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教会”“勤练”“常赛”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g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讨背景:体育课堂教学中,“教会”“勤练”“常赛”是落实“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如何“教会”,如何知道学生“学会”,采用什么手段实现“勤练”,“常赛”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都是新时代体育教师应思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期研讨针对此话题,与全国体育教师一同探讨,请研讨教师结合所在地区或学校的教学现状、实践“教会”“勤练”“常赛”的路径和方法等提出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从而更好地为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服务。
  话题一:体育课堂教学中,判断学生“学会”的外显特征或标志是什么?
  学生“学会”的外显特征或标志:1.面部表情丰富,表现出喜悦和自信;2.能够熟练地做出技术动作;3.学习积极性较高;4.能基本说出动作要领;5.学生间合作学习配合协调;6.能掌握技术动作的使用方法并合理运用。
  ——安徽李厚余、山东田凯瑞
  “教会”就是学生的“学会”,是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学生要能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在学练中能掌握动作,能表述清楚动作的顺序与脉络。“学会”是“会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学会”了,感悟到了知识技能的规律,从感知觉上,学会判断,学会理解,学会基本的动作与方法,也就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内蒙古常德玉
  从技能掌握的阶段理论来看,“学会”的特征可能就是建立正確的基本技术动作概念,基本了解完成动作的顺序、肌肉的协调用力、动作操作的时间与空间、速度与准确性的关系。个体在练习中无需有意识地去考虑具体在做什么,在完成动作的同时还能做另一件事。例如,在运球时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路线和方向选择上,而不是注意怎么做动作;同时操作者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恰当地调整和纠正。
  ——安徽罗传伟、湖北熊昌军
  “学会”的外显特征是能做出来,能参加比赛,能拓展应用,能讲出来教别人,能做出来教别人,能发现同伴的错误动作,并能给予恰当的帮助、指导与纠正。
  ——江苏赵美娟
  体育课堂教学中,判断学生“学会”的外显特征或标志应该是针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而言。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可以说出所学动作的技术动作要领、动作顺序;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完成或独立完成所学的技术动作;在学练游戏或比赛中,表现出积极参与、勤于练习、顽强拼搏、敢于挑战的精神品质。如,学生学习完跳高后,最基本的要求:能说出跳高技术动作有助跑、起跳、过竿、落地四个部分;能大致做出跳高的完整动作;在训练或游戏的过程中,敢于尝试过杆并积极练习,有挑战新高度的勇气。
  ——浙江王玲、湖北段明强
  “学会”是针对一个教学单元来界定的,而不是一节课而言。“学会”是一个过程,其外显特征应该是具有一定的运动实用性和运动观赏性,也可以说是具有从事某一项运动的基本能力。课堂教学中,判断教师“教会”和学生“学会”的标志:一是基本体育常识的了解程度;二是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三是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达成程度。
  ——陕西陈相吉
  “学会”的外显特征之一就是日常教学中经常运用的相互纠错,学生间相互纠错要建立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上:1.掌握了技术要领;2.能够具有思辨力地发现同伴的错误;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对同伴进行纠正。
  ——江苏张琪
  “学会”不仅指技能上的学会,也包括德育思想品质方面的学会;技能绝大部分是外显的,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评判标准判断学生是否学会;而精神上的学会是隐形、潜移默化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关注每一名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是发展的人,都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教师应对学生内在的学习(德育品德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
  ——四川李程建、浙江方文广
  “学会”的外显特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步掌握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等建立运动表象,从而模仿动作,掌握动作技术,学生在教师的口令或者保护与帮助下能够完成动作。第二个阶段是熟练应用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可以脱离教师的帮助,自主完成动作,并且能将这一技术动作熟练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如,在学习过前滚翻动作后,学生知道在有坡度的地方摔跤时可以采取低头团身等动作保护自己。
  ——安徽杨星星、江苏朱云笙
  “学会”应该包括三个方面:1.技术动作的掌握;2.强化以及完成技术所需要的体能练习手段;3.单个技术动作在完整运动项目中的灵活运用。
  ——湖北陈常悦
  学生“学会”的外显特征,其实就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过程与方法的运用情况、情感态度价值的发展情况,“学会”就是抽象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化表现,落实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三个方面。
  ——江苏林通、浙江李康钊
  体育课堂教育中的“学会”应该融入技能运用这一层面,放到运动当中应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如,篮球:学会三步上篮,也需学会见准时机、高命中率地上篮,在比赛中能够随机应变,能够指导同伴在实践中更好地操作。“学会”是将汲取的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再将其输出的过程。
  ——浙江徐濛
  话题小结: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动作技术时,对动作技术环节的了解、对动作技术的熟练、对动作细节的把握就是“学会”程度的重要考量。最为显性的“学会”是外在的熟练连贯的技术动作,学生能够娴熟地完成成套动作,动作清晰、到位、准确。“学会”的标志是运用,最好的状态是在比赛(竞赛)中运用,并增强内在的自信和勇气。
  ——江苏张建
  话题二:在每一节课中落实“勤练”应把握哪些原则?您采取了哪些路径和方法?
