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财政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深化,而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审计也是行政事业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体系初步建立和形成,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薄弱的环节,但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绩效审计体系,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采用先进的绩效审计方法,不断完善绩效审计相关制度法规,以科学规范的审计理论指导我国的绩效审计实践工作,大幅提高我国的审计实践水平,促进我国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形势;行政事业;绩效审计
引言: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政府审计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达国家上世纪四十年代,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一般的公民开始关注政府日常工作的效率和相关财务的管理工作,从而促进了政府开始进行绩效审计工作。而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引入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理念,各方面工作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在当今社会,贪污腐败事件不断增加,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政府绩效审计工作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一、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工作简述
1、绩效审计的涵义
关于绩效审计的定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的标准,绩效审计就是指审计被审单位的管理活动的经济性,审计被审单位的人力、财务及其它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审计被审单位的经济效益。
2、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工作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利于我国建立廉洁、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而推动我国的民主法制进程。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不仅各个企业讲求经济效益、资源的利用率,行政事业单位也是如此。它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合理利用公共资金,拒绝贪污腐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其次,它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充分的利用。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始终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但其中可能是以牺牲大量的资源为代价。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有必要对资源的利用加大监督力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有利于保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政府是人民的公仆,是代替人民来对各种资源进行管理,因此,政府绩效的好坏,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二、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对审计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上
首先,部分事业单位领导人的观念落后,认识不清在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其次,审计工作人员的观念滞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我国虽然引入了绩效审计,在政府工作中的许多方面都广泛开展了绩效审计,但真正接触过和利用过绩效审计开展过工作的审计人员毕竟在少数,大多数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仅仅停留在表面认识的角度,对绩效审计的真正内涵认识不清和理解不透彻,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仍然使用的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最后,社会公众的观念落后,对自身所能行使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理解不清,因而不能理解开展绩效审计的积极意义,认为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是一项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行为,这就使得政府工作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2、审计人才结构单一、审计方法比较落后,难以胜任绩效审计的要求
我国审计队伍在知识结构上懂财务的多,熟悉经济、法律、工程技术及造价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在业务能力上,查账的能力强,能进行综合分析问题和提升审计质量,运用审计成果的能力弱;在思维方式上,由于大多数审计人员长期从事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已形成了较固定思维方式,大量采用传统方法如统计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绩效审计。
3、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
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各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绩效审计还未走向正规化,因而在开展时各单位使用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不一,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缺乏可比性,即使是对同一单位来说,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就会产生不同结果,从而对其工作的好坏无法进行判断。目前绩效审计尤其是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还没有全国适行的评价体系。
4、缺乏公认绩效审计标准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被审计的事业单位所处的环境不同,具体情况不同,产生问题的原因不同,审计人员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就会出现琳琅满目的审计标准。
三、新形势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績效审计的对策措施
我国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主要是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依法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审计独立性较差。而且由于绩效审计涉及不同行业不同专业领域,具有连续性、长期性、复杂性,现有政府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专业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必须打破常规,转变观念,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1、建立绩效审计专家库制度
绩效审计涉及不同行业不同专业领域,所评价的项目建设成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政府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可能成为每个行业的专家,因此,应建立绩效审计专家库,选择各个行业中的技术权威人士作为专家库中的专家。对规模较小但专业性强的审计项目,审计组可抽取专家库中的专家参与项目建设成效评价,增强绩效审计的客观性、科学性。
2、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
