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nix_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目击者或赶往患者事发当地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紧急抢救被称之为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能够为后续的医院治疗和挽救患者生命赢得更多宝贵的时间。院前急救具有短暂性和应急性,是通过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抢救后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而后将患者转移至医院急诊科接受救治的过程。院前急救与院中治疗的,院前急救能够确保患者的抢救时机不被耽误,院中治疗是对院前急救的巩固,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托才能让患者的病情更好的得到控制,避免继续恶化。

【关键词】院前急救;问题

【中图分类号】R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248-01
  在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当下,医疗水平也在飞速的发展,很多疾病都被预防且控制住了,人们正在享受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带来的好处。对于大部分需急救的患者而言,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是控制其病情发展的主要途径。院前急救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或是一个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是为急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一环。院前急救作为院内急救的前提和保障,能够给院内急救带来很大的便利[1],让院内提前对患者有所了解及時做出相关准备,确保提高治疗效果。但当前在我国院前急救的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对院前急救的定义
  在患者出现意外后,第一救援者到达现场并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抢救措施直到救护车到达现场,将患者转移至救护车继续进行急救治疗并前往医院的过程即院前急救。在我国《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由急救中心(站)和承担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网络医院统一进行指挥,患者被送至医疗机构前所接受的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的抢救等都是院前急救的范畴。在这段时间里目击者或第一救援人要为患者找到尽量平稳的状态,拨打急救电话后陪伴在患者身边了解其情况,在救护车到达后,将患者的基本情况告知急救医生,医生做好与院内的沟通交流,确保患者到达医疗机构后及时准确的获得治疗[2]
  二、当前我国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院前急救大体分为六种模式,包括:单纯型、智慧型、独立型、依附型、消防合作型、联动型。我国的院前急救分为三个等级,良好、中等、落后,急救中心(站)在我国不仅是专业的院前急救机构也是院前急救最为主要的力量所在。在院前急救工作的医务人员主要来源为各个医院或其他部门调入、医学院校分配、合同聘用或借用等,随车救护人员以医生为主,当前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参与急救的工作人员理论及实践水平均较低
  我国院前急救所出现的时间较晚,从业者机会没有受到过正规、全面的院前急救培训,以致于其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较低。院前急救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来自不同的地区、所学的专业不同,虽然有些已经得到医疗中级以上职称,但其每日面对的患者状况不一,遇见危重病人时多会表现出束手无策,这类情况长此以往的发生使得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被错过,危害性较大[3]。另外,我国很多医疗机构没有完善的急救医师队伍和管理框架,使得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人员为同一批。实际上,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工作内容有很大差异,救护人员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也有一定区别,如果不能将人员工作明确划分将使得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不能很好的衔接。其次,缺少完善的考核制度和标准,虽然通过考核并不能认为其一定能够胜任工作,但未经过考核的工作人员是一定不能被准许上岗的,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不负责任的。
  (二)急救人员易流失
  急救人员易流失已经成为了全国性问题,特别是医生。上海市曾经发布过一份报告,2013年上海市急救医生缺口高达40%,且在持续流失中[4]
  (三)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率低
  因人员不足导致部分急救人员还需完成其他工作,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急救工作当中去,使其常常需要超负荷工作。一些需要救助的患者家较为偏远、简陋,缺少电梯等设施,常需要工作人员将患者抬至楼下并抬到车上,使得他们多半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疾病[5]。另外,“压车”现象对急救车辆的周转有严重的影响,急救当班车辆已经存在饱和,若需再增配有一定难度。
  三、为完善我国院前急救体系提出的建议
  近些年,院前急救工作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和重视,国家应当根据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合理调配资源,将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借鉴过来,促进我国院前急救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将我国院前急救模式进行统一和完善
  找出当前院前急救模式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包括医疗急救乱收费、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建立《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对工作流程、收费标准、人员考核标准、人员工作职责编撰在一起,让人员岗前培训有内容可学,将全国的院前急救标准统一,各地方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
  (二)提升急救人员综合素质
  在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时,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对救治的成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完善对院前急救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国家应当出台政策并拨款为在岗人员创办培训班,确保人员持证上岗。重视院前急救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杜绝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人员相同,同一人负责不同岗位的问题出现,增加人员配备,加强人员管理,提高在职人员待遇,重点吸纳人才进入。
  (三)向公民普及急救知识,大力发展社区急救工作
  将急救相关知识普及给广大公民并大力发展社区急救工作能够加快完善我国院前急救工作的发展。公民的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提升后,即使院前急救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到达,公民也能够很好的完成自救,帮助患者的病情尽快的稳定等待救援。
  讨论
  院前急救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第一防线,确保院前急救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人员配备,改善人员的基本待遇等都能够促进院前急救人员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提升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冯燕玲,哈斯也提.艾合买提江,张媛,等.探讨院前急救调度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J].医药前沿,2016,6(17).
