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chuanq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学校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等的教育,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教育理念出发,制定与学生政治认知、学习状况相符的培养目标,对其展开科学理念、思想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的全方位教育,增强学生爱国主义观念、道德文化修养及民族自豪感。本文探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政理论知识、专业实践等的引导教育,不断强化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道德理念与奉献精神。
   [关键词] 初中生;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初中生核心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性
  初中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围绕政治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内容两个维度,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理念、动手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的教育教学。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学,以此推进学生思政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与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指导理念。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多次重要论述,指出要强化制度保障、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培养广大公民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所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是初中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的指导理念,主要在于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终极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生核心素养教学中,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能够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用人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实践的践行。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教学,是对学生爱国意识、思想价值观念、文化自信等的培养教育,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念,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践行所学的政治理论内容。如当下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到思政理论讲解、主题讲座与师生互动之中,结合现有教材内容,对初中义务教育工作作出具体规划,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道德理念、政治观念,规范其日常学习、生活的外在行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生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1.坚定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信念
  初中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多层面的国民教育理念,可以通过一系列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的设置,对学生展开专业知识技能、思想态度、道德理念等的教育。在《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教学中,多数初中学校主要围绕教材内的一系列小故事、现实实践案例,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理念、行为准则的教育,坚定其正确的政治信仰、思想价值观念,实现立德树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爱国意识、文化自信心
  初中学生的思想意识观念、心理认知等,容易受到外部多元化大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特别是受到西方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落后价值观的影响,而产生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而教师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引导其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对不同社会思潮、文化倾向作出准确辨别,通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理念的学习,强化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爱国意识、文化自信心。如在初中《思想品德(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的第二单元,就以“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为主题,通过基本国情、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板块,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学生在学习中自尊、自信与自强。
  3.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理念、法制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是从社会层面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价值取向,这一取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生动阐述。其中“法治”为依法治国理念的简略表达,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与落实,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实现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如初中《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就从“感受法律的尊严法律护我成长”等教学模块,对法律的主要内涵、惩处措施及保护作用进行全面阐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思想价值观。
  三、初中生核心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中价值理念的融入意识不强、能力不足
  初中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的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依据《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等教材大纲,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教育,这是导致学生思想政治观念不强的首要原因。受传统应试教育、知识本位等观念影响,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通常对其展开统一的“大班授课”教学,虽然初中学校已经推行课内外思想政治理念的融入教育,但改变教师传统的知识本位观念仍具有一定难度。另外,部分教师缺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经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的能力不足,对学生政治理念、思想道德认知的教育深度不够,唯分数论成为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的主要障碍。
  2.多元化课程内容匮乏,教学手段融合性不足
  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等教材的编写,通常会融入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内容,但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教师会忽视学生的思想意识、学习状况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少引入课外政治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案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较为完整的阐释,而是将其分散于不同单元的模块化教学之中,因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表现为碎片化理论知识的重复记忆。而从初中思想品德与政治课程的教学方式来看,教师较少使用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软件等网络设备,而是采取单一陈旧的课堂讲授方式,不同思想政治内容的教学缺乏层次性、衔接性,容易使學生产生核心素养学习的抵触、厌倦心理。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策略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渗透式思政教学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教育,要以学生作为整个课堂教学主体,针对学生思想政治认知、课程学习状况,制定基础理论知识、自主学习实践、情感态度等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加强对学生政治理念、思想价值观念的培育和渗透。首先在《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等教材教学方面,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展开传统文化、思想意识、政治实践等的理论教学,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精神与文化底蕴。之后根据不同学生核心素养建设情况,引入课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对其开展爱国、法治、诚信、友善等价值取向教育,通过结合实际政治案例,深化学生对核心价值理念的理解,帮助其完成思想政治意识、实践行动能力建设。
  2.加强思政基础理论、实践课程创新与融合
  初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中,要摒弃传统课堂“灌输讲授式”教学方法,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进行有效结合,思想政治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内容形成融合,对学生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当前在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具体要求,挖掘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加强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思想态度、道德理念等的教育,深化学生对爱国主义、政治理念、法制观念的认知与理解。之后利用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网络设备,将课外政治教育文字、图片、视频及音频内容,以及丰富的教学案例引入思想政治课程之中,通过开设政治讲座、主题辩论赛、校园宣传等活动,加快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与学生一道开展思想意识形态、法律法规、道德素养等知识的学习讨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指导其课堂学习、日常生活行为的开展。
  3.注重思政课程文化观念、人文关怀的融入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初中学生政治理念、思想道德观念等的教学,可以通过引入网络多种时事政治、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引导教育。如借助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搜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教学内容,将其制作为网络PPT学习课件,向学生讲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理念的时代故事,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内容、价值观念学习中做到入脑入心。同时还可以在课堂讲解中,大力宣传先进道德模范、典型榜样人物,注重核心素养教育的人文关怀,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唐勇.英雄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
  [2]苏森森,王未强.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三重根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8).
  [3]张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制度建构[J].广西社会科学,2019(7).
  (责任编辑:朱福昌)
其他文献
学校教育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从德智体美劳、家校共育、书香校园、创新创造、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方面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构建面向
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的神圣使命。爱国主义教育只有找准抓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坚持不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校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要让爱国精神既能在学生心中扎根,又能在身边的行动中开花,需要智慧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从时间上看,抓住重大节日及重要事件发生的契机开展教育很
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感的孕育直接关系着其成人后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爱国主义教育从小抓起,固本培元、凝心铸魂是基础教育工作者义不
劳动教育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项德育实践。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在小学生品德养成中的积极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人。
中小学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爱国情感,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健全自身的价值观,不仅如此,在具体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初中阶段是个体社会化最重要的时期,而个体社会化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初中生的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同伴交往。随着初中生同伴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同伴
近年来,有关校园欺凌的研究不断升温。高中生的心理发展处于幼稚感与成人感的矛盾期,行为能力和理性能力发展程度较高,欺凌行为不同于低龄群体。基于案例分析发现,高中阶段的
在学生发展需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在校自习时段的管理面临变革。学校在外出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实际的创新之路,配套的预约答疑
学校德育只有真正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学校的育人优势,找准德育的关键点,抓住德育的着力点,才能使学校德育工作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真正收到实效。本文整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