  “勤练”需要学生对所练的内容感兴趣,教师需要增加练习形式,让学生有新鲜感。“勤练”的方法:1.精讲多练,一般时间多于25min/课。2.循序渐进,手段多样化,每一层次练习以5~10min为宜。3.技能和战术教学区别对待。以高一零基础女生正面双手垫球为例,为了改善学生直臂击球,使其协调用力,我要求学生先垫高低球(低低高节奏),低球约3m,高球约4m,以5min为一循环,练习两组后分层,进阶组尝试垫球后进行屈膝手触地练习,一节课下来,练习密度和效果较好。   ——山东李文军
  在单一动作练习时,增加动作练习的趣味性,如肩上投掷沙包时,可以让学生对墙投掷纸球比反弹远度。在组合动作练习时,可以将组合内容多样化,供学生选择,这样既可以因材施教也可以多样化。
  ——安徽韩彤、杨星星
  “勤练”的路径和方法:1.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枯燥无趣的练习学生哪怕是受迫于教师而练习,也达不到“勤练”的效果;2.不同阶段练习的手段方法不同,低段可能是游戏化,中段兼顾游戏与技能,高段技能化;3.要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要既能满足愉悦性又能满足锻炼性;4.要科学系统地练习;5.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6.注重家校配合,提高家长体育意识。
  ——四川李程建
  “勤练”的路径:首先一定立足于课堂,课堂是保证人人练的主阵地;其次以学校体育活动为载体,开设与课堂教学或教材相应配套的锻炼手段(大课间、小型竞赛、社团活动等),最后是课后进行练习,适宜的课后锻炼仍然是“勤练”的有效路径。
  ——浙江方文广
  1.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就会自主学练;2.安全性原则,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场地、器材的安全,并适时适当进行保护与帮助;3.表扬与激励原则,多表扬与鼓励学生,为其定准目标,使每一名学生都能“跳一跳就够得到”;4.合作学习原则,同伴是最好的榜样,在同伴的帮助、保护、鼓励与促进下,学生进步更快了,这也省了教师不少精力。
  ——江苏赵美娟、安徽赵杰、浙江徐濛
  “勤练”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三勤:1.练习时间要多,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分组要多,密度要大,强度要高一些;同时注意练习的趣味性,多用比赛或竞赛游戏等。2.勤指导,指导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减少打断集体练习的次数。3.勤激励,多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练习兴趣。
  ——河北陈华、山东姜建明
  “勤练”首先要遵循效果最大化原则,要想效果最大化,应先对学情进行基本分析(学会的标准分析),再分层练习(勤练的具体实施)。要把“学会”和“勤练”结合起来,并始终能紧密结合朝同一方向前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一体化。
  ——浙江王明亮
  体育课堂中“勤练”的路径:1.练习方法可以一次性告诉学生;2.尽可能不去集体纠错;3.固定两人一组练习,可以增加效率;4.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5.不要为了练习体能等环节而减少了练习时间;6.练习方法要合理、层层递进。
  ——浙江陈英
  “勤练”就是增加练习的密度。练习密度提高了,学生练习也就勤了。提高练习密度,可根据学生数量及其学习能力分配成若干组,这样可以提高每个学生练习的次数,达到勤的要求;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分成强、中、弱组进行练习情况。这样的“勤练”要遵循学生的整体、个体的掌握情况和差异,保证学生能够在自己学会、学好的能力下完成“勤练”;另外,“勤练”也可以是增加学习的课次,让学生不断重复训练,提升练习的勤,还可以提优补差,开展第二课堂等。
  ——黑龙江潘杰
  目标引领原则:以耐久跑为例,在跑进过程中,相对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呢?可以用目标(固定时间)来激励。可以设置不同的成绩目标(由低到高的要求且目标差距相距不大),促使学生实现目标。组间休息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跑进中的感受,并讲解跑进技巧(如深呼吸、加大摆臂、提高步幅等),让学生再进行试跑,激发学生敢于突破自我的勇气。
  ——江苏周福礼
  话题小结:落实“勤练”应把握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成功体验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练习与思考相结合原则、安全可操作性原则、合理运动负荷原则、趣味性原则、可普及性原则、适宜性原则、个体差异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等等。通过这些原则,采取以下路径:分组分层、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递进式教学,“勤练”没有太多的捷径,只能在保证应有原则的基础上不断练习、尝试。
  ——浙江孟凡东
  话题三:“常赛”应遵循哪些原则?
