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飞:“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our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沙人评价自己的城市会这样说,“论休闲,我们可能比不上成都;但论娱乐,我们绝对是全国第一。”这座房价不高、城市公园全免费、有闲有吃有乐的城市,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在市长张剑飞中眼中,幸福是个人内心的主观感受,需要生活宽裕、文化厚重,还要有舒适的生态环境。
  对于生态环境,张剑飞一直倡导的理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
  经济与生态同步
  中国周刊:长沙这些年发展较快,最近关于长沙将成为世界大都市的讨论也很多。但在中国不少地方,经济在正增长,环境可能负增长。目前,长沙的状况如何?
  张剑飞:长沙是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我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3%,而且一直保持在这个数量级;长沙土质较好,山上基本都长满树木;境内河流纵横,年降雨量也比较大,是北京的三倍。这些自然条件都有利于生态环境。同时,长沙也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我们过去两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一直保持13%以上的增长速度。
  应当说,经济活动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对自然带来影响。如果不注意的话,就会是负面影响;但如果解决得好,也可以不影响、少影响,甚至变成正面的影响,相得益彰。
  2007年,国务院批准长沙、株洲、湘潭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我们这几年一直秉承“两型社会”这个理念,经济发展已达到省会城市的第七位,但是我们的生态环境不但没有恶化,而且在好转。
  中国周刊:那么,在发展经济和环境生态二者中,长沙如何实现这种平衡?您如何理解这一矛盾体?
  张剑飞: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建一个厂,土地高低不平,你要平一下,那就对原始的地形地貌产生影响。但如果重视生态,不把它推平,而搞成高低错落的院子,同时配建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泥我们又拿到统一的垃圾填埋场再进行处理,那么就可以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肌理的影响,也可以实现用最少的排放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然,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理念问题,就是一定要考虑我们对大自然的索取是有限的,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能无节制,要不然就会牺牲环境。
  比如说,我们住80平方米的房子还是150平方米的房子,你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多少呢?可能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但这个消费理念对整个物质总量的需求是有重大影响的,而满足这个总量的需求又对整个经济活动有重大影响,这个经济活动又对我们环境保护有重大影响。所以需求是源头,我们要用最小的代价去满足这个需求;这个最小的代价,我们又要千方百计使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就是我的理解。
  中国周刊:很多城市在生态治理时会使用“壮士断腕”的说法,在长沙也是如此,这样有没有对长沙的经济发展形成阻碍?
  张剑飞: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不但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实际上还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大家追求的共同目标,生态好了,城市的品质就提高了,更有利于吸引企业,吸引高端产业、高端人才来落户。我们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如果说我们为了发展快些,牺牲了环境,那不是跟发展目标又冲突了?
  我经常讲,我们可能为孩子存钱,希望他们比我们有一个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但如果我们提前消耗了本该由他们消耗的资源,还要给他们留下一大堆污染,那不是跟我们最原始的初衷相悖了嘛。
  减少扰动自然
  中国周刊:您一直在长沙倡导“不破坏”的保护理念,但目前国内有些地方打着保护之名,行的是开发之实。在这种大环境下,长沙如何能够做到“不破坏”?
  张剑飞:应当这样讲,完全意义上的零排放、零污染是没有办法达到的。你即使把污染完全治理了,那你也要花资源去治理这个污染,而治理过程中也是有排放的。因此我们一直秉承一个理念,就是最最聪明的保护,是尽量减少对自然的扰动。一旦对自然造成了破坏,你再去修复,那么你就要投入,你就又带来了环境干扰。所以,不破坏是最大的保护、最好的保护。
  中国周刊:这个理念普通干部和公众能够接受吗?听说您推荐大家看《寂静的春天》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两本书,是出于这个理念的推广吗?
