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教学反思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io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适度的反思可以使人对人生道路有更透彻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反思教学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诱人、丰富多彩。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反思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以及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描述、体会和感悟。儒家弟子以反省作为自我要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强调通过反思来促进自我的发展。
  1.在教学中反思什么?
  一般而言,反思内容包括:
  1.1 教学技术,即反思课堂情境中各种教学策略、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如选择了哪些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等。
  1.2 教学理念,即反思得以推进所依赖的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假定,如教学的人性假定、目的预设、价值观及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基础等。
  1.3 教学伦理,即反思直接或间接与教学有关的道德、伦理规范,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否有害于学生及其他主体的主体性的彰显,是否符合主体间性原则等。
  1.4 教学背景,教师要对教学赖以存在和进行的社会、组织、文化背景等十分敏感并不断进行反思。
  2.如何反思?
  2.1 教师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教学。针对以往进行的每一次教学、每一个细节,分析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典型性,课堂教学表现是否到位,肯定自己的长处,找出不足。
  2.2 清理思路,从思想上进行反思。思想因素是决定一次教学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正所谓高瞻远瞩,认识首先要到位,其次再看你的眼光、感悟和教学技术。对教材如何把握、如何寻找新颖独特的视角、恰当的切入点,思想是第一位因素。因此,针对性地从思想上进行综合分析,文本内容选取的如何,视角是否独特,切入点是否最佳,语言是否真正体现出了自己的教学思路等等。
  2.3 探究今后如何提高,怎样提高。全面剖析自己的教法及文本选择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后,便可对症下药,在今后创作中达到逐步改进提高的目的。
  再者,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还应经常反思一下——我给学生及自己留下些什么可记忆的东西。如果没有,即使课堂气氛极度活跃,那也仅是如温儒敏先生所言,是“目迷五色,一无所获”而已,教师只赚取了一片喧哗的掌声而已,其它则一无所有。
  反思应该是周期性的,隔一段时间便需要清理一下自己。如同经常要清扫家居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3.反思的步骤
  3.1 课前反思——粗线条勾勒
  课前反思即教案预设,是粗线条勾勒,过于“精心”设计的教案往往从教师“教”的层面考虑,这种设计往往更多地重视是否教得流畅,是否教的漂亮,是否教得成功。而新课标则侧重于学生的“学”。要求学生做到“自主、合作、探究”。教案框得太死,这一要求就不能完成。
  3.2 课中的反思——相机调控
  课中的反思,其实是第二次备课。语文教学过程的动态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本身是充满着变数的,教学过程中的种种“想不到”是无法“设计”的。而这样的“想不到”以常常是课堂教学中的闪光之处,亮点所在。教师若是一味地照着教案程序进行,置那些“想不到”于不顾,那么语文课就会失去其真正的魅力与活力。课前备课只能是预案,而非定案。因此,教师的调控非常重要。
  如何调控,叶圣陶先生说过要“相机诱导”。即查着时机诱导。这一些“思之而不得”“提问不能答”之处调控,适时的调控教学目标。
  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就完成了第二次备课。备课调整后的教学,不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思维推着老师走,使学生有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老师即不扼制学生的看法,又不搁置学生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问题探究下去,时时刻刻都体现“心中有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一个问题化为几个小问题,可以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容易的问题,由浅入深。
  3.3 课后反思——破解难题
  课后反思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的重要手段,课后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每堂课后教师都会有些得失,感想和体会,教师在教学之后的教学后记,能不断破解教学过程中的难题,能不断解决教学目的和教学行内的矛盾,提升教学的实践合理性,通过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努力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
  4.如何提高反思效率?
  4.1 自我反思。如上所言,反思是一个自我总结的过程。需要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
  4.2 更多的阅读各类相关书籍,贴近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读经典为提高自我素养作了良好的基奠,知识是财富,人生旅程是财富,教学经验、过程与感悟更是财富。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课本,而应该在扎实领会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将语文的视觉放开,着眼于语文发展的新成果,着眼于语文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应用课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生活中“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都是活的书。”、“民主教育的教材应从丰富中求精华,教科书以外求课外的东西,并且要从学校以外到大自然、大社会中求得活的教材。”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当年,陶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就是一所“以宇宙为教室,奉自然作宗师”的学校,“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成了晓庄的重要课程。陶先生对此十分赞赏:”他头上顶着青天,脚上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他围墙,大千世界是他的课堂,万物变化是他的教科书,太阳月亮照耀他工作,一切人,老的,壮的,少的,幼的,男的,女的都是他的先生,也都是他的学生”。把课程融入生活,把生活引进课程,我们的课程就会变得象晓庄、象育才那样鲜活多彩,富有生命活力。有了这些书本和生活知识,赏析文本时就很容易欣赏到文本的精华。就教学谈教学,局限在圈子里打转转,不一定就能设计出好的教学方法。触类旁通,不断积累的过程,才是不断提高的过程。
  4.3 与人交流。三人行必有吾师,与其他教师交流是语文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创造优秀的教学方法的好途径。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与建议可能使你发现自己的不足、是认识自己教学“庐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径。要听真言,要想听真言,更要会听真言,久而久之对你一定会大有裨益。另外,师生间的交流也很重要,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种松宽和谐的氛围,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提供人人思考的机会,给予人人成功的条件。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多种器官并用,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讲、议、辩相互穿插,各种媒体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创新能力。
  反思有益。俗语说:凡事三思而后行。语文教学更需要反思而行,行则再思,思则再行。教师多一些思考,学生就会多一片天空。
  参考文献:
  1.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2.张传松,让备课“动”起来,中国教育报,2003-10-11
  3.胡乃明,浅谈课后备课,教学与管理,2000(2)
  4.陈祖平,“精心设计”之弊端浅析,语文教学通迅(高中版),2004(2)
其他文献
利用电动态平衡技术,将单个带电煤颗粒悬浮在样品池中,可以实现煤颗粒燃烧过程的原位微观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动态平衡技术的原理和相关的操作方法,总结了该技术应用于煤燃
人骨形成蛋白(hBMP)家族中目前已发现的共有13种hBMP分子,除hBMP-1外,都属于TGF-p超家族成员。最初由于它们具有诱骨活性而被发现和重视,新的研究表明,人骨形成蛋白不仅在治疗骨
摘要:课改,我们复习的时候应该怎么复习,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怎么把握复习的重点,怎么组织教学内容呢?在依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谈谈高中化学总复习中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教学互动 能力培养 方法  1、基础,强调应用  高中化学课程设置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
在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学生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求、发现知识,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能力和发展智力。
该研究通过对不同妊娠阶段牦牛的卵巢组织、肾上腺组织和胎盘组织等进行组织细胞的体外培养和组织匀浆处理,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这些组织中孕酮的含量,以探讨牦牛不
在考虑作物群体内光能分布和单叶同化强度的影响,计算群体光合量的方法中,群体结构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基础。本试验采用罗斯(Pocc)方法测定了撒播、等行距条播、宽窄行条播,三
该文分别采用饮水高钠和静脉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方法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通过(动态),心电描记和/或用右心导管法直接测定肺动脉压,研究了高钠,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及一氧化
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有学者指出,幼儿园有必要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户外,让孩子接触户外自然,充分体验户外活动的快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之一,根据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关于“增加语言实践的量”的要求,加大英语言语信息对大脑的刺激,使学生通过模仿、强化,获得言语动作技能系统,促进产生言语创造性输出的能力,是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英语言语控制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现实基础   1.学生母语的制约:学生在母语环境里学习英语,通常习惯于所掌握母语的中介转换作用,其母语思维定势,制约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亿万中小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