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村民是由外来人员在经济发达周边地区农村居住生活而形成的新群体。文章从新村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而提出;坚持新村民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落实新村民文化建设的工作措施;构建新村民文化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新村民;文化;建设;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来人员涌向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居住生活在城市周边的农村,成为新农村里的新群体——新村民。新村民在给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给新农村发展带来新的负面影响。面对当前新村民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发挥好文化的塑造力、凝聚力、推动力、创造力、辅助力,促进新村民更好更快地融入新农村,担当个人、民族、社会、国家的责任,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这不仅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未来一个时期推进新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 充分认识新村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新村民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建设新农村文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新村民建设新农村新文化的共同愿望。
(一)加强新村民文化建设是增强新村民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社会劳动就业、劳动工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居住环境等关系新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原村民和新村民的贫富差距悬殊;一些原村民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和排斥新村民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新村民一心赚钱、工作节奏加快和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精神压力加大,极易引发极端行为。要解决好这些影响新村民团结和新农村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大新村民文化建设的步伐,教育新村民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全人格,引导新村民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利益关系与矛盾,和睦相处,同舟共济,沿着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断前进。
(二)加强新村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新村民来自五湖四海,文化教育层次各不相同,且多数偏低,除了参加高强度的劳作之外,人际交往范围狭小,生活条件差,业余文化生活贫乏,业余时间多以麻将、扑克牌(个别甚至发展到赌博)等方式消遣,正当的文化生活极其缺乏。但是人们的思维方式、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随着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而日趋多样化,文化娱乐产品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浮躁情绪日益见增,创新精神和精品意识的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新村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要。在当前文化思潮非常活跃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的文化在快速发展,而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在滋生蔓延,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负面影响,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加强新村民文化建设。
(三)加强新村民文化建设是全面貫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文化发展必须以经济实力为基础,而经济实力必须以文化为支撑才能长盛不衰。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把握以文化人、以人为本、文化主导的新村民文化本质特征,不断培塑个性管理,新村民文化建设与当地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企业将他们作为管理的核心要素,注重尊崇他们作为管理的核心要素,注重尊崇他们的价值和人性关怀,使企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综合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广大农村的文化建设,特别要关注新村民这一新生社会群体的文化问题。
二、 坚持新村民队伍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改善和丰富新村民文化生活,既是统筹城市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满足新村民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村民文化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植根于农村群众文化的沃土,以满足新村民对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以强化新村民文化管理,树立长远的新村民文化建设战略观。在组织领导、运筹规划、实际操作等方面,形成稳定持久的工作思路,对发展新村民文化建设的恒定目标,一抓到底。使每一个新村民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文化对人们的思想、修养、气质、眼界、能力等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我们必须用先进文化有效抵制和消除各种陈腐庸俗、落后文化思想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新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村民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新村民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引领社会潮流,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思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以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结合起来,建立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村民道德体系。加强新村民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牢牢把握文化的本质特征;紧紧围绕当前新村民这个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从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入手,为推动文化建设,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强大的思想精神文化力量,全面激发广大新村民在“十二五”新时期建设经济社会的巨大热情。
(三)以群众文化为基础。群众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根基,是推动新村民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对新村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教育的大学校,是向新村民普及文化科技知识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要广泛开展积极、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占领主流阵地,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着力点,体现民族精神,全面提升新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以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品牌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尽情地向新村民展现独特的魅力,不断丰富新村民的精神生活,不断增强新村民的精神力量。
三、落实新村民文化建设的工作措施
为推进新村民文化建设,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将新村民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以保障新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新村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新时期新村民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一)建立新村民文化促进会。基于新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的现状,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主动介入,适时组织,正确引导,构建起旨在促进新村民文化健康发展的新村民文化促进会。新村民文化促进会是非政府民间组织,是在文化部门主导下,由文化工作者与企业、村居文化爱好者、热心人组成。
(二)建立文化户籍。安心才会安家,安家才能立业。我们不但要事业留人,不断改善新村民的物质生活条件,解决新村民的工资收入问题,更要感情留人,关心新村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开展文化入籍活动,为新村民文化建设开辟一条新路。首先,进行文化户籍登记,了解新村民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专业特点、文化需求等基本信息,为新村民文化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制订文化安家计划,积极鼓励新村民参加业余文艺组织,找到归属感。第三,确立优惠政策。让新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同当地村民同等的文化待遇,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享受到文化带来的愉悦,产生认同感。
