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出“真”味,品出“悲”情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意说明
  
  《项脊轩志》是鲁人版高中必修第三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一般来说,教师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意思后,或是找几个问题来讨论,或是截取几个片段来赏析。但这都不能从根本上贴近文本,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收获不大。评点作为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是文本研习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
  
  二、教学目的
  
  1 在诵读中品味课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语文味”。
  2 在评点中品味课文无处不在的“悲情美”
  
  三、教学重点
  
  在诵读与评点中品味课文的“悲情美”以及表现“悲情美”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
  
  1 对照注释及翻译资料,自学课文,疏通文字。
  2 每人设计两个问题:最难理解而最需要老师讲的问题、最喜欢且感觉最有价值最想向大家呈现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生活中,我们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家人相聚,其情悠悠,其乐融融。可是,当这份欢乐、这份热闹离去后,你会非常想念。常人如此,内心情感异常丰富的作家会怎样呢?明代著名古文家归有光在寂寞凄凉的时光里回忆起家中诸多往事,情之所至,悲从中来,写下了“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的佳作:《项脊轩志》。
  (二)作者介绍
  1 学生自读课文注释。
  2 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江苏太仓项脊泾,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归有光,明代散文家,九岁能文,嘉靖十九年中举。其后,八次科举不第,后移居嘉定,读书讲学,学者称之为震川先生,时人称其“今之欧阳修”。其散文为“明文第一”,其风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通常借记叙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情。
  (三)课前检查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1)垣墙() (2)婢女()
  (3)姊妹() (4)呱呱而泣()
  (5)先妣() (6)持笏()
  (7)老妪() (8)逾庖()
  (9)扃牖()
  2 断句:
  (1)顾视/无可置者
  (2)庭中/通南北为一
  (3)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5)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3 根据下列翻译文字写出原句:
  (1)等到伯、叔们分了家,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
  (2)项脊轩一共遭受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
  4 学生呈现预习时的疑难问题并互相讨论,教师提示点拨。
  (四)整体感知
  1 学生推荐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朗读情况。
  2 主问题设计:“形散神聚”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这一特点大致可用一、三、二这三个数字概括。具体说来,作者是借一间(小、漏、昏)房子,回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爱、慈、亲)三个女人,抒发了(喜、悲)两种感情。
  (五)诵读与点评
  1 文中有一段直接交代了作者既喜又悲的情感,请大家找出来并说明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第二自然段。结构上承上启下,同时喜悲的情感又是本文的线索之一。
  2 无句读诗意朗读文中第一段写项脊轩环境的文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栝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乌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3 学生分组讨论第一节翻译中的疑难问题并当堂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讨论答疑。
  4 本段写了项脊轩修缮前后的不同特点,着重表现了作者的哪种情感?
  修缮前:狭小破漏
  阴暗
  修缮后:不漏明亮
  幽雅
  多可喜
  5 项脊轩作为归有光涵养性情的书斋,有浓郁的书卷氛围和居室情调。诵读第一节中你认为最精彩而又感觉“多可喜”的文字,并做出点评,从而进一步探究“多可喜”的原因。
