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屏障区“人—野生动物—自然”和谐共生的特色发展之路

来源 :小城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fe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起,生态文明建设愈受重视,生态屏障区一直是管控和开发博弈的焦点。青城山是四川省最核心的生态屏障和珍稀物种栖息地,除包含都江堰水利工程外,還是大熊猫的自然栖息地。面对严格的管控需求,该片区由于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是区域内网红黄金游线,承载着以人为本的旅游开发需求。城市要发展、熊猫要野放、生态要保护,在多方诉求的驱使下,本文以大熊猫野放中心周边23平方公里区域的概念规划为例,探索了一条生态屏障区人、自然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的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生态屏障区,和谐发展,大熊猫野放,都江堰青城山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2.01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2-0102-09 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Way of Harmonious Symbiosis between Small Towns and Wildlife in Ecologically Sensitive Areas: A Case Study of Conceptual Planning of Giant Panda Wild Release Center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in Qingcheng Mountain, Dujiangyan
  LU Meng, LIU Xing, CHENG Shan
  [Abstract] S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s brought into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five-inone, the eco-environment sensitive areas have been the focus on the game of control and development. Qingcheng Mountain is the core ecological barrier and precious species habitat in Sichuan Province. Besides the Dujiangya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t is also the natural habitat of giant pandas. Faced with the strict demand of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he area is the most popular golden tourist line in the region because of its rich natural and human tourism resources, carrying the demand of people-oriente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city, protect the national treasure and restore the ecology, driven by various demands,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cept planning of 23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the Giant Panda Wildlife Center as an example, and explores a way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human, nature and wildlife in ecologically sensitive areas.
  [Keywords] ecological sensitive area;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symbiosis; giant panda wild; DujiangyanQingcheng Mountain
  1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共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新要求[1],报告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 。生态文明建设愈受重视。
  1.1 生态屏障区是管控和开发博弈的焦点