  “常赛”遵循的原则:常态化原则、全员化原则、多样化原则、规范化原则、趣味性原则。在日常教学中,“常赛”应该是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的,其对象也应该是大多数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内容可以与日常教学内容相统一,比赛形式也应当多样化。
  ——安徽罗传伟、江苏周福礼
  “常赛”要遵循下列原则:1.安全性原则,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首先要注意比赛场地、器材、组织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2.更多人参与的原则,把精英赛制改为普惠赛制,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种比赛中,享受竞赛的乐趣。3.鼓励性原则,计分多采用加分制,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他是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从“教会”到“勤练”再到“常赛”,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以赛促练,以练促学,以学促进步,学生会了就想练,熟练了就期望举行比赛、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4.长期坚持原则。5.创新性原则。
  ——江苏赵美娟、浙江王玲
  “常賽”能提高学生习练的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竞赛是激发学生学练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竞赛的方式教学,能激起学生练习的欲望。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富有挑战的竞赛练习,以相互展示、帮助、竞赛的形式,巧妙地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设计教学情境。学生喜欢挑战,喜欢竞赛,那就以生生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练中探究,在竞赛中体验,以积极的心态学练。通过多元的情趣化的竞赛呈现和学练手段,调动每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练习成为苦中求乐、乐中求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在学练中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被调动起来。
  ——内蒙常德玉   遵循的原则:1.全员性原则(以提升学生整体体能或技能);2.计划性和目标性原则(课内或课外的比赛都应该有目的性);3.阶梯性原则(最好根据学生学情设置有梯度的比赛,让学生都敢于挑战);4.趣味性和多样性原则(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运动参与)。
  ——浙江朱彩鳳、甘肃金智宏
  “常赛”要遵循基础性、层次性、全员性和选拔性的原则。基础性是易于组织、易于参加。层次性是针对学生特点组织进行不同层次的比赛和不同项目的比赛。全员性是全体学生能够参与。选拔性是在以上基础上为竞技体育选拔优秀的运动员。
  ——江苏朱云笙
  要想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落实“常赛”,就需要建立一套竞赛的规则和专门设置一个竞赛的时间,让学生对比赛充满期待,这有助于“学会”和“勤练”,这就是常赛的“常规性”;想要对“常赛”有持续的渴望,那就要对竞赛的规则及时作出改变,若经常变化游戏规则,学生对游戏就会更加感兴趣,这就是“常赛”的“规则可变性”;想要发挥“常赛”环节更多的育人功能,那就要让学生在“常赛”过程中体验不同的角色,如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队医等,这就是常赛的“育人性”。
  ——浙江李康钊
  1.根据学情分层比赛,如足球比赛可以有甲级、乙级等等。2.育人性,比赛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相互帮助合作、团队力量、公平竞争、遵守规则、文明用语等的德育渗透。3.合理改变规则,如,课中若专门训练行进间上手投篮,在比赛中就可以改变规则:行进间上手投篮进球算4分,其他方式1分。由此,在比赛中学生就会多运用这个技术动作进行比赛,这样就较好地达到了本节课比赛的目的。
  ——山东田凯瑞、江苏赵芸
  “常赛”应该有前提做保障,前提就是“学会”。首先应该是技能熟练掌握的才可以“赛”,能竞赛的才可以考虑“常”。遵循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要在保证器材、场地、学生身体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比赛。2.公平公正原则,开展竞赛,重要的就是公平公正,学生只有感受到公平,才会喜欢竞赛;3.对等性原则,人数对等、技能对等、年龄对等都是“常赛”的必要条件;4.层次性原则,包括学生学习的程度、学习时间的长短、学生性别的差异等。
  ——黑龙江徐刚
  话题小结:体育课堂教学与训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合理安排原则、经常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常态化原则、多样化原则、规范化原则、公平公正原则、趣味性原则、育人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适宜性原则、目的性原则、有序组织原则、全员参与原则、适量原则。
  ——甘肃张永璟
  话题四:从“教会”到“勤练”再到“常赛”,三者是如何融合兼顾的?
