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教育中,由于孩子的父母忙于生计,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抚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我们常常把这样的现象称之为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有他的可取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长辈,对孙子女过分疼爱,在一些时候说话就难以把握分寸,特别是一些话语存在着潜台词,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笔者归纳了一些类型,期望能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一、推卸责任型。这样的话语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就是出现问题后不是首先从自身上找到问题,而是找别人的错误,把责任推卸出去。
比如:1.“打桌子,谁叫它碰着我们宝宝的!”2.“快别哭了,看看,把地都砸个大坑!”……
孩子在两三岁的年纪,磕磕碰碰的其实很正常,调皮点的孩子一天都不知道要磕碰多少次。磕到了当然疼,一疼孩子就会哭,这是自然反应,可是往往这个时候我们的爷爷奶奶们总是迫不及待的冲上去抱起孩子打桌子打凳子,边打边说:“谁要你碰到我们宝宝的…”或是看到孩子摔到地上了马上说“乖宝宝,别哭了,看把地都砸了个坑,破地!”这原本是一种心疼孩子的方式,而且这样说有时还挺起作用,孩子注意力被转移了,有的孩子马上就不哭了,甚至破涕为笑。当我们家长为奶奶转移注意的方法叫好时,我们却没有注意到,这样的话语的潜台词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却是负面的:“我摔倒了不是我的错,都是桌子(凳子)的错!”“把地砸个坑的说法更是传递给孩子不良的信息,看我多厉害,自己摔倒了却是别人替我承受伤害!”这些话语中潜在的台词虽然没有说出来,却让孩子铭记于心。长大成人后,孩子解决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问题是xx的错误,和我没有关系!回想一下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多少人是在这样的话语中成长的?再想一想我们处事的思维,不难看出潜台词的作用!
二、为孩子做挡箭牌,溺爱孩子型。这样的话语对孩子的影响就是爷爷奶奶就比爸爸妈妈好!使得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比如:1.“别告诉你妈,她不让你吃!”2. “没事,拿一个吃吧!”3. “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4. “别怕,我去和你爸妈说!”5.“别哭了,明天姥姥给你买个大的!叫你妈不给你买!”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看到超市的果冻、糖果、散装饼干等等忍不住想吃,由于他们太小,不懂要购买这东西才属于我们,所以看到喜欢的就会去拿。这个时候当父母的往往会制止孩子,告诉孩子这个没付钱不能要,可爷爷奶奶们此时常常扮演好人,“没事,拿一个吃!给他吃一个有什么关系!”结果孩子们往往得偿所愿。长此以往在孩子心理就形成了“爸爸妈妈对我不好,奶奶才好!”的心理,导致的后果是孩子不听父母的话,遇到父母责备孩子时,孩子会反驳“你们对我不好,只有姥姥(奶奶)对我好!”而这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出现叛逆行为,与父母的关系恶化等严重后果。
三、破坏父母形象,发泄自己的怨气型。这样的话语对孩子的影响就是认为父母也不过如此,对父母的榜样作用失去信心,同时使得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
比如:1.“你妈妈不要你了,你妈妈不理你了”2. 你爸爸小时候还不如你呢!你和你爸一个德行!3.你可别像你爸妈那么没出息!4. 你爸妈就是偏心,向着弟弟(姐姐)5.你快回你家(上学)吧,省的烦我!
作为长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后总难免会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情景,有时候会不经意的说一些过头的话或是玩笑话。孩子的世界比大人单纯的多,他们并不区分什么是玩笑什么是事实,可能这话换成别的无关人士说还没那么大伤害力,不过爷爷、奶奶说就不一样了,在他们心里只会认为“连奶奶都这样说了,那妈妈可能真的是不要我了。爸妈也就那样,我还努力有啥用?”然后恐惧害怕难过各种负面情绪迅速占领孩子的内心,长此以往造成孩子失去信心。尤其是有损父母形象的话语,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有的甚至会对爸妈产生抵触情绪。
四、奖励或是惩罚型。这样的话语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就是长大以后做事没有原动力,为某种利益才会行动,或是不愿意做事。
比如:“你再不好好吃饭,我就叫警察来抓你!”“你好好的,不然我就打你!”“好好吃,吃完我带你去买小熊饼干!”
威胁是老人们常用的伎俩。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某个目的就用孩子害怕的事物來威胁他!这样孩子往往就听话了,就乖了,即使他们不是心甘情愿的…和胁不同的是,还有很多奶奶们喜欢用这种奖励的方式来让孩子听话,当然,事实上就算孩子完成他们的要求了,他们也不会真的给他们承诺的奖励,这种方式看上去比威胁斯文和文明的多,可实际上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一样恶劣,只不过把威胁两个字换成了虚假的承诺…长此以往,一方面会让孩子对大人失去信任,另一方面也侧面传达给他们“要让别人听话,可以用威胁的方式”这样的思想!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
五、树立错误的观念,打击孩子信心型。这样的话语对孩子的影响就是不能和同伴友好相处,甚至对同伴恶语相加,长久以往孩子就会形成心理问题。
比如:1.xx是坏孩子,你别跟他玩!2.看看人家xx奶奶的孙子多好3.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4.你咋这么烦人呀,快上哪呆着去!
