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子张问孔子,一个人要去从政应该具备一些什么条件?孔子给他提了一些具体做法后归纳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这讲的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对其字面意思,南怀瑾解释说,一个君子看到朋友、同事任何的好事,都愿意帮助他完成,坏事就要加以劝阻,使他不能完成。而小人却恰恰相反,就喜欢帮着人家一起干坏事。
君子首先是高尚的人,他们总想着别人的好,尽可能去开发、诱导、鼓励、帮助别人完成心愿,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迹数不胜数。庄子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个郢人,对于斧子的运用极其精妙,舞起斧头像是一阵旋风。郢人表演绝技的时候,他的搭档质就在鼻子上涂上薄薄的一层石灰粉,郢人一斧头劈下去,质鼻子上的石灰粉被削去了,而质的鼻子完好无损。庄子说这则寓言固然显示了郢人的技艺高超,运斧成风,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质的精妙配合与奉献精神。如果没有质的开发诱导,郢人难以练就一手绝活。郢人也很感激质,后者死后,郢人就再也找不到人配合他了。宋代王安石有诗云:便恐世间无妙质,笔端从此罢挥斤。没有质的成全,人们便难以看到郢人的精彩表演。
质的成人之美是基于他对郢人的认同、理解与知赏,二者形成了心灵的相通,从而实现了生命的相互成全。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不贵相异而贵相通,其中的法门就在于先要求得心灵相通、相融。
曾国藩在他的日记里说:“见得天下都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都是好人,存一番熏陶玉成之心,使人乐于为善。”这是人性本善的信仰,顺此美好天性,人应当对他人之才加以引导成全,而不是忽视埋没,更不是阻碍、扼杀。
南怀瑾自揭家丑说,他曾经为学生证过几次婚,结果很圆满的不多。所以他就想什么才算是成人之美。现在我们把成人之美用成了口头语,例如替人家做媒,就常说“君子成人之美”,但是南怀瑾认为这么说是不负责任的。如果男女双方恋爱已经成熟,旁人若只是帮忙盖章,这算是“成人之美”吗?南怀瑾没有明确回答。但我们却知道为有缘之人牵红线的人一定是成人之美。
唐贞元年间,书生张珙进京赶考,在河中府普救寺邂逅崔相国的女儿崔莺莺,二人一见钟情,互相倾心。张珙于是搬到寺内,住在西厢边上,希望有机会接近崔莺莺。河中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貌美如花而心生歹念,率兵围攻普救寺。崔莺莺的母亲焦急万分,就宣告说若有人能杀退贼兵,愿将莺莺许之为妻。张珙于是给他的好朋友白马将军杜确写信,让他前来解围。但在杜确剿灭孙飞虎后,崔母嫌张生只是一介书生,不守诺言,只是推托。看到二人相悦,红娘于是暗中奔波,为他们传书递信,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在花园相会,并自作主张主持了他们的婚事。崔母知晓后怒笞红娘,红娘据理力争,斥崔夫人言而无信,棒打鸳鸯。崔母理亏,就依红娘之见,应允了张珙与崔莺莺的婚事。而“红娘”后来也成了“媒人”的代名词。
凡事必有两面,君子在乐于助人之时,也要明辨是非,阻止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如果放纵他人犯错也算不上是一个君子。
一家新成立的企业聘请了一位负责的质检员。一次,质检员在检查产品时发现一个次品,就把它挑出来退了回去。那时实行计件工资,如果被查出产品不合格就会影响工人的当日工资,所以那个工人就偷偷地把那个次品放到合格品里去了。快下班时,质检员发现次品不见了,就把当天下线的产品彻查一番,终于翻出了次品。她对全体工人说:大河淌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如果因为一个次品而损害公司的名誉,最后可能会有人失业,我们不能有这种侥幸的自私心理。质检员的凛然正气得到了大家认可,公司形成了人人自检的风气,事业蒸蒸日上。质检员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在成就公司全体员工之美的同时又教育了某些人,防止他们继续犯错,也就是“不成人之恶”。
(摘自新世界出版社《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听国学大师讲人生智慧》 编著:逸儒)