  评点创意:我喜欢归有光笔下的项脊轩,是因为
  学生评点示例:我喜欢归有光笔下的项脊轩,是因为在季节的光影里,项脊轩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它以天然为背景,与周围环境构成最和谐的搭配。这里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以及满含香气的花木,无不让人感到生命的律动和大地最透明的呼吸。庭院四周的各色花木,日暮晨昏给小屋主人最真的问候:乖巧依人的小鸟,成为少年归有光最真的伙伴:斑驳的月影,流淌着对亲人脉脉的思念。它是作者没有围墙的精神憩园。
  6 学生齐声诵读第一节。
  7 过渡:然而,项脊轩给予作者的“多可喜”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萦绕在作者心头,让他难以忘怀的却是挥之不去的“悲情”,这种“悲情美”是通过对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的深情回忆表现出来的。
  8 赏读评点第三自然段,体味作者对母亲与祖母的深情回忆。
  (1)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别读叙述语言、老妪和大母,要求尽量读出文中所饱含的感情、亲人的慈爱以及对自己刻骨铭心的期待。)
  (2)结合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或自己认为最传神的文字,分组评点叙写母亲和祖母的相关内容,然后学生交流评点成果。(提示:可以是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以是描写人物的方法,可兼顾内容与形式。)
  ①母亲组
  作者通过老妪之口,采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只用一个动作(以指叩门扉)、一句话(儿寒乎?欲食乎?),再现了慈母关爱儿女、问寒问暖的情状,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位对儿女怜爱有加的母亲形象。而少年丧母的伤痛,又怎一个“泣”字了得!
  ②祖母组
  言为心声。祖母的“三言”,写尽了作者内心之恸。“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嗔怪中饱含心痛,怜爱中饱含欣慰,写尽了祖母的和蔼可亲、宽厚仁爱。“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无意似有意,自慰实褒奖,几许辛酸,几许悲凉,写尽了老祖母内心的期待。“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字里行间充满了曾经有过的自豪和荣耀、信任和鼓励。寥寥三语,把一个慈祥和蔼、疼爱孙儿的老祖母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9 赏读评点课文第5、6两段,感受夫妻间绵绵的爱意和最真切的亲情。
  (1)用饱含伤感的语调朗读悼念亡妻的文字。
  (2)选择最让你动容的文字,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评点。
  学生评点示例:
  ①一事: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一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为阁子 也?
  记琐事却琐而有致,淡而有味。老老实实地回忆,平平常常地叙述,其淡如水,其味弥长,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
  ②一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万千思念,多少戚伤,尽维系于如盖之树。含蓄备至,真乃千古伤心之祖。睹树思人,能无悲乎?“亭亭如盖”之姿,莫非“窈窕淑女”之形?夫妻二人一起植树的情景宛然在目,而树越长越茂,伊人却越去越远,越思越睹,越睹越思,这如盖的树下,该深藏了多少才子的泪眼、痴男的柔情!
  (3)全体学生起立,深情诵读最后一节。
  (4)补充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提示:相似的情感——思念妻子的伤心之情;相近的写法——以景写情的独特手法。)
  (六)讨论探究:作者为什么安排一喜一悲两种情感作为线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后明确:悲为主,喜为辅,以喜衬悲,悲意更浓。
  (七)课堂小结
  1 学生谈学习后的感受。
  2 教师深情诵读:有一种悲凉叫温馨,有一种绝望叫希望,有一种平淡叫浓郁。归有光先生借一座百年老屋,用平淡如水的文字,记述了自己的坎坷人生及让自己魂牵梦萦的三个女性。她们或慈爱仁厚,或朴实善良,或聪颖贤惠,或活泼清纯,宛如一弯清澈明净的亲情幽泉萦绕在作者身旁,又如一曲温馨幽涩的亲情之歌,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如泣如诉,如怨如慕,让人情难自抑,悲不自胜,不愧为明代奇文。
  (八)分层次作业(作业1都做,作业2、3选做)
  1 在文言积累本上整理本课重点内容。
  2 对联游戏:根据下列对联示例,另选角度,拟写一副对联。
  上联:项脊轩忆往事,悲喜参半
  下联:南阁子忆旧情,爱恨交加
  3 结合学习本文的体会,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个表现“亲情”或“友情”的片段。
  
