技能”——体会文本精粹的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又强调了“过程与方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与对话;还包涵了“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江南雪、朔方雪鲜明的形象,表达作者所倡导的独立与张扬的个性和精神。精心设计本次课的课堂教学目标,特别是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具有多元价值的过程性目标,是谭绍斌老师进行教学设计时的一个重要追求。对一次优质课竞赛的参赛课来讲,在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中,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充分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课堂上的学习需求,实际上也是教师捕捉和接纳学生的经验与创造,把握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目标,促进或实现课堂价值动态生成的良机。
  
  三、关于教学过程
  
  (一)亲情对话,走进襄樊
  《雪》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阵地。这次全省优质课竞赛在襄樊进行,面对陌生的学生,如何尽快与学生心灵相通,首先就要在课的导入上下功夫。因此,谭绍斌老师以隆中为切入口,先利用课间播放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创设氛围,把学生尽快引入情境。然后再播放课件《三顾茅庐》片断,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隆中是襄樊的名胜古迹,当学生看完《三顾茅庐》片断后,通过与老师以隆中为话题的亲情对话,很快就兴奋起来,对新老师的陌生感很快就消除了。于是,老师就与学生一道走进襄樊并尽快融入了课堂,与学生一起跟着鲁迅先生去赏雪景、悟雪性、抒雪情。
  (二)解读文本,把握内容
  1、在朗读中感悟课文
  (1)自定感情基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朗读,是学生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朗读也是一种对话。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把读书的时间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这次课上,谭绍斌老师首先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结合课件展示的江南雪、朔方雪两组画面,自我确定朗读课文的感情基调,自主地朗读课文,并在文中划出自认为最能体现江南雪和朔方雪特点的句子。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自由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并认真地做读书笔记。
  在自主朗读停下来后,教师与学生通过第一个回合的多向对话,明确了课文所写的两幅画也就是江南雪和朔方雪的画面内容,确定了江南雪和朔方雪不同的朗读要求,江南雪应该读得轻柔、舒缓;朔方雪读应读得铿锵有力。并播放课件,小活动:“我读得最好”。让学生以“我喜欢 的雪,你看 ”的句式,一一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所圈定的最能体现江南雪和朔方雪特点的句子。读书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让更多学生都主动参与到了课堂学习中来。学生边读,也就边找出了课文中最能表现江南雪和朔方雪的特点的关键句子,既熟悉了课文,又为后面全新方式的朗读奠定了基础。
  (2)男女分组,用逐段加组的方式朗读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在个人自主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再次引领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层进式朗读。层进式朗读就是:女同学朗读全文,课文的后三段,每读一段,加入一个组的男同学,以此类推,最后一段全班齐读。在层进式朗读中,女同学的声音柔和、甜美,朗读前三段,能突出江南雪滋润、美艳的特点。后三段,男同学分组逐段加入,那粗犷的声音越来越大,就能把朔方雪的刚劲有力、富有变化的特点表达出来。在朗读中,学生逐段增多,声音逐渐加大,情感逐层加深,朗读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学生感到很是新奇,朗读的兴趣十分浓厚,朗读高潮不断迭起。
  2、在活动中探求真知
  (1)让学生置身在活动中。
  品味语言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品味语言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实践,而实践的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学生围绕文本开展的课堂活动。在教学中,谭绍斌老师十分注意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课文,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文本,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诸种实践中体会《雪》语言的美。
  当朗读把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谭绍斌老师再做小活动:创意设想——“小小摄影师”,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摄影”比赛,又一次把学生引入对文本语言的品味之中。
  在此活动中,谭绍斌老师要求学生自由组成探究学习小组,把自己在课文中所划出的最能表现江南雪和朔方雪特点的句子作为拍摄的“脚本”依据,确定拍摄镜头,并按照课件屏幕上的提示填写出读书卡。谭绍斌老师把“读书卡”设计成一片片雪花,不仅给了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还帮助他们通过填写卡片尽快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文本精美生动的语言。当然,如果有时间,让学生自己设计是最好的。但在全省性的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这样做显然没有可能。
  (2)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方式在变化。
