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玉:教育改革迷失了方向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y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7年,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的刘道玉,在恢复高考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如今30年过去了,他对高考怎么看,对教育改革怎么看?本刊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访问了刘道玉先生。
  
  邓小平当场拍板:“今年就改”
  
  《同舟共进》:1977年,在经历了漫长的“文革”之后,中国恢复了高考,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这其中,您与武汉大学查全性教授起了很大的作用,能說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刘道玉: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教育面临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1977年初,邓小平同志复出后,首先从教育和科学领域的治理整顿入手。1977年8月2日至5日,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各15名代表。当时我是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等教育司司长,来自高等学校的15名代表,就是由我选定的,他们都是教育部部属重点大学的知名教授和大学的原领导人,如周培源、张光斗、杨石先、唐敖庆、苏步青、李国豪、钱令希、史绍熙等。会议畅所欲言,开得生动活泼,有议有决,内容涉及推翻“两个基本估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国家科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走“五·七指示”道路、如何准确地理解毛主席教育革命的指示等。在我的策划下,会议开到最后一天时,查全性列举了“十六字”(自愿报名、基层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招生政策的种种弊端,提出要恢复“文革”前实行的全国统一高考。教育部部长刘西尧说:“今年的招生工作会议于7月5日在太原开过了,今年恢复统一高考来不及了,要改明年再改。”邓小平马上插话说:“不行!今年就改,开过了招生会议再开一次就是了。”就这样,由小平同志拍板,推翻了“十六字”招生方针,并决定当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会后,教育部立即在北京重新召开招生工作会议,分配招生指标、组织高考命题班子及各项招生工作。这一系列工作使当年招生工作推后了一个学期,这就是为什么77级学生于1978年春季才入校的原因。这一措施使一大批回城无望长期插队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获得了平等考试的权利,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而且从他们之中冒出了大批杰出人才。
  
  统一高考:计划经济的产物科举考试的翻版
  
  《同舟共进》:现在,恢复高考30年了。有不少人批评现行高考制度,甚至建议再次取消。教育部也出台了一些措施进行改革。您对目前的高考和高考的改革有何评价?
  刘道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恢复统一高考起到了应有的历史作用。它的积极意义在于:第一,有利于堵塞招生中“走后门”的不正之风,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第二,极大地扭转了当时存在的“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潮,广大青少年读书蔚然成风,出现了爱科学、学科学和争当科学家的新风尚;第三,克服了工农兵大学生文化程度严重参差不齐的问题,有利于大学教学,保证了教学质量,推动了教学改革。
  恢复高考已30年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统一高考制度的弊端日益彰显。总的来说,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思维和体制下的产物,是科举考试的翻版。其弊端是:只注重知识而忽略了能力;只反映学生的记忆和解题能力,忽视了学生各种创造性的素质;只求统一而忽略了各地的差别;只维护教育部门的权力而剥夺了大学的自主权。很明显,统一高考已不适应知识经济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不能反映各地经济、教育和文化差异,不利于让大学享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不能保证学生多次选择大学的民主权。因此,高考必须大胆地、彻底地改革,而且早改比晚改更有利。
  高考制度的改革,关键不在于考或不考,而在于怎样考,考什么,由谁来考。高考制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第一,从统一走向分散,教育部要坚决放权,把考试与录取权分别下放给重点大学和各省市自治区,由它们独立制定考题和录取标准。第二,从一次考试向多次考试转变,实行考试证书制,每次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两年,在此期间学生可凭此证书报考任何大学,保证他们拥有多次平等的选择权利。第三,保证考试机构独立性,与教育部和大学脱钩,不受行政干预。第四,从知识性考试向创造性素质考查转变,保证每个大学拥有录取符合自己培养目标的优秀学生的权利。
  