  六、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活动应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如何真正实现“文”与“言”的有机结合,这是我近来一直思考的问题。老生常谈,无疑会让人生厌。在《项脊轩志》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他们走进“文”与“言”的美妙世界中,紧贴文本飞翔,尽情享受“诵读”的摇曳多姿、“评点”的千娇百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读、说、评、思,活跃着思维,挥洒着才情,这样的课堂才会真正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当然,这节课的设计仍然有许多遗憾之处,如预设有余,总想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走;对生成的问题处理得不够机智和圆满,患得患失,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不够充分,等等。
其他文献
古典的传统诗歌是抒情的,但是关于“情”的内涵的理解却处于混沌状态。日常语言要合情合理,这一说法被广泛接受,似乎情与理只有统一,而无矛盾。这种说法对于抒情实在是一种遮蔽。诗歌赏析不得要领,误人子弟,原因就在忽略了情与理是一对矛盾,合情不一定合理,合理不一定合情。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文学创作论》中就引用过清代吴乔的“无理而妙”,就是说抒情看起来要“无理”,不合理才好。这个说法,在阐明抒情的特殊规律
一次期末考试评卷,有一道题是指出文段中所用的论证方法,参考答案是举例论证。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举例、举例论证、例证、举例子等。针对这种情况,老师有三种意见——一种是命题人的,他认为“举例论证”最标准;“举例”严格来说不应省略“论证”,但也勉强说得过去;“例证”则有些模糊不清;“举例子”是说明方法。第二种是评卷者的,认为这四种答案均可,因为都包含了“举例子”的意思。第三种是一位名师的意见,他认为答
2006年下半年,笔者开始使用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在作文教学中,我认真研读了教材的作文教学设计,依据主体性作文教学理论,整合教学资源,结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实际,有序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认识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调整、补充、完善作文教学内容,优化作文训练系统,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出来,以就教于方家。  一、督促学生丰富生活积累  作文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积累,这是常识。  《义务
让小时候读书的记忆永留心间!    今天下午,好多孩子从家里带来了故事书,大部分是童话故事。他们走进教室,便打开书认真地读起来。  我看着这些孩子读得津津有味,一开始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过了一会儿,孩子们都来了,我便叫了一些孩子拿着自己的故事书来我面前读。他们来到我面前,一开始有些紧张,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于是我鼓励他们要大胆放开声音读,即使不熟悉,老师也可以纠正。后来,他们读故事的时候就非常
我在三十而立之年曾经短时间在加勒比的岛上逗留、打工,与一华侨家庭共同生活了近三个月,其间的种种让我对于子女教育有了很多感悟。  这是一个很普通、典型的五口之家的华侨家庭,他们到这个荷兰属地的小岛上已经有十多年了。我认识并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最大的男孩叫志文,十五岁。老二也是个男孩,叫志武,十二岁。最小的是个女孩,叫志馨,当时只有八岁。他们在岛上主要是经营两家百货店,一间店在市中心,另外一间在居
在一次学校年会中,某教研组展示了一个自编自演的原创小品—“疯狂吐槽”。节目以年级中的两个学习自觉性差、经常不完成作业、家长极力不配合的学生为原型,通过丰富诙谐的网络调侃语言,述说着教师工作的辛苦,独生子女教育中的诸多无奈,吐槽着家长对孩子溺爱造成的教师教育困境。这个表演得到在场大多数教师的认同,会场时而安静,时而哄堂大笑,时而掌声不断,时而窃窃私语。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只是将教育当作谋生的手段,并未
“新课改”已经20年,弹指一挥间。  其间有无数的故事,或精彩或平淡。  教师的故事无疑是最多的。这不仅因为教师人数多,发生故事的机会多,更因为教师身处课改第一线,最先感受课改带来的变化与调整,最真切地遭遇课改中的问题与困难,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无论愿意与否,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处在课改第一线的教师,都在课改之中,都是课改的参与者、见证者。20年间,教师的探索或疑惑、激情或颓唐、成就或失败、欢
編者按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品德的总和。面对师德建设这一传统且具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围绕“共情润心 双格发展”的办园理念,以科研为先导,积极开展实践研究,探索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四维”师德建设体系,打造了一支“德”“能”兼备的师资队伍。本期,本刊围绕“师德”这一主题,展示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
仿写题自1998年在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至今历经12个年头,基本成为相对稳固的一种题型。在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有9套保留了该题型。12年来,该道题赋分大多在4~6分之间,2009年全国卷Ⅱ赋7分,2008年四川卷设两道仿写题,共赋11分。仿写与写作教学一目标要求中的缩写、扩写、续写、改写属于同一范畴,一般是以优秀的言语材料为样本,把它的言语和思维规律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再生成新的
背景介绍    《心声》为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说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小说,核心任务是把握人物形象。由于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非常贴近,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教学目标确定为:结合已有的生活体验默读,说出自己的阅读见解;在与文本对话、理解小说主题的基础上,通过品析语言,说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切入角度    以“心声”为切入点,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品读文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