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的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而其中,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不断探索教育规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适应地理教学的需要。
一、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
地理新课程要求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等。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从教学创新做起,争做创新科研型教师。教学创新源于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进行创新,探讨教学的得失成败,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后记等,回顾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寻求最佳方案,积累教学经验。新课程实验初期,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产生了种种困惑。比如,以前的地理教材结构清晰, 知识丰富,重点突出,教师只要按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照本宣科地讲清知识点,就能完成教学任务,考出好成绩。而现在的教材变了,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学生活动,这些活动怎么处理?讲吧,不符合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活动,老师又不放心,怕学生乱了,掌握不了知识点,影响教学成绩。这就要求我们要围绕这些困惑,积极进行实验,从教学的创新设计,教学创新活动的组织和调控,到教学效果的检验,让自己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老师在教学中探索、反思和再创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同时坚持撰写教学后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价,进一步了解学生认知水平,改变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这样,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了,从而实现由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的创新转变。
二、要想法设法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如:
1.读图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即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先引导学生读图设置本节要学习的问题,设置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思维含量。然后让学生相互讨论、分析、发散、延伸,不断发现新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一般而言。当教师导入新课后的一段时间,是学生学习情绪最饱满,注意力最容易集中的时期,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起学生大强度的有意注意,使其理解和掌握教材的重点内容。
2.读图,填图,强化基础
地理教学中以图为主。让学生读图、填图,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名称、位置、形状等一目了然的地理知识,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为下面要挖掘的地理事物及其他内容埋下伏笔。从而也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3.读图、析图,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读图、填图,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已经有了相对独立的位置和意义上的认识.而各种地理事物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一幅简图上,教师可进一步诱导学生由其位置。分析其地形和气候,进而分析其与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以图为主层层递进.逐步剖析。扩展延伸许多与之相关的地理事物,使明显的、主要的地理事物更加突出,使抽象、难懂的地理事物具体可感。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4.扩展延伸,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引导学生读图、填图、析图的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放开思维,大胆想象,不断地扩展延伸,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设计出更多的与此图相关的地理事物。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形成辩证的统一。这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重点、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的知识是学生形成空间概念,进行空间思维和想象的基础。
5.渗透爱固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读图、填图、析图等内容,更要时时注意把握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这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动力。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模式应是淡化教学形式,注重实效
教学方法创新应注意创设课堂情境。教师可直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素材进行情境导入,或是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创设一个情境,或是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情境导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有利因素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是使地理课堂妙趣横生的前提。地理是一门与社会现象紧密联系的学科,如讲《大气环境保护》中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与保护、酸雨危害及其防治时,可分别出示一幅漫画,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让其自己总结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再根据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措施。学生在生动的漫画中,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掌握了知识。
教学方法创新应该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看法,即使一些问题尚未接触,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新的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 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乱的猜测,而是他们从经验背景出发的合理推导。所以, 在地理教学创新过程中,应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的知识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教师应在整个过程中激发和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去探知,去获取更大的收益。如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将学生分组,围绕一个或一系列学习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我发现学生为了能使自己的见解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认同,就力求切合题意,并有所创新,就要从多方面进行全面地思考,这就促进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归纳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着眼未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教师要善于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并且自觉的、艺术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
地理新课程要求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等。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从教学创新做起,争做创新科研型教师。教学创新源于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进行创新,探讨教学的得失成败,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后记等,回顾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寻求最佳方案,积累教学经验。新课程实验初期,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产生了种种困惑。比如,以前的地理教材结构清晰, 知识丰富,重点突出,教师只要按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照本宣科地讲清知识点,就能完成教学任务,考出好成绩。而现在的教材变了,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学生活动,这些活动怎么处理?讲吧,不符合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活动,老师又不放心,怕学生乱了,掌握不了知识点,影响教学成绩。这就要求我们要围绕这些困惑,积极进行实验,从教学的创新设计,教学创新活动的组织和调控,到教学效果的检验,让自己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老师在教学中探索、反思和再创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同时坚持撰写教学后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价,进一步了解学生认知水平,改变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这样,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了,从而实现由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的创新转变。
二、要想法设法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如:
1.读图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即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先引导学生读图设置本节要学习的问题,设置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思维含量。然后让学生相互讨论、分析、发散、延伸,不断发现新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一般而言。当教师导入新课后的一段时间,是学生学习情绪最饱满,注意力最容易集中的时期,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起学生大强度的有意注意,使其理解和掌握教材的重点内容。
2.读图,填图,强化基础
地理教学中以图为主。让学生读图、填图,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名称、位置、形状等一目了然的地理知识,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为下面要挖掘的地理事物及其他内容埋下伏笔。从而也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3.读图、析图,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读图、填图,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已经有了相对独立的位置和意义上的认识.而各种地理事物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一幅简图上,教师可进一步诱导学生由其位置。分析其地形和气候,进而分析其与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以图为主层层递进.逐步剖析。扩展延伸许多与之相关的地理事物,使明显的、主要的地理事物更加突出,使抽象、难懂的地理事物具体可感。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4.扩展延伸,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引导学生读图、填图、析图的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放开思维,大胆想象,不断地扩展延伸,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设计出更多的与此图相关的地理事物。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形成辩证的统一。这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重点、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的知识是学生形成空间概念,进行空间思维和想象的基础。
5.渗透爱固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读图、填图、析图等内容,更要时时注意把握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这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动力。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模式应是淡化教学形式,注重实效
教学方法创新应注意创设课堂情境。教师可直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素材进行情境导入,或是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创设一个情境,或是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情境导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有利因素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是使地理课堂妙趣横生的前提。地理是一门与社会现象紧密联系的学科,如讲《大气环境保护》中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与保护、酸雨危害及其防治时,可分别出示一幅漫画,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让其自己总结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再根据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措施。学生在生动的漫画中,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掌握了知识。
教学方法创新应该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看法,即使一些问题尚未接触,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新的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 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乱的猜测,而是他们从经验背景出发的合理推导。所以, 在地理教学创新过程中,应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的知识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教师应在整个过程中激发和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去探知,去获取更大的收益。如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将学生分组,围绕一个或一系列学习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我发现学生为了能使自己的见解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认同,就力求切合题意,并有所创新,就要从多方面进行全面地思考,这就促进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归纳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着眼未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教师要善于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并且自觉的、艺术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