对大中型项目的审计,政府审计机关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来完成绩效审计中建设成效的评价认定,实行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相结合的模式。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强,又有较完善的鉴证业务操作规程,虽然这种模式会增加审计成本,但从国家整体层面上看,却更加有效地防止了项目建设弄虚作假和财政资金损失浪费,可从更深层次揭露制度、机制、体制方面的问题。同时评价的结果可满足各级相关部门掌握项目建设情况的需要,可极大降低各级相关部门的各种检查费用,极大地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 3、建立健全绩效审计法律法规
绩效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已成为制约绩效审计推进的瓶颈。应尽快制订和完善国家审计机关的绩效审计准则、绩效审计的质量控制准则、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办法等规范,确保绩效审计有法可依,操作有章可循。
4、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標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尺度。各个行业千差万别,建立一套通用的、合理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已经迫在眉捷。根据不同行业的主要业务特点,应该分行业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评价体系应该是多层次的开放型体系。从整体层面看,各行业的指标体系应由基础指标和行业指标组成。基础指标为各行业通用,行业指标应重点突出行业建设成效特点。指标体系的结构应基本固定,是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基础指标体系主要由资金管理类指标和工程(项目)管理类指标构成,行业指标体系主要是建设成效类指标。评价指标可以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更细化的明细指标组成。一级指标保持固定,如以“资金管理”、“工程管理”、“建设成效”作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应相对固定,必要的二级指标保持固定不变,根据项目实施的预定目标及具体情况可追加二级指标;更细化的明细指标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灵活设定。同时设定每个明细指标的考评内容和分值,以便最后加总得分进行综合评价。
5、采取有效的绩效审计方法
绩效审计的灵魂是项目建设成效评价,即评价资金使用所达到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项目是否按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初步设计)中规定的建设期限完成,实施的内容是否与方案一致,是否达到了方案预定的目标。不论采用抽取专家参与绩效评价的方式,还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项目建设成效评价的方式,绩效审计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重点评价项目建设的真实性、合规性,即是否存在项目未批先建、批大建小、弄虚作假、偷梁换柱、虚报冒领等行为。因此,绩效审计在核对建设单位项目实施方案和相关验收报告的同时,应采用实地检查、观察、询问和分析程序等审计程序,并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6、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绩效审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因此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并加强相关政策、业务和技能的培养。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强化绩效审计的重要性,逐步将绩效审计融入到每个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项目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不但深化,行政单位实施绩效审计制度是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虽然目前行政单位的绩效审计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但是只要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采用先进的绩效审计方法,不断完善绩效审计相关制度法规,以科学规范的审计理论指导我国的绩效审计实践工作,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审计事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从权.浅析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学家,2012.10():186-187
[2]张定军.政府绩效审计公众满意度评价方法——国际比较与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1(23):187-188
【关键词】 新形势;行政事业;绩效审计
引言: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政府审计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达国家上世纪四十年代,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一般的公民开始关注政府日常工作的效率和相关财务的管理工作,从而促进了政府开始进行绩效审计工作。而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引入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理念,各方面工作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在当今社会,贪污腐败事件不断增加,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政府绩效审计工作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一、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工作简述
1、绩效审计的涵义
关于绩效审计的定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的标准,绩效审计就是指审计被审单位的管理活动的经济性,审计被审单位的人力、财务及其它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审计被审单位的经济效益。
2、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工作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利于我国建立廉洁、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而推动我国的民主法制进程。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不仅各个企业讲求经济效益、资源的利用率,行政事业单位也是如此。它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合理利用公共资金,拒绝贪污腐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其次,它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充分的利用。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始终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但其中可能是以牺牲大量的资源为代价。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有必要对资源的利用加大监督力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有利于保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政府是人民的公仆,是代替人民来对各种资源进行管理,因此,政府绩效的好坏,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二、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对审计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上
首先,部分事业单位领导人的观念落后,认识不清在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其次,审计工作人员的观念滞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我国虽然引入了绩效审计,在政府工作中的许多方面都广泛开展了绩效审计,但真正接触过和利用过绩效审计开展过工作的审计人员毕竟在少数,大多数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仅仅停留在表面认识的角度,对绩效审计的真正内涵认识不清和理解不透彻,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仍然使用的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最后,社会公众的观念落后,对自身所能行使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理解不清,因而不能理解开展绩效审计的积极意义,认为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是一项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行为,这就使得政府工作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2、审计人才结构单一、审计方法比较落后,难以胜任绩效审计的要求