  在“小小摄影师”活动开始之前,谭绍斌老师借央视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的方法提示说,如果哪位同学在答题时遇到困难,有三条求助方式。第一条:链接资料。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后附录《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节选)》,从文中勾画关键性语句,掌握为我所用的相关信息。第二条:请大家看屏幕上的一些相关图片,看对你分析课文有没有帮助。第三条:还有困难,请拨打“电话”——举手,我同你们一起来解决困难。活动中老师巡视,相机指导。
  这三条求助方式,与生活相连,与学习相关,学生觉得轻松好玩,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扩大了参与范围。这三种求助方式,也是教师教给学生读书的三种方法。阅读课后附录,是教给学生善于分析、处理、运用资料,更好的解读文本。雪的图片,是为了增强直观感受,帮助学生体味文本情境。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向老师求助,是教师教给学生的第三种读书方法。在这个环节上,教师给足了学生分析、交流的时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小小摄影师”活动中真实地感受到了学习方式的变化。
  (3)让学生在活动中共享探究成果。
  就课堂教学而言,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往往是最大的一个看点。当然这个看点不是为看而创,而是水到渠成。通过活动“小小摄影师”,学生抓住课文中对江南雪和朔方雪特点的词句进行体会并加以提炼,这样做,实际上就是从整体上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请看下面一个教学片断:
  师:大家的镜头拍好了吗?谁第一个亮出来?
  生1:我们这个小组拍摄的是江南雪,我们定名为“美艳篇”。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把江南雪置身于“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各种颜色之中,显得五彩缤纷,美艳之至。
  生2:我们这个小组拍摄的是朔方雪,我们定名为“独立篇”。在第4段中,作者写朔方雪“如粉,如沙,它们决不粘连”,粉、沙写出了雪的质地和形态,表现了朔方雪的独立。
  生3:江南的雪是快乐的,我们拍的是“快乐篇”。塑雪罗汉一段,作者写得充满乐趣。
  生4:我们拍的是“张扬篇”。作者写朔方雪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旋转、升腾。“奋飞、旋转、升腾”,写出了雪的动态之美,似有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张扬豪迈。
  生5:我们这一小组拍的是“遗憾篇”。江南雪虽然滋润美艳。但它的美不能持久,“连续的晴天又使它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生6:我们把镜头定名为“挑战篇”。朔方雪“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依然在“闪闪地旋转升腾”,并没有妥协,它是个顽强的斗士。
  生7:我们的镜头定名为“想象篇”。江南雪让人“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好像不是在写冬,而是在写春,让人联想无穷,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感。
  ……
  学生在展示交流读书卡片时,一一上台把读书卡贴在黑板上。老师接着就引领学生直逼文本的主题。老师问学生作者写这些景是为了什么?学生说是为了“抒情”。老师又问“鲁迅先生借江南雪和朔方雪是为了抒什么情呢?”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老师又提示“如果有困难,可以查阅手中的资料”。学生再看课后附录。一名学生说:“鲁迅先生在江南雪的描写中,倾注了自己多少向往、景慕的深情,表现了一番山花烂漫、生机盎然的景象。美好的图景,寄寓了先生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另一学生说:“朔方雪其实就是鲁迅先生自己的写照。在凛冽的严冬决不妥协,依然在旋转飞腾,这独立张扬的个性就是鲁迅先生反抗冷酷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的写照。”两名学生的发言引来了同学和听课老师的热烈掌声。这一回合的对话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实现最大的激活和最大的交流,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4)让学生在活动中过把瘾——咱也当回小老师。
  在同学们交流读书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总结归纳江南雪、朔方雪的特点,了解作品中所渗透的情感。小活动:创意设想——“过把瘾——咱也当回小老师”。让两名学生走上讲台,学生1板书:江南的雪滋润美艳追求美好理想;学生2板书:朔方的雪独立张扬反抗冷酷现实
  学生的板书取代了老师的板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实的反馈了学习效果,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体验感悟,链接生活
  学要有所悟。师生互相敞开心扉,平等的学习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歌声中结束本课,让人回味无穷。老师说:雪花飘飘撒撒,宛如天使,传递着每个人的情思。鲁迅先生借雪花寄托了他的情思,每个人都有他心中的雪花,老师抛砖引玉,先谈谈我心中的雪。配乐朗诵:
  冬天有雪。雪是冬天的最精彩表现。北风呼啸时,雪花就开始在高空孕育、绽放。她不愿一花独放地在高空招展,而愿千朵万朵地飘落大地开放。它的飘荡是前赴后继的,可歌可泣的,其生命的起点就是生命的制高点。雪花的飘落不看方向,不择地势,入山则突出山的高大,入水则成就水的阔远。正是由于雪花有了千朵万朵的活力,有了前赴后继的精神,它才覆盖了高山,覆盖了大地,覆盖了森林,覆盖了草原。
  同学们,你们心中的雪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在独立思考后,一学生说:雪晶莹透明,洁白无暇,我心中的雪是纯洁的。另一学生说:我心中的雪是宽容的。正如老师你所说的它能覆盖高山,覆盖大地,覆盖森林,覆盖草原。还有一学生说:瑞雪兆丰年,我心中的雪代表着丰收,代表着成功的希望……
  最后老师总结说:每一片雪花都是一个希望,让我们为心中的那一片雪高歌吧!播放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师生齐唱。
  