  生态屏障区多处于过渡地带,是一个由多重生态系统相互交织而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明确的保护及防御对象。由于生态屏障区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因此到目前为止关于生态屏障区的理论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3]。生态屏障的建设对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与功能系统[4] 。《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全面建设生态安全屏障[5]。本文研究区域都江堰青城山是“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江堰青城山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宝大熊猫及其伴生动植物的自然栖息地,也是四川省最核心的生态屏障和珍稀物种栖息地[6]。除此之外,其地域空间的特殊性及功能的多样性使该区域需协调处理生态安全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脱贫攻坚等多重关系,同时还兼顾国家生态安全及经济安全的双重发展问题[7]。面对严格的生态管控需求及以人为本的旅游开发需求,生态屏障区一直是管控和开发博弈的焦点。
  1.2大熊猫野放区域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我国圈养大熊猫在新时期遇到了新挑战。2019年四川省圈养大熊猫数量净增52只,同比2018年增长9.31%[8]。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圈养大熊猫繁殖种群的不断增加,造成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展空间需求的紧缺[9]。此外,人工繁育大熊猫是中国大熊猫保护计划的一个阶段和一个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要让人工繁育大熊猫走向野外,壮大濒危中的野外种群[10]。野外放养条件的日渐成熟也标志着大熊猫将由圈养时代跨入野放时代。   青城山都江堰区域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11],是大熊猫研究与保护的核心区域,同时承担着大熊猫野化放归、饲养救护、科普教育等重要职能。随着国家《大熊猫國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的推行和成都“熊猫之都”的建立,都江堰将逐步成为世界大熊猫文化展示窗口和全球大熊猫国际旅游目的地。在产业发展、熊猫野放、生态保护等多方的诉求下,处理好人、自然与野生动物的关系将是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1.3生态屏障区内发展与保护相辅相成,人、自然、野生动物和谐共生
  生态屏障区人、自然、野生动物的关系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有研究表明,大熊猫生态栖息地与当地居民息息相关,虽然由于人类及社会活动的影响,导致大熊猫栖息地的完整性及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控制好社会与人类活动的性质及强度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增强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延缓逐渐退化的趋势等[12]。
  此外,生态栖息地的有效发展对生态的保护具有推动作用,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生态较好[13]。保护生态屏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多样性,即保护大熊猫及野生动植物的生态栖息环境。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多位于较贫困的山区,在严格的生态管控下,大多数栖息地区内的产业发展受到了影响,经济水平的低下无法保障生态可持续的发展,从而制约栖息地保护工作的展开[14]。
  由此可见,发展与保护从来都不是相对立的,通过拉动经济的增长可以促进生态的保护,依托生态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可以带动产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生态屏障区内人、自然、野生动物等同样是作用共同体,只有正确对待与处理好各方需求才能实现生态屏障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以都江堰大熊猫野放中心周边23平方公里的生态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路径,探究生态屏障区人、自然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的特色发展之路。
  2研究方法与创新
  以往对于生态屏障区的研究,多着力于判断开发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考虑的重心多集中在人类开发行为与自然承载能力的关系,往往忽视了在屏障区生存的野生动植物,其生活环境是否会因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针对国宝大熊猫与栖息地的研究,缺少顶层空间规划统领,国内国外多集中在动物专项研究领域,如: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遗传多样性、种群动力学机理等等,仅有少数与圈养大熊猫生存环境及空间等相关的案例研究,对于大熊猫野化放归生活所需的较大规模用地及其周边地区的规划设计研究鲜有提及。本文将重点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两方面创新点。
  2.1 将野生动物作为变量研究
  本文除了考虑开发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还兼顾了以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为代表的野生动物的生存需要。并把大熊猫和野生动植物的适宜生活环境指标作为GIS分析的一个重要评价内容,平衡了野生动物、自然和人三者的不同需求。
