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文艺北外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ulukuai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北京外国语大学已毕业四年,我从来没有离开北外太远。

魂牵梦萦千人礼堂


  不久前,偶然间在网上看到北外高级翻译学院复语班学生在母校千人礼堂表演的小合唱《感觉身体被掏空》,听着他们自己改编排演的歌曲,不由得流下眼泪,又想起那些属于北外的青春岁月。
  几年过去,千人礼堂还是那个千人礼堂,舞台上的表演依旧令人惊艳。
  北外的比赛很多,每一次都让人心潮澎湃。我读书时北外最热闹的活动大概是“首都高校街舞大赛”,每个高校的选手经过一轮轮海选杀出重围,最后在北外进行为期一天的 PK,从中午的露天舞台秀一直到晚上千人礼堂的王者争霸,其热度引来无数人围观,热情的观众有的席地而坐,有的站在乒乓球台上,有的倚靠在操场旁边的健身器材旁,不少路人也频频驻足。
  北外的活动大都以赠票形式向公众开放,不像北大百年讲堂那样凭学生证买票,因此,每逢热门活动开幕的时候就是考验人脉的时候。十大歌星赛和 “T风暴”模特大赛最是一票难求,有两次我都是借学生新闻中心网络部的职务之便搞到了门票。
  舞台对我的魅惑如此之大,也许是因为我到北京才第一次进剧院看表演。北外是让我梦想起飞的地方,在北外读书的时候,我的梦想之一就是有朝一日能在千人礼堂演出,无奈北外文艺人才众多,我参加歌星大赛没进过复赛,参加首都高校英语电影配音大赛和英语主持人比赛也没有进决赛,去千人礼堂登台的愿望终究是落空了,但我却没有错过那里的精彩,记不得来这里看过多少场演出。
  我曾是欧语学院院刊《北斗》记者、英语协会网络放映部干事。刚入学时,我对社团活动非常热衷,去面试了爱乐协会、文艺部、广播站,参加了动漫社、街舞协会、诗书画社、英语协会和言心文学社。后来发现,在文艺社团里,合唱团与话剧社是最有凝聚力的组织,可惜我都没有加入。通常最有凝聚力的组织都是经常排练、训练的组织,那种团员之间兄弟姐妹一样的感情,我很后悔自己在学生时代没有拥有过。人与人之间的热度,总是要付出才有回报。不喜欢抱团的我,注定是要错失这种归属感了。

无组织的自由活动


  北外从来不缺文艺青年,在这里我见识到了各式各样真正的文艺人才。
  和唱歌跳舞演话剧的文艺青年相比,北外的文学青年不算多,所以,热爱文学的女孩注定是寂寞的,但我却乐在其中。我参加了博客大赛,在诗书画社对对联被选中,见了好多作家诗人,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还有两个中文很好的俄罗斯帅哥。
  在北外最容易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大一那年我曾受邀去美国留学生家里参加圣诞派对,气氛十分温馨。有时我会在食堂、留学生公寓或者操场附近搭讪各国留学生,也会被他们搭讪。我的专业是保加利亚语,二外是英语,还利用北外的便利学了一点儿西班牙语。
  一个周日中午,我在西院的小花园自习,准备背完课文去上西语课,突然被一个古巴留学生拦住,问我“道”是不是一种宗教。更有趣的是大二那年被仅有一面之缘的委内瑞拉留学生看中,我才学了一点西班牙语,他也不怎么会说中文和英文,为了练口语却被意外表白,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为了练口语,同时也为了多交朋友,我时常去北外英语角。每个周五晚上,远远看到阿语楼广场的灯亮了,心也不由得温暖起来。只不过换了一种语言,就能让一群素不相识的人敞开心扉,站在一起畅快地聊一晚上,回去的时候人累得散架,思维却还在高速运转。来英语角的不仅有北外师生,还有周边院校的,社会上慕名而来的,走过路过被吸引的,几年来我在这里认识了不少有趣的人,有些成了好友,有些叫不上名字,也没有交换手机号码,但遇见时相视一笑,便自有一种默契。遇到天气恶劣的夜晚,英语角只有零零星星的十几个人,然而每每等到广场的灯熄了,我们还挺立在寒风中跺脚,久久不愿散去。
  北外学生不仅会玩儿,学习也很用功,尤其是女同学。因为外语系女生在就业上没有男同学有优势,所以学习格外用功。晚上是女生宿舍最热闹的时候,每一层的走廊里都有人读书,甚至十二点断电以后还能听到念经一般的各种外语。



