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比较重视概念教学,这也是基础性教育的关键,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要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概念的理论,然后对目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最后总结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改革的主要对策,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1小学数学概念的理论阐述
概念是多个学科领域研究的对象,而数学概念就是客观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并以通常的名词、符号、术语等形式呈现。客观事物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而数学概念的内涵就需要研究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客观事物所特有的,并且能够决定其性质的基本属性。
数学概念由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组成,前者就是概念所能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总和,比如三角形概念的内涵由“三条线段”和“围成”两个本质属性组成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所包括的一切对象的总和,比如角概念外延主要是直角、钝角、锐角等全体对象成员的总和。因此可以看出,数学概念教学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认识到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概念的特点主要包括:第一,具有呈现形式多样性的特点,随着小学生知识量的增加和思维的扩散,小学生开始接触描述式概念、定义式概念、图形概念等内容。第二,小学数学概念具有相对直观性的特点,由于小学生在知识经验方面不足,还没有形成抽象思维能力,所以小学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并不严格,主要要求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中认识对象,形成感性经验,最后把握概念的内涵。第三,小学数学概念具有教学阶级性的特点,由于小学生在思维、认知等方面发展有局限,所以很多概念很难直接理解,教师就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渗透到教学内容中。
2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详细来说,目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教学目标不明确,与现实背景相脱离。教学目标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是很多教师认为概念教学就是让学生记住概念定义,然后就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但是并没有教会学生为什么要学,及其怎样去学。另外,教师对概念的讲解也是比较粗糙,对概念内涵理解不够,只是简单记忆和大量的练习,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或者生搬硬套。教学情境的设计也脱离实际,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足,没有达到明显的教学效果;并且通过大量强化练习来巩固概念,只能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不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二,教学方法不恰当,启发教育不足够。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部分教师并没有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学,仍然以教材为中心,并没有将学生看作学习活动的主人。另外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重视概念的灌输而轻视启发教育,甚至认为学生讨论、交流、思考等过程都属于浪费时间。
第三,概念教学形成过程比较仓促。数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建构的反复过程,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能够口述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不能主动形象地解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是将学生需要进一步探索的知识全盘托出,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最后无法收获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概念形成过于仓促,学生就不能建立比较成熟的概念,也不能完成概念的归纳和总结工作。
第四,概念间的联系把握不够,忽略了概念的运用教学。很多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将各个概念分开论述,并没有注意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导致原本有联系的概念只能孤立存在于学生头脑中,达不到概念间的互动,更不能形成一个认知网络。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只能使得学生掌握的数学概念过于零碎,没有系统性,这样就给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带来了障碍;数学概念记忆和应用也是两个阶段,所以学生记住了概念,并不能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改革的主要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属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在新课标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改革,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认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改革的主要对策包括:
第一,数学概念教学联系实际,从而创设相应的情境。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数学概念教学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小学生接受概念也是由浅入深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具体、有意义、有挑战性的数学概念知识。
第二,抓住本质理解概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概念。数学概念的建构時反复形成的,需要分析、抽象和概括多个过程,所以学生掌握和理解数学概念,需要认识到其中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之处。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记忆与背诵概念的层面,而是要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正确表述概念的本质特征。
第三,加工巩固训练,让学生灵活运用概念。理论是为了实践而服务的,数学概念也是为了运用于生活中,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已有的数学思维去观察和分析抽象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另外一方面,小学生获得和形成数学概念后,还要学会运用数学概念,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学会长方形和正方形表面积概念后,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某些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物体的表面积大小。
参考文献
[1]胡涔.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5:20-21.
[2]金慧建.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探讨[J]. 新课程学习(上),2011,02:22-23.
[3]王志宏.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1小学数学概念的理论阐述
概念是多个学科领域研究的对象,而数学概念就是客观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并以通常的名词、符号、术语等形式呈现。客观事物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而数学概念的内涵就需要研究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客观事物所特有的,并且能够决定其性质的基本属性。
数学概念由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组成,前者就是概念所能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总和,比如三角形概念的内涵由“三条线段”和“围成”两个本质属性组成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所包括的一切对象的总和,比如角概念外延主要是直角、钝角、锐角等全体对象成员的总和。因此可以看出,数学概念教学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认识到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概念的特点主要包括:第一,具有呈现形式多样性的特点,随着小学生知识量的增加和思维的扩散,小学生开始接触描述式概念、定义式概念、图形概念等内容。第二,小学数学概念具有相对直观性的特点,由于小学生在知识经验方面不足,还没有形成抽象思维能力,所以小学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并不严格,主要要求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中认识对象,形成感性经验,最后把握概念的内涵。第三,小学数学概念具有教学阶级性的特点,由于小学生在思维、认知等方面发展有局限,所以很多概念很难直接理解,教师就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渗透到教学内容中。
2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详细来说,目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教学目标不明确,与现实背景相脱离。教学目标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是很多教师认为概念教学就是让学生记住概念定义,然后就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但是并没有教会学生为什么要学,及其怎样去学。另外,教师对概念的讲解也是比较粗糙,对概念内涵理解不够,只是简单记忆和大量的练习,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或者生搬硬套。教学情境的设计也脱离实际,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足,没有达到明显的教学效果;并且通过大量强化练习来巩固概念,只能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不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二,教学方法不恰当,启发教育不足够。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部分教师并没有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学,仍然以教材为中心,并没有将学生看作学习活动的主人。另外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重视概念的灌输而轻视启发教育,甚至认为学生讨论、交流、思考等过程都属于浪费时间。
第三,概念教学形成过程比较仓促。数学概念是一个不断建构的反复过程,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能够口述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不能主动形象地解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是将学生需要进一步探索的知识全盘托出,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最后无法收获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概念形成过于仓促,学生就不能建立比较成熟的概念,也不能完成概念的归纳和总结工作。
第四,概念间的联系把握不够,忽略了概念的运用教学。很多教学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将各个概念分开论述,并没有注意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导致原本有联系的概念只能孤立存在于学生头脑中,达不到概念间的互动,更不能形成一个认知网络。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只能使得学生掌握的数学概念过于零碎,没有系统性,这样就给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带来了障碍;数学概念记忆和应用也是两个阶段,所以学生记住了概念,并不能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改革的主要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属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在新课标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改革,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认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改革的主要对策包括:
第一,数学概念教学联系实际,从而创设相应的情境。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数学概念教学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小学生接受概念也是由浅入深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具体、有意义、有挑战性的数学概念知识。
第二,抓住本质理解概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概念。数学概念的建构時反复形成的,需要分析、抽象和概括多个过程,所以学生掌握和理解数学概念,需要认识到其中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之处。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记忆与背诵概念的层面,而是要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正确表述概念的本质特征。
第三,加工巩固训练,让学生灵活运用概念。理论是为了实践而服务的,数学概念也是为了运用于生活中,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已有的数学思维去观察和分析抽象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另外一方面,小学生获得和形成数学概念后,还要学会运用数学概念,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学会长方形和正方形表面积概念后,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某些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物体的表面积大小。
参考文献
[1]胡涔.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5:20-21.
[2]金慧建.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探讨[J]. 新课程学习(上),2011,02:22-23.
[3]王志宏.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