我国审计队伍在知识结构上懂财务的多,熟悉经济、法律、工程技术及造价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在业务能力上,查账的能力强,能进行综合分析问题和提升审计质量,运用审计成果的能力弱;在思维方式上,由于大多数审计人员长期从事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已形成了较固定思维方式,大量采用传统方法如统计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绩效审计。
3、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
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各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绩效审计还未走向正规化,因而在开展时各单位使用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不一,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缺乏可比性,即使是对同一单位来说,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就会产生不同结果,从而对其工作的好坏无法进行判断。目前绩效审计尤其是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还没有全国适行的评价体系。
4、缺乏公认绩效审计标准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被审计的事业单位所处的环境不同,具体情况不同,产生问题的原因不同,审计人员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就会出现琳琅满目的审计标准。
三、新形势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績效审计的对策措施
我国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主要是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依法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审计独立性较差。而且由于绩效审计涉及不同行业不同专业领域,具有连续性、长期性、复杂性,现有政府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专业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必须打破常规,转变观念,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1、建立绩效审计专家库制度
绩效审计涉及不同行业不同专业领域,所评价的项目建设成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政府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可能成为每个行业的专家,因此,应建立绩效审计专家库,选择各个行业中的技术权威人士作为专家库中的专家。对规模较小但专业性强的审计项目,审计组可抽取专家库中的专家参与项目建设成效评价,增强绩效审计的客观性、科学性。
2、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
对大中型项目的审计,政府审计机关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来完成绩效审计中建设成效的评价认定,实行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相结合的模式。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强,又有较完善的鉴证业务操作规程,虽然这种模式会增加审计成本,但从国家整体层面上看,却更加有效地防止了项目建设弄虚作假和财政资金损失浪费,可从更深层次揭露制度、机制、体制方面的问题。同时评价的结果可满足各级相关部门掌握项目建设情况的需要,可极大降低各级相关部门的各种检查费用,极大地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 3、建立健全绩效审计法律法规
绩效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已成为制约绩效审计推进的瓶颈。应尽快制订和完善国家审计机关的绩效审计准则、绩效审计的质量控制准则、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办法等规范,确保绩效审计有法可依,操作有章可循。
4、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標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尺度。各个行业千差万别,建立一套通用的、合理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已经迫在眉捷。根据不同行业的主要业务特点,应该分行业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评价体系应该是多层次的开放型体系。从整体层面看,各行业的指标体系应由基础指标和行业指标组成。基础指标为各行业通用,行业指标应重点突出行业建设成效特点。指标体系的结构应基本固定,是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基础指标体系主要由资金管理类指标和工程(项目)管理类指标构成,行业指标体系主要是建设成效类指标。评价指标可以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更细化的明细指标组成。一级指标保持固定,如以“资金管理”、“工程管理”、“建设成效”作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应相对固定,必要的二级指标保持固定不变,根据项目实施的预定目标及具体情况可追加二级指标;更细化的明细指标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灵活设定。同时设定每个明细指标的考评内容和分值,以便最后加总得分进行综合评价。
5、采取有效的绩效审计方法
绩效审计的灵魂是项目建设成效评价,即评价资金使用所达到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项目是否按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初步设计)中规定的建设期限完成,实施的内容是否与方案一致,是否达到了方案预定的目标。不论采用抽取专家参与绩效评价的方式,还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项目建设成效评价的方式,绩效审计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重点评价项目建设的真实性、合规性,即是否存在项目未批先建、批大建小、弄虚作假、偷梁换柱、虚报冒领等行为。因此,绩效审计在核对建设单位项目实施方案和相关验收报告的同时,应采用实地检查、观察、询问和分析程序等审计程序,并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6、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绩效审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因此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并加强相关政策、业务和技能的培养。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强化绩效审计的重要性,逐步将绩效审计融入到每个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项目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不但深化,行政单位实施绩效审计制度是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虽然目前行政单位的绩效审计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但是只要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采用先进的绩效审计方法,不断完善绩效审计相关制度法规,以科学规范的审计理论指导我国的绩效审计实践工作,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审计事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从权.浅析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学家,2012.10():186-187
[2]张定军.政府绩效审计公众满意度评价方法——国际比较与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1(2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