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电影《飞越老人院》,
张杨和颜丙燕,这对认识十年、曾经天天打台球的老朋友又聚在了一起。这是一部讲述“老去”和“梦想”的电影,之所以会将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他们
都是不怕老的人,如果有梦,老去本是一件妥帖、快乐、甚至值得憧憬的事。
老艺术家“动手”真相杨和颜丙燕都没有想到,电影《飞越老人院》能拍得这么顺利,老艺术家们对角色的认真尚且不谈,光是他们孩子气的举动就够旁人欢笑好久,一场开车的戏,许还山和吴天明两位年过70岁的老艺术家竟然动起了手,没人去劝,因为能聚在一起拍个电影,老人们太高兴了。
颜丙燕:在还记得十年前咱们一起拍过一个小片子。后来就吃喝玩乐,天天聚在一块打台球,后来就开始各自忙活了。
张杨:那时候我刚拍完《昨天》’挺闲的。
颜丙燕:我就是正常的工作状态,妈妈生病了’但那段时间病情比较稳定。
张杨掷说那时候咱们哪想过老的事儿,想的都是怎么玩。
颜丙燕:那是什么时候开始琢磨到“老”这件事儿了?
张杨:大概2006年,我做《叶落归根》剧本的时候,两三个编剧跟我一起聊故事,聊着就聊到老人院里面的那帮老头老太太,说要出去看大海。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我该拍的电影。当时筹备的时候,我联系了三四十位老艺术家,一个一个去拜访,譬如于蓝、谢芳、陈强,都想参加,但身体不允许。陈强老师94岁,派他女婿来了,女婿说要是在北京拍,就算半天也能把他推过来,但在天津拍,舟车劳顿实在危险:还有朱旭老师,《洗澡》合作过,特别希望他能来,但他感觉身体不行,没演成;葛存壮老师是最早答应出演的,临到拍的生病了;身体能否胜任是出演这部戏的前提,几位主角还得考虑能不能开车。我想尽量把老艺术家们捕捉进来,哪怕就是露个面。他们过去都是大明星,演不演戏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后来,老人院里的老人找齐了'我就想得找个不那么漂亮的女演员来演院长,于是找到了你。
颜丙燕:不能长得太像演员。
张杨:因为这些老头老太太都挺真实的,我不希望院长、护士在电影里太跳,你也确实是非常好的演员,放在这里合适。
颜丙燕:你跟我说起这个题材的时候我就挺有兴趣的,平时去各种电影方面的活动,越来越少见到那些老艺术家,很少有人愿意负那么大的责任去承载他们,比如接送,万一老人不舒服了怎么办,都得考虑周全了才敢请一位老艺术家参加活动,一整天提心吊胆,但你竟然说要把这么多老艺术家都请来,我才觉得认识你这么多年,可能是从这部戏才开始了解你。
张杨:合着之前那么多年都不了解啊?
颜丙燕:之前你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个一根筋,年轻时候—定是不良少年,为^松散走在前端,我没想到你会有这样的责任心,挺感动的。现在大家都急着挣钱,谁还对老的小的感兴趣?后来在剧组我说,你这是千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这些老艺术家一辈子对电影热爱,到老了没人敢担风险再用他们,肯定郁闷,他们太想再演戏了'开拍的时候我看着老头老太太一个个容光焕发,绷着弦儿,我特别心疼,他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想法、感悟,需要释放,你给他们这个机会来释放。
张杨:拍之前我有顾虑,每个老艺术家都有固定的风格和习惯,很难改变,但拍起来非常顺利。比如吴天明老师。他本身也是导演,特别明白演员要服从导演的安排:许还山老师是个个性很强的人,但拍戏时很好沟通。当老艺术家们认可了这个剧本,他们不会跟你反着来,而是提出他们的建议,融入到片子里,譬如说台词,“老头不会这么说话”,他们拿到剧本之后就努力研究人物,想象他的前史,丰富他的家庭背景、经历甚至穿衣服的感觉,非常认真。
