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_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主旋律和推动力,是时代的主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人才来源于教育。我国新时期倡导的素质教育,其本质就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今天在基础教育时期的各门学科中,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意识的教育,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于时代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在创新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地理学科描述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环境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这些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既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判断、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志趣,又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想象、提出创新观点积累素材。其次,地理学科讲述了人口、环境、资源、能源、粮食五大问题,这些着眼于未来的全球性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又可以激起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现状、展望未来、进行创新活动的强烈责任感。第三,地理学科着重培养学生地图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未来创新活动所需要的重要能力。为此,本人在教学中逐步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研究的课题探讨。
  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逐步意识到: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的,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这里,既不能忽视“导”的作用,也不能用老师的“导”来取代学生的“学”。那么,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知识的“量”与“质”的关系。
  哲学理论中,质是存在、属性及规定性,量是存在的形式和规定性的表现形式,质和量是相对的概念,是处在相互关系中的。质是决定性的作用,而量对质的转化起到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质,就不能谈量,没有量,质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世界历史长河中的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是在相关知识的累积达到了一定的“量”的基础上而出现的创新。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知识积累的过程,也就是知识“量”的累积的过程。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上的知识内容及图片内涵,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不断在大脑中储存累积,以“积碎石能成高山,积滴水可成江河”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才能逐步使知识的“量”积累得越来越多。当学生大脑中有了一定量的某方面的知识累积,遇到有关这一方面的问题时,学生才能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就有可能摩擦出创新的火花,当创新的火花被学生及时不住地展现给我们时,也就真正地达到了“质”的转变,创新的能力即得以培养。
  3.“接受”与“质疑”的关系。
  在上面我已提到了要引导学生多学知识,进行知识的“量”的积累过程,大家也许会说:“我们的教育部不是一直在教学生学习,进行知识的积累的吗?你这也不是什么新观点嘛!”我承认这不是什么新观点,但是新的教学改革是要我们变革我们的教学方式,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一顺序的变化却反映出学习的态度和教学方式的问题。过去的教学方式是接受性学习,学生是被迫的;我们现在是要努力引导学生去探究性学习,即去主动思考、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接受”书本上前人的经验知识,虽然这样的“接受”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总得对前人总结出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思考和改进,因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否则人类就不可能进步。因此,既要学习前人的经验,又不能“惟书、惟师、惟生”,在学习和继承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羁绊,在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要超越现实,就要对现实独具“挑剔”与“批判”的眼光。发现事物的缺点是一种科学品质。因此可以说,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有“疑”才有“思”、才启“新”,任何新的东西都源于对旧事物的不满,都孕育着对原有事物的质疑,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是非常重要的。
  4.习惯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习惯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两种形式。创造性思维是相对于以固定、惰性的思路为特征的习惯性思维而提出来的。习惯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固定性,而创造性思维强调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它们都有各自的作用,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放宽学生思维、大胆质疑。
  因为对同一件事情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会有很大的差别。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英国鞋厂推销员与一日本鞋厂推销员同时到太平洋一岛上推销产品,他们抵达后不久都向上司发回电报。英国人的电文是:“此地人均不穿鞋,产品无前途,本人即回。”日本人的电文是:“此地人均光脚,亦无穿鞋历史,产品潜力极大,常驻此地。”相同的情况得出不同的结论,何也?认识问题思维方式不同也。英国人循规蹈矩,是正向思维,而日本人则一反常规,逆向思维,闪烁着开拓创新的思维火花,这就是逆向思考法。由于逆向思考法抛弃人云亦云,打破了思维常规,反弹琵琶,它对事物常常能提出一些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
  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听到老师的声音,因为只有老师的声音的课堂是很可悲的——学生没有思维,只能师云亦云,是简单的知识容器。我们应该打破以老师思维独尊的习惯性思维,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探讨交流各自的创造思维。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造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创新特征教育,也是一种要从个体的心智世界中源源不断地诱导出一些提供最佳创意人格特征的教育,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创新教育。我们每位地理教师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其他文献
摘要: 当前政治课教学面临不少问题,其中突出表现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政治 教学 兴趣    中学思想政治课内容比较抽象,在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上课“满堂灌”、“一言堂”,对学生进行强硬灌输,这样使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对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全球经济下滑、前景不明朗,国际形势从不确定性转向高度不确定性.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期刊
“课标,而不是课本是教和学的惟一依据”,这是新课程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但在接触新教材时,我们会受到诸如此类的问题的困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内容,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历史I)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很多,到底哪些是该重点学习的呢?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此的认识和选择也很不一样。人教版教材讲到“主要”史实有: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
目的:研究下腰椎关节突关节(Lumbar facet joints LFJ)不对称与下腰痛的相关性,为临床对下腰痛诊断提供一种有效准确的方法。   方法:本研究收集研究对象60例120对关节,分为
我国小学生英语教学自引入自然拼读法以来,就发挥出了非常优异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师群体中广受欢迎。本文从自然拼读法的教学原理及主要特点出发,探讨了自然拼读法应用于英
Least-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S-SVM) are applied for learning the chaotic behavior of Chua’s circuit.Th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multiple-input si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增强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实际教学中,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更多的老师注重的是知识和能力的传授、分数的提升、升学率的提高;学生求学问的态度是处处想着我要考高分、考状元、考名校。现在的家长也把学生往这条路上送,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都不用干、不用学,结果每年出来一大堆失业的人,其中不乏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是不是人
摘要: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呈现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推出了全新的课程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课程目标。新课程推进、实施的关键在教师。如何使我国现有的中学物理教师从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是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程中学物理 教师 培训    中小学教师短期培训是一种非学历教育的培训,它不同于提高学历层次的教育,主要是提高在职教师的业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探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形成由教师教到学生主动学的转变;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交流,扩展学生的地理知识。  关键词:计算机 地理教学 模式 问题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正得到普遍应用,本文探讨了地理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分析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地理
计算机是一种多功能的设备,可用于计算、模拟、制表、绘图、存贮、统计、管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方面。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对社会和各个领域正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近年来,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成为一种时尚,我认为,辅助化学教学的计算机软件就应当围绕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教学难点来寻求电脑软件的辅助。    一、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1.直观性好,变抽象为具体。  化学课程中微观和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