  张剑飞:这是源于2008年我们开始实施第一个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说实在的,因为当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环保形势的严峻性,而且大家总是有一个担心,认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会有矛盾。
  所以在全市环境保护大会上,我们做了三件事情,一个是给每一个干部送了这两本书,第二件事就是放了一个片子,把我们当时主要的环境污染点,拍了以后让大家看,告诉大家我们面临的形势是多么严峻,第三个是拍了一个一百多集的电视宣传片,告诉大家怎样才能环保,在生活中要注意哪些东西。
  环境保护,政府的责任当然很重要,但是最终要真正做到位,就是要从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比如说我们在家洗菜,第一道水可能比较脏,倒掉了,但第二道、第三道是可以留着冲厕所的。我们的自来水净化处理106个指标,需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如果一下子就倒掉了,这就是很大的浪费。
  再比如,我们可能是全国第一个把会议室的灯全部改掉的。我们过去装修吊顶,很漂亮,灯装得很深很高,上面再弄个磨砂玻璃,结果自己把光给遮住了。
  我们长沙还有一个全国第一,就是宾馆取消免费的一次性洗漱用品。其实宾馆里的牙膏、牙刷、拖鞋,质量不高,但它消耗的资源比我们平时家中循环使用的东西没少到哪里去,出差时带上牙刷等也不会增加多少麻烦。还有宾馆的房卡,一般都是插卡取电,出门时随便弄个扑克牌、名片啥的也可以取电。我们的宾馆就改用IC卡取电,你插别的东西没用,人一出门就断电了,就可以减少很多浪费。
  中国周刊: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理念和细节,但涉及一座大城市管理时,如何才能实现“环境友好型”的发展?   张剑飞:长沙有几个例子,一个例子就是西湖渔场。2007年末的时候以12.5亿元出让了,开发商拿过去要做房地产。那个时候出让并不需要集体研究,后来市政府知道以后,我们就做了一个决定,把这12.5亿退给开发商,做一个完全开放的市民公园。这说明我们对于生态建设的决心之大。又比如说我们在寸土寸金的湘江边上,充分利用湿地资源新建了一个六千亩的洋湖湿地公园,就是为了给城市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给老百姓更多休闲的地方。
  又比如说我们垃圾的处理,可能是全国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首先是我们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在一个离城市较远的地方规划了一片综合配套的垃圾处理填埋场,下面铺了管道,旁边建有发电厂,产生的沼气可以发电。大家知道,湿垃圾渗出来的液体是污染性特别强的。我们为此专门投资了两个亿,对垃圾渗液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放到鼻子边上闻,一点异味都没有了。现在我们还在研究垃圾焚烧发电,长沙一天四千吨垃圾,而垃圾处理填埋场的库容总是有限的。我希望我们能把现有的都处理掉,将来还要逐步地把以前填埋的给它挖出来再焚烧掉。
  中国周刊:说说湘江吧,湘江对于长沙太重要了,现在治理情况如何?
  张剑飞:湘江及主要支流在长沙段有九十公里。过去的污染源,一是沿江的化工厂、水泥厂等,属于工业污染;再一个就是城市生活污水;还有就是农村养殖污染。养一头猪没关系,但多达十万头甚至百万头时,排泄物就会对湘江带来污染。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这几年首先是将沿江工厂关停并转,现在已经基本关停完了。第二个就是截污,2007年的时候长沙的污水处理率是45%,到去年底我们的污水处理率已达到了95%。今年我们又提出来将剩余的5%也要全部截掉。
  城市的味道
  中国周刊:长沙的岳麓书院十分有名,也代表了长沙的历史文化。在城市品牌的打造中,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如何与历史人文风貌相融合?