  [2]梁永晴.广州市院前急救体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
  [3]金心蕊.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
  [4]陈艳艳,苗艳,张亮,等.提升院前急救调度质控质量的管理办法及措施探讨[J].河南医学研究(11):1951.
  [5]林舒婷,庄雅娟,LINShuting,etal.院前急救调度安全隐患探讨及干预[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39-40.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时代,信息交错且纷杂,对孩子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校的教育教学,更要注意家庭的教养,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将对孩子的社交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高危儿来讲,更是如此。社交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是高危儿成长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必然会对高危儿社交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育产生不同影响。本文对家庭教养对高危儿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高危儿社交能力及社会
期刊
【摘 要】目的:精神分裂症集体心理治疗康复效果的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分层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药物联合集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体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
期刊
【摘 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研究发现炎性标志物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组中性蛋白酶家族,其活性依赖于锌离子和钙离子。它们主要通过参与各种组织细胞外基质的降 解而发挥作用。MMP-9是MMPs家族中作用较广泛且分子量最大的一员。最新研究表明,它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脑梗死损伤及出血转化、脑
期刊
【摘 要】以人参、雨生红球藻、蓝莓、黑果腺肋花楸果、桑椹为原料,研制一款具有抗衰老功能的固体饮料。将原料按比例制成混合粉,添加适量辅料调配均匀,采用 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原辅料配比方案为:原料混合粉38%,低聚异麦芽糖13%,麦芽糊精15%,柠檬酸0.15%。【关键词】人参;雨生红球藻;固体饮料;研制【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0)09-0219-02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以下简称心衰)是以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是因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使静脉回心血量无法充分从心脏排出,导致静脉系统淤血,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心力衰竭并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各
期刊
【摘 要】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胃痞、嘈杂”等范畴,临床上应当结合患者的症状与体征,进行辨证施治。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 名,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萎缩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药剂师干预在门诊合理用药中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抽取起在我院实施处方干预的门诊处方100份,由药剂师对处方进行评估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通过干预方法的实施,结果显示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率为4%,明显低于干预前不合理用药率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用药依从率为98%,明显优于干预前的用药依从率77%,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OSCE模式在护生急救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见习的80名护理专业应届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见习生均采用常规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考核,观察组采用OSCE模式考核,对两组见习生考核成绩变化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OSCE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见习生入科成绩未见显著差异(P>0.05),首次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比较新生植发3D技术与FUE技术在植发中的相关指标,探讨新生植发3D技术在植发领域中的应有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来我院就诊植发的的276例患者,其中应用新生植发3D技术为108例,常規FUE植发技术为168例,通过病例资料和回访结果观察两种植发技术的有效率和毛囊损耗率,以此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新生植发3D技术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服务对于白内障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是否存在一定的改善作用。方法:从我院眼科抽去了100例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观察组50例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按照白内障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服务,为期两个月的研究调查结束后,将两个组别患者出现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