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莎拉·布莱曼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zhin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第一次看到莎拉·布莱曼大约是1984年前后,央视连续三天转播卡雷拉斯、卡巴耶发起的世界歌剧明星为非洲灾民义演活动,时任她丈夫的作曲家韦伯指挥演唱他为逝去的父亲而作《安魂曲》的一章Kirie,那是一段女高音、男童二重唱配着合唱团的合唱。莎拉一身洁白站在她与韦伯的儿子身边,母子二人的和声轻灵飘渺有如天使凌空飞翔。他们身后的合唱团竟然是由帕瓦罗蒂、卡雷拉斯、卡巴耶、巴尔查、鲁杰罗·拉伊蒙蒂等20多位当晚登台演唱的歌剧巨星组成。那时候可以搜索到的资料相当有限,关于莎拉·布莱曼的详情,几乎都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但她那首Kirie的声音却永远刻在了我的脑子里。
   真正接触莎拉已经是21世纪了,我也从乐迷变成了新闻传媒,那个时侯,几乎每年都会听到莎拉要来的消息,最终得以成行却是2004年的事情了。还记得那天晚上所有的媒体都在首体对面的新日航饭店等待莎拉的到来,由于航班误点,莎拉匆匆出现在京城媒体面前的时候已接近午夜时分。大家强打精神,面对着快速化妆之后面貌一新的莎拉,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但莎拉面对媒体的职业精神还是很让人开眼。那一次,莎拉巡演的主题是《一千零一夜》,所有的音乐旋律都来自近东的阿拉伯世界。不过,最让人开眼的还是她的舞台大制作,那个年代,中国的舞台还从没有过如此华丽、魔幻、高科技的奇效,一时间成为了中国舞美、灯光师们的追逐对象,前去观摩学习的绝不在少数。不过,有一点我一直也没有想明白,那就是至今也没有见到哪个中国的舞美灯光师真的把莎拉的那些舞台绝活儿照猫画虎地“描”过来,今天的中国舞台上什么技术都不缺什么设备也都不缺,缺的其实是想象力。
  之后的莎拉变成了北京的常客,2005年人民大会堂的北京新年音乐会,她的加盟,成为那一年的最大亮点。莎拉在北京更加家喻户晓,不过,对于媒体而言没有了神秘感也就没有了追逐的兴致,连我都会觉得对自己的这种感觉很诧异。
  莎拉最近的一次来北京,就是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上与刘欢共唱奥运主题歌《我和你》。说实在的,听说请来了莎拉大家都很诧异,觉得比她年轻漂亮有声音有魅力的欧美歌手大把大把的,并不觉得莎拉会有意外的表现,更何况她还要唱中文。不过,事实上是她的表现远远好于刘欢,而她营造出的那种难以言喻的意境一直都是最让人回味的。记得开幕式后,她专门为最新专辑《交响曲》做了一个小型的记者见面会,对话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莎拉的一丝不苟精心之至的化妆和摆好了就绝不动一动的最佳上镜表情和姿态,都给我留下了非常非常深刻的印象,她在极力掩饰着所有逝去的时光,她依然坚持一个玉女的形象面对世人。最近在网上有很多关于她的四任丈夫的“秘闻”,倒是让我想起奥运会期间,人大会堂的“新三高”演唱会前,我问及他们的指挥是否知道唱韦伯音乐剧的莎拉·布莱曼也在北京,他笑着回答“呵呵,那是她前前前任丈夫吧……”看来莎拉的婚姻一直都是这个圈子里的美谈。
其他文献
从3月底到6月底,第四届“中法文化之春”再次在全国20城市开启。依旧延续着它的双重使命:向中国观众展现当代法国艺术舞台的活力和创造力;向中法两国艺术家和文化机构提供相遇和互换的机会。    影星跳起现代舞    法国影星朱丽叶·比诺什此次不打算仅在红地毯上风光挥手,而是走进剧院在观众面前翻滚跳舞、开画展、出诗集。这位以《英国病人》《新桥恋人》《蓝》等影片走红影坛多年的法国女演员将登上梅兰芳大剧院舞
期刊
北京的五道口和望京地区是韩国人扎堆的地方,这里韩国店铺林立,韩国进口食品、化妆品、衣服应有尽有,让哈韩族们趋之若鹜。擦肩而过的新潮男女已经很难分别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越来越多的哈韩族已将“哈”发挥到极致。  16岁的王晓露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她毕业后的理想是去韩国留学,父母为她的想法感到奇怪。然而走进她的房间就会看到,满墙壁的韩国明星画:Rain、宋慧乔、林秀晶等,听的都是韩国的流行歌曲,看的都是
期刊