  张剑飞:我觉得历史人文是我们的根,是非常宝贵的遗存,既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也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是精神的象征,文明的传承。所以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存。
  我讲两个小事。原来我们长沙市博物馆在清水塘,是当年毛泽东和杨开慧带着毛岸英住的地方。过去博物馆没钱,就砌了一排门面出租搞成古玩市场,搞得博物馆不像博物馆,商业不像商业。我们经过调研后,就决定把古玩市场全部搬迁,改成通透式的栏杆,博物馆大门也按民国初年风格给恢复了。又比如说,我们有个地方叫中山亭,二三十年代的时候是一个钟楼,后来八十年代的时候成了一个卖服装的地方。现在我们把它恢复成地毯一样的草坪,前面塑一个中山先生的雕像,里边还有展览、中山思想研究会等。这个投入并不多,但是增加了城市文化的内涵。
  我想,文化这个事情,就是要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事小而不为。城市文化就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小的东西组成的。当然我们也做了大的,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地方叫铜官,他的古名叫铜棺,棺材的棺。当年关羽攻打长沙的时候是带母亲来的,后来他母亲死在那里,就做了一幅铜棺埋在那里,由此得名。铜官是中国陶瓷釉下多彩的发源地,唐代的时候,铜官的陶瓷产品沿湘江到达长江口,再从那里出口到阿拉伯和欧洲等国家。我们在铜官发现了一个唐代的古窑遗址,现在,我们财政投入一个亿,做了个铜官窑遗址博物馆。
  中国周刊:如果说城市也像一个产品一样,有它独特的品牌调性,那么长沙的品牌调性中可能包括一个关键词,叫“幸福城市”。在长沙呆上几天,也能有所体会。您作为市长,是怎样理解普通民众的幸福感的?
  张剑飞: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我感觉它是从个人内心感受世界,并综合所有因素之后的一种判断。我是这样理解老百姓的幸福感的:第一要生活上比较宽裕,不是一定要富有才叫幸福,但特别贫穷肯定是不够幸福的;第二个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的山山水水,环境卫生状况,以及城市的有序等。第三个应该有一个比较厚重的文化,就是你凭什么自豪。我们不能说因为有高楼大厦就自豪,我一定是因为我们的文化而感到自豪,为我们的生态环境感到自豪。
  我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专门讲到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政府往往追求更多的是GDP、财政收入、税收这些,而老百姓更关心就业、医疗、上学、环保等等,这样就造成了政府公共服务与老百姓需求之间的不匹配。这些是有联系的,你没有GDP,没有财政收入,就没有发展的基础。但是如果你光注重那些方面,不注意群众的切身感受不行。民众要这个,你偏说那个,那就不匹配。我们做的就是努力使这两个匹配起来。
  中国周刊:在长沙未来发展中,您对于美丽城市的期望是怎样的?
  张剑飞:我们其实没有提“美丽长沙”,而是讲“秀美长沙”,我们希望营造的是“富裕、秀美、文明、幸福”的大长沙。
  怎样解释呢?“富裕”,体现在经济总量上,也体现在财政收入上,更体现在老百姓的生活上。“秀美”就是保持我们良好的生态环境,“秀美”和“美丽”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又不完全等同,我们长沙整个自然生态是很“秀”的,那么“美”就是我们通过人的努力,把那些斑点去掉,在保持“秀”的同时努力营造“美”。“文明”就是我们人的行为。“幸福”是我们发展的最终目标。
  未来我们希望长沙能成为一个高品质的城市,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
其他文献
单位改制之后,63岁的副局级干部李伟德从公费医疗,变成了普通退休职工医疗保险。失去了公务员的待遇,看病,需要自己花越来越多的钱了。  一场虚惊  2011年7月4日,是李伟德平生第一次用医保卡看病的日子。在此之前的几个月,他多年的动脉硬化闭塞症开始变得严重,友谊医院的干部保健中心和干部病房,已经被他“光顾”过很多次。  交费之前,他还有点担心:自己以前一直是公费医疗,自费部分非常之少。变成普通医保
期刊
