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不同——从宋代观山水画之烟云变化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boygo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水画到宋朝达到鼎盛时期,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同时,随着山水作品的发展,山水画画论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水画中烟云四时不同的观点,并对四季的烟云进行整体概括。以《林泉高致》中的论述为基础,从青绿山水、南方山水和北方山水三个方面进行整理,进而区分山水画四季的形态。为了清晰的描述山水画四季间的关系,文章运用类比的方式,对宋朝山水画中部分作品的烟云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画论中的论点,为山水画家创作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山水画;云烟;四时
  【中图分类号】J6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4-153-03
  【本文著录格式】董慧娟,郭薇.四时不同——从宋代观山水画之烟云变化[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4):153-155.
  一、古代画论中的四时烟云
  中国山水画画论和作品是互相推进的关系。作品在画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创作实践,同时,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总结归纳。它们之间的传承相互推进,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其中,山水画中的元素都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元素中的“烟云”非常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山水画中的烟云在宋朝提出明确的概念——“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随着后人的不断研究,山水画的烟云表现手段越来越丰富,为我国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纵观我国古代言论,语言凝练,以至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触。宋朝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他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描绘山间之四时,用简单对仗的诗句,包含了春、夏、秋、冬四季明显的特征。其中想象的空间无穷无尽,并且形成了自然山水的意境。不仅在诗词歌赋中可以感受“四时之景”,而且山水画画论中亦有言简意赅的表述。在南朝宋王微撰的《叙画》中有言:“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这里用“秋云”和“春风”概括了整个“春”“秋”。无独有偶,在宋代郭氏父子的《临泉高致》中的《山水训》一节,描述了“真”山水之云气,表达了烟岚在四季中的特征。
  “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描绘了云气本身的状态。除了如此直接的表述,还有含蓄的表述。“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句话字面表达山体的状态,深层内容还是在谈四季山水之烟岚。“春山”波动多姿的动感需要烟云的流动来表现,“夏山”茂盛的样子也需要烟云来衬托。“秋山”和“冬山”亦是如此。
  在青绿山水画中,一般表现春、夏、秋三个季节,冬季不会用到这样的表现手法,春、秋两个季节分析之后,再对赵伯骕的《关山行旅图》和赵伯驹的《汉宫观潮图》进行理解,并做对比分析。青绿山水画中春、夏两个季节的烟云变化很是微妙,不容易分辨出来,通过《春山图卷》和《关山行旅图》的直接对比,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春融怡,夏蓊郁”。
  赵伯骕的《关山行旅图》烟云贯穿整幅长卷,足以表现出夏季烟云“盛”的特征。烟云遮住了超过一半的山体,浓厚的状态使得山脚完全消失。这幅画中烟云的画法统一,大面积用渲染的方式衬托出云的效果。其中的变化十分微妙,画幅中部有用一片小松挤出来的云,云直接留白,增加了云的空间效果;画面中后部几棵大松掩映的后面,几朵云被淡墨衬托出来,增加了云的厚重感,同时丰富了画面,此处的烟云空间层层往后拉伸,显的更加浓密。横轴的尾部,烟云的表达更加稳重,但其繁盛的状态还是十分明显。赵伯驹的《汉宫观潮图》也是表现夏季的作品,它的烟云不如《关山行旅图》中的厚重,但是表现出的浓密是《关山行旅图》所不能及的。这幅画中的烟云随着山的发展不断变化,卷首起的极低到卷中随着山势多且高再到卷尾消失于远山。每个部分的云表现出的都十分浓密,卷中部楼阁左侧掩映的云分为三层,每一层的体积感都不强烈,但是数量上的叠加能够使人视觉上觉得多且密。如果是三条横向的直云,多的感触不会很深,这里画者运用了祥云的式样,饱满的半圆向上凸起,给人以密的感触。這幅画中云的“浓”也表现在山体完全被遮挡,超过一半的山峰只剩下山顶部分,这种视觉感受只能是浓密。通过比较,在青绿山水中,夏季比春季的烟云更加厚重,但流动性相对弱些。
  通过分析郭熙的三幅代表作品,可以发现春天的烟云更加升腾,秋天的更加飘渺,冬天的微妙且惨淡。
  四、宋代北方山水画中的烟云表现及季节对比
  马远的山水画整体风格简练,其烟云的表现是整个画面氛围营造的关键。他的几幅代表作品季节明显,其中包括:《山水图》《秋江待渡图》和《寒岩积雪图轴》。《山水图》中的烟云体积感强,有强烈的漂浮感。《秋江待渡图》中的烟云缥缈、轻浮,给人平静和虚无的感触。《寒岩积雪图轴》中的烟云表现和上文提到的《雪景图》很相似,表现的更加寂静平稳。从马远的几幅山水画中,可以看出,即使是相同的表现手法,表达出的意境也完全不同。
  五、结论
  宋代艺术突出的成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而在山水画气韵的表达中,烟云的表现尤其重要。山水画中除了四季的影响,还有阴晴风雨的影响因素。山水画中的烟云表现千变万化,但终究离不开自然界中的四季烟云的共同特性。