本报讯(记者 房巍)3月8日、3月15日,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携手波兰国立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和爱沙尼亚国立音乐戏剧学院院长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了2009年度新生入学招生专业考试,共有来自全国的几百名声乐、器乐各专业高中、音乐学院附中毕业生参加了入学考试,经过专业、视唱练耳等一系列内容的测试,有25名学生被2所院校录取,他们将于今年9月进入心仪的大学学习。    招生:不重技术重潜力    记者3月
期刊
当年电视剧《画魂》中,那流淌而出的细腻音乐让我认定了采访作曲家许舒亚该是番轻轻柔柔的温馨对话。可偏偏事与愿违。几番折腾仍没有寻到许舒亚电话,只好采取了一个最刀枪直入的办法——给上海音乐学院院办打电话。与许舒亚的对话,更是非但没有让我找到那份想象中的委婉,还让我更真真切切感到了这位作曲家的干脆。  许舒亚17岁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作曲家朱践耳和丁善德。1988年,赴巴黎深造。学有所成之后,
期刊
受访人:权基永 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记者: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的流行歌曲、影视作品等向中国席卷而来。这股“韩流”的形成是韩国有意识地往中国文化输出吗?当时韩国国内整个文化大环境是怎样的?  权:90年代,一般韩国观众主要看韩国电视剧,此外还能看美国电影和香港电影,此外很少有海外的影视剧进来。对于日本也没那么开放,直到2000年以后才全面开放,电视台才开始正式进口日本影
期刊
1992年中韩建交,第二年央视便引进并播出了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当时国内观众还比较热衷于日剧。真正引起人们关注的是1994年首播、1997年重播的《爱情是什么》。这一韩剧制造了“韩流侵袭”的第一波,紧接着《星梦奇缘》《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便接踵而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人鱼小姐》《看了又看》以及《大长今》等更是缔造了近年来的收视神话。  仔细分析起来,韩剧具有高度类型化的特点。从题材上
期刊
“扩招”近10年来,一直被置于风口浪尖之上,不断地被各种媒体提及、诟病。这种势头持续到2009年的这个春天。“就业”取而代之,成为校园内外、国计民生的最“in”话题。  2002年5月,《音乐周报》头版头条《弹好扩招变奏曲》一文谈到:“扩招的表象背后所引发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该如何生存的深层探索。”这种“生存探索”有答案了吗?看看这茫然的求职大军、难尽人意的音乐文化氛围、问题丛生的音乐市场,似乎
期刊
练书法、修国学、弹古琴……民歌手哈辉三年来在舞台上鲜有露面,私底下潜心“修炼”,将“新雅乐”捧到观众面前。记者近日获悉,继《礼》雅乐大碟发行后,5月,哈辉雅乐新碟《关雎》将在深圳文博会期间全球发行,11首撷取唐诗宋词古典文化精华谱以新曲娓娓道来。  “新雅乐”提炼传统文化中仍有生命力的古典艺术精华,将之与流行音乐元素融合,在古代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古典与流行中,构造出一种和谐,自此,哈辉也找到了属
期刊
初次见到方文山的样子略微有点惊讶,单眼皮,留着精致小胡子的他跟我心中预想的形象完全不一样,缺少了一些文人的感觉,多了一些粗犷。他说他曾经做过二、三十份不同的工作:卖过报纸,做过电子维修技术员,工厂流动性的组装员,还跑过业务,开车送过货……当然也做室内,比如说在公司里处理版权,处理词曲的买卖、版权等等,或者是推歌。05年的时候他还推出了一本书——《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剧》。但当有人称赞他是全才的时候,他
期刊
美国纽约爱乐乐团在纪念乐团成立125周年之际,委托日本作曲家武满彻(Tour Takemitsu,1930年至1996年)创作。1967年11月9日,由小泽征尔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横山胜也(尺八)鹤田锦史(琵琶)担任独奏,在纽约林肯中心首演了这部作品。引起了空前的轰动,武满彻一夜之间成为世界性的作曲家,也为他成为日本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满彻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除了作品本身强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