  四、关于课程资源
  
  在这次参赛课上,谭绍斌老师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把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的前提下,把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放在研究和处理教材上。在谭绍斌老师的课里,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因此,谭绍斌老师在教学中对文本资源的开掘,对文后附录的使用,对影视、音乐和图片资料的引入,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五、关于多媒体课件
  
  谭绍斌老师《雪》一课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是非常精美的,语文素养是贯穿整个课件的一根主线并作用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不见有画蛇添足的痕迹。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上,常常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的把多媒体课件作为课的饰品,有的与文本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毫不相干。而谭绍斌老师《雪》一课的多媒体课件却显得流畅自然,与课浑然一体。这次课的课件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音乐美。《我爱你,塞北的雪》这首歌悠然动听,再配以FIASH的雪的图片,能很快把学生带进“雪”的氛围之中。配乐朗读选取的是一首题为《冬雪》的古筝曲。
  二是画面美。配乐朗读课件展示的两组画面前半部分雪的图片以暖色调为主,配以舒缓、平和的音乐,来突出江南雪的优美;后半部分雪的图片以冷色调为主,配以铿锵有力、富有变化的音乐,来突出朔方雪的壮美。帮助学生们在两次不同形式的配乐朗读中,充分理解两幅画面的不同特点。《三顾茅庐》片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排列江南雪和朔方雪两幅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两个区域雪的不同之处。
  三是语言美。在《我爱你,塞北的雪》的背景音乐中,课件《冬天有雪》的散文字幕以滚动、变色的方式逐字显现,老师在学生的关注中深情朗诵,以自身的感情感悟学生,让他们敞开心扉谈谈自己对雪的情怀。
  四是设计美。整个课件设计了三个“小活动”。一是“我读得最好”,让学生朗读课文中最能体现江南雪和朔方雪特点的语句。二是“小小摄影师”,给学生提供四张幻灯片①字幕“小小摄影师”;②读书卡示例;③链接资料(1)《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节选)》;④链接资料(2)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八张有关雪的图片。三是“咱也当回小老师”,课文板书由学生在黑板上自己完成。
  
  杨舜山,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湖北恩施。
其他文献
2007年2月25日,海伦·米伦被提名为第79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这并不出人意料。但当她荣获这一电影界声望最好的奖顶时,确实有点使英国的演员们无不感到快乐和兴奋。“所有人都
创新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品质。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40余年的诗歌写作生涯中,集子中虽有不少重复收录的作品,梁秉钧留下了十几部诗集①,这些但将它们剔除后总量仍颇为可观,估计在500首以上。稍加检视,即会发现其间巨大的题材
One day a young man was stand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town proclaiming that he had the most beautiful heart in the whole valley. A large crowd gathered and they all admired his heart for it was perfec
请翻到77页,请接受鞭子的抽打。我决定翻到77页,很想看看自己会得到一种什么样的抽打?但是不行。吃饭的时候恐怕不能接受鞭子抑或其他任何东西的抽打,否则消化不良,胃病绝对
2007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文题目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亲爱的同学,在你成长的历程中,有时一个平凡或伟大的人,一句平常或深刻的 In 2007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从汉唐至宋元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曾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造纸、火药、罗盘、印刷术的发明,便是这一时期中国科
1父亲僵硬的身体被白被单盖住,在一间新腾出的房间里。窗户很小,木板壁的缝隙透露一丝丝光亮,空气里混合着尘土、石灰和陈年昆虫尸体的气息。在冥界和阳间的汇接处,被遮盖的
要问最近网络流行语是什么?“土豪”一定位居榜首。“土豪”原指网络游戏上无脑消费的人,现在引申为那些有钱、文化品位不高,偏偏又很喜欢炫耀的人。微博上总结了“土豪”的
美国生物学家克林莱斯是一个典型的动物学痴迷者。与一般的研究者不同,他不喜欢待在实验室里研究标本,而是喜欢扛着相机和摄像机到大自然中感受真实的动物力量。克林莱斯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