颜丙燕:我在开拍之前也有点紧张,心想自己是年轻演员。我的表演方式他们是否能接受?要是不合适该怎么办?还想到可能他们每个人脾气不一样,我不能乱说话……做了很多准备,等—见面发现完全没必要。他们演戏特别真实,就是站在那里,都不用说话,你看着他的眼睁心已经在颤了’就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也出乎我的意料,真就像小孩一样。
有次你没在,许还山老师跟吴天明老师打起来了,他们俩是几十年的铁哥们儿,平时爱互相开个玩笑,那天许还山老师开那么大一个车,有点紧张,路口停错了,吴天明老师就在旁边叨叨他,说你是不是傻啊?真老了吧你?许还山老师一开始还回嘴,突然从驾驶座站起来,直接巴掌拍过去了,吴天明老师喊着“你还打人!你不讲理!”俩人就对打起来,一车人都笑翻了,也没人上去劝,他俩肯定也不是真打,就是气急了。那时你能感受到,老人们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又聚在一起,有多开心。
叛逆的孩子有真爱
一聊才知道,这两位都是被暴打出来的。张杨与父亲的纠结,在他几乎每部电影中都有显露,尤以《向日葵》为最;青春期颜丙燕与母亲的恩怨,也在母亲患病时消散。就像母鹰总要把小鹰赶出巢穴,父母的最大使命也许是使子女变得真正强大,只是这强大往往以父母的老去为代价。
张杨:不是只有当你老了才会想到“老”这个话题,我真正感受到“老”这事儿是在十年前,拍《向日葵》之前,我突然感到父亲老了。小时候他管我很暴力,在我心目中他—直是强势的。但那段时间我看到他身上很多问题:他退休了,有过一两次拍戏的机会,后来也没弄成,他心情郁闷,跟家庭的关系也不太好,我觉得这个人一点一点地老了。
颜丙燕:这个戏里你的父亲也在,我没见过他年轻的时候,光觉得他满头白发,特别慈祥。
张杨:当时邀请他来参演我也考虑过,他75岁了,还想拍电影,但当导演已经不从心了,参加进来能见到好多老朋友也能找到很多拍电影的感觉,对他的身体、精神都有好处。他知道这事儿挺激动的,本来还染头发,我说戏里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太,你这太跳了,他就剃了个秃瓢,等开拍了正好满头白发。
颜丙燕:老爷子在你面前依然有爸爸样,我记得拍戏的时候,你跟其他的老艺术家都是李老师、张老师,您到这边……特别有耐心有礼貌,一到你们家老爷子,就是“啊……嗯……走到这儿啊!”老头儿也一有事就喊:“张杨!那我怎么办啊?”你们俩好像隔着什么似的。后来老爷子还跟我聊,说你老“哎”他,说“我没有姓啊?”后来我们就趁着酒喝得差不多了,先批评一下你,你当时没说话,到第二天我们全都盯着,果然有一个地方必须得说到老爷子,你就“哎,那个张……张老师”,说得特别生涩,我们强忍着笑,老头儿挺满意的,后来我们又找机会提醒老爷子,说导演都叫您张老师了,您也不能老在片场那么生硬地叫他“张杨”吧?老爷子说,那我叫啥?他是我儿子!我说是您儿子,但您当导演的时候,也不习惯在片场人家直接喊您名字吧?过几天老爷子也改了口,但会叫“张杨,导演”,刻意有个停顿,很有意思。
张杨:真实生活中很难解决这个沟通。比如我和父母,他们越来越老了,我们的关系就稍微融洽了一些。年轻的时候我—直叛逆、较劲,总是跟父母吵架,现在融洽了一些。这不能说完全是电影带给我的,电影只是—小部分。 颜丙燕:我小时候也是被我妈打着长大的,特理解那种从小打出来的孩子的叛逆。我17岁谈恋爱,直接给我妈打了个电话,说以后不回家你也别担心,有人接我送我。