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底能承载多少人?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人口压力,面对区域人口承载力不断的突破,应转变对人口承载力的传统认识,从经济因素入手,这才是解决人口压力的正确方向,而不是动辄就“限制人口”。
  
  吓人的2000万和宜人的20年
  
  中国到底能养活多少人?这个问题前些年引起过很大的争论而无定论。其实,别说中国,就北京能“装”多少人,这也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如果翻看北京历年的数据,会发现北京人口规模预测的历史是“不准”的历史,北京的人口规划已经走入了一个“屡设屡破”的循环。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指出,要“坚决把北京市到2000年的人口规模控制在1000万人左右”。仅仅3年后,1986年北京市总人口已达1000万;1993年批复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991~2010)》要求,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250万左右,事实是,以统计结果“不完全”著称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382万人;2005年初通过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明确指出,2020年北京的总人口规模要控制在1800万。但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1755万人。尽管这一数字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合理调控城市人口规模”专题调研组所公布的1972万人少200多万,尽管2008年奥运会前摸底排查时北京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850万(加上户籍人口,当时北京的常住人口实际已经超过2100万),但不管按什么渠道的统计结果,《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所确定的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的目标甚难如愿。
  这种超出规划的人口规模,确实引起了很多城市管理问题。但也必须注意到,总体来看,这2000万不仅没使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根本性的问题以及有些人危言耸听的“生态灾难”,相反,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大大高于提出人口控制目标和最大人口容量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居环境相对过去有明显改善,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度在全国也是较高的,这些都有例可证: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著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在生活环境竞争力方面,北京以绝对优势超过上海和香港,排名第一。当然,我们不否认,如果只比较资源环境方面的因素,北京的宜居水平横向来看仍有待提高,但估计没人能否认北京的宜居水平这20年纵向来看是与时俱进的。
  
  什么决定了人口承载力
  
  面对北京实际人口数量屡屡突破其控制目标,突破北京人口承载极限,但其发展并没有停滞的现实,有很多学者对这类研究提出质疑,认为既往人口承载力研究有意无意地低估了技术、制度创新和管理手段进步对人口承载力的动态影响。事实上,根据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所设定的人口规划目标“屡设屡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出现了误判。
  只有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才是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是决定性因素,资源环境等只是构成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的要素之一,是间接影响因素。这个有别于传统认知的判断可以系统表述如下:资源环境,与劳动力、资本一样,是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一个地方的经济规模及产业结构如何,是劳动力、资本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要素成本决定的,这些因素作用于经济系统,通过影响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来间接影响人口承载力。因此,真正直接决定人口承载力的,是区域的经济因素(包括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及相关就业容量等),尤其是经济规模和就业结构所决定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状况。在经济因素中,经济规模越大,需要的劳动力越多,则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毋庸置疑。
  除经济规模以外,产业结构的影响也不小。不同的产业结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霄壤之别。通常来说,第一产业对就业表现为一种剩余劳动力“蓄水池”作用,虽然表面能吸纳大量劳动力,但实际上有效吸纳能力有限;第二、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在同样的经济规模下(即同样的GDP),第二、三产业尤其是三产比例越高,则某区域的人口承载力越大。由此可推论出,人口承载力并不是不变的,当诸如影响经济发展与就业状况的因素发生改变时,必然引起人口承载力的变化。因此,只要经济发展及就业状况支持,沙漠中也可以发展出百万人口以上且欣欣向荣的城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都是例子。
  如果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了区域的经济系统发展,政府可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决定是否采取政策措施对资源进行开发或对环境进行改善,从而改变区域人口承载力。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为解决水资源的限制采用调水措施;类似地,以色列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也从另一个角度突破了水资源的限制。这从某种意义上表明,只要经济系统发展,资源环境对人口承载力的限制作用是可以解决的。
  
