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创设”要突出“综合与实践”课的本真追求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加强“问题创设”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研究,是“综合与实践”课的本真追求. 本文结合“翻折与平移”教学案例,就“问题创设”如何彰显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本真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问题创设;综合实践;本真
  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显然“问题”也是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心脏”,而且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层次性的问题创设可将学生的数学学习一步步引向深入,能让学生经历学习、探索、发现和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
  2012年度连云港市“青蓝课程”展示活动暨孙朝仁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第八次研讨活动在海州区朐山中学开展,笔者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文就名师工作室成员朱元元老师的“翻折与平移”一课的“问题创设”谈一些个人看法,与大家共勉.
  师:由活动1、活动2到创新题1和2,请同学们从题目到结论再仔细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共性的地方吗?(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代表发言?
  生6:一个图形以一组平行线作为对称轴连续翻折奇数次时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成轴对称;连续翻折偶数次时,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成平移关系.
  师:一个图形?我们今天的活动中,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是什么三角形?
  生:任意三角形.
  师:对了,那么,大家认为今天学习的发现应该如何说呢?
  生7:一个任意三角形以一组平行线作为对称轴连续翻折奇数次时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成轴对称;连续翻折偶数次时,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成平移关系.
  思考3:不难看出,本环节与前面的两个活动有着唇齿相依的联系,又有着一定的区别. 本环节的问题设计(以及案例设计中课外引申问题的设计),既是前面活动中感性思维的延续,又是对后续问题展开猜想的依托,是对前面操作活动中所获得知识的合理性的一种高品质解释. 但是,它又不能简单地看做是前面问题的“变式训练”,因为这里又隐藏着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加工与提炼,达成经历问题解决、积淀活动知识经验的目标,进而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本环节,学生经过讨论、归纳得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真正本质所在——“依次以一组平行的线为对称轴”(至于是否是等间距,我们无须考虑),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思考的问题,又在设问的牵引下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使其获得了“去芜存菁”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必要的发展.
  实施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我们要达成的目标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利用合理的实验手段,引导学生从直观现象到发现、猜想,然后给出验证及理论证明,使学生亲历数学建构,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法,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实践过程中,“问题创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要思考如下问题:问题能否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否让学生更深入地挖掘问题深处的内涵?能否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总之,加强“问题创设”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研究,是“综合与实践”课的本真追求.
其他文献
在一个数学问题里,常有一些已知元素与未知元素(都称为“原象”),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称原象关系),如果直接求得未知元素比较困难,可寻找一个适当的映射(一般为一一对应),把“原象关系”映射成“映象关系”,通过映象关系求得未知元素的映象,最后从未知元素的映象通过逆对应(称为“反演”)求得未知元素,这种研究问题的思路称为关系映射反演方法,简称RMI方法。其思维模式可用下列框图表示:
期刊
引理1:椭圆b2x2+a2y2=a2b2 (a>b>0)上A、B两点的切线交于P(x0,y0),则AB的直线方程为 b2x0x+a2y0y=a2b2  证明: 设A(x1,y1), B(x2,y2),则过A,B的切线方程分别为b2x1y+a2y1y=a2b2,b2x2y+a2y1y=a2b2,因P点是两切线的公共点,故(x0,y0)同时满足上述两方程,应有b2x0x1+a2y0y1=a2b2, b
期刊
1 200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综析    2007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全国卷Ⅰ[河北、河南、山西、广西]、全国卷Ⅱ[贵州、黑龙江、吉林、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紧扣2007年全国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试卷结构稳定,稳中求变,稳中有新,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平而不俗,淡中见奇. 试题科学、规范,重点考查了中学数学的通性通法,同时还加强了对数学核心能力的考查. 具体
期刊
从2004年开始,全国普通高考实行“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统一考试”要求考试标准统一。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体现了高校对入学新生的基本要求,是有关普通高考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分省命题各有关省(直辖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考试大纲》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
期刊
前不久,我接受兄弟学校教科室的邀请,在一所农村初中上了一堂数学公开课,内容是“梯形的添线及解题策略”。在这堂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追记如下,供参考。
期刊
对于“零向量”教材中仅给出了“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的描述性定义,不少教师对此概念也是一带而过,不少学生也不深究,但是简单的、朴素的结论和思想,往往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朴素的想法常常能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本文介绍几个关于零向量的命题及应用。
期刊
(人教版教材)高中数学第二册(下B)第33页第五段如下:
期刊
注意: 凡同一题号下注有“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的题目供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注有“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的题目供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没有注明的题目供所有考生做.     一、选择题: (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个小题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 3的倒数是().  A. -3 B. 3 C.1
期刊
列昂纳德·欧拉(LeonhardEuler,1707.4.15~1783.9.18),著名数学家、力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生于瑞士的巴塞尔(Basel),卒于俄国的彼得堡(Petepbypt).父亲保罗·欧拉(PaulEuler)是当地加尔文教的牧师,也是一位数学爱好者.曾在巴塞尔大学上学的保罗,是当时著名数学家雅各布·伯努利(JacobBernoulli,1654.12。27~1705.8.
期刊
[摘 要]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9页的一道思考题,设计了这一节课的学习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围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这条主线,目的是让学生对复杂的问题能够学得轻松,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关键词] 学习过程;培养;数学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9页有一道这样的思考题:  用1、2、3、4、5这5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该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