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fzi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九年的义务教育期间内总阅读量应该达到400万字以上。然而,从实际的阅读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并不符合这一要求,从而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学课具有独特的延伸性,只有将课内外的语文知识相结合,将语文知识进行整合方能起到巩固课内阅读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内外阅读资料能够相互完善形成一整个知识结构,让其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起到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养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内外阅读  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114-01
  小学语文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养成自主阅读的能力、重视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具有丰富的资源积累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感觉。教师培育学生能够具有多种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初步的鉴别、欣赏等。随着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逐渐增多,学生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能够发展自身的个性并陶冶其情操。教师想要保证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需要将课内外阅读文章进行有机的结合,最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身心特点为学生介绍合适的读物,让学生逐渐走进文学作品的殿堂。众多文学作品中蕴含的趣味知识,大幅度提高了学生想要阅读的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教师开展高质量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除此以外,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建立阅读读书角,班级内每位同学分享出一本书籍供他人阅读,读书角的书籍每周更换一次,学生课后时间可以自主选择想要阅读的书籍。班级内构建的这一读书角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帮助不少同学逐渐形成阅读兴趣,最终喜欢上阅读[1]。
  当学生对阅读逐渐产生兴趣后,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以及阅读书籍的数量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早上上课之前进行十五分钟的自由阅读,中午也可以利用十分钟的时间阅读实践类书籍。学生在早自习的时候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大声的朗读,而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活跃自身的思维,使学生更好的迎接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学生长时间这样进行阅读,最终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会学生阅读方式,使学生扩展阅读资源
  学生展开盲目的阅读活动并不能起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并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写摘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比较优美的句子、词语时,可以将其抄写在笔记本上平日经常进行翻看、品读,对摘抄的句子所用手法进行仿写,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2.谈体会
  部分文章内容会使读者产生共鸣真实的感受到文章蕴含的真情实感,当学生遇到这样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后写出自身的感悟以及体会,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堪称一举两得。
  3.会精读
  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需要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阅读资料,以免内容结构过于深度化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指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部分文章结构较长时,不必逐字推敲、思考,只要能够掌握整体以及中心思想等即可,对文章精彩部分可以进行专研感悟其蕴含的深刻含义。当学生基本掌握阅读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文章的主题、背景、写作手法以及文章中提到的课文原著作为阅读的扩展部分。每本语文教材都具有单元板块,教师利用这一特点为学生推荐相应的书籍。比如,学生大多数对《三国演义》具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多数是从电视上所了解的。教师先与学生谈论有关《三国演义》中其最喜欢的部分,经过沟通讨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不仅将课内外的阅读相结合,更是培育了学生阅读能力满足时代的要求[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内、课外阅读的高效结合,是教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及开展高质量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将课内外阅读结合,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内容的好奇心以及巩固语文知识内容,还能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模式,从传统的被动式教学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因此,教师想要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效果,提高整体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要从课内外阅读着手,保证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从而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起到培育作用。
  参考文献:
  [1]陶然.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浅谈小学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J].新课程导学,2017(5).
  [2]辜文芳.小學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例谈[J].小学教学研究,2017(7):55.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人才的主战场之一,培养的是技术型的专业人才。为此社会各界对中职阶段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要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真正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关注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两者都容不得半点忽略。但是反思当前的教育形式,职业道德以及法治教育的整体情况不理想,这同时也成为了阻碍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绊脚石。鉴于此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强化意识,明确对一个中职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公文写作课程开设情况,分析公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从而探索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作业布置——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点评——学生完善”,旨在为公文写作课程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提升学生公文写作知识水平。  【关键词】公文写作 教学模式 写作知识  【中图分类号】H1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难点,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广大语文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尝试更新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方法,希望能够以此来优化授课环节与成果,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阅读教学活动当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教师应注重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阅读教学目标并不只是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更重要的是使其学会多角度理解文章,有创意地阅读。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创意阅读,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阅读质量,使其达到高层次阅读,最大化地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同时促进其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创意阅读充分抓住了学生的求知心理,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从而促使阅读
期刊
【摘要】教育理念在不断革新也使得很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去提高他们自身的学科素养及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而在高中英语的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只有学生掌握了这两项比较基础的学习技能才能算得上掌握了英语的学习方法。为此本文主要探究在英语核心素养的影响下如何去有效的开展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120-02  朗读是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也是最有力的表现形式。如何将朗读变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引领语文学习走向更深远的新意境,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讲多读,以读代讲。  一节优秀的语文课,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就显得生硬而枯燥。所以,教师要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做到精
期刊
【摘要】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高效途径。阅读教学工作的完成,与学生们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的取得紧密挂钩。然而现实情况是,目前阅读教学的作用的体现更多仅仅停留在教师们的教案、论文和教学大纲之上,并未走到实处,在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上,对阅读的重视仍然只是纸上谈兵的空话。面对这样的问题,本文作者将从自身实际教学工作出发,结合具体教学案例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在不断推进和发展,其学科地位日常明确,学科规模得到拓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其学科研究范围初步形成,立场坚定,且内容丰富明确;其学科建设得到推进,研究方向和队伍日趋稳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理论学科 改革开放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090-01  中国在改革开放4
期刊
【摘要】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前提。公民能力实则需要在公共生活中进行实践培养,但儿童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真正的公共生活中,他们参与的主要是学校、班级准公共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新教材通过聚焦校园、班级准公民生活培养学生初步的公民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班级准公共生活培养学生的公民能力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既十分重要,
期刊
【摘要】语文课中都有一些所谓“虚”但不可不探究的意象,可延伸,可反证,可拓展。如:“拉远”与“拉近”:恰是“补虚”的契机;生成性问题:正是“补虚”的资源;转换角色:也是“补虚”的路径。而在这样的“补虚”中,孩子们收获不仅仅是技能技法,诸如“人文积淀、审美情趣和道德成长”也同步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拉远 拉近 生成性问题 转换角色 補虚 学生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