以上举的例子和归纳的类型都是笔者从事家庭教育以来根据实际总结的。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说这些话的可能并不只有奶奶,爷爷、外婆外公、街坊邻居、甚至有些父母自己也会说。
一句句无心的话语,带给孩子的伤害却是终生的,为了孩子,家长们一定要严肃对待,及时制止不良语言,并安抚孩子,告诉他们事实和正确的做法!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现代教育中,由于孩子的父母忙于生计,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抚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我们常常把这样的现象称之为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有他的可取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长辈,对孙子女过分疼爱,在一些时候说话就难以把握分寸,特别是一些话语存在着潜台词,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笔者归纳了一些类型,期望能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一、推卸责任型。这样的话语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就是出现问题后不是首先从自身上找到问题,而是找别人的错误,把责任推卸出去。
比如:1.“打桌子,谁叫它碰着我们宝宝的!”2.“快别哭了,看看,把地都砸个大坑!”……
孩子在两三岁的年纪,磕磕碰碰的其实很正常,调皮点的孩子一天都不知道要磕碰多少次。磕到了当然疼,一疼孩子就会哭,这是自然反应,可是往往这个时候我们的爷爷奶奶们总是迫不及待的冲上去抱起孩子打桌子打凳子,边打边说:“谁要你碰到我们宝宝的…”或是看到孩子摔到地上了马上说“乖宝宝,别哭了,看把地都砸了个坑,破地!”这原本是一种心疼孩子的方式,而且这样说有时还挺起作用,孩子注意力被转移了,有的孩子马上就不哭了,甚至破涕为笑。当我们家长为奶奶转移注意的方法叫好时,我们却没有注意到,这样的话语的潜台词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却是负面的:“我摔倒了不是我的错,都是桌子(凳子)的错!”“把地砸个坑的说法更是传递给孩子不良的信息,看我多厉害,自己摔倒了却是别人替我承受伤害!”这些话语中潜在的台词虽然没有说出来,却让孩子铭记于心。长大成人后,孩子解决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问题是xx的错误,和我没有关系!回想一下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多少人是在这样的话语中成长的?再想一想我们处事的思维,不难看出潜台词的作用!
二、为孩子做挡箭牌,溺爱孩子型。这样的话语对孩子的影响就是爷爷奶奶就比爸爸妈妈好!使得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比如:1.“别告诉你妈,她不让你吃!”2. “没事,拿一个吃吧!”3. “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4. “别怕,我去和你爸妈说!”5.“别哭了,明天姥姥给你买个大的!叫你妈不给你买!”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看到超市的果冻、糖果、散装饼干等等忍不住想吃,由于他们太小,不懂要购买这东西才属于我们,所以看到喜欢的就会去拿。这个时候当父母的往往会制止孩子,告诉孩子这个没付钱不能要,可爷爷奶奶们此时常常扮演好人,“没事,拿一个吃!给他吃一个有什么关系!”结果孩子们往往得偿所愿。长此以往在孩子心理就形成了“爸爸妈妈对我不好,奶奶才好!”的心理,导致的后果是孩子不听父母的话,遇到父母责备孩子时,孩子会反驳“你们对我不好,只有姥姥(奶奶)对我好!”而这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出现叛逆行为,与父母的关系恶化等严重后果。
三、破坏父母形象,发泄自己的怨气型。这样的话语对孩子的影响就是认为父母也不过如此,对父母的榜样作用失去信心,同时使得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
比如:1.“你妈妈不要你了,你妈妈不理你了”2. 你爸爸小时候还不如你呢!你和你爸一个德行!3.你可别像你爸妈那么没出息!4. 你爸妈就是偏心,向着弟弟(姐姐)5.你快回你家(上学)吧,省的烦我!
作为长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后总难免会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情景,有时候会不经意的说一些过头的话或是玩笑话。孩子的世界比大人单纯的多,他们并不区分什么是玩笑什么是事实,可能这话换成别的无关人士说还没那么大伤害力,不过爷爷、奶奶说就不一样了,在他们心里只会认为“连奶奶都这样说了,那妈妈可能真的是不要我了。爸妈也就那样,我还努力有啥用?”然后恐惧害怕难过各种负面情绪迅速占领孩子的内心,长此以往造成孩子失去信心。尤其是有损父母形象的话语,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有的甚至会对爸妈产生抵触情绪。
四、奖励或是惩罚型。这样的话语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就是长大以后做事没有原动力,为某种利益才会行动,或是不愿意做事。
比如:“你再不好好吃饭,我就叫警察来抓你!”“你好好的,不然我就打你!”“好好吃,吃完我带你去买小熊饼干!”
威胁是老人们常用的伎俩。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某个目的就用孩子害怕的事物來威胁他!这样孩子往往就听话了,就乖了,即使他们不是心甘情愿的…和胁不同的是,还有很多奶奶们喜欢用这种奖励的方式来让孩子听话,当然,事实上就算孩子完成他们的要求了,他们也不会真的给他们承诺的奖励,这种方式看上去比威胁斯文和文明的多,可实际上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一样恶劣,只不过把威胁两个字换成了虚假的承诺…长此以往,一方面会让孩子对大人失去信任,另一方面也侧面传达给他们“要让别人听话,可以用威胁的方式”这样的思想!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
五、树立错误的观念,打击孩子信心型。这样的话语对孩子的影响就是不能和同伴友好相处,甚至对同伴恶语相加,长久以往孩子就会形成心理问题。
比如:1.xx是坏孩子,你别跟他玩!2.看看人家xx奶奶的孙子多好3.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4.你咋这么烦人呀,快上哪呆着去!
以上举的例子和归纳的类型都是笔者从事家庭教育以来根据实际总结的。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说这些话的可能并不只有奶奶,爷爷、外婆外公、街坊邻居、甚至有些父母自己也会说。
一句句无心的话语,带给孩子的伤害却是终生的,为了孩子,家长们一定要严肃对待,及时制止不良语言,并安抚孩子,告诉他们事实和正确的做法!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