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高中地理教科书栏目设置比较及教学启示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O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学校基础教育闽台合作先行先试的实施,海峡部台生班的创办,两岸基础教育的交流日见频繁。海峡两岸因地域文化、教学目标及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同,所编教科书结构、内容也有所不同。笔者选取中国内地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台湾龙腾文化出版社的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1)作为蓝本,比较分析两岸高中地理教科书栏目设置的异同,以期寻求新课程理念下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教学转变。
  一、两岸高中地理教科书栏目设置比较
  1.两岸地理教科书栏目设置的种类
  (1)大陆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栏目设置的种类
  大陆人教版教科书栏目主要包括案例、读图思考、活动、阅读、问题研究五个栏目。“案例”对课文叙述的概念和原理起到进一步诠释、实证、应用等作用,素材的选择注意突出其典型性、说明性和例证性。“读图思考”一般出现在课文的中间或者末尾,多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目的是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地理技能进行思辨,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活动”穿插在每章节内容中,一般出现在每一目(框题)的末尾,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检测和评价,也是对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和拓展。“阅读”是对课文正文地理知识、地理常识、地理故事甚至地理技能的重要补充和拓展。“问题研究”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设置在每章之后独立成节,就本章重要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条件,并使学生通过探究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1]
  (2)台湾龙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栏目设置的种类
  台湾龙腾版教科书栏目包括BOX、学生活动两个栏目。“BOX”是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内容包括有趣资料、实例分析和较难深的概念,有的还配有图片,和知识窗功能相似,文章短小精悍,有较强的可读性。“学生活动”栏目设置在每节的末尾,形式多样,有操作性题目供学生对相关技能的实际操练,有开放性题目尝试引导学生联系与生活的应用、自然环境相关的地理问题,有为培养学生学科能力而设计的实地考察、模型制作和辩论等。
  2.两岸高中地理教科书栏目设置的数量比较
  海峡两岸地理1教科书栏目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本系统占用篇幅多,是栏目系统的主体。通过对两种版本地理1教科书中的课文栏目进行分析,为方便研究,根据栏目的实质内容,将其归纳为“阅读”“读图思考”“操作表达”“附录”四大类,统计结果制作成表1。
  二、教学启示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两岸地理教科书在栏目设计中都围绕着学生的“学”和“学本化”教科书迈进。学本教科书不再强调以学生的知识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新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积极构建。通过对两岸高中地理教科书栏目设置的比较分析,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本教科书进行二次加工。
  1.以书为本,强调自主学习
  以书为本,“书”特指教科书,教科书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实施的载体。在教科书中,所有地理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大量的阅读、案例与交流的学习素材。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相关的“阅读类”栏目的功能,解释和丰富地理知识,加深学生对教科书重点、难点、延伸点的理解,在拓展学生视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阅读、独立学习和吸收知识的能力,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条件和引导。
  2.以生为本,突出问题引领
  “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确定了学生是地理学习实践的主体。心理学认为,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保证学生深层次思维的核心是问题。一般而言,问题往往产生于具体的情境、奇异或不寻常的现象、引起矛盾的说法等,学生能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自主学习、探究思维的角色。思考性是教科书的生命所在,提出问题又是思考的第一步。从表1可以看出,人教版教科书特别注重体现问题意识,“读图思考类”栏目占9%;台湾版教科书未设计该栏目,且“读图思考”全部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的形式来表达。
  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突出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通过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联系学生实际经验,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通过针对性强的问题质疑思辨,使教科书中每个图像、资料、活动等得到激活,学生能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自主学习、探究思维的角色。这样的教学,一方面是从图像中产生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做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以学为本,强化活动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能动建构性[3],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现的过程,学生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进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所以,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和丰富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事物意义的过程,它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认知结构的重组。因此,学习具有探究的性质,学习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教科书的内容尽可能以探究的方式来呈现。从表1可以看出,大陆版教科书“读图思考”“操作表达”等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活动类栏目的数量比例大。“读图思考”和“操作表达”等栏目的设置可以帮助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有助于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
  地理学习的过程是一系列的包括阅读、读图、思考、问题研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活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这个过程要突出探究活动的设计,引发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来学习。
  4.以图为本,贴近生活应用
  台湾教科书选取的案例、图像以及设计的学生活动,充分考虑与台湾本土生活相关的信息。如龙腾版教科书中收入的152幅图片、55幅照片均有出处,其中49幅图片、22幅照片是来自台湾本土的信息,分别占图片、照片总数量的32%、40%,不少是卫星相片、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等图片、照片,这样选编能够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教版教科书中课后栏目编写的“问题研究”栏目,能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带到学生身边,让学生通过问题研究活动感知生活中的地理,提升地理学科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要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就必然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要。为此,一方面,教学要尽可能选择联系日常生活的事例、图片、话题等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检验知识的社会价值。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习惯,感知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即“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参考文献
  [1]齐秀江.深港两地高中地理教科书内容与栏目的比较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97-100.
