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在发展的过程,集中强调对学生的理论教育成果,很大程度上了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而随着教育机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教育保障,被纳入到了中考成绩中,这一机制的实施促使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随之彰显。对中学体育教师而言,要想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就需要积极践行教改与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在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手段的同时,创新教学评价机制,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水准,从多方面着手来共同致力于高效体育教学模式的搭建。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问题;有效性途径
1、中学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内涵
有效性教学含义在于在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有效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的高效率教育。在中学体育教育课堂中,这个“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促进中学生身体发育发展的效率;二是促进运动技巧学习的效率;三是促进传承体育精神和文化的效率;四是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效率;五是促进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的效率。在有效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的体育教学理念与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存在较大差异。在提升有效性的理念指導下,要求中学体育教师能在教学计划、方法、讲解、互动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
2、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学体育教育由于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因此体育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方式、教学创新、考核标准等都处于低水平阶段。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语文、数学等科目与学生未来的发展挂钩,学生必然会将其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作为学校来说,其为了提高办学效率、吸引优秀学生,自然会尽力提升重点课程的教学水平,那么相比之下体育教学就显得可有可无。具体来讲,中学体育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中学体育教学目光短浅,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基础,显而易见,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其今后是否能够承受更多的学习以及工作压力,那么体育课程必然关系到学生的身体素质;中学体育教育思维的狭隘性,片面地将体育锻炼看作是一种外部的身体建设,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亟待提升,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要高于学校、家长和学生,但教师的教学方法却并没有让学生以及自身提升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因此教师应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中学体育教学方式单一,体育教学缺乏创新意识,只是长期延续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没有认识到社会发展中教育思维的不断变更,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逐渐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学设备不够完善,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户外教育,体育实施是体育教育的重要辅助工具,然而由于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度不足,因此给予的资源支持力度有所欠缺。由此可见,现今的中学体育教学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体育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刻的思考并贯彻改革措施。
3、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3.1实现教学理念的创新
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而言,想要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落实新课改的全面要求,就需要从创新教学理念入手。在实际践行中,则要求该学科教师树立以人为本这一教学理念,在实际开展此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人文关怀理念,从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角度出发,促使学生在提高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的同时,对体育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体育课的主人,并以教师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来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理念,为促使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成长提供扎实的思想基础。
3.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中学体育教师应当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学生展开积极充分的交流,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亦师亦友,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一来,在课堂上可以以老师的身份来引导学生展开体育锻炼,而在课外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除此之外,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学,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3.3创新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出发,对中学体育教师而言,需要结合当前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实现进一步的丰富。例如,在传统体育教学项目上,增设游泳、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课程,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场地与设施的建设,为实现丰富体育教育内容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在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上,需要以多样化教学环节的设计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着对体育课程乃至体育运动的热情度,为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另外,要加强师生的配合,结合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实际需求,增设更多的体育教学活动内容,确保体育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以此来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3.4创新教学方法
从教学方法角度出发,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身体素质的特点,落实差异化教学,借助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来实现因材施教。在实际践行中,教师要结合学生个体需求差异特点,实现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科学设置。例如,以跨栏教学为例,在实际开展这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特点,实现合理的分组来落实分层教学,针对身体素质能力偏低的学生,教师可适当降低跨栏的高度,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跨栏运动方法,积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以促使这部分学生能够有效完成跨栏训练项目。而对身体能力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可逐步提升跨栏训练的高度,并要求学生以更为标准的动作来完成训练,促使这部分学生能够不断挑战自身的极限。同时,该学科教师在开展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强化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掌握理论知识并在体育运动实践的参与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身体能力素质。例如,在开展篮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分组游戏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运球、传球的方法,并在游戏中设置相应的惩罚措施,没有达到运动标准的学生,接受俯卧撑或是仰卧起坐等惩罚,在运动的快乐中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4、结论
总之,对于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运动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锻炼自身的应变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为提高课堂有效性做铺垫。相信在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侯顺东.简论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运动,2015(07):125+72.
