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46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阐释】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有个考点为“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其中的“准确、鲜明、生动”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该要求是2008年起新增加的,渗透了新课程标准的命题精神。
  【知识梳理】
  一、怎样使语言准确
  1.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力求符合特定的情境。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使用的情境、场合不同而已。口语、书面语的选用,须留意交流的时间、地点、意图等具体情况。
  2.准确表达范围与程度,力求符合事理及对象。所谓“符合事理及对象”,即符合表达者特定的身份地位,同时能正确运用谦尊称呼。
  此外,还要注意不生造词语,不用冷僻词语,不随便使用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尽量运用简洁明快的短句,不随便使用结构复杂、晦涩难懂的长句。
  二、怎样使语言鲜明
  1.精准选用词语。在选用词语方面,尤其要注意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选用;一般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而要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绝不能这样”等来表明所持的鲜明态度。还要注意词语的褒贬色彩——自己不同的态度与感情,可有效体现于感情色彩有别的词语。
  2.恰当选用句式。一定的句式表达一定的感情,句式变了,句意也会产生变化。比如可用肯定的语气表明观点,还可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观点更加突出、语势更加强烈。还要注意整句与散句的选用,其中的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适合表达丰富的感情。
  三、怎样使语言生动
  生动,往往是以准确、鲜明为前提的。有时做到了准确、鲜明,也就做到了生动感人,而离开了准确、鲜明去片面追求生动,就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
  1.尽量从形、声、色、味等方面,多感官齐发地对事物进行描摹,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在这方面,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堪称范例。
  2.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可使事物更加形象、生动;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能使描绘对象趣味横生;排比可加重感情、充实内容;对偶便于增强表达的韵律美,并使抒情酣畅,等等。
  另外,根据语言表达的实际需要,还可恰当运用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
  【命题走向】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考点很少单独设题测查,通常是与其他考点有机结合着来命题的(如“语言表达准确”常与“辨析并修改病句”结合,“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常与“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结合)。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该考点的试题,与其他考点相融合的趋势不变,且这种综合程度还可能越来越高。
  【考题回放】
  (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近年来,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④2000年国内网上的阅读率仅为3.9%,⑤2012年上升到41.7%,⑥电子书的阅读人数更是达到了2.95亿。⑦截止目前,⑧我国已经有接近20%的网民养成了通过互联网阅读时事新闻的习惯,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⑩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书上。
  [题目解析]
  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中,“发生”与“快速增长”搭配不当,应改为“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结构混乱,“根据”与“显示”句式杂糅,应删去其一;⑦“截止目前”有误,“截止”表示工作活动停止、结束,没有后续进展了,强调的是停止,根据文意是表达“到今天为止”,强调的是过程中的统计情况,应改为“截至目前”;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中,“16%”与“人群”搭配不当,应改为“16%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参考答案]
  (1)语句①;修改为:“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2)语句③;修改为:“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统计数据”;(3)语句⑦;修改为:“截至目前”;(4)语句:⑨;修改为:“16%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误区警示]
