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soft_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式,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启蒙思想、学习语言、发展智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净化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朗读,使朗读成为小学生学习中的好习惯。朗读是小学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训练,也是发展思维、提高认识的一条最有效途径。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采用各种方法,抓实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
  1 朗读对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学类的文章作品本来就具有一种艺术教化的功能,因此,在小学生反复进行朗读过后,教师可以再对文章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体会,把学生的思维带进文学的意境中去。除此之外,朗读还可以促使小学生形成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语言感知的能力[2]。学生在朗读文章时无形中已经对知识形成一种积累,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转化成一种知识感知,能够促使学生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不自觉产生与之相符合的反应。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朗读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
  1.1 留足时间,朗读要求应遵循“芝麻开花节节高”。
  1.2 众所周知,朗读的目标总体讲有三个要素:正确、流利、有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应扎扎实实地落实“正确、流利”的目标,非常明确地提出每一次朗读训练的具体要求。但是,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中要体现差异性。复杂层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训练应量“材”录用,对朗讀的评价也要因人而异,让学生多享受到一些成功的喜悦。
  2 多参加竞争比赛
  积极参与有竞争才有提高,有比赛才能体验激情,通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不断深化朗读教学,不断提升朗读水平,让琅琅书声时时回响校园。平时,在班中举行每周一次的朗读竞赛,每两周进行年级组的选拔,每月诞生一名"朗读之星"。"朗读之星"利用校园广播向同学们展示风采。六、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般原则,朗读教学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要求。各个年级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低年级小朋友可以有感情的朗读《小小的船》,但他们不可能读出《在大海中永生》的悲痛,《船长》的惊险、紧迫。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最进发展区",考虑到学生在各个年龄层上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另外,在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时,也不能以成人化标准来衡量。在注意儿童的理解能力与成人的差异,就每次训练来说,也要逐步提高要求。当然,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靠日积月累、勤读、多思、反思实践、不断提高的结果,所以语文教师还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多训练的前提下求得质量。
  2.1 分角色朗读。传统的朗读方法是把内容分配给学生看,学生机械化的进行对话,一味的只为了完成阅读的任务。因此,必须加强朗读方式的改革,对其进行重新的加工和改造,赋予朗读丰富的情感色彩。
  2.2 朗读配音。创新朗读的方式,比如,不再将语文教学知识局限在课本之上,可以选择和制作与内容相符的视频,让学生尝试着去给文中的角色配音,不觉中投入情感,使朗读更生动形象。也可以利用一写经典名著、优秀的影视作品,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积极拓展学生朗读学习的空间,摒弃传统的室内机械化学习的模式,发扬"走出去"战略,给小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3 阅读教学与朗读教学
  3.1 引导想象,诱发情感
  阅读课文中有不少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大多是揭示文章中心思想或刻画人物精神风貌起关键作用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这些句子蕴含的深刻意义,不仅能使学生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思想一致,从而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特别是那些思想容量较大、蕴含不尽之意与言外之意的“双关句”,更应很好地引导学生领悟。形象可通过语言、行动来体现,但精髓之处在于语言、行动内含的本质,这些精髓隐含于语言文字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塑造的形象一步一步地揭示,正有如朱熹所说的“从皮壳到骨髓”,才能达到激发学生情感、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而在揭示形象本质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启发学生思维,拨动学生心弦,强化自身的感情体验,引起共鸣,从而受到熏陶感染,受到教育。
  3.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教学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养成教育为主,以行为培养为主”,教材在思想教育、常规教育、行为养成方面都各有要求,明确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和角色,切实转变了教师主导课堂的局面,改变了让学生“钻圈子”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思想品德课在认知和行为上,其作用强过一切活动和任何科目,因此,学校一定要搞好课题研究,探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出路。要实现教学与研究协调发展,教师一定要重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如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养成教育的关系、思想品德课与贯彻学校规章制度的关系、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等。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倾向,是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实践使它激发出来,并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并从中得到满足。朗读能力是语文这门学科最为基础的能力之一,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和朗读习惯十分重要,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形象感染力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有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能增加教育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空前的教育目的预期。
其他文献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不仅有利于语感的形成,口语表达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学生思维。因此,朗读教学向来在语文教学中倍受重视。发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表达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  农村的小学生,朗读的最大一个缺点就是爱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最基础的自然科学,然而它又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方面有独特的作用。高中物理的系统性强、较为抽象,学生普遍感觉难学。那么,要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接纳它呢?实验,只有实验才能让学生的脑海中漂浮着物理图像,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作为物理实验教师,要怎样做才能把物理实验工作做好,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用物理实验去理解和巩固物理学的知识呢?下面我将
期刊
【摘 要】理想的古诗教学,不应该是学生学习此首古诗的终点,而应该是学生阅读大量古诗进而接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古诗的教学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能力培养;方法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教师的课堂话语,指出优化英语教师课堂用语的重要性,提出从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应急教师语言,教师体态语以及提问和反馈的方式这几个方面来探讨优化教师课堂用语,旨在通过启发教师通过优化课堂用语,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师话语;课堂效率  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和进行教学时所使用的语言。它是国外语言学家近年来研究外语教学的一个重
期刊
【摘 要】把握学情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主要针对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习得与经验,造成的语文教学高耗低效问题,该问题是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关键之一。 为学习而设计教学,而不是为教学而设计教案,实质上就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展开。  【关键词】把握学情;前见;备课;了解;增强  语文是情感的语文,因为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把握学情是语
期刊
记叙文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学习,人物分析又是最重要的一个内容。那么,怎样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呢?  1 通过分析事件,来体察人物特点,理解文章主题。  人是要做事情的。写人的文章,离不开事件。通过分析事件来分析人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搭石》一文,围绕搭石,写了这样一些事:上了点年岁的人,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就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可简析为修搭石;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协调
期刊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都是精选名家的经典之作,其语言、格式、表达方法等等都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典范。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当然不应该就课文论课文。一篇课文的学习,通常大家认为只要掌握了字词,理解了内容,进行了思想教育,这基本上就达到目的了。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除完成上述要求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应该把课文的学习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时时受到写作的启示。正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阅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作文教改十分活跃,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变化仍然不大。农村小学生作文态度不端正;写作呈现被动状态;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写作技能普遍较差。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单调枯燥;应试教育引起学生考试压力增大;阅读量少,语言材料积累少。为此,本文提出如下解决问题的建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鼓励学生真实表达;注重引导学生积累。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学生  提起作文,农村小学生的感受大
期刊
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极具可塑性,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认为:在语文教学上的主要任務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看来,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会使人终生受益。  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保证。教育如能对学生培养起良好的习惯,学生就能轻松地游到理想
期刊
新课标对语文课中的口语交际训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训练。可目前文化课程的学习十分紧张,口语交际训练量也十分有限,怎样才能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呢?可采取以下做法:  1 创设情景,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无论干什么,只要有兴趣,便有了自觉性。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也是如此,激发他们的兴趣,就等于激发他们的自觉性,这便成功了一半。创设情景,是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