11月17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下属的咨商机构全球中小企业联盟,邀请各国政府领导人、国际组织和诸多中小企业负责人齐聚广州从都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以“中小企业在全球经济中面临的挑战”为主题的“全球中小企业领袖峰会”,中外嘉宾一起分享了关于中小企业乃至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的智慧。  “过去的发展也许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而近几年金融危机出现后,政府和中小企业之间的成功合作发挥作用,帮助很多国家更好地走出
期刊
何奇恩的生活是平淡的,也是幸福的。  每天五点早起,先去游泳,后吃早餐,然后搭城铁转地铁进市区;七点开始上班,中午在工位上吃自带简餐;忙够八小时,下午三点半下班,回家给老婆孩子做饭;晚饭后,会在后院打理下果蔬,偶尔还有野鹿前来分享他的劳动成果;一家三口散步归来,他总会保证一小时的读书看报时间。  这是一个美国联邦政府十三级公务员的生活。按照现行标准,十三级的公务员年薪介于七万一到九万三之间。除上班
期刊
“我不用坐班,几点都行。”约见面时间时,邱闻在电话里说。  11月初,一个工作日的下午4点多,他便提前等候在咖啡馆里。  他说“不用坐班”有两层意思:一是平日下午三点多钟,就可以回家,工作时间自由;二是在办公室,自己经常站着—总坐着实在腻味了,屁股痛。  采访时,这位当了两年多基层公务员的人民大学高材生,好几次语速飞快地插话打岔。他解释,成天和四五十岁的人坐在一起,特别想找一个年轻人说说话。  说
期刊
大闹清风山后,朝廷震动,大军来剿。宋江不慌不忙,托出心中早就想好的去处:梁山。路过对影山,宋江又拉拢了吕方、郭盛,一起上梁山泊去。一下子就给梁山送去八个好汉。  而宋江自己,却中途变卦了,没有上梁山。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宋江又收到了一封信。  石将军石勇给宋江带来了宋清的家书。家书上说,宋太公因病身故,现今停丧在家,专等宋江回家迁葬。  宋江读罢,叫声苦,不知高低,自把胸脯捶将起来,自骂道:“
期刊
面试场地外,一位身着正装、戴眼镜的男子,双手颤抖地拿着手机,拨通后眼泪“哗”一下就下来了。  这是一张传播度很广的照片,参加“国考”多年的男子终于通过面试,在考场外向家人报喜,喜极而泣。这样的场面每年都有。  有媒体曾报道过一位考生,从2003年本科毕业开始,此后每年都参加“国考”,一心想成为国家公务员。数年时间里,几乎放弃了一切社交活动,下班回家就钻进考试教辅里。  这些情况在如今的“公务员热”
期刊
我叫桃子,85后,出生于湖南湘西一个只有5万人的小镇上,从小爱读书喜欢写写画画,算是我们街道上的一个小“才女”。  想象力丰富的我,当然不甘于“窝”在老家的小地方。但是阴差阳错,2008年,我大学毕业后考研失败,却考上了公务员,被分到离出生地一街之隔的街道。  我最大的愿望是继续考研,然后离开那里,但是想不到,我竟然把人生最好的三年时光留在了那里。  成为街道公务员  我是典型的无背景清贫家庭,2
期刊
本没有想到要收徒,却在一次机缘巧合中,遇到丛丛——一个乖巧伶俐的孩子。说是孩子,也已经是大人了。先跟丛丛的母亲认识,又经过好友举荐,知道丛丛一段不凡经历,就动了收徒的念头。  原本打算五十岁以后考虑或再慢慢找徒弟,谁想到天赐这段师徒之缘,便觉得若放手,真有些不识老天的抬举。只因为丛丛这孩子心眼儿极善,又肯吃苦和不贪地做公益,是懂义行的孩子,这就足够把我打动了。  我心里知道,教学生与收徒弟,完全是
期刊
卡洛斯  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总干事。曾是阿根廷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的工业与矿产部部长,也是联合国副秘书长级官员中最为年轻的一位。  新经济的里程碑  中国周刊:2009年,是什么样的契机让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以下简称工发组织)组建了全球中小企业联盟这样一个咨商机构?  卡洛斯:过去,联合国组织在整个世界经济和世界秩序当中是一个有效的机制,在维和、经济发展、促进投资贸易的自由化和
期刊
春天的田野,本应鲜花盛开、百鸟争鸣,但不知从某一时刻起,却变得鸦雀无声,一片死寂。  这样的情节来自美国作者雷切尔·卡逊撰写的《寂静的春天》。作为著名的环境题材小说,它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人类“控制自然”、污染环境而带来的社会恶果。  今天的长沙,很多政府工作人员都能详细地讲述这本书里的故事。因为市长张剑飞曾向大家做过重点推荐。  现实社会中,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案例数不胜数。但在此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