  [2]林培英,杨国栋.高中地理教科书的文本比较研究与编写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3]佘怡颖.海峡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制,2001.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体育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过程,是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体质,培养学生道德、毅力和意志品质以及陶冶身心的教育过程。新时期的体育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依据新课标,帮助、引导学生在阳光、快乐的运动中健康有序、生动活泼、全面协调地发展。  一、健康第一  新课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体育锻炼的前提。无论体育活动怎样开展,采取什么教学方法
中学历史教师在长期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和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如果一位历史教师能够在师德素养、学识素养和教法素养这三个方面分别做到“高”、“富”、“帅”,那么他(她)一定是一名素养深厚的历史教师,也一定是一名充满人格魅力和享受成功乐趣的教师。  一、“高”,即师德高尚,做一个高尚之人  1.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师德的前提条件。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
“蒙古国的长调、俄罗斯的舞蹈、韩国的街舞、中国的器乐……这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艺术同台合奏,让我们享受到精神的盛宴。”二连浩特已成为中蒙俄各个领域交流的重要平台。  1994年8月9日,对于二连浩特来说,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胡锦涛同志视察二连,作出了“在边字上做文章,在开放上下功夫,在内联上求发展”的重要指示。二连被推到了引领北疆跨越发展的最前沿。    “蒙古国的长调、俄罗斯的舞蹈、韩国的街舞、
作为青年艺术家的九思,自千禧年初便开始活跃于画坛,屡屡在各种国家级的大型展事上夺冠折桂,显示出良好的创作态势和令人击节的才情潜质。特别是在近十年的艺术旅程中,九思用艺术与生活碰撞出的灵感,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书画映像,为古老的国画文化增添了鲜活的生命气息。  从表面上看,九思的作品似乎没有特别强烈的个人面貌和戛然独造的风格特征,但实际上这种在寻常面目的表象之下,努力追求重塑民族艺术时代价值的转型探索
向社会提供技术型与应用型的人才,这是职校教育的教学宗旨。英语教育也是职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对于学生的就业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但目前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职教英语的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职校的生源问题,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排斥学习英语。学生根本没有将英语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放在相同高度,对英语学习缺乏重视,甚至是无所谓的态度。  二、解决职教英语教学
一、總体要求      1、克服畏惧心理,坚信自己能比别人做得好,从而能以良好的应试状态去面对考试。   2、养成先看书后做题,做题后再看书的好习惯,在运用知识中活化知识,做到“以题带文”、“以文促题”。   3、切忌光听不练,不亲自“下水”解题。“练”是最好的老师,要在“练”中成长、“练”中进步。   4、解答主观题,要养成“慢审快做”的好习惯,思考好再动手,先建“骨架”,再塞“血肉”,把答题角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阵地,课堂教学是整个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的兴趣爱好、竞争能力、创新精神等多方面发展都是由课堂教学延伸出来的,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学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只有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在此,笔者提出了几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期望能和其他教师共勉。  一、激发兴趣,培养语文素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国内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几乎所有教师都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的严峻挑战,而我们又清晰地看到信息时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社会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人
[摘要]爱的教育呼唤教育个体的差异性,人才的培养亦注重个体的创造性,然而学困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影响了其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针对学困生的学习现状,探讨让学困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学会自爱,赢得别人的爱的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以情感人以爱育人当面鼓励耐心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40027  我国教育家霍懋征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学习是每个班集体最核心的一项内容,也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基础差,自我约束力差,不知学什么,更不知怎么学,学习成为他们最头痛的一件事。为了帮助他们高效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地投入到学习中,笔者以本校财会专业班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个以学习进度表为核心,课代表负责,学习委员监督的学习机制。下面笔者从建立体系和具体落实两大方面来介绍我班的学习框架。  一、建立学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