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现实对话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98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不是撞上推行计划生育的“大运”,我国的人口研究恐怕不会在七十年代初就重见天日。现实的需要使人口学成为一门“问题科学”。强烈的问题意识,形塑了人口学学术群体最基本的研究风格。这固然促成了人口研究的繁荣,可对问题本身过多的偏好,使得研究者总是被问题牵着走,往往不太注意在理论层面上的思考。不过,《综论中国人口态势》这本论文集,应该属“例外”。
  近代以来,学科间过度的专业化分工,往往导致学术领域的“诸侯割据”,某一领域为某一专门学科所独占,各学科间常常隔行如隔山,各自为政罕通音讯,结果反而束缚了研究者的思维和视野。就人口研究而言,形式人口学(Formal Demography)提供了主流的系统知识与分析工具,研究者往往习惯于从人口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入手,来剖析现实的人口问题。可问题在于,人口现象并不能完全化约为出生、死亡与迁移这三个方面的数量运算。就拿生育来说,“生育是富于社会性动机的行为”,人们的生育决策,蕴含着他们的情感、价值以及种种现实的需求。作者顾宝昌先生在美国德州大学社会学系取得人口学博士学位,同时还接受了社会学的熏陶,或许正是这一段学术经历,使他能更自觉地关注人口现象背后的非人口因素,从形式人口学走向社会人口学。在八十年代中期,人们仍然习惯于从全国整体、从数量增减谈人口,他则指出“人口问题不是算术问题”(138页),并通过研究证明,如果忽视地区间生育率的差别,势必限制人们认识的深入(I7页);政策上的“一刀切”,其负面效应,就颇可忧虑。
  有意思的是作者在考察青海撒拉族后的感受。早年,来自中亚撒马尔罕一带的一支伊斯兰教徒,在甘肃、青海一带定居后,与藏族女子通婚,逐渐形成今天的撒拉族。撒拉人体魄健壮,适应高原的气候与生活,富有经商传统,在青藏高原的经济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铁路交通建成前,青藏的木材经黄河运到包头,一路险滩极多,沿途放送木排的,多是撒拉人。青藏公路海拔高达三四千米的唐古拉山段,险峻无比,也是靠了撒拉人才建成的。可撒拉族却是个小民族,到八十年代中期,也才六万之众。作者判断,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撒拉人的作用仍不可或缺。即使在推行计划生育的今天,撒拉人恐怕还是“多一些好”(275页)。这个推断正确与否,可以继续讨论,但他已经意识到,尽管人口压力已迫使数量控制成为当务之急,但对某个具体地区、某个具体人口、某个具体民族来说,人口增长的利弊,它的合理程度,并不是单单一个人口增长率数值的高低就能说明的。
  在人口与社会之间,作者的思维总是在不断地穿梭往还,这成为他思考问题的一种特有的方式。在人们的注意力还迷恋于生育率的下降时,他推测,持续的生育率下降会刺激生育的性别偏好,产生“婚姻挤压”等等一系列人口学与非人口学的后果(74—82页)。现在,生育率持续下降的后果,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九九三年,上海人口出现负增长,引起一片欢呼,他则通过分析表明,一个地区人口的负增长,是该地区人口态势长期发展的结果,不能光从负增长本身去作优劣好坏的判断,更不能一厢情愿地“拔苗助长”,那很可能“适得其反”(第271页)。他的思路,总是能根据人口数量,但又不局限于数量,将人口问题放到更大的视野里加以考察。
  在一篇反思当前中国人口问题的长文里,作者穿梭式的思考方式显得尤其典型。他坦直地指出,随着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在九十年代逐渐接近并低于更替水平,人口的数量控制正越来越逼近自身的极限,但同时,由于人口惯性的长期作用,人口总量膨胀与结构老化成为跨世纪的难题,使得人口的数量控制与结构调整的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再不能只在数量里做文章。在人口思路上,既要“节流”,也要“开渠”。节流,就是继续坚持人“口”论,人多毕竟是包袱(“口”多,负担就重),计划生育仍应抓紧;开渠,就是同时坚持人“手”论,人多毕竟还是一种资源,在人口数量已经非常巨大的情况下,如何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现有的人“手”,同样是一个现实、紧迫的问题。计划生育的宗旨,决不仅限于少生多少人上面,更重要的还在于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尽可能的人口条件、人口状态和人口环境。因而,“少生不是一切”。应该承认,人口控制存在着负面效应,为了数量的下降,付出了结构上的代价(如人口老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因此,要尽可能避免顾“此”(人口数量)失“彼”(人口结构),免得欲速则不达。事实上,如果在人口控制问题上处置失当,片面追求少生,会有可能滑入“没有发展的控制”或“不利于发展的控制”的尴尬境地(第163—179页)。在这样的视野里,人口不再只是张着“口”的一堆人,不再是抽象笼统的数量,人与社会打成了一片,成为社会中生活着的人。“问题意识”通过思考方式的锤炼,升华为明智和见识。