  区域人口的调控
  
  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由谁决定?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所决定的就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区域发展方式密切相关的。
  依据人口与经济系统关系,可将区域发展方式分为“消费偏好型”和“生产偏好型”。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具有不同的人口状态。对类似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而言,其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并非膨胀的人口。北京人口增长近年远超规划。主要既不是人口管理做得不好,也不是城市规划做得不好,而在于实现城市规划及人口目标所依据的条件——按正确的城市发展方式发展经济,现实中没有得到有力的执行。
  从宏观层面,可制订与区域定位相关联的产业支持和限制政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调控人口规模和质量;从微观层面,通过选择企业来调控区域人口,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准人是落实区域定位的根本保障。目前由于北京及多数中心城市以“生产偏好型”发展城市,决定了地方政府在引进产业时,往往注重的是企业所带动的就业以及企业所提供的税收,加之GDP是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因此,区域对企业基本是照单全收,并未考虑企业是否切合区域定位,并无企业准入制度,企业增加,就业增加,由此区域人口承载力提高。显然,人口管理是无力矫正经济因素所带来的问题的。因而,约束与当地发展条件不合适的相关产业的就业增长应是当前控制人口增量的重心。
  综合而言,面对人口压力,面对区域人口承载力不断的突破,应转变对人口承载力的传统认识,从经济因素人手,这才是解决人口压力的正确方向,而不是动辄就“限制人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区域如果试图以行政手段阻止人口的增长或把人口控制在某一预期的数量以下,都是不可能的,除非倒回到计划经济的时代。任何一区域不可能搞出一个“隔离墙”的,不可能光凭行政手段来完全堵住人口的正常流动。更何况,一个21世纪的迈向现代化的大国,公民的自由迁徙要靠国家的利益安排布局,而不能靠威权管制。人口压力的解决,只能靠经济手段、市场机制形成经济上的“隔离墙”,依靠市场的力量。一言以蔽之,人口压力的解决,人口调控目标的实现,应更多通过市场调节产业结构和产业规模来间接实现,最终,在区域进行合理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形成“政府调控产业,市场选择岗位,个人决定去留”的人口间接调控机制。
其他文献
一个幽灵—可以“消灭工作岗位”的技术幽灵,正在世界经济上空飘荡。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将决定世界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命运。当新工业工人阶级开始组织起来时,政府通过扩大政治和社会权利、监管市场、建立提供大规模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险的福利国家、平滑宏观经济起伏等手段消弭了马克思所预言的革命的威胁。事实上,它们重新发明了资本主义,让它变得更包容,让工人在体系中也能占据一席之地。  今天的技术革命也需要类似的全面再发明
在暮色中乘车上莫干山,一路上胡思乱想,不知道怎么就联想到了水泊梁山。其实没什么联系,只不过都是山而已。  然后就又想起一个旧闻。今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一群人聚在北京开全国“两会”,有个姓李的政协委员抛了个观点出来,说《水浒传》那样的电视剧应该禁播,因为和暴力有关,而且《水浒传》是旧时代的名著,和现在的时代不符了。  这个旧闻还是新闻的时候,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很多人参与讨论,看出李委员的意图在于“维稳
“寻租”这个词,大家恐怕都不陌生,它在媒体上经常出现。“寻租”绝大多数时候和“权力”被连在一起使用,即说成“权力寻租”,这是对腐败的一种较为文绉绉的表达。只说“寻租”的时候,一般是对“权力寻租”的简化,意思也约等于腐败。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用这两个关键词加上任意一个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或者其他什么学家)的名字百度一下,就会知道我没有撒谎。  “租”在这里的意思和生活中常用的意思(比如房租)有很大的
《自然》6月18日  空间工作记忆是通过额叶前部脑区域与海马体之间的活动协调来维持的。研究人员最近确定了额叶前部皮层与海马体之间的一个直接路径,发现显示了海马体-额叶前部直接输入在空间信息的连续更新中的至关重要性。研究人员还对特定海马体记忆印迹中正面的、中性的或负面的经历进行了研究。最终显示,这些记忆之后可以通过光被人工激活,即可人工激活海马体中的正面记忆。这一研究对空间回想正面记忆,减轻抑郁有一
过去30年,社会科学领域,除了经济学,最活跃的或许就是人口学了。仅对生育意愿这个主题,学者们就做了数百次大范围的调查研究。这些研究得出了许多有趣但又经常悖逆的结论,例如有的研究认为,高收入群体的生育意愿会高一些,有的研究却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生育意愿一路下降。还有的研究认为,现在还不到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人口增长的压力依然存在,另外一些研究则针锋相对,认为目前低迷的生育意愿已经使中国面临生育危
临近20世纪时,教皇利奥十三世(Leo XIII)为人类在无神论社会主义和腐败自由主义间的选择而备感神伤,于是委托天主教知识分子设计一种更好的发展出路。利奥十三世的继任者庇护十一世(Pius XI)率先在1891年通谕中为社团主义命名,并认为它“规定了人类正确解决‘社会’难题的最可靠的规则”。  社团主义(有别于20世纪70年代以“新社团主义”名义在众多国家兴起的三方谈判机制)是现代史上对经济学进
研究政治思想的,通常都把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视为现代政治的开端。  它的理由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尚未形成国家的自主价值。只能被动因应情势的变化,截长补短地靠着马基雅维里式的现实权谋政治而维持国家的存在。只有等到时代改变,自主性增强,国家的政治论述才可能出现。  而近代中国在以前的百年里,只能被动因应外在形势,维持国家的存在,根本谈不上什么国家的自主目标和自己的政治论述。但到了现在,中国的和平崛
他本想成为一名计算机专家或造船工程师,从本科专业看,成为医学教授的可能性更大,可他现在却是一名性学教授。在多数人看来,自然生成的性如何成为一门学科?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彭晓辉认为,自己从事的是关于性的自然科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和政治学的综合研究。  略显休闲的西服,标志性的灰白色礼帽,受访时的彭晓辉以他的经典形象出现。在很多演讲场合和媒体新闻中,他都是这样,有点牛仔范儿,但神情里又不乏南方男人的精
国家凝聚力视野中的大阅兵《南风窗》2015 年第19 期封面  在新一轮大改革和大开放的年代,我们更应重视中国的国家凝聚力建设问题。大阅兵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推进国家凝聚力建设。《南风窗》大阅兵专题抓住了大国的崛起、开放与领导力等关键要素。这些要素也是国家凝聚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下面进一步从国家凝聚力建设的角度分析大阅兵的现实意义。  国家凝聚力是现代国族建设(nation building)和国家建设
2006年,罗岑铁路的权益被出让给民营资本,成了国内首条“民营铁路”。此后,中国铁路建设的热潮中民企投资人的身影不断。但时至今日,“民营铁路”真正被修到“跑火车阶段”的并不多。相反,它们中的大多数要么和罗岑铁路一样沦为“烂尾工程”,要么民资被国资全盘吞下,“民营”色彩荡然无存。  而不久前,一家江西民企把雄心变成了现实,一条民资色彩浓厚的货运专线顺利通车。作为“县级”货运专线,余干物流专线只有3.