但这样叛逆的孩子对父母有另一种情感,当我妈生病,医生很明确地说她只有三年时间,那一刻我没什么感觉,第二天睡醒了坐在床上突然反应过来,嚎啕大哭了一场,觉得我不能这样失去这个人,我还不了解她,我们没有聊过天,我不知道她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什么,怎么跟我爸谈的恋爱……她是给了我生命的人,我怎么能对她—无所知呢?从那天开始,我拼命跟我妈交流。那时我刚三十,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孩子,突然发现要考虑很多以后的事睛,迅速长大了。医生说妈妈只能撑三年,后来她熬了八年,她走的时候我心理准备很充分,但真走的时候还是受不了,几天掉了十多斤有了白头发。朋友也说我性格变了,以前极其开朗,之后不是说不开朗,而是能沉下来,特别安静地去想一些事情。但对妈妈我到现在仍然有很多遗憾,觉得有太多事没来得及做。所以,张杨同学,你得尽快改善你和老爷子的关系,他们真是一天一天地老,这个过程很快。
张杨:拍电影那俩月我和我爸见面比较多,住在外地,有时候我们几个摄影、美术在宾馆里做点儿饭喝点儿酒,我爸—直想参与进来,喝点儿酒聊会儿天,我本来不希望他喝酒,但他每次都得要点儿酒,喝美了回去睡,挺高兴。但回家之后我们又各干各的了。
愉快地老去
看一个人对世界到底是索还是舍,最佳问题是他想成为什么样的老人家。颜丙燕的理想是到八十岁还能演戏,张杨则想象着六七十岁的自己,住在洱海边的小岛上,开一家小小客栈可以看人,闲了开着哈雷飙车。有这样悠闲理想的人,才能在当下找到位置,不本末倒置。
张杨:我是不怕老,我长得比同龄人年轻十岁
颜丙燕:这儿能吐吗?
张杨:我这么大了,人家还问老问我三十几啊,一看就是一年轻导演。
颜丙燕:那我也是青年演员。
张杨:这个职业就是让你显得比别人年轻,它带来的新鲜、变化让你的心情处在一种年轻态。你看这回拍摄的这帮老头老太太,八十多岁了还活蹦乱跳,能觉得他们的心态特别棒,而且我相信,老了我会有一堆要千的事儿,我要很潇洒地去干。
颜丙燕:我也不怕老。前段日子同学聚会,聊起来如果能回到二十岁会做点什么,我想了半天,结论是我不希望回去。经历多是一种幸运,虽然这当中有伤痛、艰难,生活也会把你打入低谷,但正是因为你经历了这些你才能对生活有所感悟。你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心里的东西。我从来不隐瞒年龄,公司跟我说过少说几岁,出去也别跟人讲,我还是没遮没拦的。我恰恰觉得演员这个职业是最不怕老的,以前跳舞的时候我是真怕老,因为你三十多岁就是不如二十岁跳得好看,但做演员,我八十岁了可以演八十岁的角色,只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
你说得对,颜丙燕不是漂亮女演员,再漂亮的人,如果只是漂亮,做演员也只是一时的,拼到最后你会发现,做得长久的还是那些往心里加分多的人。老了,也许你的身体机能会差一点,不能再翻跟头、满世界爬山了,但心里的东西多了’心一旦充实,外在的东西不必刻意。我去见导演,基本就是洗洗脸、把头发梳整齐,不化妆。生活阅历会奠定你的气质,由气质伸展出来的资源和圈子不会大变。
张杨:我相信老是会让人的事业走下坡路的。这是自然规律,这事儿我看明白了也就看淡了,尤其导演。它可能是梦想,但不是全部,如果把电影变成全部,把自己逼成一个工作狂,我觉得太累了。生活是非常广阔的,好多现在没做的事到老了可以去做,那时就是享受生活了口我现在工作的同时就努力在享受生活,做完这个觉得累了那就不做了,明年再说。有人说我懒,但剩下的半年我去享受别的生活,人就应该这么调节自己,让自己愉快。
颜丙燕:我也觉得你平衡得特别好,你不高产,一定是想清楚了一件事才去做,这些年你—直文艺和商业结合,我则除了演戏不会干别的,但我相信老了我还会是个快乐的老太太,能那时候还演戏,不要求高产也不要求主角,我就挺高兴。
张杨:等我老了,很重要的是旅行,还要开始玩哈雷。
颜丙燕:那你们家人不得急死——这老头儿还玩哈雷!还飙车呢!