(三)开展文化进修。开展文化进修是推动新村民文化活动的基础工作,它以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化技能的传授为主要手段,提高新村民的文化水平,助推新村民文化的开展。一是文化活动进修。按照公共场馆“无障碍,多服务”的工作方针,全面开放乡镇,村居、企业文化活动室,鼓励新村民就近参加排舞、篮球、乒乓球等各类文体活动,免费使用活动场所,活动器械,并无偿接受文体教练员的培训指导。二是文化技能进修。
(四)开展文化活动。“水无渠不流,戏无台难唱”。为满足新村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要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向新村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一是文化下乡。同文化主管部门联合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让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受到文化活动带来的享受和滋润。二是千家万户种文化。随着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新村民的文化创造热情竞相迸发,他们不再是简单的送戏下乡的观众,而是成了新农村文化舞台的主角,那些来自民间、扎根新农村的文化队伍和新村民十佳歌手选拔赛、新村民技能大赛、乡村文化大擂台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但为新村民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还涌现了一批“草根明星”,让新村民真正感受到参与文化生活的快乐,营造了新农村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推动了新村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转变,培育了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
四、构建新村民文化的保障机制
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硬”实力,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我们要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搭建文化平台,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发挥新村民文化在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中的积极作用。
(一)要加大投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当地党委政府要把新村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做到与地方文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统筹考虑,协调推进。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在政府主导下,以个体或股份制等多种经济形式建设村镇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设施,完善文化设备。
(二)要加大对新村民文化队伍的扶持力度。经济条件好的行政村与企业乃至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新村民这一新生力量,多方面支持投入新村民文化建設经费保障机制,从资金、政策上积极支持农村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团体的建设,拓宽新村民文化的外延,丰富新村民文化的内涵,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有益的新村民文化活动,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
(三)要完善新村民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新村民文化产业化发展。新村民文化既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新村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对新村民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优化文化产业环境,把新村民文化和当地文化融合起来,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发展。支持新村民文化团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人们婚、丧、嫁、娶、开业、奠基、新商品上市等提供有偿服务,借力节庆提升文化产业化水平。积极倡导文化新风尚,进一步解放思想,迈开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新思路,在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进程中,不断推进新村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注释:
① 选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大田街道文化站)
关键词:新村民;文化;建设;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来人员涌向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居住生活在城市周边的农村,成为新农村里的新群体——新村民。新村民在给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给新农村发展带来新的负面影响。面对当前新村民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发挥好文化的塑造力、凝聚力、推动力、创造力、辅助力,促进新村民更好更快地融入新农村,担当个人、民族、社会、国家的责任,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这不仅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未来一个时期推进新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 充分认识新村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新村民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建设新农村文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新村民建设新农村新文化的共同愿望。
(一)加强新村民文化建设是增强新村民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社会劳动就业、劳动工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居住环境等关系新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原村民和新村民的贫富差距悬殊;一些原村民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和排斥新村民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新村民一心赚钱、工作节奏加快和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精神压力加大,极易引发极端行为。要解决好这些影响新村民团结和新农村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大新村民文化建设的步伐,教育新村民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全人格,引导新村民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利益关系与矛盾,和睦相处,同舟共济,沿着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断前进。
(二)加强新村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新村民来自五湖四海,文化教育层次各不相同,且多数偏低,除了参加高强度的劳作之外,人际交往范围狭小,生活条件差,业余文化生活贫乏,业余时间多以麻将、扑克牌(个别甚至发展到赌博)等方式消遣,正当的文化生活极其缺乏。但是人们的思维方式、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随着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而日趋多样化,文化娱乐产品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浮躁情绪日益见增,创新精神和精品意识的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新村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要。在当前文化思潮非常活跃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的文化在快速发展,而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在滋生蔓延,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负面影响,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加强新村民文化建设。
(三)加强新村民文化建设是全面貫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文化发展必须以经济实力为基础,而经济实力必须以文化为支撑才能长盛不衰。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把握以文化人、以人为本、文化主导的新村民文化本质特征,不断培塑个性管理,新村民文化建设与当地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企业将他们作为管理的核心要素,注重尊崇他们作为管理的核心要素,注重尊崇他们的价值和人性关怀,使企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综合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广大农村的文化建设,特别要关注新村民这一新生社会群体的文化问题。