[2]谢天豹.浅谈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0):58-59+61.
[3]赵学龙.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5):58-59.
[4]许忠海.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重点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2):168+191.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问题;有效性途径
1、中学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内涵
有效性教学含义在于在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有效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的高效率教育。在中学体育教育课堂中,这个“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促进中学生身体发育发展的效率;二是促进运动技巧学习的效率;三是促进传承体育精神和文化的效率;四是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效率;五是促进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的效率。在有效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的体育教学理念与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存在较大差异。在提升有效性的理念指導下,要求中学体育教师能在教学计划、方法、讲解、互动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
2、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学体育教育由于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因此体育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方式、教学创新、考核标准等都处于低水平阶段。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语文、数学等科目与学生未来的发展挂钩,学生必然会将其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作为学校来说,其为了提高办学效率、吸引优秀学生,自然会尽力提升重点课程的教学水平,那么相比之下体育教学就显得可有可无。具体来讲,中学体育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中学体育教学目光短浅,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基础,显而易见,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其今后是否能够承受更多的学习以及工作压力,那么体育课程必然关系到学生的身体素质;中学体育教育思维的狭隘性,片面地将体育锻炼看作是一种外部的身体建设,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亟待提升,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要高于学校、家长和学生,但教师的教学方法却并没有让学生以及自身提升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因此教师应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中学体育教学方式单一,体育教学缺乏创新意识,只是长期延续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没有认识到社会发展中教育思维的不断变更,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逐渐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学设备不够完善,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户外教育,体育实施是体育教育的重要辅助工具,然而由于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度不足,因此给予的资源支持力度有所欠缺。由此可见,现今的中学体育教学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体育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刻的思考并贯彻改革措施。
3、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3.1实现教学理念的创新
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而言,想要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落实新课改的全面要求,就需要从创新教学理念入手。在实际践行中,则要求该学科教师树立以人为本这一教学理念,在实际开展此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人文关怀理念,从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角度出发,促使学生在提高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的同时,对体育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体育课的主人,并以教师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来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理念,为促使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成长提供扎实的思想基础。
3.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中学体育教师应当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学生展开积极充分的交流,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亦师亦友,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一来,在课堂上可以以老师的身份来引导学生展开体育锻炼,而在课外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除此之外,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学,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3.3创新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出发,对中学体育教师而言,需要结合当前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实现进一步的丰富。例如,在传统体育教学项目上,增设游泳、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课程,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场地与设施的建设,为实现丰富体育教育内容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在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上,需要以多样化教学环节的设计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着对体育课程乃至体育运动的热情度,为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另外,要加强师生的配合,结合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实际需求,增设更多的体育教学活动内容,确保体育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以此来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3.4创新教学方法
从教学方法角度出发,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身体素质的特点,落实差异化教学,借助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来实现因材施教。在实际践行中,教师要结合学生个体需求差异特点,实现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科学设置。例如,以跨栏教学为例,在实际开展这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特点,实现合理的分组来落实分层教学,针对身体素质能力偏低的学生,教师可适当降低跨栏的高度,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跨栏运动方法,积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以促使这部分学生能够有效完成跨栏训练项目。而对身体能力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可逐步提升跨栏训练的高度,并要求学生以更为标准的动作来完成训练,促使这部分学生能够不断挑战自身的极限。同时,该学科教师在开展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强化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掌握理论知识并在体育运动实践的参与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身体能力素质。例如,在开展篮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分组游戏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运球、传球的方法,并在游戏中设置相应的惩罚措施,没有达到运动标准的学生,接受俯卧撑或是仰卧起坐等惩罚,在运动的快乐中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4、结论
总之,对于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运动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锻炼自身的应变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为提高课堂有效性做铺垫。相信在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侯顺东.简论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运动,2015(07):125+72.
[2]谢天豹.浅谈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0):58-59+61.
[3]赵学龙.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5):58-59.
[4]许忠海.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重点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02):16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