  不过,在我的理解中,将人看作在社会中生活着的人,而不把他们看作一“口”,“口”数量上的堆积,还只是将“人”当作“人”的第一步。关注人所生活着的社会,是为了经由他们的生活世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我觉得,但凡是跟人沾边的学问,如果不能把理论的基点,通过主位的、投入的理解,而与生活世界里人的存在状态有一种内在的沟通,那它的洞察力与说服力就要大大地打点折扣。
  对中国而言,人口理论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生育理论。在宏观层面,人口转变论已经反复得到证明,此处且不论。在微观层面,生育理论已经探讨到人的偏好、物品与孩子的“影子价格”等等非常细致的方面,可在理论支点上,仍将人设定为理性的、计较实际利害得失的经济人;在分析逻辑上,仍是循着成本——效用的路子。如果纯从数量的角度看,这种分析还不失为谨严;可是一旦回到人本身,它实在还是切割了人的内涵和人的生活。人类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几乎在任何文化中,生育不单是富于社会性的行为,它往往还关联着各自文化的价值体系,甚至连带着个体的人生意义。即以中国而论,在农村,大多数农民的观念里,生育直接关联着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他们生命逻辑里不可或缺的必要的环节。生一个男孩,仍是大多数农民今生无法超越的生命任务。我觉得,计划生育之所以难,要天天讲,定成“不变”的“国策”,不是因为它要计划基于生物本能的“人口”行为,而是因为它触到了我们文化的深处。用文革语言讲,是“触及灵魂深处的革命”。若真能毕其功于运动,那可真是史无前例的“大革命”。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这本文集里,我最看重他论述生育与生育转变的那篇文章(84—99页)。在以往的人口理论中,生育仅仅被定义为基于人的生物本能的个体行为;个体行为的累积,就成为生育率。在这样的视野里,生育被泛化成数量过程,总和生育率(TFR)成为衡量生育水平高低与生育转变的主要标志。作者根据多年研究的体会,提出生育是一个三维变量,除开传统的数量这一维,还应包括时间和性别。在西方的微观人口理论里,不是不讲生育的时间与性别,但只是将它当作个体的偏好来考虑,而没有把这两者当作构成生育的要素。在他的三维理论视野中,生育转变就不再只是总和生育率变化的问题。这在分析八十年代末以来中国的人口态势时,尤其能显出它的多辨力与洞察力。进入九十年代后,中国人口在总体上已经接近、甚至低于更替水平,据此,有人就认为中国已完成了人口转变。这种观点实际上似是而非。首先,这种低生育率是在政府强制性的政治行政力量干预下才得以实现的,并不是人口内部自发的自然过程,一旦控制松懈,生育率的反弹应该在意料之中,因而不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相提并论;其次,看生育的时间,调查普遍证实,农村初婚妇女大概在婚后一年左右,生下头一个孩子,差不多结婚不久就怀孕,生育仍是大多数中国農民结婚的主要目的之一;其三,再看生育的性别,尽管一些地方个别农民有了一个女孩就放弃生育,但现有的资料仍然表明,从总体来看,追求男孩,是农民二胎、甚至多胎生育的主要原因。从生育的三维看,只有真正实现了晚(晚生)、稀(生育间隔拉大)、少(少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育转变。上面的事实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在数量上,人口形势依然严峻。如果现在仅仅根据总和生育率就唱起“生育转变”的高调,至少会麻痹我们的人口危机感。
  写到这里,还应该交代一下我看重这篇文章的另一段因缘。九二年冬天,我正根据浙东越村的实地调查,以农民生育观念为题,着手准备硕士论文。正在踌躇论文的着眼点,在当年《人口研究》第六期上看到这篇文章。之前,为准备调查,我已大体熟悉西方有关生育的主要理论,代表性的学者的观点,也大致熟习于心。但他们的理论,与我调查的结果还是很“隔”,只能作为构想中论文的综述部分。直到看过这篇文章,心里那种“隔”的感觉才渐渐淡去,现在回想,似乎就在那一刻,决定围绕生育的性别,展开对农民生育观念的讨论。当时我的感觉是,这是生育理论中“最美的收获之一”,现在写到笔下,还是觉得美,写得好。