张杨:这才是我!再没准儿到大理开个小店,舒舒服服地生活,特美好。我现在正在双廊盖房子呢,临着海。这戏结了我就去歇半年,写下一个剧本。
颜丙燕:那你必须得写个女人戏,找我演女一号……
张杨和颜丙燕,这对认识十年、曾经天天打台球的老朋友又聚在了一起。这是一部讲述“老去”和“梦想”的电影,之所以会将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他们
都是不怕老的人,如果有梦,老去本是一件妥帖、快乐、甚至值得憧憬的事。
老艺术家“动手”真相杨和颜丙燕都没有想到,电影《飞越老人院》能拍得这么顺利,老艺术家们对角色的认真尚且不谈,光是他们孩子气的举动就够旁人欢笑好久,一场开车的戏,许还山和吴天明两位年过70岁的老艺术家竟然动起了手,没人去劝,因为能聚在一起拍个电影,老人们太高兴了。
颜丙燕:在还记得十年前咱们一起拍过一个小片子。后来就吃喝玩乐,天天聚在一块打台球,后来就开始各自忙活了。
张杨:那时候我刚拍完《昨天》’挺闲的。
颜丙燕:我就是正常的工作状态,妈妈生病了’但那段时间病情比较稳定。
张杨掷说那时候咱们哪想过老的事儿,想的都是怎么玩。
颜丙燕:那是什么时候开始琢磨到“老”这件事儿了?
张杨:大概2006年,我做《叶落归根》剧本的时候,两三个编剧跟我一起聊故事,聊着就聊到老人院里面的那帮老头老太太,说要出去看大海。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我该拍的电影。当时筹备的时候,我联系了三四十位老艺术家,一个一个去拜访,譬如于蓝、谢芳、陈强,都想参加,但身体不允许。陈强老师94岁,派他女婿来了,女婿说要是在北京拍,就算半天也能把他推过来,但在天津拍,舟车劳顿实在危险:还有朱旭老师,《洗澡》合作过,特别希望他能来,但他感觉身体不行,没演成;葛存壮老师是最早答应出演的,临到拍的生病了;身体能否胜任是出演这部戏的前提,几位主角还得考虑能不能开车。我想尽量把老艺术家们捕捉进来,哪怕就是露个面。他们过去都是大明星,演不演戏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后来,老人院里的老人找齐了'我就想得找个不那么漂亮的女演员来演院长,于是找到了你。
颜丙燕:不能长得太像演员。
张杨:因为这些老头老太太都挺真实的,我不希望院长、护士在电影里太跳,你也确实是非常好的演员,放在这里合适。
颜丙燕:你跟我说起这个题材的时候我就挺有兴趣的,平时去各种电影方面的活动,越来越少见到那些老艺术家,很少有人愿意负那么大的责任去承载他们,比如接送,万一老人不舒服了怎么办,都得考虑周全了才敢请一位老艺术家参加活动,一整天提心吊胆,但你竟然说要把这么多老艺术家都请来,我才觉得认识你这么多年,可能是从这部戏才开始了解你。
张杨:合着之前那么多年都不了解啊?
颜丙燕:之前你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个一根筋,年轻时候—定是不良少年,为^松散走在前端,我没想到你会有这样的责任心,挺感动的。现在大家都急着挣钱,谁还对老的小的感兴趣?后来在剧组我说,你这是千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这些老艺术家一辈子对电影热爱,到老了没人敢担风险再用他们,肯定郁闷,他们太想再演戏了'开拍的时候我看着老头老太太一个个容光焕发,绷着弦儿,我特别心疼,他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想法、感悟,需要释放,你给他们这个机会来释放。
张杨:拍之前我有顾虑,每个老艺术家都有固定的风格和习惯,很难改变,但拍起来非常顺利。比如吴天明老师。他本身也是导演,特别明白演员要服从导演的安排:许还山老师是个个性很强的人,但拍戏时很好沟通。当老艺术家们认可了这个剧本,他们不会跟你反着来,而是提出他们的建议,融入到片子里,譬如说台词,“老头不会这么说话”,他们拿到剧本之后就努力研究人物,想象他的前史,丰富他的家庭背景、经历甚至穿衣服的感觉,非常认真。