  2.2野化放归模式下的设计探索
  虽然我国在大熊猫主题基地和兽舍场馆设计上有经验可依,但原有的经验基础全部是针对熊猫圈养的生活方式,新时期的野放训练生存模式下的新思路,必将对周边区域的空间功能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并对设计提出新要求,因此本次跟熊猫相关的园区及场馆设计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创造性探索。
  3研究概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研究中心熊猫谷,是现状训练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的场所。在功能定位上,它作为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分支机构,以恢复、保持大熊猫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为目标,将全面开展和承担大熊猫野化科学研究和保护教育及深度教育旅游等任务,成为连接易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的桥梁。熊猫谷一期工程占地1.4平方公里,2012年已经建成。本文将以熊猫谷野放中心二期的扩建为契机对整片区域进行详尽研究分析。
  3.1 研究范围
  用地位于都江堰滨江新区的西南侧,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之间,与大熊猫国家公园遥相呼应,共23平方公里。其中13平方公里将作为熊猫谷二期的改扩建,以探索新型大熊猫野外放归方法和技术模式,系统开展大熊猫野化训练和小种群复壮工作,建立世界顶级大熊猫野化训练中心和种群安全避难地。
  3.2区域特征概况
  基地内多为山谷地貌,西高东低,沟壑纵横,由北至南共形成6座明显的山体和沟壑,分别为:罗家沟、马家沟、翁家沟、汤家沟、赵家沟和裴家沟。基地内的现状建设主要为村庄,共35.45公顷,核心功能“熊猫谷”位于马家沟中(见图1)。
  4 顶层控制:划定开发边界
  开发边界划定往往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和上位规划要求,体现的是既尊重了自然规律也兼顾了人的需求。本文除了分析以上两项内容外,将从野生动植物健康生长的需求出发,划定用地边界,提出环境影响因子,达到三方发展的平衡。
  4.1 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评价
  规划根据大熊猫、伴生动植物和其他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特点,从环境友好度和人类干扰度两个方面,选取相关因子,进行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评价(见表1)。通过对各因子影响程度赋予量化的权重,分析划定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和可建设区四级保护区域(见图2)。


  通过GIS分析得出:最适宜大熊猫及其他野生动植物生存的核心保护区为熊猫谷一期的西侧及拟建二期的高山部分;较为适宜的缓冲区主要为山体部分,占总用地面积的52.7%,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实验区及可建设区主要沿环山路分布在较为平坦的东部区域及沟谷两侧。
  4.2开发活动带来的潜在影响
  为了实现对规划区域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提出以山地地区大熊猫的生存安全为基本准则,针对各种类型开发活动对环境因子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主观评估。环境因子包括空气质量、地表水质、盐分沉淀、地下水质及淡水生物群,评价按照短期或长期对五种媒介的影响分成三种程度分别控制(见表2)。   4.3生态敏感性分区指引
  根据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评价分区,确定各分区的开发项目准入门槛。核心保护区:对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严格进行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缓冲区:以保护为主,可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试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可建设区:仅进行中低密度的开发(见图3)。


  4.4在可建设区确定开发边界
  对研究区域内的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地貌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叠加土地利用规划中所划定的允许建设区,统筹考虑现状村落的分布,在生态敏感型分区的可建设区内划定了用地布局规划,其中城市建设用地占城乡用地比例为5.47%,主要集中在各条沟壑的山前浅丘区(见图4)。
  5宏观策略:低冲轻量开发
  由于本次研究区域属山区生态屏障区,与城市片区的集中开发不同,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开发建设呈现碎片化的趋势。环境与开发往往相互渗透,并逐渐融合。因此,基于尊重山形水脉的生态前提,本文提出采取低冲击开发模式(见图5a)。遵循地形特征由东至西,从山前可开发区到沟域生态敏感区,规划用地布局从整到零,建筑体量由大到小,人类活动从多到少,以实现由人工环境到生态本底的柔性过度。