  这段因缘还有下文。在以后对于农民生育的探讨中,我又顺着这数量、时间与性别这三维摸下去,发现这三维本身还有一个内在的结构。如果将农民的生育需求看作是他们生育的内在动因,那么,循着由抽象到具体、由内隐到外显的顺序,它依次包含终极意义需求、情感需求、继嗣需求、社会性需求(评价、交往与社会支持需求)以及生存性需求(劳动力与养儿防老需求)。在行为上,这种生育需求表现在两个相关的层面:首先是在生育的态度上,即“生不生”与“为什么生”的问题;其次,在生育偏好上,则是更具体的“生什么”(性别)、“何时生”(时间)与“生多少”(数量)这生育的三维。在这三维中,性别是核心的因素,其次才是时间和数量——早生是为了生男,多生也是为了生男。我进而想到,“生一个男孩”,至少在今后不短的时期内,大概还是大多数农民无法逾越的“文化边界”。我甚至觉得,这一条“文化边界”,是不是可以(应该)作为日后人口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以使人口控制的正当性,建立在文化合理性的基础上。话扯远了,但里面还是有作者这篇文章的余音。佛陀说凡“业”必有“因”,这些扯远的话,平心讲来,总是挥不去这篇文章的启发。
  作者以“与实践的对话”作为文集的副题,或许还深有寄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口学是应“运”而生的“应用科学”。不论是政府的期望,还是绝大多数人口研究者的行为,都是在主动地服务于计划生育的实践,甚至成为这一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学而不思则罔,光有(狭义的)实践,不思,少问,不易有视野的开阔与见识的提高。作者称这些文章是他与实践多年的“对话”,那么,这些“对话”里的确凝着他多年苦心的思考与追问。在思想的表达上,作者偏好用明快流畅的语言,提供一些富于见识与启示的“思路”与“视野”。或许他是担心,一提理论,往往容易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某些最终的结论,在某种意义上,对当前的人口研究而言,反不如提供一些“思路”、扩大一些“视野”更为有益(208页)。不过,恕我直言,有理论价值的见解,如果在可能的时候,不去着力提炼为相应的理论文字,像他论述生育与生育转变的理论文章那样,不管怎么说,都是很可惜的事。一个领域的研究积累到一定程度,应该有意识地鼓励理论上的提炼,以利于知识与智慧的积累。我这样说并不全然是为了学术的本土化。如果学术的本土化能够摒弃狭隘民族主义的情绪,那倒也不是件不好的事。其实,红花白藕,天下学问是一家。如果通过与实践不断反复的对话,能逐渐提炼、升华出相应的理论与智慧,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益人心智,提高人们应付不测风险的能力,多少增加一点人类的福祉,岂不是一件更美的事情?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四日西八間房
  (《综论中国人口态势——与现实的对话》,顾宝昌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月版,12.00元)
其他文献
人类学者的困惑    做一个人类学者要面对许多困惑,来自外部的和来自内心的。  “人类学是干什么的?”这样的问题我们时常遇到。记得在一次调查中,一位县政研室干部拿着我的一位同仁的名片琢磨良久,然后对镇里干部介绍说:“噢,他们是研究人类的。”一阵晒笑的潜台词无非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相当一部分自然科学哪个不是研究人类的?对人类学的陌生和误解不仅来自我们进入的田野乡村,也同样来自城镇都市;不仅来自普
期刊
林达先生的《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是把美国的自由等中国人关心的问题阐述得很好的一本书。作者把对身边具体事例的生动叙述与深刻的理论分析有机结合,读来耳目一新。但我以为,本质上与其说是在“近距离”地审视美国的自由,不如说是在“远距离”地用中国人的自由观、中国人的自由去凸现美国的自由。这一远一近,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比较的运用。诚如作者所言,“在实际生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
期刊