颜丙燕:我在开拍之前也有点紧张,心想自己是年轻演员。我的表演方式他们是否能接受?要是不合适该怎么办?还想到可能他们每个人脾气不一样,我不能乱说话……做了很多准备,等—见面发现完全没必要。他们演戏特别真实,就是站在那里,都不用说话,你看着他的眼睁心已经在颤了’就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也出乎我的意料,真就像小孩一样。
有次你没在,许还山老师跟吴天明老师打起来了,他们俩是几十年的铁哥们儿,平时爱互相开个玩笑,那天许还山老师开那么大一个车,有点紧张,路口停错了,吴天明老师就在旁边叨叨他,说你是不是傻啊?真老了吧你?许还山老师一开始还回嘴,突然从驾驶座站起来,直接巴掌拍过去了,吴天明老师喊着“你还打人!你不讲理!”俩人就对打起来,一车人都笑翻了,也没人上去劝,他俩肯定也不是真打,就是气急了。那时你能感受到,老人们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又聚在一起,有多开心。
叛逆的孩子有真爱
一聊才知道,这两位都是被暴打出来的。张杨与父亲的纠结,在他几乎每部电影中都有显露,尤以《向日葵》为最;青春期颜丙燕与母亲的恩怨,也在母亲患病时消散。就像母鹰总要把小鹰赶出巢穴,父母的最大使命也许是使子女变得真正强大,只是这强大往往以父母的老去为代价。
张杨:不是只有当你老了才会想到“老”这个话题,我真正感受到“老”这事儿是在十年前,拍《向日葵》之前,我突然感到父亲老了。小时候他管我很暴力,在我心目中他—直是强势的。但那段时间我看到他身上很多问题:他退休了,有过一两次拍戏的机会,后来也没弄成,他心情郁闷,跟家庭的关系也不太好,我觉得这个人一点一点地老了。
颜丙燕:这个戏里你的父亲也在,我没见过他年轻的时候,光觉得他满头白发,特别慈祥。
张杨:当时邀请他来参演我也考虑过,他75岁了,还想拍电影,但当导演已经不从心了,参加进来能见到好多老朋友也能找到很多拍电影的感觉,对他的身体、精神都有好处。他知道这事儿挺激动的,本来还染头发,我说戏里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太,你这太跳了,他就剃了个秃瓢,等开拍了正好满头白发。
颜丙燕:老爷子在你面前依然有爸爸样,我记得拍戏的时候,你跟其他的老艺术家都是李老师、张老师,您到这边……特别有耐心有礼貌,一到你们家老爷子,就是“啊……嗯……走到这儿啊!”老头儿也一有事就喊:“张杨!那我怎么办啊?”你们俩好像隔着什么似的。后来老爷子还跟我聊,说你老“哎”他,说“我没有姓啊?”后来我们就趁着酒喝得差不多了,先批评一下你,你当时没说话,到第二天我们全都盯着,果然有一个地方必须得说到老爷子,你就“哎,那个张……张老师”,说得特别生涩,我们强忍着笑,老头儿挺满意的,后来我们又找机会提醒老爷子,说导演都叫您张老师了,您也不能老在片场那么生硬地叫他“张杨”吧?老爷子说,那我叫啥?他是我儿子!我说是您儿子,但您当导演的时候,也不习惯在片场人家直接喊您名字吧?过几天老爷子也改了口,但会叫“张杨,导演”,刻意有个停顿,很有意思。
张杨:真实生活中很难解决这个沟通。比如我和父母,他们越来越老了,我们的关系就稍微融洽了一些。年轻的时候我—直叛逆、较劲,总是跟父母吵架,现在融洽了一些。这不能说完全是电影带给我的,电影只是—小部分。 颜丙燕:我小时候也是被我妈打着长大的,特理解那种从小打出来的孩子的叛逆。我17岁谈恋爱,直接给我妈打了个电话,说以后不回家你也别担心,有人接我送我。但这样叛逆的孩子对父母有另一种情感,当我妈生病,医生很明确地说她只有三年时间,那一刻我没什么感觉,第二天睡醒了坐在床上突然反应过来,嚎啕大哭了一场,觉得我不能这样失去这个人,我还不了解她,我们没有聊过天,我不知道她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什么,怎么跟我爸谈的恋爱……她是给了我生命的人,我怎么能对她—无所知呢?