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使命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o579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一书,第一个印象是其研究方法耐人寻味。它并没有钻故纸堆,并没有就史谈史,而是站在当代的角度,力图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一番重新阐释,为之注入一种新的时代精神。但作者又并非像极端历史主义那样,将历史玩弄于股掌之上,主观随意地加以解释。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角度,叶朗先生在序言中形象地称之为“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说法和做法似乎不够“新潮”。然而,不“新潮”的东西未必就是无价值的东西。正是依照这种“中庸之道”,作者向我们揭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据此对备受称颂的西式现代化进行了质疑。
  作者在大量资料的基礎上,系统地考察和揭示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整体意识”、“生态意识”、“尚清意识”、“女性意识”,以及“世俗化倾向”、“多元论倾向”、“解释学传统”等问题。许多观点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如书中将明代的审美世俗化运动看作今天的审美大众化在历史上的表现形态,并认为二者之有一种内在的连续性;将“言意之辩”视作中国解释学传统的独特表现形式。
  然而,《阐释》一书的最大贡献,在我看来,是使我们记起了久已遗忘的美学的使命问题:如何让人活出美?如何创造美?
   (《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樊美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二月版,18.00元)
其他文献
我曾就马克·吐温的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过一个小小的调查。  问:读过《汤姆·索亚历险记》吗?答:当然。  问:这是一部写孩子的好书,书中的小人儿写得有血有肉,令人难忘,给你印象最深的都是谁,你能列举几位吗?  答:汤姆·索亚。  问:没错儿,书中第一号人物,小人儿干了许多连大人都干不出的事情,比如他敢在全体同学面前代人受过,因此白受了老师一顿皮鞭而满不在乎;比如他冒着被报复的生命危险,出庭作
期刊
准备飞往德国莱比锡参加由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学及哲学研究所和莱比锡大学合办的当代新儒家国际学术研讨会前夕,接获北京三联书店的电传。欣闻根据我一九八八年夏在台湾大学授课录音而整理出来的讲稿——《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将在大陆出版。  在莱比锡宣读的论文是从儒家人文精神的视角对主导现代西方价值取向的启蒙心态进行反思。这项“劳心”的知性工作是以探索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的复杂关系为起点的。匆匆九年、回顾当时在
期刊
今年五月,我有机会首次去莫斯科。当汽车从机场开往市区,城市的建筑天际线出现在眼前时,我看到几栋已经褪色的金色尖顶的古典风格的高楼。俄国朋友说:这就是我们所称的“斯大林建筑”。它勾起了我的一番回忆。  五十年代初,中国的建筑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在三反五反的冲击下,大批私人建筑师事务所纷纷自行关闭,投入新成立的国家设计院,成为“全行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先声;二是我国宣布了“一边倒”的政策,不仅在政治上
期刊
隐喻的规则    如果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八十年代的社会文化人类学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规则,而哲学、政治学、文学和其他学界的朋友们,发现了已经荒芜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原野,他们出来重新开发这片曾经被中国第一代、第二代乃至第三代社会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开发过的处女地。然而,那时虽然有百家争鸣的形势,却没有万法归一的气象。大约在十多年之后,中国的社会文化人类学家经过充分的准备,开始再次进
期刊
读罢《读书》一九九七年第一期上的文章《数码复制时代的知识分子命运》一文,不禁感到,技术的进步,如电脑网络等,究竟会把我们带向何方,确实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该文的核心在于把自我的某种情绪表露无遗,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对知识拥有者优越地位丧失的哀叹。记得钱穆先生曾经说过,汉代士子之所以地位隆贵,就在于能够“通经”,因为在印刷术尚未普及的时代,拥有一二种书籍都绝非易事,由此世代相袭,终于造就了一种知识阶层
期刊
《读书》虽小,但来稿不可谓不多,热心作者的时时关心和支持,是《读书》得以在商潮冲击下坚持下来的保障。每月稿件如雪片飞来,编辑部不得不忍痛舍弃其中的许多佳作,也常常出现“压稿”现象。  本期《文事近录》中“一得之见”,就是编辑部从来稿中筛选出来的一些“片断”,希望以此多少能让读者们窥见这些作者的洞见,也使我们减少一分退稿或压稿的不安。对作者们对《读书》鼎力相助所给予我们的鞭策,绝非“一得之见”小小篇
期刊
“酷”的文化现代之二  全球化和民族主义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品牌出产国。可口可乐,万宝路,西点军校,好莱坞电影,因特网,摇滚乐,哈佛学位,读者文摘,美元,波音飞机,NBA,性解放,民主直选,福特基金会,马丁·路德·金和巴顿……当然还有英语,都是名震全球的品牌。美式英语的地位,内含着政治和经济的力量。它的强势主要来自美国地大物博的资源条件,来自他们开放而富有活力的体制传统,来自那里人才精英的汇
期刊
人类学者的困惑    做一个人类学者要面对许多困惑,来自外部的和来自内心的。  “人类学是干什么的?”这样的问题我们时常遇到。记得在一次调查中,一位县政研室干部拿着我的一位同仁的名片琢磨良久,然后对镇里干部介绍说:“噢,他们是研究人类的。”一阵晒笑的潜台词无非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相当一部分自然科学哪个不是研究人类的?对人类学的陌生和误解不仅来自我们进入的田野乡村,也同样来自城镇都市;不仅来自普
期刊
林达先生的《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是把美国的自由等中国人关心的问题阐述得很好的一本书。作者把对身边具体事例的生动叙述与深刻的理论分析有机结合,读来耳目一新。但我以为,本质上与其说是在“近距离”地审视美国的自由,不如说是在“远距离”地用中国人的自由观、中国人的自由去凸现美国的自由。这一远一近,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比较的运用。诚如作者所言,“在实际生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
期刊
九七年十二月,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oll)八十周年诞辰。三联书店出版了伯尔的文集,我特意买了一本《伯尔文论》,作为永久的收藏,收藏他的声音,收藏他的思想,收藏一个民族的良心。  伯尔的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他声讨战争,批评国家与社会,也批评大众传媒和教会。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正因为这一点,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一九八五年伯爾谢世时,联邦总统亲自抬棺材为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