九七年十二月,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oll)八十周年诞辰。三联书店出版了伯尔的文集,我特意买了一本《伯尔文论》,作为永久的收藏,收藏他的声音,收藏他的思想,收藏一个民族的良心。  伯尔的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他声讨战争,批评国家与社会,也批评大众传媒和教会。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正因为这一点,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一九八五年伯爾谢世时,联邦总统亲自抬棺材为他
期刊
读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一书,第一个印象是其研究方法耐人寻味。它并没有钻故纸堆,并没有就史谈史,而是站在当代的角度,力图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一番重新阐释,为之注入一种新的时代精神。但作者又并非像极端历史主义那样,将历史玩弄于股掌之上,主观随意地加以解释。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角度,叶朗先生在序言中形象地称之为“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说法和做法似乎不够“新潮”。然而,不“新潮”的东西未必就是无价
期刊
对老朋友齐赫文斯基院士的祝愿    俄国远东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伊巴托娃教授十一月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访问,告诉我齐赫文斯基院士明年八秩大寿,俄国学者将出一本书加以庆祝,希望我能够写点什么。我感谢她告诉我这个消息,表示理当祝贺,尽老朋友之谊。前年我届满八十岁的日子过去以后,他在国外见到社会科学院的同事,询问我的近况,得知此事以后表示,要是早知道,至少也应该打个电报祝贺。  齐赫文这个由郭沫若、曹靖
期刊
欧洲中心论的多重形式和对欧洲中心论的批评并不必然合成一幅和谐一致的图画。我们在这里所要做的是尝试性地评价有关的主要争论。正像我们已经注意到的那样,业已制度化了的社会科学在欧洲过去是作为一种行动开始的。它(被指责)描绘了一幅错误的图画,因为它误解、严重夸大和歪曲了欧洲的历史作用,尤其是欧洲在现代世界中的历史作用。  然而从根本上说,这些批评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和有些彼此矛盾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无
期刊
一九九七年对全球投资(机)者来说是个灾难。首先是东南亚的货币大幅贬值,继而是香港股市暴跌,从而引发了美国股市的大幅下挫,进一步带动全球股市动荡不安。引起这次灾难的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全球金融投机(资)者——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用其金融哲学理论来说:东南亚的货币汇率和香港股市指数的高企是不合理的,而维持这种不合理的人必将受到损失。据说索罗斯在阻击港元汇率时受到损失,但其做空港股指
期刊
一九九七年秋,有事于江西,道出南昌。事毕,主人邀作腾王阁之游。王勃序文传世,已历一千四百多年。在我这一代的老知识分子中,大概很少不在早年就熟悉王序这篇骈文的。我在童年就受父命背诵此文,文中许多字还念不准,更谈不到理解文中的典故了。但是可能就因为这篇序文,使以这个名义建立的高阁,几经兴废,现在还屹立在赣江边上。阁以文存,不能不承认文学魅力的强劲了。  现在这座以钢骨水泥建成的滕王阁,是在民国末年军阀
期刊
四卷本的《新凤霞回忆文丛》即将出版。新凤霞女士是名满中外的戏曲表演艺术大师、散文作家、水墨画家,从六、七岁的幼龄就在京剧舞台上扎了根,七岁起开始学京剧基本功,八岁登台就受到观众的激赏。十四岁改唱评剧一鸣惊人,迅速远近驰名。进入新中国,更以《刘巧儿》、《牛郎织女》、《祥林嫂》、《杨三姐告状》、《花为媒》以及一些传统剧目名扬中外;而且桃李满园,入室弟子遍全国……五十年代以后,因历次政治运动以病、伤致残
期刊
在《旧约全书》的创世故事里,神花五天时间创造了天地万物,在第六天“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神不仅造了人,还“赐福”给他们,并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若干千年过去了,被“赐福”的人终究没有辜负神的期望,果真按神的吩咐“生养众多”(姑且不论是否“生养”过多),“遍满地面”。但一心进步、天天向上的人,却并不满足于那“遍满地面”的绝对霸权。人还要随心所欲地造物,甚至要“造”而非生育自己的子女。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