从那天开始,我拼命跟我妈交流。那时我刚三十,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孩子,突然发现要考虑很多以后的事睛,迅速长大了。医生说妈妈只能撑三年,后来她熬了八年,她走的时候我心理准备很充分,但真走的时候还是受不了,几天掉了十多斤有了白头发。朋友也说我性格变了,以前极其开朗,之后不是说不开朗,而是能沉下来,特别安静地去想一些事情。但对妈妈我到现在仍然有很多遗憾,觉得有太多事没来得及做。所以,张杨同学,你得尽快改善你和老爷子的关系,他们真是一天一天地老,这个过程很快。
张杨:拍电影那俩月我和我爸见面比较多,住在外地,有时候我们几个摄影、美术在宾馆里做点儿饭喝点儿酒,我爸—直想参与进来,喝点儿酒聊会儿天,我本来不希望他喝酒,但他每次都得要点儿酒,喝美了回去睡,挺高兴。但回家之后我们又各干各的了。
愉快地老去
看一个人对世界到底是索还是舍,最佳问题是他想成为什么样的老人家。颜丙燕的理想是到八十岁还能演戏,张杨则想象着六七十岁的自己,住在洱海边的小岛上,开一家小小客栈可以看人,闲了开着哈雷飙车。有这样悠闲理想的人,才能在当下找到位置,不本末倒置。
张杨:我是不怕老,我长得比同龄人年轻十岁
颜丙燕:这儿能吐吗?
张杨:我这么大了,人家还问老问我三十几啊,一看就是一年轻导演。
颜丙燕:那我也是青年演员。
张杨:这个职业就是让你显得比别人年轻,它带来的新鲜、变化让你的心情处在一种年轻态。你看这回拍摄的这帮老头老太太,八十多岁了还活蹦乱跳,能觉得他们的心态特别棒,而且我相信,老了我会有一堆要千的事儿,我要很潇洒地去干。
颜丙燕:我也不怕老。前段日子同学聚会,聊起来如果能回到二十岁会做点什么,我想了半天,结论是我不希望回去。经历多是一种幸运,虽然这当中有伤痛、艰难,生活也会把你打入低谷,但正是因为你经历了这些你才能对生活有所感悟。你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心里的东西。我从来不隐瞒年龄,公司跟我说过少说几岁,出去也别跟人讲,我还是没遮没拦的。我恰恰觉得演员这个职业是最不怕老的,以前跳舞的时候我是真怕老,因为你三十多岁就是不如二十岁跳得好看,但做演员,我八十岁了可以演八十岁的角色,只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
你说得对,颜丙燕不是漂亮女演员,再漂亮的人,如果只是漂亮,做演员也只是一时的,拼到最后你会发现,做得长久的还是那些往心里加分多的人。老了,也许你的身体机能会差一点,不能再翻跟头、满世界爬山了,但心里的东西多了’心一旦充实,外在的东西不必刻意。我去见导演,基本就是洗洗脸、把头发梳整齐,不化妆。生活阅历会奠定你的气质,由气质伸展出来的资源和圈子不会大变。
张杨:我相信老是会让人的事业走下坡路的。这是自然规律,这事儿我看明白了也就看淡了,尤其导演。它可能是梦想,但不是全部,如果把电影变成全部,把自己逼成一个工作狂,我觉得太累了。生活是非常广阔的,好多现在没做的事到老了可以去做,那时就是享受生活了口我现在工作的同时就努力在享受生活,做完这个觉得累了那就不做了,明年再说。有人说我懒,但剩下的半年我去享受别的生活,人就应该这么调节自己,让自己愉快。
颜丙燕:我也觉得你平衡得特别好,你不高产,一定是想清楚了一件事才去做,这些年你—直文艺和商业结合,我则除了演戏不会干别的,但我相信老了我还会是个快乐的老太太,能那时候还演戏,不要求高产也不要求主角,我就挺高兴。
张杨:等我老了,很重要的是旅行,还要开始玩哈雷。
颜丙燕:那你们家人不得急死——这老头儿还玩哈雷!还飙车呢!
张杨:这才是我!再没准儿到大理开个小店,舒舒服服地生活,特美好。我现在正在双廊盖房子呢,临着海。这戏结了我就去歇半年,写下一个剧本。
颜丙燕:那你必须得写个女人戏,找我演女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