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施途径与方法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z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当前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可以发现社会各界对于初中教育体系的要求都在提高。初中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中至关重要的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对于学习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因此,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重要的保障。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实施途径进行解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施途径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正值青春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意识,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和认可,但是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教师既要给予他们同等的尊重,同时也要进行积极和正确的引导,促使其能够树立一个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态度。因此,虽然《道德与法治》教学并不在中考的必考科目中,但是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具备较强的指导价值,能够为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帮助,必须作为一个重点课题去研究。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从教师层面上来看,可以从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观念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透彻,因此,在教学方式上仍旧缺乏创新;另一方面从教学模式上来看,教师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多是停留在理论上,忽视了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这些教师的教学模式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其次从学生层面上来看,当代初中学生多半都是独生子女,导致其集体意识不强,一些性格上的弊端在当代初中生身上都有所体现。主要表现在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不强,再加上课堂教学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越发不愿意去接受道德与法治,影响了整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积极性不高,对于道德与法治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当前教学现状中最显著的问题。针对于此问题,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加深学生重视程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之所以学习兴趣不高,很大原因是因为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认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学生认识不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这样学生才能够对道德与法治产生深刻的印象和了解,加深对其的重视程度,教师通过一个突破口来引导学生主动走入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部编版《在社会中成长》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近期比较典型的社会热点事件,之后让学生去思考:在社会中成长,社会能够带给我什么样的帮助?我对社会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或者说能以怎样的形式来加强社会与自己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种生活情境和生活案例的引入来加强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视程度,并且推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
  (二)运用探究式导入课程,调动学习氛围
  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一个积极趣味的课堂导入环节,在课程的一开始就充分调动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要完成一个趣味和有效的课堂导入,首先教师要在备课时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在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情况下制定教学计划;其次,教师要在备课的过程中勾画出重点和难点,准备好导入环节的问题,应用探究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习水平。例如,在部编版《网络改变世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来谈谈生活中与网络的联系,我们可以应用网络做些什么。网络是学生都很熟悉的事物,以此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兴趣,之后教师给学生播放一些网络改变世界的视频,让学生辩证的分析网络,自然地引入教学内容。
  (三)运用时政热点提升教学水平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这门学科是与实际生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一定要处处记得科学合理地运用最新的时事政治和热点信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生一般对时政热点都很关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融入这些热点信息,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地激发,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真实想法,为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部编版《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给学生讲解一些依法维权或者是法律保障人民合法权利的时政新闻,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道德与法治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同时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四)构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重要的引导者,一定要发挥正确和积极的引导作用,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提升。首先,教师要在教学观念上有所改变,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自身對于道德与法治的认识,从而对自身的教学现状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知;其次,教师要在教学模式上多加研究,因为当前是一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保证自己能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价值,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担负起重要的责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要在保证学生文化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学生道德法治意识的提升,树立学生健康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价值观念,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加关注当前现状中的问题,并且采取科学的实施途径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李荣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施途径与方法[J].学周刊,2019, 391(07):44.
  [2]李淑梅.激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方法与途径探讨[J].新课程(中), 2018(11).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人文性,指出学生须通过长期的名著阅读学习以提高个人的核心素养。名著作为可贵的精神财富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日渐突出。一方面,名著阅读被时代所需要,被教学所需要,但是,在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却是学生们普遍不愿意、不乐意读名著,对名著内容走马观花。如何能更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成为了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名著;名著阅读指导  《义务教育语
【摘要】中华民族服饰体现出源远流长的文化属性,它呈现出绚丽多姿,光彩夺目的魅力。把它引入到小学特色班级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民族服饰文化传承的意识,提升学生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认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民族服饰文化;特色班集体;班级文化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为了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进一步推动 “一校一特色,一班一亮点” 德育工作的开展,我校把
【摘要】一直以来,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关注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但是现在的小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仍然有待提高:错别字频出、言不尽意、语序不当、表意不明、乱用修辞,特别喜欢运用网络语言、经常出现方言。培养语言能力离不开思维能力的锻炼。每个人都具有思维能力,但是思维方式不一样。语言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语言承载着思维的信息。凡是语言深刻、一语中的的人,他的心思可能是缜密而有条理性
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谢壁妆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于2015年成立,作为省级工作室,承担着培养市、区、学校名班主任,以及骨干班主任的任务。工作室以培育“匠心型”班主任专业成长共同体为目标,确立“三同”(同心、同学、同行)工作宗旨,“两成”(成全、成长)工作基点。  匠心筑梦,精益求精。工作室一直致力于探索培育策略及运行的长效机制,开拓多方教育资源和培训资源。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室逐步形成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上好一节课要作毕生的准备。”这种准备就要从关注细节开始。上好一节课尚且如此,那么对于纷繁复杂的班主任工作来说,我们更需要踏踏实实地开展与落实每一天的工作,面向每一位同学,面对每一件小事。  一、小事抓起,细处落实  正所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关注的应该是自己班级环境。而建设班级环境正是实施了“家”的教育,教孩子重视并做好从小事开
【摘要】杠杆教学中学生对力臂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易错易混,把力臂看成“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力臂的概念成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几种直观的教学器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关键词】杠杆;力臂;作用线  杠杆教学中力臂的辨析是个难点,学生往往易错易混。根据教材定义,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从几何层面来看,这也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著名的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假设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那么对学生未来的学业、工作将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榜样作引导,从点滴抓起  教师是具体品行道德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模仿性能力强,尤其留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人或事物。因此,教师的行为举止是否规
【摘要】利用史料开展情境教学,提出有效问题驱动学生,可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一是回归历史情境设问,构建合情合理“历史解释”素养的前提;二是从历史人物角度设问,构建合情合理“历史解释”素养的关键;三是在批判质疑中设问,构建合情合理“历史解释”素养的保障。三位一体,在“立体”的历史情境设问中培育“历史解释”素养之花。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设问;历史解释素养  一、问题提出  随着史料教学越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其中科学态度素养、学会学习素养、责任担当素养、实践创新素养与化学教学密切相关的。初中化学的单元复习需要学生站在一个新高度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结构化,并加以应用,教师才能很好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通过日常教学实践课前“自主归纳知识网络”策略,课堂“我能说”挑战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复习,学
英语教学作为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一直存在着教学实效性较低的问题,而其语言性学科的特点又使得很多常规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给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难题。本人结合实际教学和作为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针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性较强,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英语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英语学习能力与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