  熄灯后,室友们偶尔开卧谈会互相八卦。北外的男女比例在某些院系低达1:5。室友们经常念叨着要去清华找“饭票”,却不见有人拿出实际行动。

挂满连心锁的铁丝网


  大学四年,虽然有很多遗憾,但我还是特别爱母校,留学回来立马挑选了一个学校附近的公司工作,后来又到北外西院上班。
  大学生活并不总是快乐的,也有相当多的沮丧、纠结,对未来的不确定。曾经想过赶紧离开这个小小的校园,早日进入更广阔的天地,然而到了毕业的时候却有万分不舍,甚至把抽屉上拆下来的一个锁挂在操场的铁丝网上,想要留下点什么。可惜等我三年后再去找那个锁,发现学校早已把铁丝网上所有的连心锁都拆除了。
  回忆终究是无法锁住的,但是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会沿着我们的道路,在北外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未来。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看到他们的小合唱,我才会落泪。日后他们若再回过头来看那纵情歌唱的青春,想必也会如我今天这般感慨。
  现在的我时不时还会回到母校转转。每次看到校园里年轻的学弟学妹,都会有一种亲切感,像是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我曾在三个国家的五个城市学习生活过,走过了千山万水,还能时常回到母校這个充满回忆的精神家园,莫不是一种充满归属感的幸福。
其他文献
“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心理学家希尔维亚·克莱尔对父母之爱的总结,很残忍,但很现实。事实上,成年后的渐行渐远,不是做父母的失败,反而是教育的成功。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就越成功。但很显然,不是所有父母,都习惯分离。  一份全球教育报告指出:80% 以上的中国家长,做好了为孩子成功
期刊
人们为什么要养宠物,为什么要做这样明知结局会伤感的事情?动物和人之间的感情,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人生无不散之宴席,离别始终贯穿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无论多么亲密无间,朋友、伴侣、亲人,最终都要各自分别。人生漫长而无聊,当然也可能苦短,在这一生中,尽量地丰富自己的生活,才会让这时间变得有趣。   这个世界不只属于人类,更属于各种各样的生命。作为食物链的一环,我们不需要为生存而吃掉别的动物感到抱歉
期刊
我们常常渴望坚韧的力量,渴望穿一身盔甲行走在世间,但我们也懂得,只有温暖纯良的心才能给我们坚韧。所以比起让人热血沸腾的激昂文字,那些打动心灵的细腻作品更能给我们前进的动力,沉静、感动,甚至泪目,都是最强劲的力量,透过那些柔软文字,我们换来一双剔透的眸子,用以欣赏那斑斓世界。  《小银和我》:像金子般灿烂,夜风般动人   《小银和我》描写了作者与自己心爱的小毛驴小银朝夕相伴的故事,作者希梅内斯用文
期刊
不久前,一则名为“空间站真的要来了”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不少媒体将2019年称为我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关键年。今年下半年,我国空间站飞行任务拉开序幕,空间站核心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和首飞载荷将陆续运往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发射场合练,后将择机进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任务。很多公众对空间站的想象和理解一直停留在科幻电影里,这次,“流浪地球”要成真了!当空间站成为现实,它究竟能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呢
期刊
“小满!”外公躺在老藤椅上,优哉游哉地摇着蒲扇,“给外公倒些温水来,外公口渴了。”正在院子里抓兔子的小满装作没听到。   “小满……外公渴得头晕,站不起来了……”   小满眉头拧成一团,跑去厨房找出外公的水杯,倒些热水又添些凉白开,尝了一口,水温正合适。小满双手捧着杯子慢慢走向老滕椅,口里念叨着:“外公还没入八十,怎么会站不起来呢?”看到外公在太阳下享受的表情,小满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可还是轻轻
期刊
被动物追着跑是一种什么体验?   嗯,那感觉简直酸爽到不行,那时年纪小,跟一群小伙伴去田间游玩,忽然窜出一只大公鸡直接往我头顶飞,高昂着头,眼看着就要啄到我的脑袋,还好哥哥眼疾手快拿起路边树枝赶跑了公鸡。   后来年纪大了些,不再怕公鸡了,可雪白美丽的大白鹅也开始欺负我了,一个劲儿地追着我跑。我拼尽全身力气都跑不掉,最后躲进外婆家的屋子,把房门一关,听大白鹅在外面扑腾。   大公鸡和大白鹅都
期刊
培训班与假期初衷背道而驰   如果说在校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主要由学校安排的话,那么放假期间就主要看家长的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并不简单,可以说是每个家庭的教育观、人生观甚至亲子关系的综合体现。放假了,也不能彻底丢掉学习,这当然是对的,但“学习”不只有课堂学习一种模式。安排好假期生活,让孩子既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拥有和在校期间不一样的经历和体验,是每一位家长的“假期作业”。比如,个别学科薄弱的孩
期刊
以前家里养过一只狗,两岁的时候生病死了。我们不想再经历一次那种痛彻心扉,于是决定以后不养狗了。   那年的除夕夜赶去四姨家吃饭,瞥见路边端坐着一个算卦师傅模样的大爷,脚边有一筐白色小奶狗。理智告诉我跟我妈应该速速撤离,但是发现脚被封印了。   大爷说,家里的狗狗生了一窝,不卖,只送给有缘人。等我们到了四姨家,身边已经屁颠屁颠地跟着Nana。   Nana 很溫柔,除了对小生物比较残暴,玩死了
期刊
我老家附近有个部队,里面有养军犬的基地。   十几年前我家的小狗跑丢了,我又在外上学,家里突然寂寞下来。部队里有个工作人员是父母认识的人,给我家弄了一条被淘汰的小狗出来。我妈喜欢杰克·伦敦,就给它起了《野性的呼唤》中主人狗那个洋气的名字,巴克。   暑假我回家时第一次见到巴克,它大概四个月,拴着粗链子,对我狂吠不止。我叫它的名字,它很疑惑地突然收了声,歪着头想为什么我知道它的名字,之后就慢慢地
期刊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可谓名山众多。有的山巍峨壮观、气象万千;有的山旖旎秀丽、千姿百态;有的山与宗教、文化融为一体……它们的风采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流连忘返。古往今来,中国的诗人们留下了无数咏山佳作,这些作品或为名山增色,或让一些原本不太知名的山脉因此名扬千里,蜚声海内。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所谓“仁者”就是仁义之人。朱熹解释为:“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