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增魅的有效策略——审美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Emp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教学,也可称作艺术教学,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充分发掘施教媒介的审美因素,向受教者施加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其内在情智的一种最优化的教学。
  关键词:审美教学;形象;情境;情感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8-049-1
  语文审美教学方式系统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知性的、灵性的;二是情性的、德性的。前者的主要目的在于开启受教者的智慧,发展其创造力,在操作上侧重于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后者的主要目的在于陶冶受教者情性,塑造其高尚的人性、人格、心灵与情感,在操作上则近似于道德渗透教育。但它作为一种审美教学,则倾向于情感式、审美式的道德渗透,并不纯然依靠说理来取胜。知性和德性这两个层次并不是绝对分开的,而是相互包含、互相渗透的。
  一、形象教学
  审美教学是一种形象化教学,它总是通过审美媒介的鲜活形象来感染学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士把教学的形象直观当作一条金科玉律加以强调,他认为,形象直观教学法的原则是“高级的事物可以由低级的去代表”。语文审美教学方法要达到形象直观的要求,教师应借助多种艺术形式(诗歌、绘画、音乐、戏曲、电影、电视等)去启导学生的思维和想像,要使语言、手势、板书、教具等各种教学手段密切配合,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度。教师要采取一切措施,尽量做到枯燥的条文生动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单的结论充实化,静止的画面动态化。抽象的知识一旦转化为活灵活现的形象和生动可感的模式,就会形成一系列具体的表象运动,使难懂化为易学,使枯燥变为有趣。学生就会调动所有感官,情不自禁地去感受、思考、想像,进而在对教学内容的理性悟解中产生美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大脑获取信息的85%。要想使大脑兴奋中心远离疲劳“波谷区”,必须发挥视觉捕捉形象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图示、板书、录像等手段增强刺激物的强度,协同各种感官,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具体、形象直观。例如,《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但由于学生对“舞女的裙”“凝碧的波痕”“笼着轻纱的梦”“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等形象感到费解,造成了思路的阻滞,因而难以进入意境。这时,教师需要调动各种艺术手法,以鲜明的形象系列和丰富的表象运动来复现这些语句的審美内涵,实现形象与思维的有效对接,使学生顺利进入意境,并享受审美的不尽愉悦。
  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通过对一定事件的形象描述或模拟,设置一定的环境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从而达到一定教育目的教学方法。
  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审美情境对学生不是强行给予的,而是从学生的审美心理自由出发而设定的。它较之单纯的说教更易被学生理解并引起审美情感的共鸣。它所具有的各种审美因素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综合地、整体地对学生施加审美的影响,有利于全面塑造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尤其是它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审美陶冶,获得美感体验。
  我们南通的李吉林老师从情景教学在语文单科运用的成功经验中,抽象概括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带有共性的创设情境的“四为”和“五要素”。“四为”即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五要素”即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中心,着眼创造性;以陶冶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学科能力为手段,贯彻实践性。他的上述探索概括了情景教学的基本特征和美学内涵,给我们提供了借鉴。情境教学以“趣”激发动机,以“美”愉悦身心,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感受、陶冶,促使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借助想像的作用,训练技能技巧,即把想像与技能技巧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实”的,但方法是“活”的,学生学起来是有趣的。
  三、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即教师借助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教学活动并不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纯认知过程,其中的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的产生、发展,自始自终都是互相交织、互相影响和相辅相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感反应的性质对教学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前苏联教育家秀金娜指出,学生的认识活动不应当是枯燥的、毫无热情的和纯理性的,因为认识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映,而且也是对待现实的态度。这些态度中包含着个性的情感表现、内心感受以及带有深刻个性的意向。
  实施情感教学是为了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情感活动的性质,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本质就在于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学习始终保持自觉能动的积极状态。情感教学是语文审美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情感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感染性。课堂教学的情感启动首先要教师要有饱满的情绪。教师讲课时精力充沛、情绪高涨、态度祥和,学生就会受到熏染,产生愉悦振奋的情绪,思维积极,乐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就会出现和谐共振的増力效应;反之,教师上课萎靡不振或冷若冰霜,学生自然也会郁闷恐慌、思维迟钝,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还应利用课文的情感因素,努力创造情感教学氛围,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习过程是理性与非理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统一发展的过程。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语文审美教学就充分利用了这一动因和内驱力,从知、情、意等多种维度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TiO2纳米粉体,利用BET、XRD、IR、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制备TiO2粉体晶粒大小、粉体的粒度分布情况等进行了研究,并讨论
今年夏天,我带着晾晾到乡下老家住了2个星期。一个城市里的孩子,在那片没有乐高玩具和电视机的泥土地上,有了另外一种生活的体验。 This summer, I took the air to the cou
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基本的辩论会形式,能尝试进行辩论活动。2.幼儿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见解,能简单的对对方提出的观点进行反驳。3.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感情。 A
从秦始皇起,到溥仪止,中国的 皇帝不过数百人。他们在世时,臣民歌功颂德,不敢道短。只有在他们驾崩后,才可加以评议.分个三六九等。其上者称为圣君、明君;其下者,称为昏君、暴君。比
摘 要:巧妙地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情境是非常关键的,注重了这个环节便可以让这些基础知识融入学生喜欢的活动中,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感兴趣,让学生在喜欢的活动中学习,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8-033-1  一、游戏激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游戏是学生最
摘 要:数学知识要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不断充实、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职中教师要培养合格的中学生,应考虑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发展,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使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上升到新的高度。  关键词:职校生;数学生活化;数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71-1 
力学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科,熟悉在于我们掌握了其基本知识,陌生源于它的有些应用,我们很少涉猎。最古老的学科自然科学中最早创建的两门学科是力学与天文学。人类对力的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04-01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思维方法叫发散思维。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
摘 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出了设想和实施措施,从人文角度重新审视农村初中的艺术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兴趣;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8-035-1  音乐这门艺术包含着非常多的表现形式,如演唱、演奏等等。而广大中小学生在学校所上的音乐课所涉及的只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仅此,要使众多的原本充满活
山东青岛边防支队王哥庄边防派出所辖区有这样一位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刘温秀。她只有8岁,正是蓓蕾初绽的年华,对她来说本应是充满阳光的,但是就在2008年春节前,她却被检查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