子张问孔子,一个人要去从政应该具备一些什么条件?孔子给他提了一些具体做法后归纳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这讲的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对其字面意思,南怀瑾解释说,一个君子看到朋友、同事任何的好事,都愿意帮助他完成,坏事就要加以劝阻,使他不能完成。而小人却恰恰相反,就喜欢帮着人家一起干坏事。
君子首先是高尚的人,他们总想着别人的好,尽可能去开发、诱导、鼓励、帮助别人完成心愿,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迹数不胜数。庄子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个郢人,对于斧子的运用极其精妙,舞起斧头像是一阵旋风。郢人表演绝技的时候,他的搭档质就在鼻子上涂上薄薄的一层石灰粉,郢人一斧头劈下去,质鼻子上的石灰粉被削去了,而质的鼻子完好无损。庄子说这则寓言固然显示了郢人的技艺高超,运斧成风,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质的精妙配合与奉献精神。如果没有质的开发诱导,郢人难以练就一手绝活。郢人也很感激质,后者死后,郢人就再也找不到人配合他了。宋代王安石有诗云:便恐世间无妙质,笔端从此罢挥斤。没有质的成全,人们便难以看到郢人的精彩表演。
质的成人之美是基于他对郢人的认同、理解与知赏,二者形成了心灵的相通,从而实现了生命的相互成全。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不贵相异而贵相通,其中的法门就在于先要求得心灵相通、相融。
曾国藩在他的日记里说:“见得天下都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都是好人,存一番熏陶玉成之心,使人乐于为善。”这是人性本善的信仰,顺此美好天性,人应当对他人之才加以引导成全,而不是忽视埋没,更不是阻碍、扼杀。
南怀瑾自揭家丑说,他曾经为学生证过几次婚,结果很圆满的不多。所以他就想什么才算是成人之美。现在我们把成人之美用成了口头语,例如替人家做媒,就常说“君子成人之美”,但是南怀瑾认为这么说是不负责任的。如果男女双方恋爱已经成熟,旁人若只是帮忙盖章,这算是“成人之美”吗?南怀瑾没有明确回答。但我们却知道为有缘之人牵红线的人一定是成人之美。
唐贞元年间,书生张珙进京赶考,在河中府普救寺邂逅崔相国的女儿崔莺莺,二人一见钟情,互相倾心。张珙于是搬到寺内,住在西厢边上,希望有机会接近崔莺莺。河中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貌美如花而心生歹念,率兵围攻普救寺。崔莺莺的母亲焦急万分,就宣告说若有人能杀退贼兵,愿将莺莺许之为妻。张珙于是给他的好朋友白马将军杜确写信,让他前来解围。但在杜确剿灭孙飞虎后,崔母嫌张生只是一介书生,不守诺言,只是推托。看到二人相悦,红娘于是暗中奔波,为他们传书递信,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在花园相会,并自作主张主持了他们的婚事。崔母知晓后怒笞红娘,红娘据理力争,斥崔夫人言而无信,棒打鸳鸯。崔母理亏,就依红娘之见,应允了张珙与崔莺莺的婚事。而“红娘”后来也成了“媒人”的代名词。
凡事必有两面,君子在乐于助人之时,也要明辨是非,阻止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如果放纵他人犯错也算不上是一个君子。
一家新成立的企业聘请了一位负责的质检员。一次,质检员在检查产品时发现一个次品,就把它挑出来退了回去。那时实行计件工资,如果被查出产品不合格就会影响工人的当日工资,所以那个工人就偷偷地把那个次品放到合格品里去了。快下班时,质检员发现次品不见了,就把当天下线的产品彻查一番,终于翻出了次品。她对全体工人说:大河淌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如果因为一个次品而损害公司的名誉,最后可能会有人失业,我们不能有这种侥幸的自私心理。质检员的凛然正气得到了大家认可,公司形成了人人自检的风气,事业蒸蒸日上。质检员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在成就公司全体员工之美的同时又教育了某些人,防止他们继续犯错,也就是“不成人之恶”。
(摘自新世界出版社《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听国学大师讲人生智慧》 编著:逸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