二、 坚持新村民队伍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改善和丰富新村民文化生活,既是统筹城市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满足新村民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村民文化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植根于农村群众文化的沃土,以满足新村民对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以强化新村民文化管理,树立长远的新村民文化建设战略观。在组织领导、运筹规划、实际操作等方面,形成稳定持久的工作思路,对发展新村民文化建设的恒定目标,一抓到底。使每一个新村民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文化对人们的思想、修养、气质、眼界、能力等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我们必须用先进文化有效抵制和消除各种陈腐庸俗、落后文化思想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新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村民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新村民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引领社会潮流,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思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以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结合起来,建立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村民道德体系。加强新村民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牢牢把握文化的本质特征;紧紧围绕当前新村民这个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从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入手,为推动文化建设,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强大的思想精神文化力量,全面激发广大新村民在“十二五”新时期建设经济社会的巨大热情。
(三)以群众文化为基础。群众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根基,是推动新村民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对新村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教育的大学校,是向新村民普及文化科技知识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要广泛开展积极、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占领主流阵地,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着力点,体现民族精神,全面提升新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以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品牌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尽情地向新村民展现独特的魅力,不断丰富新村民的精神生活,不断增强新村民的精神力量。
三、落实新村民文化建设的工作措施
为推进新村民文化建设,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将新村民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以保障新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新村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新时期新村民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一)建立新村民文化促进会。基于新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的现状,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主动介入,适时组织,正确引导,构建起旨在促进新村民文化健康发展的新村民文化促进会。新村民文化促进会是非政府民间组织,是在文化部门主导下,由文化工作者与企业、村居文化爱好者、热心人组成。
(二)建立文化户籍。安心才会安家,安家才能立业。我们不但要事业留人,不断改善新村民的物质生活条件,解决新村民的工资收入问题,更要感情留人,关心新村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开展文化入籍活动,为新村民文化建设开辟一条新路。首先,进行文化户籍登记,了解新村民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专业特点、文化需求等基本信息,为新村民文化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制订文化安家计划,积极鼓励新村民参加业余文艺组织,找到归属感。第三,确立优惠政策。让新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同当地村民同等的文化待遇,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享受到文化带来的愉悦,产生认同感。
(三)开展文化进修。开展文化进修是推动新村民文化活动的基础工作,它以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化技能的传授为主要手段,提高新村民的文化水平,助推新村民文化的开展。一是文化活动进修。按照公共场馆“无障碍,多服务”的工作方针,全面开放乡镇,村居、企业文化活动室,鼓励新村民就近参加排舞、篮球、乒乓球等各类文体活动,免费使用活动场所,活动器械,并无偿接受文体教练员的培训指导。二是文化技能进修。
(四)开展文化活动。“水无渠不流,戏无台难唱”。为满足新村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要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向新村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一是文化下乡。同文化主管部门联合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让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受到文化活动带来的享受和滋润。二是千家万户种文化。随着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新村民的文化创造热情竞相迸发,他们不再是简单的送戏下乡的观众,而是成了新农村文化舞台的主角,那些来自民间、扎根新农村的文化队伍和新村民十佳歌手选拔赛、新村民技能大赛、乡村文化大擂台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但为新村民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还涌现了一批“草根明星”,让新村民真正感受到参与文化生活的快乐,营造了新农村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推动了新村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转变,培育了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
四、构建新村民文化的保障机制
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硬”实力,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我们要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搭建文化平台,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发挥新村民文化在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中的积极作用。
(一)要加大投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当地党委政府要把新村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做到与地方文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统筹考虑,协调推进。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在政府主导下,以个体或股份制等多种经济形式建设村镇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设施,完善文化设备。
(二)要加大对新村民文化队伍的扶持力度。经济条件好的行政村与企业乃至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新村民这一新生力量,多方面支持投入新村民文化建設经费保障机制,从资金、政策上积极支持农村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团体的建设,拓宽新村民文化的外延,丰富新村民文化的内涵,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有益的新村民文化活动,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
(三)要完善新村民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新村民文化产业化发展。新村民文化既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新村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对新村民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优化文化产业环境,把新村民文化和当地文化融合起来,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发展。支持新村民文化团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人们婚、丧、嫁、娶、开业、奠基、新商品上市等提供有偿服务,借力节庆提升文化产业化水平。积极倡导文化新风尚,进一步解放思想,迈开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新思路,在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进程中,不断推进新村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注释:
① 选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大田街道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