  
  大多数教育部门领导已经忘了教改的本意
  
  《同舟共进》:人们不仅关心高考改革,而且关心整个教育改革。各种各样的改革思路提出的次数不算少,实践的时间也不算短了,许多人对改革的方向还是感到模糊,群众对教改的成果还是不满意。您认为当代中国教育应如何改造?
  刘道玉:当前,中国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为什么教育腐败遏制不住?为什么“重点中小学”屡禁不绝?为什么“素质教育”口号叫得震天响而应试教育硝烟弥漫?为什么择校风越刮越盛?为什么奥赛班、培优班、特长班、补习班、家教市场兴旺?为什么考高分和高升学率成了学生、学校和家长的沉重包袱?为什么教育不公得不到解决?在城乡还在收费的情况下,中国本没有资格奢谈义务教育,为什么教育部却说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率已高达95%以上?这一切,归根到底与陈旧的教育观念,即学而优则仕、状元情结、灌输式和死记硬背式的应试教育与考试方法不无关系。这些观念潜移默化,代代相传,已构成强大的社会基础,使教育改革寸步难行。
  我们教育理念的源头是“塑造”,按照一种固定的模具,把原料注入模具中,然后出来的就是流水线上规格相同的批量产品,导致“千校一面”、“万人一格”;学生家长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塑造子女,要求他们“成龙”、“成凤”,使子女失去自己的理想;中小学的校长、班主任以提高升学率为目标去要求学生,越俎代庖,使学生丧失了兴趣和选择权……“塑造”这个观念,成了教育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许多中国人丧失了创造力。反观许多发达国家,它们教育理念的源头是“成长”,贯穿从幼儿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开明的,是顺应自然的,不会强迫孩子应当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
  其实,汉语中的“教育”由“教”和“育”组成。可千百年来,我们只强调“教”,完全忽视“育”,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偏差。这个偏差所造成的后遗症,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指出的:“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了药方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中国教育必须从源头改起。在这里,我要大声疾呼:请家长、学校、教师、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整个社会彻底放弃“塑造”的教育理念。当前我们强调创新,但如果仍抱着“唯古、唯书和唯上”的教条不放,随波逐流,怎么能够创新!没有敢于突破禁区的勇气,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创新谈何容易!
  我们并非没有过好的教育改革思想和政策。早在1985年5月中央就已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文件又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衡量任何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是经济效益的多少,而是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紧紧掌握这一条,改革就不会迷失方向。”
  现在,教育改革迷失了方向,老百姓是有公议的。这是中央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改革纲领性的权威文件。可22年过去了,我敢说这个文件已经被绝大多数人遗忘了,现在的教育部门领导有几个人知道这个文件?更不用说贯彻执行了!几十年来,教育界一直呼吁给学校松绑,减少“婆婆”的干预,扩大学校的独立自主办学权,然而,现实情况恰恰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教育当局还在以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思想指导教育。
  