  5.1针对不同海拔高度提出项目准入及建设管控


  根据用地内自然形成近500米的高差,规划将海拔高度分四类管控。海拔1040~1240米高度内执行严格的生态自然保护,保护区内“零”建设;海拔960~1040米高度内仅限生物监测,可有少量的临时建筑用于生物监测和科研使用;在海拔830~960米高度,仅限必要的开发活动,如可建设用于保护动物野化、繁育和科研功能的建筑;在海拔700~830米高度范围内,可做轻量建设,例如景区配套设施。
  5.2针对不同坡度提出适宜的建筑结构及建设形式
  针对高海拔高坡度地区(坡度25%~35%),场地不做任何人工处理,保持原地貌及植被特征;建筑形式为吊脚楼形半干栏式,可以采用装配式木构件搭建临时性建筑;能源供给平行于市政体系,绿色循环和生态降解确保循环利用零排放;交通禁止社会车辆进入且不设置停车设施。
  针对中海拔中坡度地区(坡度10%~25%),场地要在优先保证动物迁徙通道的同时,采用生态护坡及微地形改造等技术;建筑采用装配式砖木混合的永久建筑形式;能源供给接入市政体系并应用节能建筑材料;交通允许特定社会车辆进入并设置小规模停车场地。
  针对低海拔缓坡地区(坡度10%以下),场地优先满足动物保护要求和山体生态安全,应用缓冲基础的设计;建筑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永久建筑形式,有机建筑组合模式;能源供给接入市政体系并用节能材料;交通允许社会车辆进入及停泊。
  5.3打造绿色轨道观光线完善市域旅游交通体系
  本次研究区域紧邻青城山—都江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方面,大熊猫野放中心扩建完成后,至风景名胜区路段需要交通串联来完善市域层面的旅游交通网络;另一方面,片区内部需要绿色公共交通串联起五个不同主题山谷。
  因此,本文提出在山前可开发地区打造一条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特色森林小火车观光线,全长 5公里,结合地形和沟壑山谷设置五个站点。既作为不同主题区之间的游览接驳,同时打造以熊猫谷作为起讫点的环线观光,成为都江堰市至青城山景区轨道交通的一部分(见图5b)。
  5.4顺应场地特征策划沟域主题的特色产业布局
  考虑到生态屏障区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产业策划方面以不干扰大熊猫正常生活为前提,设计仿生的休闲设施作为主要的生态游憩和观测方式,构建人与大熊猫的良好互动。同时开展与大熊猫相关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公众教育活动,实现人与大熊猫、人与大自然的良性互动。
  具体做法是顺应场地内六条沟壑,打造一沟一主题、一域一风光的特色布局。其中,楠华村策划禅修主题的功夫熊猫村;翁家沟、汤家沟则作为世界级大熊猫野化训练中心和种群安全避难地;凤岐村打造使者熊猫村;在上元村则开展大熊猫人工栖息地外围健康产业引导培育 (见图5c)。
  作为重点片区的熊猫谷的扩建工程,将按两期分步实施,一期扩建功能定位为生态游憩和科普教育,包括饲养繁育设施、野化放归设施、生态游憩设施、雉园和伴生动物园等项目;二期扩建功能定位为野奢度假、文化体验与国际交流,包括熊猫家园野奢酒店、大熊猫主题自然体验中心、青少年自然教育体验村、大熊猫国际交流中心、兽舍、兽医院、救助隔离检疫和实验室等项目。
  6微观设计:以大熊猫为本


  目前大熊猫野化训练方法主要是母兽带仔的方式,即完成受孕的雌性大熊猫在特定的野外环境产仔,幼仔跟随母亲在野外环境学习生存技能,整个过程没有人的干预,幼仔培训成功后放归野外。大熊猫野放中心项目作为整个片区的灵魂與核心,它的扩建则是基于这种训练方式的行为特点和环境要求来设计的。
  6.1基于生态保护的空间结构
  为保护原有生态格局的完整性、真实性,将以熊猫游览区为核心活动区域开展景点、栈道及必要的服务设施安排,此外不安排大量人为项目,提倡充满野趣的动物野放生态体验。构建“三山两谷、一溪穿流;竹林栈道、曲径深幽;核心引领、群组相生;自然野趣、栖息乐园”的空间结构。
  “三山”将场地划分为南北两个山谷,其中南侧山谷将建设两个大熊猫圈养区及一个大熊猫半野化训练区;北侧山谷设置为大熊猫的伴生动物小熊猫圈养及野放区、金丝猴圈养及野放区、伴生雉类圈养及野放区;两片山谷中间布置“熊猫足迹”景观公园;入口山前浅丘区则为综合服务片区(见图6)。   6.2生态游憩系统设计
  依托山林环境设计游线,游客可以从不同的沟谷出发,通往熊猫谷核心地带。不同的路线提供不同的交通方式,如树间飞索、熊猫索道、空中缆车、树冠漫步、林中溯溪、徒步穿越、玻璃栈桥等,从而使游客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了解大熊猫及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行为。同时,修建生态树屋、亲子营地、林间小筑等,满足游客夜宿山林、大熊猫寻踪、野生动物观测等自然生态体验需求。打造人与动物和谐共栖的生态游憩系统。
  为了保证动物生活环境不受过多人为干扰,在熊猫谷二期建立整体生态栈道游览体系,既是景区游览步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各景点的纽带;同时通过引导和分离,约束游客随意性,减少对景区动物环境的破坏。生态栈道随山形因地制宜设计,主要穿插景区入口、熊猫游览区域和滨水景观公园,结合建筑和景观设施设立多个休憩和掺望平台,通过多维度的立体交通游览方式,引导充满原始、生态、野趣感受的互动情景体验(见图7)。
  6.3建筑及兽舍场馆设计
  6.3.1建筑分布


  建筑利用现状三山夹两谷的地形特征,沿山谷成组团状展开布局。由于山谷用地较为狭窄,规划中道路和建筑尽量沿道路一侧布置,形成良好的谷地空间景观和独立的场馆组织单元。公共服务建筑主要位于入口谷地平坦处,便于使用和展示景区形象;动物场馆依山势高低错落,并与不同高度的木栈道相接,群组相生,掩映在山林之中(见图8)。
  6.3.2兽舍组团