  部分考生对六种病句类型中的“结构混乱”“搭配不当”掌握并不到位,以致未能发现第③句与第⑨句的语病。
  【提升训练】
  1.围绕“小气”为下面文字续上一句准确的话,最恰当的一句是( )
  漫画家黄永玉在《黄永玉大画水浒》一书中画施恩,说“施恩这号人的礼最是受不得的”,旁白曰:“这号人送两斤苹果,要齐白石的画。齐白石不干,因此得了个小气的名声。
其他文献
只见湘云睡在帐子里,脸上烧的就和胭脂瓣儿一般,口不能言,惟有两眼直瞪而已。探春坐在旁边流泪。王夫人见了也觉伤心,用手在他额上摸了一摸,烧的火炭儿似的。忙问道:“大姑娘,你到底觉着是怎么了?”探春道:“我问了他一早起,连一声儿也答应不出来,已经不能说话了。”宝钗道:“三妹妹,你同他昨儿回来,到底知道他是什么病呢?”探春道:“昨儿我们回来还坐着喝了会子茶才睡的。我见他无精打彩的那个样儿,我就问他说你怎
轮回的世界  婆娑迷离  你的身姿  在日月的交替里  靜静地编织  生与老死的措辞  梦里的你  开在天界的福地  火红的花蕾  娇艳欲滴  这是盛夏的洗礼  给你的秋日花期  在三途河畔  开得妖冶艳丽  我掬起前世的记忆  你的花香最有魔力  在来生的路上  依然不能摆脱  你在往生净土的魅力  你是花儿我是绿叶  你默默地破土而出  只带着鲜花的瑰丽  醉美了人世  沸腾了花季  我只是一
①无论在任何一个群体中,总有人一言九鼎,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当大家为某个问题意见不统一争执不休之时,总要请他定夺。这样的人,不一定财大气粗,也不一定位高权重,但他说出的话、做出的决定,大家愿意听,信服。为何?有威信。  ②人的威信是从何处来?贾平凹去秦岭看望一位老人。老人是他们那条峪里六七个村寨中最有威望的,几十年来无论哪个村寨有红白事,他都被请去做执事。即便如今年事已高,但谁家和邻居闹了矛盾、
爸爸不懂我,从我记事起一直是这样。  小学时,有一次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要求每个同学准备一双黑色的鞋子。正值夏日,我准备买一双黑色网面鞋,妈妈因工作太忙,便让爸爸陪我去。到了鞋店,我和爸爸分头找。  “来,这里有!”不到半分钟,爸爸就朝我挥了挥手。  我兴奋地跑过去,爸爸指指这双,指指那双:“这双不错,这双也不错……”他几乎把所有黑色的鞋子都指了一遍。有些一看就是男款,还有一些一看就是中老年人穿的
翻开农历,那古老厚重的历史经卷中,二十四节气如椽如柱,如时光的纬编,岁月的链扣,莹莹烁烁,璀璨无比。它们或如窈窕淑女,卓然而立,倩影芬芳,或如洒脱儒生,羽扇纶巾,经纶满腹,述说天道与地脉的关联,引导大地上的生长与收获,生存与养生。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花朵,是时光的碑刻。它是科学的也是诗性的。它是一本历书,从天演而来,从太阳俯瞰万物的目光中提炼出秘笈,为地气所用,为物候贴上标签,由此,天人合一,万
采莲子(其二)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这首清新隽永的《采莲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物人情画,富有民歌风味。  标题为《采莲子》,可是作者没有描写采莲女采摘莲子的过程,也没有描写采莲女的容貌服饰,而是通过采莲女的眼神、动作和一系列内心独白,表现她热烈追求爱情的勇气和初恋少女的羞涩心情。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前两
有无数的人无数次地说过江南的繁盛与美好,那是一个使人迷醉的地域,因为它是如此靠近天堂,靠近到可以看到天堂的神话。它们铺洒在江南的每一寸泥土里,天使们会在某一个夜晚闯入你江南的梦境,把它们诉说给你听,把你带到同天堂一样的高贵气息里。  缓缓的流水,青青的石板路,白墙青瓦的民居,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这就是江南小镇,一幅晕染开来的水墨画。游江南水乡要坐船才有味道,在窄窄的河道中,小木船悠悠地穿行于临
沿着太仓市致和塘边的绿化带行走,一不留心就会撞见一处名胜古迹。什么“太师府”呀,“太师第门楼”啦,“李时珍上岸处”啦,等等。于是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两个词有了不一般的感受。一个秋日的午后,不知不觉间我已穿过人民路,走过卖秧桥,来到了城西。  只见一座庄严肃穆的院落,静静地被路边的梧桐树掩映着。一方水磨清砖上镌刻着四个淡雅清秀的大字——“张溥故居”。哦,张溥,晚明杰出的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古
由于材料内容和思维因素的丰富性,提供了多角度分析、命题的客观基础。所以一般而言,一首诗(词)总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推敲、剖析来命题。诗歌阅读理解题目的考查一般包括:理解诗歌内容、情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表现手法,感悟诗词哲理,迁移,拓展,等等。只有了解了命题的视角,我们在复习时才能一一来应对,也只有这样,在考场上解答诗词阅读理解题时,才不会留下缺憾。  视角一:从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角度来命题  诗歌内
【文题展示】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压满枝头的果实的满脸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实验室里科学家又有新发现的舒展眉头,幸福是领奖台上运动员仰望国旗冉冉升起时的莹莹泪光……幸福,其实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  请以“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