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不断增强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对其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提上了重要日程。语文教学中具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种优势,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方式都适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师从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搭建新型的教学平台三方面具体来谈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交际工具,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小学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并注重小学生意志品格、情感态度、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所以,语文教学很自然的就成为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1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自卑、焦虑、抑郁、耐挫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共情能力不足等种种心理问题使得一些小学生在外在行为上表现出孤僻、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暴躁、偷窃、逃学、甚至校园暴力等行为,这些学生在学校教育中通常会被打上“差生”的标签,但是“贴标签”并不能帮助教育工作者从根木上解决问题,因此,从心理角度出发,对小学生的诸多不良行为进行分析,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更能够在心理健康发展上给予其支持。
2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2.1语文教学内容适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只要教师认真挖掘,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将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让学生发现善良和真挚的爱心;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信赖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等,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2.2语文教学方式适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教学方式。例如,阅读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开放胸怀和充满仁爱的内心情感;写作课可以引导学生尽情地抒发情感,倾诉内心的苦闷,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讨论课可以培养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学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团结合作之道。
2.3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总目标明确要求,培養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持久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个人的体验与发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这些要求都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客观上也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3.1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优秀品格
自尊自爱是优秀品格,也是一种好的心理状态。它具体体现为在社会交往中,要尊重自己的人格,要知荣辱,有羞耻之心,要自己相信自己,同时要有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例如,在《尊严》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概括哈默的品格,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人是要有精神的,要做到自爱、自强、自尊;同时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理解尊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他们而言早已存在于生活、学习中,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做到自尊自爱。再如,在《倔强的贝多芬》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让学生在音乐中的感受到贝多芬对伯爵的无礼感到的气愤,以及受到亲王侮辱时感到的怒不可遏,再适时的加入贝多芬坎坷的成长经历,让学生真正地理解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功尤其珍贵,是值得人敬重的,进而受贝多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人格魅力的影响,懂得做人应该自尊自爱的道理。
3.2转变教育理念,创造心理健康教育条件
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首先,教师应注重师生关系的改善,传统教育模式中,师生关系的隔阂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心理求助,更是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用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给予帮助;其次,树立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从时间上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义,明确当前某些不当的教育行为会对学生造成的心理阴影,并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构建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最后,教师应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在基本的语文教学素养前提下广泛涉猎心理学知识,从而为语文教学与心理教育的融合做好准备。
3.3明确教育目的,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
心理健康问题与个体的思维发展与意志品质塑造密切相关。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深入挖掘语文学科中的情感资源,为学生的思维培养与意志品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锻炼小学生坚强的意志,结合文学阅读引导学生正确定位自我价值,避免因为一时的失败否定自我,提高其抗击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思维是心理活动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以促进学生对自我心理问题的思考、分析与解决。
3.4抓住教育要领,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心理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其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并在语文教学中加以体现。首先,教师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整合语文教学目标,这其中不仅包括学生智力的发展、文化素养的提升,更包括心理、情感体验;其次,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景的引导下,及时反思自我,并获得有效的心理指导,如在《窗前的气球》《假如》等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情境构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并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最后,打破单纯的语言讲解,将学生带领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认真观察、合作互动的过程中改善心理环境,并提高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
3.5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就要善于创新、勇于创新,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采用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等新型教学模式,要建设“心智课堂”。要使课堂上充满信任与尊重、悦纳与欣赏、支持与帮助。为了使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保持活跃的思维、饱满的热情,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探究、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特质。
结语:总之,从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来看,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峻。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的培养局限在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训练上,而是应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挖掘学科中的教育资源,在小学生心理环境构建的初级阶段,引导学生逐渐突破心理困境,更加从容地面对社会、面对他人、面对自己,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安妮塔·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李兴贤.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2017(2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交际工具,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小学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并注重小学生意志品格、情感态度、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所以,语文教学很自然的就成为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1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自卑、焦虑、抑郁、耐挫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共情能力不足等种种心理问题使得一些小学生在外在行为上表现出孤僻、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暴躁、偷窃、逃学、甚至校园暴力等行为,这些学生在学校教育中通常会被打上“差生”的标签,但是“贴标签”并不能帮助教育工作者从根木上解决问题,因此,从心理角度出发,对小学生的诸多不良行为进行分析,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更能够在心理健康发展上给予其支持。
2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2.1语文教学内容适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只要教师认真挖掘,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将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让学生发现善良和真挚的爱心;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信赖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等,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2.2语文教学方式适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教学方式。例如,阅读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开放胸怀和充满仁爱的内心情感;写作课可以引导学生尽情地抒发情感,倾诉内心的苦闷,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讨论课可以培养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学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团结合作之道。
2.3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总目标明确要求,培養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持久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个人的体验与发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这些要求都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客观上也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3.1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优秀品格
自尊自爱是优秀品格,也是一种好的心理状态。它具体体现为在社会交往中,要尊重自己的人格,要知荣辱,有羞耻之心,要自己相信自己,同时要有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例如,在《尊严》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概括哈默的品格,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人是要有精神的,要做到自爱、自强、自尊;同时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理解尊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他们而言早已存在于生活、学习中,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做到自尊自爱。再如,在《倔强的贝多芬》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让学生在音乐中的感受到贝多芬对伯爵的无礼感到的气愤,以及受到亲王侮辱时感到的怒不可遏,再适时的加入贝多芬坎坷的成长经历,让学生真正地理解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功尤其珍贵,是值得人敬重的,进而受贝多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人格魅力的影响,懂得做人应该自尊自爱的道理。
3.2转变教育理念,创造心理健康教育条件
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首先,教师应注重师生关系的改善,传统教育模式中,师生关系的隔阂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心理求助,更是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用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给予帮助;其次,树立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从时间上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义,明确当前某些不当的教育行为会对学生造成的心理阴影,并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构建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最后,教师应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在基本的语文教学素养前提下广泛涉猎心理学知识,从而为语文教学与心理教育的融合做好准备。
3.3明确教育目的,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
心理健康问题与个体的思维发展与意志品质塑造密切相关。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深入挖掘语文学科中的情感资源,为学生的思维培养与意志品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锻炼小学生坚强的意志,结合文学阅读引导学生正确定位自我价值,避免因为一时的失败否定自我,提高其抗击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思维是心理活动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以促进学生对自我心理问题的思考、分析与解决。
3.4抓住教育要领,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心理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其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并在语文教学中加以体现。首先,教师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整合语文教学目标,这其中不仅包括学生智力的发展、文化素养的提升,更包括心理、情感体验;其次,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景的引导下,及时反思自我,并获得有效的心理指导,如在《窗前的气球》《假如》等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情境构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并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最后,打破单纯的语言讲解,将学生带领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认真观察、合作互动的过程中改善心理环境,并提高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
3.5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就要善于创新、勇于创新,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采用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等新型教学模式,要建设“心智课堂”。要使课堂上充满信任与尊重、悦纳与欣赏、支持与帮助。为了使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保持活跃的思维、饱满的热情,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探究、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特质。
结语:总之,从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来看,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峻。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的培养局限在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训练上,而是应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挖掘学科中的教育资源,在小学生心理环境构建的初级阶段,引导学生逐渐突破心理困境,更加从容地面对社会、面对他人、面对自己,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安妮塔·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李兴贤.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