  根据大熊猫的寿命特点,规划分年龄段设置了:幼年及亚成年大熊猫生态住区、成年大熊猫智能社区、中老年大熊猫夕阳红社区和高龄大熊猫疗养关怀社区四个片区。按照大熊猫各年龄段行为特征为其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随着我国圈养大熊猫全面进入老龄化,针对年龄超过18岁的老龄大熊猫拟再细分为三个年龄段分别提供不同程度的医疗保障。
  6.3.3熊猫社区
  根据熊猫的独居特性,规划在每个熊猫社区中布置五个独立的熊猫别墅,每个别墅为一只大熊猫提供居住生活场所。每栋熊猫别墅包括两个室外活动场地(约3000平方米)和两个室内活动场地(约1000平方米),以便在管理员清扫时交替使用。
  6.3.4伴生社区
  伴生动物是指在野外环境中与大熊猫在生态位上存在重叠的大中型兽类[6] ,大熊猫通过识别伴生动物的声音,会产生警觉行为,以达到野化训练的目的。规划中分别设置了容纳100只金丝猴、150只小熊猫及不低于5种、每种不低于100只的雉类等的兽舍和设施,满足饲养、放养及繁育方面需求,部分设施兼具公众教育及展示功能。
  7结语
  大熊猫的野化放归之路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探索的过程中也许一些没有关注到的影响因素会危及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的生命安全,这就需要在实际建设阶段的设计团队中配备熊猫专家及动植物饲养专业人员;另外,青城山的部分地区属于地址灾害频发区,后续也应该对地质灾害做专门评估。


  不可否认,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野化放归中心地区的开发建设,是熊猫生活方式由圈养时代迈向野放时代的大背景下,人类为国宝所做的应对性尝试。面对大熊猫的野放需求、青城山的生态保护需求和区域旅游开发需求,尝试在2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探索了以为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提供野化放归训练和安心居所为核心,以为人类创造新颖独特的游览体验及休闲方式为目标,以保护都江堰青城山自然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的和谐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马晓琳,郭玲,吕雪静.管控与开发博弈下生态敏感区圈层式发展模式初探——以丽江拉市海片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 2018,36(7):35-42.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8.07.005.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2017-10-18)[2018-02-28].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 2017/1028/c1001-29613514.html.
  [3] 王晓峰,尹礼唱,张园.关于生态屏障若干问题的探讨[J].生态环境学报,2016,25(12):2035-2040.
  [4] 潘开文,吴宁,潘开忠,等.关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若干问题的讨论[J].生态学报,2004(3):617-62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EB/OL].(2016-10-27)[2018-02-28].http://www.mee.gov.cn/gkml/ hbb/bwj/201611/t20161102_366739.htm.
  [6] 庞林.成都市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8.
  [7] 邓玲,何克东.国家战略背景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协调发展新机制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40(7):180-185.
  [8]全球圈养大熊猫数量达600只[N/OL].中国青年报,(2019-11-12)[2019-11-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0007240 630055497&wfr=spider&for=pc.
  [9] 郭舒然,张文.大熊猫的野化放归路[N].人民日报,2018-09-07(16).
  [10] 大自然的呼唤——熊猫野化放归之路[EB/OL].(2019-11-19)[2019-11-20].http://cn.ipanda.com/special/ reintroduction_2013/ index.shtml.
  [11] 项潇,马月伟,余丽丽,等.国内大熊猫栖息地研究进展[J].四川林业科技,2018,39(6):31-35.
  [12] Vina A, Tuanmu M, Yang W, et al. Effects of HumanNature Interactions on Wildlife Habitat Dynamics: The Case of Wolong Nature Reserve for Giant Pandas[C]//AGU Fall Meeting. AGU Fall Meeting Abstracts, 2012.
  [13] 萬雯,韦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边缘带旅游发展协调评价——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25(10):954-956.
  [14] 周婷,马月伟,吴梦,等.世界自然遗产边缘带居民生活满意度——以四川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35(3):152-157.