  1.在“教会”的基础上进行“勤练”,通过“勤练”巩固“教会”的内容。2.学生在“勤练”的基础上进行“常赛”,通过“常赛”进一步巩固“学会”和“勤练”的内容。3.“学会”“常练”和“常赛”三个环节要互相促进,不能孤立。“会—练—赛”应该跟体育教材的排列方式类似,直线式排列、递进式发展的同时,也要螺旋式排列,这样可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安徽李厚余、江苏严立洋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学会说、会用来体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能够“教会”学生。由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所以学生必须通过“勤练”才能掌握。“勤练”是保障、是实施,是整个动作动力定型的关键环节;而“常赛”是动作技能得以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常赛”是检验、是延伸,是“教会”“常赛”的一种检验和展示,也可以说是应用或价值体现。“教会”“勤练”“常赛”“教会”是前提、是基础,需要掌握的是基本的、正确的动作技能;“勤练”是保障、是实施,是整个动作动力定型的关键环节;“常赛”是检验、是延伸,是“教会”“常赛”的一种检验和展示,也可以说是应用或价值体现。“学会”“勤练”“常赛”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体,也是体育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手段和依据,三者是一体化的、不可分割的。
  ——山东宋晓露 、黑龙江潘杰
  赛就是为“学会”“勤练”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学会”是基础,“勤练”是保障,比赛是关键,是一体化的完整过程,目的就是让学生享受运动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提高学生体育学科的关键能力。
  ——上海蔡海军
  “教”是传授运动技术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教学和引导。“练”是运动技能掌握的重要环节,是具体操作方法,“赛”是运动能力形成的关键手段。每一个运动技能都是通过“练”来稳定,再借助“赛”提升的过程。“赛”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练”,或者称为更高级形式的“练”,达不到“勤练”和“常赛”,学生就难以强化练习,锻炼习惯也就无从谈起,运动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三者层层递进、相互融合。
  ——浙江刘洋
  “教会”“勤练”“常赛”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会说,才能会做,熟练后才能参赛。如篮球双手胸前传球,学生首先要知道双手胸前传球最开始是屈肘持球于胸前,传球时伸臂翻腕拨指,然后在练习过程中努力结合所学知识练习、巩固这个动作;最后在比赛过程中,在不同的体位或者突破等紧急情况下,能做出双手胸前传球的动作。
  ——浙江王玲
  1.要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教什么就练什么、练什么就赛什么。2.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掌握动作,通过大量的练习改进和提高技能,通过比赛运用达到养成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3.三个环节要互相促进,不能孤立。在“教会”的基础上进行“勤练”,通过“勤练”巩固“教会”的内容,在“勤练”的基础上进行“常赛”,通过“常赛”进一步巩固“学会”和“勤练”的内容。4.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基于学情,简化规则,改造器械,缩简人数。5.通过“勤练”,使学生感悟“学会”,通过“常赛”的激励检验,使学生在反思中激发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山东罗兆杰
  “学会”后要及时增加练习次数,以巩固技术动作,并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动作。例如,篮球教学在初步学会了基本的传接球、运球和投篮后,就可以进行简单的教学比赛了,在比赛中可以巩固基本的技术,在下次的教学比赛前,可以加强基本技术练习,使技术动作熟练和完善。“学”“练”“赛”三者缺一不可。“学会”掌握,“勤练”巩固,“常赛”提高,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勤练”上来。
  ——安徽张蒙蒙、安徽裴立
  从一个单元角度来看,这三个内容可以按1∶3∶1的比例来安排课时;从课时教学角度来看,这三个内容可以按8分钟、15分钟、7分钟的时间来安排。虽然现实教学中并不一定要在每一节课中都体现这三个内容,否则就过于教条,但是教师必须要学会从这三个方面内容去设计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
  ——浙江李康钊
  “教会”是基础,特别是体育教师应着重把“教会”作为重中之重,让学生明白动作技术的正确性,为后续“练”、“赛”打基础。“勤练”是在掌握正确技术动作的基础上进行熟练化,有利于动作的自动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校或在家里进行练习了,只有练熟了才能在运用的时候“不掉链子”。“常赛”是“教会”、“勤练”的目的,只有在比赛中很好地运用了才是最终目标。
  ——山东田凯瑞
  话题小结: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学懂、会用来体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能够“教会”学生。由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所以学生必须通过“勤练”才能掌握。“勤练”是保障、是实施,是整个动作动力定型的关键环节;而“常赛”是动作技能得以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常赛”是检验、是延伸,是“教会”“常赛”的一种检验和展示,也可以说是应用或价值体现。因此,“教会”“勤练”“常赛”是一体化的、不可分割的。
  ——吉林曲艺
其他文献
青年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未来和希望。现阶段大多青年体育教师文化基础好、学历层次高、吸收新事物能力强,对现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认知有独到的见解,但由于教学经验欠缺,他们对于教材的精准把握、对技术动作的准确示范及对教学组织的合理安排等仍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研讨磨炼,以提升自身教学业务能力,有效提高专业发展水平。2020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不仅给江苏省各大市的参赛青年体育教师
