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学困生”变成自己的好帮手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困生”的教育历来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头疼的问题。因为对 “学困生”,我们往往只发现了他们学习成绩差,扰乱课堂秩序,比一般学生难管等负面影响,而很少看到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其实,只要积极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学困生”也可以成为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好帮手。
  一、挽救“学困生”的学业失败
  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是最棘手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学困生”成为班级成绩提升难以攻克的瓶颈,所以只有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才能真正提高班级的平均分。
  教师要帮助“学困生”正确分析他们学业失败的原因。学生在学习中因为不同的原因而失败时,他们便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将成功视为遥不可及的东西。而这些想法使学生容易产生挫折感,并放弃自身的努力。缺乏努力和坚持将会导致学习的失败,这又反过来强化了消极的信念。同正常学生相比,“学困生”通常更喜欢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智力等先天因素,而不会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他们认为自己在学习上永远不可能成功,所以一遇到困难就会放弃。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转变自己能力有限的想法,让他们坚信自己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兼顾“学困生”的学习程度,适量设计一些他们能够回答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困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探究的活动。教师要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活动,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并对学生正确的答案给予正面的过程反馈,以显示他们学习的改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有改善学习的动机。
  班杜拉认为强化使个体了解到可能产生的行为结果,并促使个体以产生积极结果的方式来行动。所以,教师对“学困生”的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使他们的正面行为得到强化。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用加分,口头表扬,通知家长等方式来鼓励“学困生”。这可以刺激他们对自身学习成绩的期待,让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感和自豪感。他们就会继续这种良性的学习行为。当学生都能从“教师让学”变成“自己要学”,我们还用担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吗?
  二、从反面教材变成正面榜样
  我们经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级中,“学困生”一般都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批评的对象,是班级的反面典型。教师经常喜欢拿他们来杀一儆百,告诫其他的学生要好好学习,不要犯规。但是,这种做法,既打击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又会使学习好的学生产生优越感,在班级中产生一种不平等的氛围。与其我们每天坚决抵制“学困生”的错误行为,不如因势利导改善他们的行为。既然我们可以让“学困生”做反面的教材,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做正面的典型呢?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困生”的成绩提高了,行为变好了,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正面教材”。当后进学生和已经转化的“学困生”进行成绩的对比后,会使后进学生意识到自己通过努力也可以取得成功。而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看到有人在不断追赶自己,也能产生学习的动力。他们会希望做得更好来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表扬。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比较作为一种动机手段,来改善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和管理。
  三、用爱来感动“学困生”
  虽然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有教无类”,可是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更多的爱给予了那些我们心目中的“好学生”,而“学困生”则成为了我们忽视的对象。
  马斯洛认为多数人类的行为都代表了满足需要的一种努力。人的需要按从低到高的层次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感、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当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感得到满足时,就会有其他的需要,而这种需要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当我们习惯性地把“学困生”剥离于一般学生之外时,他们就有可能扰乱班级的秩序,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并没有把自己当做这个班的一份子。当我们不尊重“学困生”的人格时,他们就有可能做出有损人格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并没有自尊、自爱的概念。当我们一味地指责“学困生”是害群之马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这中间也有我们的责任。教师有责任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生理和心理的满足。往往可能是我们的方法不得当和冷漠使他们自甘堕落,使他们丧失了成为成功学生的可能。其实“学困生”所要求的爱很简单,只是和其他学生的平等,所以我们要关爱“学困生”,不能排斥他们,不能让学生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体验到不平等。
  我们有时候在学生心中播下的可能只是一颗种子,但收获的却是一片森林。当我们用真心来对待“学困生”,用真情来感动“学困生”时,他们就不再是我们的对手,而是我们的朋友。
  (责编 闫祥)
其他文献
2003年以来,杭州市积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都市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总体上具备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来,我市食用菌在各级领导关心和支持下,有了较大发展,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产值和利润同步增加。生产设施不断完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涌现。20
摘要:新课改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导入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更需要有所创新。本文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信息技术环境,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新课程引入应遵循的原则,以及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有效教学的几种新课导入方式。  关键词: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 课程引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指用简洁的语言或行动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碳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可分为以下3个步骤:在空气中加热聚丙烯纤维,维持在220-320℃和30~400min下,以使其在高温碳化时不
AIM: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 with expanded activated autologous lymphocytes(EAALs) in gastric cancer.METHODS:An observational study was designed
Treatment regimens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incorporate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that increase the risk of infections.Prevent
党的十六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经济建设的八大任务之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是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一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的渐次高度过程。是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连接起来,使每一种产品都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只有在教学中产生问题意识,也就是产生主动质疑与探索的心理状态,才能积极思维,主动思考,才能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探索的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综观当前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问学生答,以学生没有问题为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不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迷信
本试验研究了培养基、激素和添加物等主要因素对大花蕙兰“红翡翠”原球茎芽分化效果的影响。明确了适合原球茎分化的培养基配方,筛选出较理想的原球茎分化的培养基、6-BA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