其他文献
摘要:山地古村落是绍兴地区一种典型的传统民居聚落形式。本文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丁山村为例,以自然环境适应性和人文环境适应性作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村民访谈及现状卫星图分析等手段对其村落空间格局和建筑形态与地形、气候及民俗习惯等因素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以探究绍兴山地古村落在布局与形态等方面对环境影响因素的应对策略及其所承载的古代匠人的营建智慧。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浙江省关于坡地村镇建设的相关政
期刊
摘要:伴随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特色逐渐缺失、风貌趋同。塑造城镇特色风貌,有利于传承当地文化,塑造城市名片,促进经济发展。当前关于城镇特色风貌塑造的研究虽多但杂乱,尚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本文聚焦边境口岸型城镇,以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的特色风貌规划实践为例,探讨利用特色资源评价、特色风貌定位、风貌体系构建等方法,通过风貌区、风貌廊、风貌核、风貌标识等不同空间层次的要素载体,塑造孟定镇的特色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量大面广的小城镇在国家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始终被寄予很大期望,但成效如何仍值得深入讨论。文章以广西4个典型小城镇的迁居意愿调研数据为基础,从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五种生产”视角,分析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研究表明,孱弱的本地物质生产能力是影响小城镇居民择居的关键因素,异化的基于本地社会网络的精神生产过程弱化了小城镇居民的地域认同,自身、社会关系、与自然关系方面也未达到
期刊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将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同年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将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城乡融合意见》),提出“到2022年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期刊
摘要:面对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聚落文脉断裂、聚落文化可识别性和社会凝聚力降低等问题,以公共空间整合为导向的思路可以对聚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一些帮助。本文基于文化传承视角,以汨罗江流域典型聚落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为例,从自然山水文化、聚落聚居文化和地域民俗文化三个方面探讨长乐镇公共空间整合策略。研究结果有助于提升长乐镇的社会凝聚力和文化传播能力,全面推进聚落的紧密关联和文脈传承。  关键词:文化传承;
期刊
摘要:近年来,国内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2009-2019年CNKI中收录的《城市规划》《规划师》《城市规划学刊》《城市发展研究》四本城市规划核心期刊进行统计,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关键词搜索,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期刊中出现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研究方向进行文献分析。结果表明:十年间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文献不断增加,研究内容愈渐多元且受国家政策影响
期刊
2019年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聚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为其中一大亮点。这一改革改变了自2004年“8·31土地大限”以来的土地储备和经营性土地公开竞价出让制度,必将对中国城乡建设和房地产市场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政策制度的演变经历了相对宽松的集体建设用地政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层面“城乡统筹”“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等战略目标,乡村规划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进。安徽省乡村规划建设实践至今,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庄空间无序混杂、环境被破坏等问题。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如传统地域文化特色消失等新问题。安徽省内淮河以北地域,即皖北地区,是安徽省乡村规划建设中的重难点。该地区处于中国南北交界带,地域特征明显,文化底蕴深厚;人口众多、产业传统、经济欠发达;
期刊
摘要:我国进入城镇化进程的下半场,城郊乡村地区将是未来极具活力的区域,将在新型城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城乡联系多元密切,城郊乡村地区的发展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东部城郊乡村地区规划实践为例,探索城郊乡村地区的规划方法,从分析人地关系、城乡关系入手,借鉴临湖、临海地区乡村的发展经验,形成适合西昌市城郊乡村地区的空间发展模型,提出在规划技术上应强调自下而上、多途
期刊
摘要:小城镇特色化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住宅建筑是小城镇空间建设的主体。本文聚焦小城镇特色风貌营造,结合江苏省仪征市铜山体育小镇的设计实践,从居住用地的规划设计入手分析,探讨落实理想空间高度模型与满足土地出让强度的双重背景下,设计方案的调整历程与困扰。文章建议结合小城镇发展状况的差异,分区域分条件地提出住宅容积率的建设标准。文章对我国小城镇规划技术标准与政策的建立工作,积累了实践素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