体育课程一体化学、练、赛的衔接机制,对羽毛球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传授基本羽毛球运动技能的同时,大力培养学生的羽毛球运动战术意识。  在练习中,教师需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理解各项战术的意义,使练习更有实效性。帮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能够通过对各种因素的分析及判断,使战术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高度应变能力,进而发挥最理想的战术水平,取得比赛胜利。因此,羽毛球运动战术的学习具有重要
废旧塑料饮料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其具备材质轻便、不易破损、回收容易、使用安全和携带方便等优势,非常适合自制成体育器材,并应用于小学体育课中的跑、跳、投等项目练习,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度、协调性等能力。笔者一瓶多用,创编四类适合小学生练习的小游戏,以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发展身体素质。  一、跑步类游戏  1.换物赛跑  游戏目的:锻炼学生奔跑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器材准备:每组准备2个不同
一、以真实情境教学,让有效性和趣味性和谐共生  案例:二年级《篮球:多种形式的抛接球》教学中,可以创设“2抛1抢”的游戏,如,2名学生采用各种方法相互抛接球,1名学生在中间进行抢断,如果抢断成功,就与被抢学生互换角色,继续游戏。还可以将游戏升级成“2抛2抢”,如,甲方的2名学生相互抛球,乙方的2名学生进行抢断,当抢断成功后,双方角色互换,乙方进行抛球,甲方进行抢断,2min之内抢断次数多的一方获胜
编者按:2019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2019年长三角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在南通崇川学校举行。本次活动以“健康第一:基于深度思维的体育学习”为研讨主题,通过特级教师上课及评课、专家(专题)讲座、交流与研讨,帮助体育教师进一步把握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的趋势,聚焦体育课程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了更好地理解体育学习中的深度思维,明晰体育教师如何在体育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
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进行跳跃类动作锻炼时,常出现上肢摆臂不充分不协调、蹬地时下肢力量不足、身体前倾或后仰造成落地不稳或摔跤等情况。因此,对幼儿科学开展跳跃类的动作练习、培养其良好的体育能力已成为各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常见项目。对此,笔者针对以上问题,分别对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开展以跳跃类动作为主的体育活动,从而发展幼儿耐力与爆发力,进而为幼教从业人员提供案例参考。  一、“袋鼠跳”(小班、中班)  (一
为进一步细化、深化体能的学练,打好运动项目的体能基础,2021年4月24日,由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主办,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承办,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协办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系列活动——“献礼建党百年 筑梦体育强国”高中体育与健康“主题式课课练”教学模式成果展示现场会在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莲葩园高中部举行。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周
支撑练习可分为技术类与体能类,技术类主要是对动作技能进行学习、控制和发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体能类主要目的是强化身体素质,提高核心力量,发展柔韧、灵敏、平衡等能力。核心力量是人体上下肢协同用力的枢纽,是人体重要的“发力源”,支撑练习是发展核心力量的有效手段,笔者着重介绍巧用身体在不同场境进行支撑练习的方法。建议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技能类的支撑练习,加强保护与帮助;大课间多采用体
学前教育的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幼儿园班级文化是无形的,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幼儿的心田,塑造着孩子的灵魂。教师只有深入地理解了班级文化并且实施到班级管理中,才能使班级发展得更好。深入理解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班级所有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以及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以及班级风气等是班级文化的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
一、以评激学,学中练,学中赛,发挥评价激励功能  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并把评价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四年级排球不同部位击球为例,课前发起“排球明星”挑战赛,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自评,喜欢体育课并认真听讲的学生可以自评为1星,曾有过排球练习并热心助人的学生可追加为2星。课中以任务递进形式学习不同部位的击球技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