  纵观文中分析的山水画,春季的烟云融怡、流动;夏季的烟云浓厚、茂盛;秋季的烟云轻薄、透亮;冬季的烟云暗淡、宁静。这是山水画中烟云表现的基本规律,但不是绝对的定律。我国山水画对季节的变化比较开放,在符合山水画的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只要适合于画面的营造,不是特别在乎时间和空间的界定。
  作者简介:董慧娟(1995-),女,河南新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画。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源自远古时期的水族铜鼓舞在传承的同时无可避免的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具体表现在铜鼓舞的表演形式、音乐伴奏、服饰打扮、社会功能、活动主体、表演场所等方面。笔者认为,这些变化主要是由社会进步的外因和铜鼓舞自身发展需求的内因造成。目前,水族铜鼓舞的传承与发展还未达到最佳,我们有义务以分群体、分层次,由浅至深的,由面及点的方式进一步传承与发展铜鼓舞,使其成为优质的水族文化
【摘要】声乐是人类音乐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声唱法拥有完善的训练体系,其发展历史也较为悠久。歌唱核心在于运用科学的呼吸方式,美声唱法亦需要遵循此规律。通过美声唱法能够使音色婉转细腻,有助于作品演唱中高音的发声。呼吸对美声唱法至关重要。呼吸是演唱者基础练习的重要课程。演唱者们在不断进行的呼吸训练中,要能够做到将声区进行自然转换,使其气息能够更加流畅。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做到呼气与吸气连贯,有助于
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社会,人们欣赏国外音乐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多种音乐类型中,英文流行音乐受众最广泛,因此英文流行歌曲歌词的汉译就成了中国大众欣赏外国音乐时的关键.然而
【摘要】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民间舞蹈。中国民间舞蹈自产生至今仍广泛流传于民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直延续至今,其生命力之持久与旺盛令人赞叹,这在于其蕴含着丰富深邃的生命意蕴。文章通过论述原始民间舞是生命意识最灿烂的表现,以及在中国民间舞生命意识的当代演绎中,探索当今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生命意识的价值导向和意义。  【关键词】原始;民间舞蹈;生命意
文章试图从“网红”的定义出发,讨论近年来艺术博物馆中大众口中涵盖的“网红展览”的界定、类型与特征.“网红展览”由于其社会性特征难以被界定,可以大致划分为馆方自主规
【摘要】革命理想精神是革命斗争实践中孕育和形成的重要精神资源。革命理想精神极大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撑。理想是奋斗的方向,精神是奋斗的支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路途中需要积极弘扬革命理想精神,更好构建民族文化价值。革命理想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在革命斗争中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精神价值。革命理想精神实际上也是民
【摘要】语言是承载人类文明与传播社会文化的方式之一,其产生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变迁与进步息息相关。语言的日益多样化促进了社会成员、组织群体间的交流,同时社会的日新月异也极大地丰富了语言。混合型微信潮语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话语,呈现出鲜明的语言特色与时代印记。文章运用结合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从语场、语旨和语式的角度分析了语域变量对混合型微信潮语这一语言现象的影响,旨在研究语域三变量如何在混合型微信潮語中
【摘要】语言研究主要就是对语言文字及其语法实施分析,其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古代文化,而且还能促进语言的发展。意境通常呈现于语言中,对文学意境实施研究,这不仅可以使人们深入的了解到相关文化背景,而且还能了解到作者及同代人自身的心理感受,促进人们文学修养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文化底蕴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语言;应用;意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要】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必然与文化交流有关。英语作为国际语言,交流更加频繁。因此,在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高校英语教学应加强其他文化的渗透,引导学生利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教师们过分强调语言本身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跨文化教学。由于对文化背景的了解不足,人们容易在英语社交上出一些错。  【关键词】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
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外语教育迫切需要战略转型.新文科建设宣言的提出,对新时代外语类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回应国家关切,对接社会需求,应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