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沃土 自由翱翔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pan_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什么是自主学习。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培养自信心理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上自主学习 自主运用知识
  
  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可见学习方法之重要。老师关键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不但在校学习得心应手,而且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就其含义来说,是指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也就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独立去研究学习对象,达到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并且很好地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方式与过程。自主学习在操作上主要包括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上自主学习、课后自主复习并自主运用知识等。在自主学习的时间上,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每节课起码要拿出2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并亲自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
  
  1、从老师的方面来讲,除了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全面系统的教学能力之外,还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
  课堂上,老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老师面孔亲切,语言具有感染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灵活的引导,充当学生学习的顾问,同时也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每一次进步,让学生在赏识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2、从学生的方面来讲,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自信可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的精神后盾。我们的学生经过小学的学习,都储备了一定量的知识,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了,但我们常听学生说“我不行”、“我做不出来”、“老师没教我”等等这些“谦虚”。实际上这不是谦虚,而是我们的学生缺少一份生气、一份自信心、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学生们不敢相信自己的力量,习惯于老师填鸭式地向自己灌输知识,而不敢独立自主地探索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不能领略到通过自主学习得到的那种茅塞顿开的激动、登堂入室的欢欣,不能开动自己的大脑,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所以,作为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心理上的优越感,关注他们成长与发展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都能有所发现,让他们都能拥有一份成功的喜悦,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真正兴趣,使他们敢于且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藐视挫折、挑战困难、相信自己、敢于创新。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让学生自主预习
  每学一个单元,都要让学生提前自主预习,学会本单元的重点,了解本单元所涉及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年月日》之前,每个学生都要学习与时间有关的单位及进率,还要了解闰年、大小月、闰月、年历等知识,作到心中有数,这样老师讲的时候才会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2、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最终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通过自身积极参与学习,会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在讲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多让学生讨论、争辩,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解决,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深入思考、讨论,自己能解决问题,并在同学之间“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论中,群策群力解决遇到的每一个疑点,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这也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和探讨,把所遇到的每一个知识点理解透彻,把每个问题搞明白,并归纳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培养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的运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解答各类应用题,这也是目前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的手段;另一方面,是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这也是数学学习的终极目的。
  我们平时对学生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就是为了提高学生解答考题的技巧,进而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做过的各种练习题,甚至考试题,老师也不要一味地不辞辛劳地进行批改、苦口婆心进行讲评,老师可以给学生参考答案,让学生借助答案进行自我批改、分析、评价,或进行相互批改、评价。通过转换角色自主进行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答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彻底转变思想,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服务,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才会给学生提供一方沃土,让学生自主地汲取营养,健康成长,孩子们才会展翅翱翔蓝天。
其他文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表明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期刊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近两年来,我们适应《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走“大语文”教改之路,努力学习新的理念,创建新的课堂,对如何让新课堂彰显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一、学习新的理念,创建新的课堂    1、开放课堂,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发现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情趣  师生之间在
期刊
现在的中学生,有许多不爱上思想品德课。当然原因很多,我觉得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上课时过于功利化,完全是为了分数而在向学生灌输一些生硬的理论知识,致使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  第一,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如何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呢?笔者认为,教者
期刊
摘 要:历史知识的记忆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理解。如何理解是广大教学历史的师生共同关心的一个无法回避又极其重要的课题。理解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也有主次好坏之分。本文拟就历史知识内在的关联性这一重要节点入手,尝试将几个根本性的,同时又是师生平时容易忽视甚至还未想到的联系作一初浅分析,以期对师生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历史知识 关联性 分析与把握    一般来说,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主要决定于两个环节
期刊
新课程以全新的理念出现,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幸赶上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咀嚼着新课程提倡的新理念,有人欣慰:培养下一代创新人才有望了;有人自豪:赶遇课改,老师也幸福;有人感叹:“新瓶”真的能装“旧酒”吗?……经过几年的尝试,新课程的音乐教师基本能大胆、积极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改变学生以往爱音乐而不爱上音乐课的现状,音乐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在某些方面也有待于我
期刊
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创新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所谓创造性智力是指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
期刊
艾青说过:“有的人写诗像在画符咒;有的人写诗像在挤脓;有的人写诗像在屙痢疾。”他形象地批评了一些人写诗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故弄玄虚甚至令人作呕的现象。我不是诗人,当然不懂得诗人的多情与浪漫,但我能看出艾青批评的这些所谓的诗人似乎也在绞尽脑汁写好诗,他们只是不懂得陆务观所说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罢了。  我们的教师人人都在追求自己的课堂堂精品、节节优质,都想在上课时游刃有余、炉火纯青,让学生如
期刊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课程增多了,学习任务加重了,学习时间变得更加紧促了,要提高学习成绩,学习效率也要相应地提高。数学课程作业多,练习多,知识点纷繁复杂,学生如果一味地象小学一样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效率肯定上不来。因此,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变得尤其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
期刊
摘 要:文章论述了在物理教学法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使他们对物理学知识爱学;突出物理学知识的实用性,使他们对物理知识从爱学到乐学;教给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使他们从乐学到会学。  关键词:兴趣 爱学 实用 乐学 方法 会学    新课程“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把教学的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
期刊
一、教育观念的创新    1、“听、说、读、写”的创新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而“听、说、读、写”虽然从现象上看,它只是凭借语言进行交流,而实际上“听、说、读、写”是语言与思维共同作用下的外在行动。没有这些行动,语言和思维就会失去意义,便得不到外化,更不能让他人感知。语文教育中的语言和思维训练便得不到体现。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的强调多听、多说、多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