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数学成分与非数学成分的平衡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v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越来越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 “数学情境”是指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也是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137-01
  
   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建立數学只是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人文精神培养的弊端。数学情境从内容上分生活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等。
   在数学课堂中创设的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情境,无非包含两部分的内容:数学成份和非数学成份。数学成份包括数学信息、数学问题、数学术语、数学思想等。非数学成份指情境的情节、造型、色彩、音像等因素,能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给人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非数学的所起的作用是引起学生的兴趣,而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的内容是数学。
  1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几个误区
  1.1注重包装,脱离目标
   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如果与课程的内容和目标没有明确的联系,如好像是在课程内容(糖果)上人为裹上了一层漂亮的糖衣,学生可能被花花绿绿的糖衣所迷惑,对五颜六色的糖衣感兴趣,至于自己要吞下去的糖果是什么,他却全然不知。情境创设如果不能突出数学学习目标,学生无法就无法感受到教师的创境意图,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纠缠于无意义的东西,既浪费时间,又阻碍学生活跃的思维。
  1.2杜撰情境,脱离生活
   创设生活情境,应当尊重生活规律。这样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才会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随意更改事实,情境不切实际,学生会产生“原来数学是编造出来的”感觉。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有太多的类似的问题存在。有些数学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往往把情境创设只看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把情境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这种脱离了生活、形式化的情境,学生只会产生厌恶情绪,根本提高不了教学中的“磁场效应”。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情境创设必须要紧扣所要教学的知识或技能,尽可能地多给学生呈现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更好地进行数学思考,而不是为情境而情境。
  1.3依赖电教 缺乏体验
   电教媒体的使用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平台,为创设情境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此许多教师把它当成了“万能钥匙”。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于用电教媒体。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思维活动明显受到了课件的束缚,学生的探究意识也被扼杀了。这样的教学手段再先进,课件再精美,演示再生动,也永远无法替代学生的操作思维。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关键是要能符合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
  2 如何把握情境中数学成分与非数学成分的平衡
   小学生形成兴趣的一般特点是先从非数学的内容的兴趣开始,因为非数学的内容能刺激人的眼球,能让它愉快,因而,学生首先关心的是非数学的内容。由于关心,所以产生了兴趣,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因为我们的教学不会长期停留在“故事的情节和动物的造型”上,要很快地进入到数学内容的层面上,教学不能停留在对非数学内容的兴趣上,必须转移到对数学的兴趣上,即对数学内容和数学活动的充分注意。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时,要适量保持一些非数学成份,这是儿童学习的需要,尤其是低年级儿童,适量的非数学成份能让学生的眼睛一亮,吸引他的眼球;同时要尽量突出数学成份,让它占据着情境的主要版块,让这两种成份的内容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使非数学成份和数学成份的内容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我们不能一相情愿,自以为是,要考虑儿童的心理需要,用儿童而不是成人的眼光来观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用他们易于亲近的、易于接受的途径、方法来设计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缺乏非数学成份的情境可能是没有吸引力的,但是,对于教学而言,没有突出数学成份的情境却是浪费资源的“情境”,是影响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的“情境”。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音形并茂、活泼有趣的画面无疑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情境中“流连忘返”,但这种热闹却容易打断学生的数学思维,搅得他们心神不定。这样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设计的“生活情境”课件,花里胡哨究竟为哪般?情境关注什么?突出什么?怎么和谐地处理这两种成份的关系应是一个有意义情境的关键所在。
   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情境(2007.8<人民教育>贲友林、张齐华)的设置,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为背景,以美丽画面的视觉冲击,成功地起到了组织教学的作用。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贯穿于故事之中,学生快乐地观察、推理、记忆,情绪化地经历了探求几个7叠加是多少的过程,为学生自编7的乘法口诀作了充分准备。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应适当保持一些非数学成份,符合它的年龄特征,但要尽量突出数学成份。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打磨创新。本文从“智慧星”对打磨数学课的教学功能方面入手谈感悟,得出“磨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我的教学技能的结论。  关键词:智慧星;磨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6)01-0065-02  1 问题的提出  常言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在今年的“磨课”活动中我深刻的感受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数学思维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渗透进行了重点分析。在简要分析数学思维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且详细地分析了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渗透途径,以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重要性;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3.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6)01-0068-
期刊
摘 要: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的即时感受,讲究学习主题的感悟和体会。体验式学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数学知识,在数学活动中总结数学规律、培养能力、发展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23.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6)01-0063-02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体验学习,获得体验的过
期刊
摘 要:中学数学学习目标,特别是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经过多次理论论证、教学实验,这是每一个正常的学生都能达到的学习目标。虽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人会遇到各自的学习困难,但是从学习结果来看,一般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培养目标。  关键词:中学数学 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080-01    1 克服学习困难的意
期刊
摘 要:我国地理课堂教学受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影响很深。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论不断介绍、引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地理课堂教学有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教师中心型”的教学有向“学生中心”转移 的趋势。但仔细观察,大多数地理课以及教师的教学观方面,教师的角色转变方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 教师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目的是研究高职电类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和考核内容改革。方法是引入数学应用与建模、专业结合。结果是以电类中的三个专业为例,设计了大一全年初步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应用与建模、专业结合并存的课程教学框架和大一上学期的考核框架及内容范例。结论:数学应用与建模、专业结合是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电类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和考核内容改革的设计思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关键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加强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开源才能活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合理开发与整合各类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深刻感受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理教学 资源开发 优质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082-01     关于地理教学资源的研究
期刊
摘 要:高中女生的数学能力总是遭到质疑,尤其在传统的观念中不仅是学生家长即使是一线教师也大多认为“女子不如男”。究其原因当然是因为他们对女生学习数学的认知特点、现阶段的数学教学研究现状了解和研究的不足造成的,只有及时、及早认识这一点,高中女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才不会是一句空话。同时,激励性语言的使用更应该贯穿教学的始终。  关键词:高中女生 数学能力 提升 成见 激励性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33
期刊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环境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2.4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118-01     纵
期刊
摘 要:人类的学习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结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适当情景,使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科学联系在一起,能更好的完成科学知识的建构。本文以“流体速度与压强的关系”一课为例,从创设“悬念”情境、“实验”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四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教学 情境 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