  大一统的教育体制必须摒弃
  
  《同舟共进》:常有人批评教育部门是较多保留计划经济时代特点的一个部门。用计划经济思维办教育,表现何在,危害何在?
  刘道玉:大一统的教育体制就是完全按照计划经济思维方式,控制着一切教育政策的决策与管理权,控制着国家的一切教育资源。
  第一,高教领域,教育部直属的大学越来越多。“文革”以前,高教部直属大学只有23所,上世纪80年代初增至36所,现在居然翻了一番,达到72所。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二:一是凡列入教育部的直属大学,被视为国立大学,自觉高人一等,享受诸多特权;二是经济利益驱使,直属大学拨款数倍甚至几十倍于其他大学。
  第二,教育部几乎控制了全部教育资源,而且不受制约与监督。例如,统一高考、统一分配招生指标,控制自主招生权学校的审批;控制审批专业的权利,并统一专业名称;统一教学计划和教材(现在叫精品课程工程);控制教育经费拨款;控制科学研究项目的审批和经费的拨款;控制教师编制、职称的评定和名师或模范教师名额的分配与评审;控制学位授予权的审批;控制出国留学生名额的分配;控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的审批,等等。
  第三,近几年,教育部制定的教育工程越来越多。除了各种决定、纲要、规划和计划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工程,如“211工程”、“985工程”、“973工程”、“园丁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阳光工程”(招生)、“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本来,“工程”是土木建筑或其他生产、制造部门的一个专用术语,有着特定的内涵和专门的程序。可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各级政府推出各种“政绩工程”后,教育部门也亦步亦趋,炮制了各式各样的“工程”。说到底,所谓“工程”也就是某种计划,无非是带有更明显的炒作和虚张声势色彩。这类东西越多,说明计划性越强,越是暴露了教育当局以计划经济思维指导教育工作。而且这些“工程”或“计划”空洞、重复,基本上不抓落实,大都成了“烂尾工程”。
  第四,按照统一的模式与标准管理学校,使我们的学校失去个性和特色。教育部门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如大学生能否结婚、能否在校外租房等,而许多该管的事却不去管,如教育方针、学校功能定位、校领导的培训、遏制教育腐败、监督和查处教育不公、整顿不良的学风和教育改革等重大问题,真可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第五,对待某些工作的评比和检查,教育部门也是按照统一计划思维方式进行的,如全国名师的评选是按学校的等级分配指标,绝大多数学校无缘参加名师的评选,这是不公平的。又如,近年开展的本科教学质量检查,各校抽调大量人员有准备、有步骤地对付。这种检查有什么效果呢?连担任某大学检查组组长的人也不无感慨地说:“像这样的检查评估,以后绝不能再搞了!”为什么?因为这是运动式的检查。正如群众所形容的:“运动来了一阵风,运动过后无影踪。”据说,有些大学检查后获得了好的评语,学校便给每位教职员工发慰问金,这是对检查评估的莫大讽刺!
  《同舟共进》:大一统的教育管理體制既然危害深广,有关部门为何还要坚持?
  刘道玉:为什么要摒弃大一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呢?道理很简单:既然计划经济不能振兴我国经济,难道计划经济式的教育能够振兴我国的教育吗?这是非常令人怀疑的。
  教育当局抱着大一统的教育体制不放,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受“教育特殊论”影响,把教育当作意识形态领域看待,认为是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的阵地,所以要牢牢地控制领导权。实际上,这是左倾思想的表现,已经被过去几十年政治运动证明是错误的;第二,只相信行政的控制作用,不相信市场的调节作用;只相信领导的权力,不相信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第三,由于长期计划经济思想影响,现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人大多是接受传统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他们没有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所以自觉或不自觉地按计划经济思维方式行事。
  教育产出的是公益产品,归根到底是为社会服务的。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人类创造了带有普遍规律的教育经验,最主要的是教育必须独立,无论宗教或政府,都不能干预学校的办学权。大一统的教育体制是与独立、民主、自由、怀疑和批判精神相悖的,已成为创造性杰出人才成长的桎梏,必须彻底改革。
其他文献
长篇小说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出现了一种新的结构方式——象征结构。这种结构往往伴以象征体出现,而后通过象征体和人物(或象征体)的相互作用表现作品的主题。因此,象征体的选
由市委宣传部、市社联共同举办的全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于近日结束,共116项研究成果受奖。我校韩雪屏等13位教师的研究成果受到奖励。近年来,我校的科研活动十
2008年奥运会给北京乃至全国带来的正面效应无需多说,笔者更关心的是历届奥运会不同程度遇到的“后奥运低谷效应”会不会在我们这里发生。    大型运动会的风险不容低估    后奥运时期,是指奥运会举办后的2至3年间。这一时期,总需求无可避免地急剧下降,比赛场馆、运动员村、新闻中心等面临如何后续利用,奥运拉动的体育、旅游、文化等产业面临如何避免闲置及如何运营等新课题。从总体上看,后奥运时期很可能出现“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中影响因素。方法对微生物检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影响因素主要有实验者主观因素及操作技能中的误差,操作环境不符合要求带来的误差,标
浙江瑞安陈根廉(退休教师)《同舟共进》是一份进步的刊物,她拥有一大批思维敏捷、视野广阔的作者,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知识与振聋发聩的声音。每一期杂志都有她的新视野、新观点
目的:研究和探讨丹鳖胶囊结合中药灌肠配合输卵管介入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9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于月经干净后3~7天内行输卵管介
有成绩总爱夸大,生怕别人不知道;有了问题总爱藏着掖着,生怕人家知道,认为暴露问题是“给社会主义抹黑”。其实问题本身就是“黑”,还用抹吗?  《瞭望东方周刊》披露了哈尔滨停水事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指出短短两天内当地政府对事件原因的解释发生了90度的转变:含混的消息→松花江水“可能已被污染”→吉林石化发生爆炸事件已经导致哈爾滨市水源地松花江水被污染。  从报道可以看出,当地政府一开始对事件的真相就
两个中国反差强烈地呈现在国人面前:一个是刚刚成功举办奥运会,向世界呈现最光辉一面形象的中国;另一个是爆出毒奶粉事件导致良好国际形象受损,处于转型期、社会问题频发的中国。  对这样一个涉及全国的食品安全事件,来龙去脉究竟是什么?还有哪些黑幕没有揭示出来?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事件的发生?能否杜绝?怎样杜绝?然而在国内媒体上,很难看到这些人人希望关注的信息。    几乎所有环节都出了问题    三鹿事件
南京一名大二学生买彩票中500万元巨奖后,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闷声不吭,而是到处向同学报喜,还分钱给同室好友。该学生在领完奖之后立即卷铺盖回老家,说不上学了。(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